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誰與爭鋒 第七十七章 收獲的曙光

陰雨天,稀瀝瀝的小雨時而飄著,時而停歇,間隙會有些微的陽光從雲後透射過來。

柏油路面透涼透涼,給這炎熱的夏季送來了最為及時的清涼,田地內清澈透亮的水珠,正在宣告著將要粉碎干旱的傳言。

一輛普桑駛進了大口鄉政府的大院,穆竣早已領著所有在家的領導列隊迎接,無論什麼時候他都不會在基本禮節方面爭一時之長短,顯得小家子氣。

「田部長,歡迎蒞臨指導。」穆竣很熱情的邁步上前,雙手握住了田元的手,勝利者該有的風度做得十足,曾經那個副字掛在嘴邊,而今自動忽略。

「呵呵,穆書記客氣了,哪里談得上指導,只是做個帶路的小兵罷了。」田元也擠出一絲笑容,言語中帶著淡淡的酸氣,保持著該保持的一點基本涵養。

「田部長說笑了,組織部的領導,當得起指導,我們還要在縣里領導的扶持下好好工作。」穆竣適時的松開了手,熱臉冷的事情他是不會做,基本的禮節做到了外人看起來不會說三道四也就可以了。

田元將身邊年約四十左右卻提前謝頂,帶著眼鏡給人感覺格格不入的男子引到穆竣身前︰「胡森,原縣財政局的副局長,穆書記該不陌生吧。」

暗諷了穆竣一句,一個工作還不到一年的書記,你又認識幾個人,這本該各個鄉鎮都非常熟悉的人,你穆書記不認識吧?

財政局與組織部一樣,見誰都是腰桿硬一圈,財政局副局換一個鄉鎮副書記,常規模式下是不會出現這類狀況,要貶不會這麼柔軟手段,無非兩種可能,一是為了鍍金擁有基層工作經驗,二是下來必有所圖,穆竣深知這兩種目的胡森該都有,就看他做的怎麼樣,上面弄的姿態很好,弄好了就大有可為,弄不好轉一圈回來重用也不落口舌。

基層,各種精致的手腕都會在基層出現,到了部廳就不會屑于這種手段,而在下面,玩的轉才是最重要的。

「歡迎胡書記到大口鄉工作。」穆竣很熱絡的伸出手,與其相握,胡森眯著眼楮,鏡片後閃出一抹淡淡的光芒嘴角帶著看似親熱的笑容,與之前的模樣一樣雙手伸出,合攏握住穆竣的手︰「穆書記還是叫我老胡吧,這樣顯得親近,以後要在穆書記的領導下工作了,還希望穆書記多加督促。」

「呵呵,那我就不客氣了,老胡,歡迎你的到來。」

接下來的程序比較程式化,依次與張大海等人握手,大家也都表示歡迎,田元代表縣委縣政府正式宣讀任命。

穆竣接任大口鄉黨委書記的職務,不再擔任大口鄉黨委副書記和副鄉長;胡森接任大口鄉黨委副書記的職務。

穆竣並沒有講什麼,只是公式化的說了幾句套話,現在他是一把手了,不需要再用言語來證明什麼,到是胡森說了很多,看得出來是做足了準備,月兌稿洋洋灑灑說了足有十幾分鐘,黨風黨建為主,輔以經濟建設,盡管只有寥寥幾句提及經濟發展,但也可以看出,胡森下來可不光是想做一個普通的副書記三把手,穆竣當初那般強勢的身份,他也想要,只不過縣委沒有給扣帽子下來,一切還需要他自己爭取和疏通關系。

「田部長,吃完飯再走吧?」盡管穆竣數次挽留,田元還是在會議後不停留的乘車離開,在這里他如鯁在喉,總覺得別人看向他的目光中滿是嘲笑,心里也在為前段時間到大口鄉的‘得瑟’的舉動暗自懊悔,無奈事以發生,世上沒有後悔藥賣,誰能料想到失敗會如此準確的來臨。

活該,自作自受!

當張大海看到田元落荒而逃的樣子時,心里別提有多痛快,屈居人下未能成功登頂的郁悶一掃而空,他是個相對能夠滿足的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也不會追求太高,能夠有競爭對手比他還不如,他就會覺得很舒服,典型的安于享樂性格,要不是軍隊的錘煉,這將是一個小小生活過一輩子的老實人。

當天晚上,穆竣帶領著鄉里領導共同宴請了胡森,席間自然是和風暖雨,推杯換盞之間滿是祥和氣氛,可在第二天正式進入工作狀態後,端倪便以初露,胡森很強勢絲毫不比當初的穆竣要差,事關自己一畝三分地的事情寸步不讓。

進入九月份,卓萱、郭宇、洪濤、杜天豪等人組建的公司正式獲得了五龍山溫泉的經營開發使用推廣權,並正式注冊商標,初期投入資金五百萬與政府合作,大力對五龍山溫泉進行開發。

