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四六節 舊事重題

「好心機,好計策!原來瓦崗軍大軍師徐世績徐大將軍,明知道戰場上真刀真槍不是裴家軍的對手,明的不行來暗的,從東都將一幫老幼婦孺騙到滎陽來,扣作人質,就是為了逼迫裴仁基父子,讓他們就犯,看來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徐世績也不過如此。」紅線的這一番嘲諷來的突然,來得震撼,眾人任誰也沒有想到她會這麼說。

這一番話說得徐世績面紅耳赤,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為了收服裴家軍,他不惜以身犯險,只帶兩三名隨從入東都。他與李靖的計劃不謀而合,他不惜以自己做人質博取裴翠雲的信任和好感,順利接出了裴氏家眷,他還讓李靖繼續潛伏東都逼反裴氏父子,更多地了解東都守軍的虛實,這一切本來都是十分的順利。可經紅線這麼一說,他突然覺得自己原來也是如此的不堪,戰爭本來無情,戰場上生死拼殺,兵不厭詐本也無可非議,可婦女家眷何辜?他為何會如此的卑劣!

「紅線姑娘,你怎麼可以如此對你徐大哥說話?」王伯當也覺得紅線這話太重了。以他看來徐世績不但無過,而且功不可沒,他打心底佩服這個三弟的膽氣和智謀。

「是啊,紅線,你說得有點過了!戰場上爾虞我詐本是正常,你怎麼可以怪徐兄弟?」蘇定芳也是不解。劉黑闥也是朝蘇定芳頻頻的點頭,顯然也是這個意思。

「你們一個個都自詡大英雄,仁義無雙,可拿一幫老弱婦孺作武器也是你們的英雄行徑?你們或許覺得徐世績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是個了不起的大軍師,可以我看來,他不但不佩稱英豪,就連這個軍師做得也是極不稱職!」紅線說得很冷,一點也沒有要給徐世績留面子的意思。

「三弟到瓦崗後革新陣法,轉戰漕運,勇奪金堤,智取兩郡,安撫流民,襲佔洛口,大敗劉長恭,那件事不是有目共睹,你怎麼說他這個軍師不稱職?他不稱職天底下還有什麼人稱職?」王伯當辨駁道。

「不錯,徐大哥是做了幾件大家伙認同的事,可這值得顯耀嗎?我記得你們當時的志向絕不在此吧。我們三人揚州一別已有三年多了?可這三年多來天下有什麼變化嗎?沒有!天下現在還是連年征戰,百姓看不到半點希望。自古善謀者謀天下,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周郎未破赤壁早定天下二分之策,孔明未出隆中已定天下三分之計,更不用說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定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可你們還在為一城一地的得失沾沾自喜,我知道徐大哥和王大哥其實都有大才,可你們讓紅線很失望!你們目光短淺,你們讓微薄的勝利沖昏頭腦,你們只看到身邊的人,旁邊的郡縣,最遠不過是東都洛陽城,你們誰想過天下?就算有一天你們攻破了東都洛陽城又能怎麼樣,天下還是一樣的亂!」

眾人沒有想到這一番話會從一個看似瘋狂的姑娘口中說出,他們再沒有辯駁什麼,眾人陷入了沉思。

「想當年,徐大哥明知道以一已之力難敵滔滔不絕的隋兵,可徐大哥仍不顧生死地殺進了重圍救出了紅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時候的徐大哥是紅線心目中的英雄。可如今徐大哥你棄兄弟生死于不顧,棄天下百姓于不顧,拿一幫婦孺當擋箭牌,只想獨善其身,還自以為義薄雲天,實在讓紅線很不屑。你實際上比李密還不如!」

「紅線姑娘,三弟一向視兄弟如已出,對百姓心存憐憫,為人處事義字當頭,你這番話又是從何說起。」王伯當顯然知道徐世績沒有她說的這般不堪,但他突然覺得紅線每句話都若有深義,她不置于心血來潮,胡亂一頓牢騷。

「哼,在這生死關頭,你們難道真的都沒有聞到一點血腥味嗎?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瓦崗軍處于最有利位置,來勢看好,攻佔東都也是指日可待,天下本是翹以望。可瓦崗軍如今卻是令出三門,號令不一,各行其是,雖表面平靜,其實暗里波濤洶涌,如今有外敵來犯之時固然可以一致對外,可此戰一結束,也必然是內亂的開始,那時瓦崗血流成河,昔日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相殘……瓦崗有今日形勢來之不易,天下有個期盼也不容易,紅線不想天下剛出現的一點微未曙光瞬息毀滅。紅線希望徐大哥能多行仁義,不要獨善其身,以天下為已任,不教天下人失望。」紅線說到這里,眾人其實都已經知道她用心良苦了,都是若有期待地望著徐世績。

「紅線妹妹,謝謝你!謝謝你給徐大哥當頭一棒,你說的徐大哥也都明白,可徐大哥自認不是那個能救天下之人,徐大哥也不想獨善其身,徐大哥會盡力去做。如今雖然天下大勢不明,明主未出,但徐大哥相信亂世出英雄,歷史會為我們作出一個結論,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為後人鋪路,讓天下大勢早一日明朗。」

「三弟,其實紅線姑娘說得不無道理,你為什麼不償試著自己做那個亂世英雄呢,而僅僅是為他人作嫁?其實以三弟你現在的號召力,遠在密公和翟當家之上。如果三弟有此心,二哥第一個支持,大哥也不會例外。你難道真的能棄兄弟們于不顧?」

那一刻,徐世績顯得很平靜,他只輕輕地開啟手中的美酒,一碗一碗地倒過去,他倒的很穩,一滴酒也沒有漏出來。就憑這一點,紅線和王伯當已經知道,徐世績有了絕決。

「其實,世績知道現在瓦崗看似風光,實際上確是人心慌慌,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打算,這也難怪,他們要為自己的將來盤算,一旦壓錯了寶可能關系到身家性命。權力能夠讓男人為之瘋狂,世績不是聖人,也難免于俗,也有雄心。只是瓦崗軍的中堅力量是百姓,他們其實並不想征戰天下,他們沒有什麼野心,他們只要安定,只要三餐溫飽。要靠這股力量取得天下,幾乎是難如登天,只是現在利令智昏並不明顯,一旦遭遇攻堅人心渙散,回力乏天,征戰天下的因素太多瓦崗都還不具備,世績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自從密公來瓦崗之後,處事公允,歸者眾多,名聲在外,世績也是深為佩服,更重要的是他世代為官,根基深厚,極有可能得到士族的支持,這一點他比世績強,故洛口一戰之後我已有心讓位于密公。而翟大當家他是被逼上山為盜,並無心思逐鹿中原,只想偏安一隅,不是理想明主。但我最擔心的是他不肯舍棄領之位,那時,瓦崗將面臨一場災難!這也是我一直遲遲未能做出決定的原因。現在瓦崗還需要世績這桿稱來平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