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八章 素質與體制

請到

第二百七十八章素質與體制(第四更求月票)

「杏城先生何出此言?我家都督並無覬覦大總統之位的野心,莫非先生是替大總統試探我家都督?」高楚觀不動聲s 的言道,眼楮里卻閃過一絲寒光。

楊士琦苦笑道︰「向原兄不必多疑袁慰亭當總統之後一錯再錯,已經回天乏術,天下英雄中能統一華夏的,非你柴光華莫屬,當初袁慰亭放了清廷一馬,天下免受刀兵之苦,如今北洋分崩離析,再無人有能力阻擋江淮軍,光華世兄能否看我三分薄面,不要趕盡殺絕」

柴東亮剛想否認,卻看見楊士琦的鬢角已經斑白,眼里滿是哀傷,他有些不忍用虛言掩飾,苦笑道︰「杏城先生,袁大總統的x ng格你比我更清楚,他不是載灃之流,虛言恫嚇是嚇不住他的,不到山窮水盡,他怎麼肯認輸?一旦南北開戰,雙方必有死傷,就算是我願意放他一馬,江淮軍十萬將士肯答應嗎?」

楊士琦不甘心道︰「江淮軍由你一手創建,兵卒視你為父兄,他們的死生榮辱你一言可決,想放袁慰亭一馬有何難處?」

柴東亮搖頭道︰「杏城先生既然知道江淮軍視我為父兄,那我怎麼可以辜負他們?一旦開戰,殺我江淮軍士卒者,如同殺我子佷,我若輕易放縱,必然會軍心散1,杏城先生高人,就不必我贅言了吧?袁世凱用兵痞威b 國會,當上了大總統,恕我直言,他這個總統本身就不具備合法x ng,若是任由這樣的事情生,那麼張三用武力選舉,李四也可以用武力選舉,這選舉豈不是成了笑話這些事情且不去說他,若是先生能規勸袁世凱自動下野,我倒可以看在天下免受荼毒之苦的份兒上,保證他不失榮華富貴。」

楊士琦苦笑著搖頭︰「這個卻難,難如登天,誠如你所言,袁世凱不是載灃,不到黃河他是不會死心的」

倆人是用漢語說話,古德諾的漢語水平很爛,幾乎一句都听不懂,翻譯將柴東亮和楊士琦的對話翻給他听,古德諾听的勃然大怒。

「將軍閣下,我絕對不同意放縱袁世凱不論是共和國還是君憲國,都不能允許武力威b 選舉的事情生,如果任由這種局面,那麼中國的未來就會像墨西哥一樣黯淡,或許還不如墨西哥墨西哥的鄰國是美國,而你們的鄰國貪婪的日本和俄國,如果中國不能擁有秩序和穩定,那麼被德國和俄國夾在中間,三次被瓜分的bo蘭,很可能就是中國的前車之鑒」

古德諾恨透了袁世凱,自己一片光輝的前途就是被袁世凱害了,如果不是這家伙斷章取義歪曲自己的文章,也許現在自己已經在白宮指點江山了如果自己是美國總統,第一件事就是出兵墨西哥干掉那個討厭的霍爾特,而不是新聞布會的現場,對著成群的記者抗議。

如果抗議管用的話,那還要軍隊干什麼?

楊士琦本來就猜到自己游說柴東亮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出于和袁世凱數十年的賓主之情,不得不聊盡人事,現在話不投機,就要起身告辭。

「杏城先生,我深知您的大才,能否留在軍諮府,為國家和百姓出一份力,也讓我早晚請教」柴東亮再三挽留。

楊士琦苦笑道︰「光華世兄還記得否,就在兩年前,就在這個半山亭,我還勸你投效袁世凱,那時候我說北洋十多萬士卒,皆願為袁世凱效死時隔兩年,恐怕願為袁世凱效死的,已經百中無一了,倒是你柴光華盡攬天下民心如今的情勢,高下立判,我那點搗鬼的把戲不值一提,哪里能輔佐的了你?我這一套都是千百年傳下來的帝王之術,y n謀詭計罷了我秉詭道,你持王道滿清朝廷王道不行,袁世凱用我,以詭道奪了清廷的九萬里河山如今江淮軍堂堂正正王者之師,出義師伐無道,百姓必然簞食壺漿以迎,哪里還能用得著我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伎倆?罷了,罷了,一代人干一代的事情,我這代人已經老朽不堪用了,今後的中國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天下這世界,我已經看不懂了」