不得不說,當初劉廣等人也算做了件好事,為了讓地下賭場和溫泉讓顧客流連忘返,從度假村到主公路這一段柏油路修的相當好,各項標號直至今日檢測依舊是優等,免了卓萱等人的公司一筆投資。

瘋子馬峰為五龍山度假村總經理,卓萱和白柏在上海籌建俱樂部事宜,這邊本可以放一個職業經理人就可,還是穆竣提議讓馬峰親自來,將自己結識的圈子和他結識的圈子由他進行整合,有一個京城衙內的身份,相對而言會更加便利。

五龍山溫泉、勾窪子村林蛙養殖、上井村改良臍橙……

如今大口鄉主抓的三大項目,謝梅負責具體事務,穆竣整日往返于各個村屯之間,真正以一把手的身份再次深入了解,張大海則繼續著以往的習慣,整日與村民們打成一片,對比從前一個人扛著現在好多了,穆竣是大力支持。防旱蓄水池、民辦教師工資、村小學校舍補修、就地發展養殖種植業,有了一個忠實的執行者張大海,穆竣感覺很舒服,這樣的搭檔組合,雖不免給人書記一把抓的印象,但在實施政治理念時卻能夠如虎添翼。

穆竣沒有自信心膨脹,主力還是放在了三大項目上,以此來緩步帶動老百姓自主向上的精神,鄉里面不可能手把手的扶持每一個村子致富,以點帶動面,再給予足夠的支持,這才是王者之道,遂在張大海兩次提及要全面開展時,穆竣都默默的否決,袁教授回到了省里,對改良臍橙和特殊地理環境下養殖出藥用、經濟價值不低于東北的林蛙很感興趣,時不時就會乘車下來,省農科院也很感興趣,有要推廣的意思。

袁教授在穆竣的陪同下,在大口鄉整個轉了一圈,農業鄉的身體,在這里靠天靠地也只能如此,除非有支持能夠在第三產業上有所圖,否則不可能再有勾窪子村和上井村的奇跡。

先帶動整個鄉,再想辦法帶動下面的村屯,以鄉里的名義來開展第三產業,以五龍山度假村來帶動旅游經濟。

穆竣三天夜里工作到很晚,便查資料,結合大口鄉實際情況制定了發展規劃,作為一鄉的帶頭人,他有責任和義務要在自己執政期間為大口鄉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除了基本的農業基礎外,穆竣並沒有再在大口鄉境內發現好的發展途徑,與其讓普遍民眾富起來這遙遠的目標難以達成,不如主力攻關單項,地處交通要道,一旦五龍山溫泉做出了品牌,五龍村及周邊村屯包括大口鄉鄉鎮中心,都會被帶動,最簡單的利益獲取也是最巧取豪奪的方式——旅游業的相關周邊衣食住行產業。

即快速又有效的方式,又不會動搖老百姓的根本,在農閑之余,太多的相關產業可以讓他們發家致富或是小富即安。

想到就做,穆竣幾乎全身心的投入到這三個項目當中,整日風吹日曬,半個月的時間整個人黑了不少,可也讓全鄉上下的干部和老百姓都看到了穆書記的拼命架勢。

付出了,就會有收獲。

曙光般的收獲在穆竣前往縣里開會之際照耀整個勾窪子村和上井村。

第一批成蛙正式投入市場,很受歡迎,訂單多了起來,絲毫不比東北長白山產出要差,地理優勢在運輸商又擁有著遠比東北便利的條件,回頭錢一下子讓整個勾窪子村的村民喜笑顏開。更加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在勾窪子村養殖出來的林蛙產出的林蛙油,可以媲美長白山的雪蛤油,且在單體產出量上還要優于前者。

國家工程院的報告一出,勾窪子村一下子變得遠近聞名,四面八方的專業領域人士和銷售商、成品制造商紛紛而至,一時之間,勾窪子村林蛙聲名鵲起,未來兩年內的經濟效益可以提前預估。

上井村改良臍橙,在洪濤只是幫忙賠本也要賺吆喝的態度下包銷,市場上自然最初不會認可,洪濤是做貿易的,也就小批量的送了一些給德國的客戶,誰知這一送不要緊,在國內無人問津,在嚴謹的德國人面前,對于新鮮未知事物的探究精神讓他們在世界食品衛生組織進行了測評。結果喜人,堪稱世界優等品質的上井村臍橙,由洪濤所在的天勝貿易公司總代理,第一批產出全部出口。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在國外轉了一圈後,上井村臍橙成了搶手貨,尤其是听聞只有小範圍的種植園可以種植出如此品質的臍橙後,物以稀為貴,更是將其名聲推到了一個更為高的層次,洪濤賺了個甕滿缽滿,同時也沒忘了回饋上井村,大大的紅包發給了上井村村民,並借此轉而又為度假村做了廣告要了政策,捐贈兩輛車子給鄉政府使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