簡體版

第六十二章三年

收費章節(12點)

晚上,竇昭過來給六伯母請安。

紀氏正和畢氏坐廡廊里乘涼。

「這是七爺的長女吧?」畢氏笑望著竇昭,目光中多了幾分看竇明時沒有的好奇,「長得可真是漂亮。」

「鄔太太過夸了。」竇昭落落大方地笑著,和畢氏應酬道,「怎麼沒看見阿七?」

鄔太太笑道︰「她和明姐兒幾個去太夫人那里去了。」

竇昭笑道︰「太夫人那里總有好吃的,也不怪我們都惦記著。」

「正是,正是。」鄔太太和竇昭說了幾句話,竇昭見禮儀已到,沒有機會和紀氏說話,就起身告辭了。

采菽送她出門。

迎面踫見鄔善。

竇昭笑著和他打招呼︰「鄔四哥怎麼一個人?」

鄔善笑道︰「他們幾個都在水榭那邊商量著給龐寄修送行。」

竇昭奇道︰「送行?」

或者是應了那句「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對手」那句話,竇昭對龐家家的事比對自家的事還要清楚。

前世龐寄修在竇家族學里讀書,取得了秀才功名後就繼承了的家業,把當鋪、藥鋪之類的生意全都盤了出去,專心做酒樓,依靠王家的勢力,分店一直開到了京都,成為在京都商界頗為知名的人物。

這一切怎麼突然要離開竇家?

鄔善就朝著身邊服侍的人使眼色。

竇昭和他身邊的人都遠遠地避開了。

鄔善這才小聲道︰「杜先生說,龐寄修年紀大了,但底子太薄,這兩年蕙哥兒、芷哥兒、老四幾個都要下場,他又不能分心為龐寄修單獨開課,這樣下去會耽擱龐寄修的學業,推薦龐寄修去州里的精雲學舍讀書,又說龐昆白讀書不用功,考核月月居末,最好是請個西席先生在家里專門教導好。」

竇昭抿了嘴笑。

前一世,她對龐家的印象是靈活而不拘小節,今世卻覺得龐家的臉皮之厚,身姿之低,完全到了厚顏無恥的地步,能不打交道還是不打交道的好。

不過,這樣一來,龐家就算是想賴在竇家族學也沒有辦法了!

可見龐家一番鬧騰讓竇家對其傷透了腦筋。

她笑著問鄔善︰「你不下場嗎?」。

鄔善和竇德昌年歲。

鄔善模著腦袋︰「我也要下場的。不過沒有十一哥有把握。」

想到前世鄔善是進士,竇昭笑道︰「你應該也能過縣試。」

鄔善霎時紅了臉,喃喃地道︰「你,你真的覺得我行……」望著她的眼楮充滿了希冀,好像她說他能過縣試他就能過似的。

竇昭汗顏。

前一世,她對鄔善真沒什麼印象,根本不知道他是哪年中的進士,更不要說縣試、府試了。這一世他要是沒中,鄔善豈不是要空歡喜一場?

可事已至此,她只好硬著頭皮道︰「十一哥和十二哥都說你的書讀得好,我想應該能行的。」希望他縣試順利。

鄔善就沖著她咧了嘴笑,十分歡快的樣子。

不知道為什麼,竇昭頓時有種自己說錯了話的感覺。

她忙轉移了話題︰「龐寄修什麼時候去精雲書舍讀書?」

「過了中秋節就去。」鄔善笑道,「我們準備在景福春給他送行……」

兩人站在院子中間你一句我一句的,畢氏抬頭,從半開的窗樓里看見去而復返的兒子,眼楮眨也不眨地盯著竇昭,不知道說了什麼話,竇昭微微一笑,兒子咧了嘴跟著笑,傻呼呼的,不見平日的半分聰慧機敏。

她心中一跳,眼角的余光朝紀氏望去。

紀氏正在囑咐小丫鬟︰「……把夏天淹的梅子酒取出來,送一壇老太太,送一壇給壽姑,其他的送到茶酒司去,中秋節的家宴拿出來用……」

畢氏松了口氣,和紀氏說了幾句閑話起身辭了紀氏,回到客房就叫了兒子貼身的大鬟過來︰「四少爺和西府的四小姐很熟嗎?」。

大丫鬟一愣,斟酌道︰「四小姐跟著六太太長大的,四少爺和十一爺、十二爺說得到一塊去,常到六太太屋里找十一爺和十二爺玩,偶爾會踫到四小姐。和四小姐倒比竇家其他的小姐要熟悉很多。」