看著楊士琦神情落寞,柴東亮不由得想起初見他的時候,那副意氣風的樣子,那時候他侃侃而談,雖然語言中不乏詭辯之術,但是卻也能令自己心d神搖,但是如今看來,他已經是個心如死灰的老人了

不是楊士琦、袁世凱等人不聰明,也不是柴東亮的智商比他們高多少,相反他們是清末最頂尖的政治人物,只是他們不湊巧的趕上了這麼一個風雲變幻的大時代,同時也是個bo瀾詭黠的大時代,作為舊時代的人物,他們的知識範圍和氣宇格局都不能適應這個變化過于快的時代。

滾滾長江,總要將些許英雄人物吞沒,誰也不可能永遠站在1尖上;三人各懷心事,推杯換盞卻喝不出酒的滋味,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蠟,楊士琦勉強喝了幾杯之後,一振衣袖臉上頹喪之氣頓消,他似乎是想通了些什麼,臉上又浮現出慣常的那種莫測高深的笑意,他沖著柴東亮一拱手道︰「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家,感謝光華世兄的盛情款待,我走了。」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柴東亮也不便強留,笑著道︰「我送送你。」

楊士琦笑著擺手道︰「不必,這山下就是碼頭,買一張船票,幾個時辰我就回到泗州了,男兒大丈夫送來送去的像什麼樣子?」

說完這句話,他背著手飄飄灑灑的順著山路走了下去,柴東亮看著他的背影不覺有些失神,最後終于忍不住追了上去,沖著楊士琦的背景喊道︰「杏城先生,兩年前的時候,你為什麼要指點我?」

楊士琦回頭一笑道︰「因為你和我見過的所有人都不同,我對你就是奇。」

柴東亮大失所望︰「僅此而已?」

楊士琦笑道︰「僅此而已不過,這輩子能令我好奇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袁世凱,另外一個就是你」

柴東亮迎著江風站在山路上默默的望著楊士琦遠去,突然現楊士琦回頭沖他擺了擺手,然後大喊道︰「光華,最後送你一句話,梁卓如舉世無匹的大才子,若能重用必能建萬世功業,袁世凱不能用,就看你的手段了」

柴東亮看著這個和自己非親非故,卻兩次出言提醒自己的人,心情d漾,兩年前,他也是這麼飄飄灑灑的走的只是,柴東亮現,楊士琦的背有些駝了

分割線

「方今之世界,非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所爭者國民之素質也,國家的治1興衰,皆由國民之素質決定方今之世,憂國乃是憂制度不如別國,憂民則是憂之公德和民智不如別國民眾」梁啟用帶著濃重廣東味道的官話侃侃而談道。

高楚觀擊節叫好道;「好,好一個憂國憂民,卓如先生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

梁啟神情凝重道︰「我曾游歷泰西各國,世界各國之凌1,沒有過洛杉磯的華人的洛杉磯之華人聚居區,猶如廣州之舊街區,隨地吐痰、1扔垃圾、沿街罵娘、煙館娼寮比比皆是,紐約華埠之幫會仇殺、打架斗毆更是令人觸目驚心民主、自由,如冬之裘,夏之葛,美雖然美,但是不適合我中華,我國民素質低下,雖有良好體制依然不能令國富民強,為今之計,重教育,改造國民素質」

柴東亮本來打算派人去請梁啟,沒想到他不請自來,令柴東亮喜出望外,急忙設宴款待,軍諮府的高級文官、江淮軍的高級將領,安慶6軍士官學堂、九江海軍大學的中外教官,都被請來作陪,接待規格空前之高。

