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破三鐵」象一聲驚雷在國營企業職工中炸響。單位一個高層會議後,要以「鐵心腸、鐵面孔、鐵手腕」砸破「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的聲音一時間在老老小小的職工中間成為最熱烈的話題。胡奚、江泉這幫年輕人開始心潮起伏,既興奮,又擔心。興奮論資排輩似乎可以壽終正寢,他們將放開手腳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擔憂崗位重新組合他們會吃虧,擔憂全員勞動合同制對于將來到底意味著什麼。可是,熱鬧了一陣,沒什麼動靜,很快,紛紛嚷嚷的聲音便偃旗息鼓。左看看右望望,大家都一樣,還在原來的位置上,還是國家固定職工或干部。
年末。
胡奚、江泉第一次討論「開區」問題。胡奚听說有個同事調到開區去了。問江泉,江泉也听說了。「開區在哪,是個什麼地方?」江泉也不清楚,只听說那里中外合資企業多,工資高,連國有單位的工資都比市里多出一塊開區補助。「那不是很好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去?」江泉說應該是應該去,恐怕沒那麼容易。「那為什麼別人能去?」江泉說恐怕還是有關系,你沒看這個走了,那個誰一直想走就是走不成嗎?走不成多倒霉。
恐怕沒那麼容易,指的不是專業和能力問題,而是原單位的態度和影響問題。當時人才交流中心、職業介紹中心已經設立,江泉、胡奚他們竟然一次也沒去過。唐崴的調走,是兩頭走動,先托關系找到好去處,然後托人打通本單位各個環節,讓領導同意放人。雖然人才政策在松動,但中國的事情就是怪,明明知道人才應該流動,人才流動起來是個好事情,但有關政策在一開始總要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表達得模稜兩可,制定得含含糊糊,你真要想流動了,卻要背上「不安分」的名聲。本單位領導同意你走,那好,你運氣不錯;不同意你走,你那麼不安分,怎麼在原單位繼續呆下去?但領導就是不讓你走,你就得呆下去,遭著白眼和冷遇呆下去。
江泉說的那個誰,是比胡奚早兩年畢業的梁波濤。胡奚早就听說他自己找了個單位想調走,單位一直就是不放,老職工沒有說他好話的,新職工就很少有人敢和他靠近,以免惹上嫌疑。
柳霏的悲痛刺激著胡奚。
胡奚開始利用在辦公室和宿舍之間走踫頭的機會,熱情地與梁波濤打招呼,一聲「嗨」、「你好」、「吃過了?」在他們之間傳遞起友好和信任。
當恰好只有兩人在宿舍的時候,胡奚請他出去喝酒。酒,好多時候真的可以撞擊膽量,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梁波濤大肆攻擊單位高層領導,大肆怨恨著現實的不公,這讓一向自詡為具有判逆精神的胡奚听得目瞪口呆,心驚膽戰。更令他意外的,是這人人避而遠之的梁波濤竟然與他擁有類似的成長歷程,都來自農村,都有讓人不堪回的少年童年,都有充滿幻想的過去和不如意的現在。但他懂得特別多。胡奚自嘆弗如,大呼知己,知己。
梁波濤在酒精的催化下滔滔不絕,完全沒有胡奚說話的份兒。
「胡奚,你真應該多看看報紙,你太缺乏實踐和社會經驗。當然,看報紙也沒用,你剛畢業不到兩年,分不清真真假假。我們六十年代出生、**十年代畢業的大學生是思想非常容易解放但現實並不真的讓你解放的一代人。沒看報紙天天講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嗎?我本來以為思想有什麼好解放的?既然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那麼當然就是什麼好就干什麼,怎麼干最好就怎麼干,怎麼個活法最好就怎麼活,不就得了?得!哈哈,現實不是這麼回事。你看老哥我多窩囊?嘿嘿,咱們來錯了地方。咱們這個單位不管領導還是一般職工,思想保守得要命,觀念陳舊得要命,管理落後得要命。人浮于事,推諉扯皮,打擊報復,他們最有一套。但話又說回來,他是真的思想沒有解放嗎?有些人心里明鏡兒似的,怎麼有人可以調走,有的人就死活不讓調走?唐崴你熟悉,他是調往國家機關啊,人家勢利。你看比我們早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哪個得到重用了?我們自己覺得自己有能力,但這個世道是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重用你?你行了,不顯出他不行了?那是萬萬不能的。讓你走?你好了,顯得他留不住人,不會用人,那也是萬萬不能的。他們這麼對待我,嘿,不要緊,我扛得起,我已經學會臉皮厚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你等著看,今天走不了,不等于明天我走不了。破三鐵你總知道吧?那是從三資企業那里學來的。我們北方三鐵想破破不了,廣州、深圳那邊早過時了,人家現在最熱門的是炒股票。三資企業會越來越多,兄弟你也要做好思想準備啊,等著看吧。」
梁波濤的犀利言辭和憤懣情緒,對胡奚不啻一次思想啟蒙。胡奚「是是是」、「嗯嗯嗯」地隨口附和著,心下暗暗籌劃起自己的打算。
從梁波濤對當時社會的分析中,胡奚對他所關心的企業性質問題開始有所認識。他買來書籍,開始分析研究,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私有制、有限責任公司、三資企業、個體戶等等概念,輪廓清晰起來。
感覺心里有底了。問柳霏,「你是本地人,知道開區吧?」
柳霏知道。「你問開區干什麼?想應聘過去?」
胡奚想不到柳霏居然會反問這個,「怎麼應聘?」
柳霏說那里有個科技人才交流中心,听同學說的。
周末,他讓柳霏帶他去了開區。兩個手拉手逛遍了開區的東南西北,看到了一個個掛有中外合資某某公司醒目招牌的工廠,胡奚不由地感嘆原來這里別有一片天地。打听著找到那個中心,眼前一亮,去的正是時候,招聘的單位很多。看來看去,沒有適合胡奚的。一家招聘叫做什麼前台服務人員的賓館引起了胡奚和柳霏的興趣。
柳霏不好意思問,胡奚勇敢地走上前去,「先生,前台服務人員是什麼性質的工作,都有什麼要求?」
那位先生眼楮看著柳霏,很和氣地回答︰「前台服務就是為來往的客人登記安排房間,接听電話,非常簡單。要求女性,二十三歲以下,一米六二以上,外表端莊。」
柳霏完全符合。那位先生似乎對柳霏很滿意,主動讓她填張登記表,胡奚一邊問著一邊幫她填了。
柳霏很快收到錄用通知。回家告訴父母,不想父母堅決反對。說賓館不是好地方,對女孩子太危險,而且今天用你明天不用你怎麼辦?會給多少工資?咱們不去。就算給工資高,也不去。現在的工作雖然不好,畢竟是國營單位,有保障,去那種單位以後生老病死誰管你?胡奚說以後不會總吃大鍋飯的,賓館再不保險,可是工作輕松、干淨,比柳霏現在又哭又鬧的工作強多了,就讓她去吧。柳霏父母連連搖頭,不行,不行。
那種時候,誰知道以後會怎樣呢?光說要改革開放,可誰也沒說社會要走向哪個方向。柳霏盡管死活不滿意現在的工作,但對于去賓館也是惴惴不安。誰會知道多年以後她所在的那家工廠會破產倒閉呢?如果知道,還考慮什麼國營不國營、保險不保險?胡奚那時也不知道,所以他不能堅決反對並說服柳霏父母。只是心里嘀咕,你們不是說過不用她干了,讓她回家養著她嗎?原來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