畢氏看這丫鬟慎重的樣子,更是起疑。

把兒子身邊服侍的都問了個遍,香露的事也被問了出來。

畢氏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扶著貼身嬤嬤的手去了兒子的廂房。、

沒踏進院子,就听見了兒子朗朗的讀書聲。

畢氏愕然。

兒子聰明,卻從不是個刻苦功讀的人。

待進了院子,院子里靜悄悄不見個人影。

畢氏不由放輕了腳步。

兒子的讀書聲停了下來,響起小廝的聲音︰「四少爺,您歇會吧!時辰不早了,往日這個時候您都歇下了……」

「我明年要和十一他們一起下場,」鄔善笑道,「要是十一他們都過了,我沒有過,壽姑只怕會覺得我愚笨不堪的。」

小廝還要勸他。

他笑道︰「無論如何,也要比竇家的人考得好才行。」

畢氏听著無聲地笑起來,低聲對那貼身的嬤嬤道︰「我們回去!」腳步輕快地出了兒子的院子,囑咐貼身的嬤嬤,「今天的事,不要四少爺知道。」

貼身的嬤嬤連聲應喏。

那邊紀氏卻有些擔心,問王嬤嬤︰「鄔太太那邊,都說了些什麼?」

王嬤嬤把畢氏怎樣叫了鄔善身邊的人問話,又怎麼吩咐不讓人傳出去的事都告訴了紀氏。

紀氏表情松懈下來。

王嬤嬤笑道︰「您可是覺得那鄔家四少爺和我們家四小姐……」

紀氏笑道︰「鄔家雖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卻也世代詩書,禮儀傳家。鄔大人和鄔太太又都是那品行高潔之人,壽姑命運多舛,若是能嫁到他們家,必能得鄔大人和鄔太太的庇護,總比遠嫁京都讓人放心得多。」

王嬤嬤知道紀氏指的是濟寧侯魏家,因而笑道︰「三老太爺逝世,那魏家三牲祭品都未送,這樁婚事多不成了。」

「不成更好。」紀氏笑道,「等壽姑出嫁的時候,有他們後悔的。」

王嬤嬤想起竇昭那厚厚的陪嫁冊子,「撲哧」笑了起來。

一時間主僕說了半天的體己話。

待過了中秋節,龐寄修突然來拜訪竇昭。

竇世英眉頭緊鎖,問王映雪︰「他來做什麼?」

王映雪模頭不知腦,忙道︰「妾身去看看是什麼事!」

不一會轉過身來,捧了個雕紅漆的匣子進來︰「說是多謝上次壽姑的救命之恩,他要去州里的精雲書舍讀書了,特送了件禮品酬謝壽姑。」

竇世英打開匣子,里面是個鎏金的萬花筒。西洋的玩意,價值千兩。

王映雪看著兩眼發紅,笑道︰「您看要不要找壽姑來問問?」

竇世英想了想,道︰「我去問問。」

親自去了正房。

竇昭把萬花筒拿在手里把玩好一會,悄聲將他們去田莊泅水的事告訴了父親,並道︰「……我還收到了芝哥兒的一本《冷香堂》畫譜,鄔四哥的一方壽山石,不過是龐寄修的確東西要稀罕點。」又叮囑父親,「這件事您可千萬別說,他們好不容易才瞞過了大人,若是從我嘴里說了出去,以後只怕避我如虎。」

竇世英呵呵地笑,保證道︰「決不告訴其他人。」又道,「崔姨女乃女乃那天豈不是被嚇壞了?」

「嗯。」竇昭笑道,「男孩子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我怕他們明年還去那邊泅水。您看要不要想個法子把崔姨女乃女乃接到家里來住幾天?」

竇世英道︰「是應該把崔姨女乃女乃接回來住幾天。另外,到了明年的夏天也跟太夫人提一提。」說著,調侃道,「明天才傳到大人的耳朵里,他們應該想不到是你說的吧?」

竇昭咯咯咯地笑。

王映雪站在正房的廡廊下,不時听到幾聲嬉笑,心里像亂了似的。

龐寄修就不時的送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來,而且個個價值不菲。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時間一長,竇昭心生疑惑,卻怎麼也想不通龐寄修為何如此,暗中對龐寄修生出幾分警惕,他送來的東西也另置了箱籠存放,叮囑素絹收好鑰匙︰「不可遺失一件。」

素絹不敢馬虎,將箱籠的鑰匙用紅繩串了掛在脖子上,日夜不離身。

到了第二年,卻沒有人去泅水。

開了春,竇政昌、竇德昌、竇啟光、鄔善幾個先後考過了縣試、府試、院試,竇家族學里一下子出了四名秀才,特別是鄔善,院試時考了案首,把鄔太太喜得帶著鄔雅從京都趕了回來,謝過了太夫人謝紀氏,謝過了紀氏謝二太太,把東竇幾房都走了個遍。

隨後她就有些為難起來。

「按道理,西竇那邊也應該送份禮去的,」鄔太太商量玉二女乃女乃,「這禮卻不知道該怎麼送好?」

「您是說王氏吧!」玉二女乃女乃笑道,「西竇雖然除了服,但七叔父還沒有進京,您要是不想和那王氏打交道,我讓您佷女婿幫著把東西送過去就是了。」

鄔太太長長地嘆了口氣。

回到屋里和貼身的嬤嬤道︰「若那王氏不是小妾扶正的該多好。」

貼身的嬤嬤不好應答。

鄔太太就道︰「這些日子四少爺還和四小姐走動嗎?」。

貼身的嬤嬤猶豫半晌,道︰「听說前幾天四少爺還讓人送了副沉香木的圍棋給四小姐。」

鄔太太皺了皺眉。

看書的姊妹們,熊孩子來襲,錯字明天再改。

~~~~(》_《)~~~~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