但是柴東亮萬萬沒想到,梁啟一張嘴就是素質論,令他不由得大失所望這種論調他並不陌生,直到一百年之後,還有無數的人鼓吹中國人素質不行,只能被人奴役。或者是說中國傳統文化都是毒素,必須全盤西化才能浴火重生。

梁啟看見柴東亮不以為然,微微一笑道︰「柴將軍認為我說的不對嗎?」

柴東亮從椅子上站起來,禮貌的點頭道︰「先生的話,柴某只敢認同一半。」

梁啟有些好奇,笑道︰「哦,是哪一半?」

柴東亮環視全場,鄭重的道︰「我贊同先生說的,如今世界的競爭,在于國民素質還不在于國家的強弱,國民素質高,國家可以由弱變強,國民素質不佳,國家也會瞬間由盛轉衰但是,先生所言,國民素質決定制度,我不敢苟同,柴某以為,制度才是決定國民素質的關鍵,若無良好的制度,則永遠沒有思想健全的國民而制度,重憲政,憲者限也,當權者的權力若不受限制,上位者肆意破壞制度,在這樣的環境奢談國民素質不啻是緣木求魚先生所言,搞錯了因果關系」

梁啟不以為然道︰「若是在中國如此,尚可說是制度不如別國,而為什麼到了美利堅,中國人依然如此?這不正說明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毒,必先排除其毒素,國民素質才會增強,到時候好的制度才能建立起來。」

梁啟的見識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了,但是他依然有時代的局限x ng,柴東亮雖然見識普通,但是作為後世的穿越人,他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佐證,中華文化和現代文明是可以完美嫁接到一起的。

二十一世界的亞洲的達國家和地區,不過是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寥寥幾個地方罷了,而這些地方無一例外是屬于傳統的儒家文化圈的。其余的國家和地區,無論是信仰基督教的菲律賓還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西亞、南亞國家抑或是信仰印度教的國家,無一例外的都無法進入達國家的行列,即使是被美國人統治了許多年的菲律賓,二戰之後看似展神,但是等到美國人一走立刻就完蛋了。

這些達的儒教文化國家和地區,無一例外的都是現代體制和傳統文化的結合體,凡是試圖拋棄傳統文化的地區,最後都嘗到了社會道德體系崩潰的苦果。

但是這些例子都是一百年後的,現在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柴東亮看著梁啟的眼楮道︰「先生認為,中國人在美國素質低下,真的是我們的文化的問題嗎?」

梁啟反問道︰「不是文化又是什麼呢?如果是制度的問題,為什麼美國白人就不隨地吐痰,就不滿街的罵娘呢?為什麼白人聚集區就干淨、整齊,而華人聚集區就滿地污穢呢?」

柴東亮淡淡一笑道︰「制度,還是制度的問題請先生試想一下,美國可是華人的家?華人在美國飽受歧視,別說是普通的華人,縱然是大清朝廷駐美國的使館武官,都會無端端的受到美國警察的欺凌,堂堂的使館武官含恨自殺試想一下,在這樣的地方,華人怎麼可能產生歸屬感?沒有歸屬感自然做壞事就沒有道德底線,鴉片戰爭之前,洋人在中國也是飽受欺凌,不許雇佣人,nv人不許進入中國內地,洋人夫妻被迫分離,中國人視洋人為蠻夷、豬狗,那個時候住在廣東的洋人素質,能比洛杉磯的華人好到哪里去?再給先生舉個例子,洋人神父、牧師來到大清,竟然可以擁有官員的品級,這些所謂神的僕人成了神父大人,等到他們回國之後,卻無法適應人人平等的環境先生想想,這些神父們沒來中國之前和回到外洋之後,人還是同樣的人,可是素質卻已經是天差地別了」

柴東亮侃侃而談,梁啟卻頻頻搖頭,偏偏倆人都是辯才無礙,誰也說服不了誰。

看到梁啟不同意,而且手下有些人似乎很贊許他的言論,柴東亮笑著道︰「明日我陪先生走一走,也許先生就會有新的想法。」

梁啟拱手道︰「敢不從命」

四更一萬六千字,湯圓已經達到了極限,求幾張月票吧

六|九|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