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被芳嬤嬤的一句話雷到外焦里女敕,半天都緩不過神來。回房去了以後,我做好了一個打算,心里默念道︰「父親母親我對不起你們,但是我要活!!!」當下挑燈夜戰,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林琦錚,讓她給我準備好跑路的東西。
然後我把信封好,就倒頭睡了過去。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叫人把信送了出去。準備了今天夜里連夜跑路。
可恨天不遂人願,我吃完早飯後,就有太監跑來我家宣旨。就是說皇帝封我做正三品的訓詔女官的事,而且還不由分說,就把我帶上了車。
丫的,這分明是拐賣婦女兒童,欲哭無淚啊!
我無聊的翻著臨走前芳嬤嬤鄭重其事交到我手上的兩本書,上面寫的都是我學過了的該死的規矩。那兩本和我學習時候用的那兩本唯一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們裝幀的比較好,我看著它們,心中悵然煩啊!
不過我還沒有絕望,因為我這兩天已經清楚的知道了女官的制度。像我這樣的高級女官,一個月有兩天假放的。所以,我完全可以趁那個時候跑路。最重要在這里,等級觀念很重,皇帝的妃嬪,如果等級序位比我低的話,也照樣要對我恭恭敬敬的。
芳嬤嬤和桂嬤嬤是宮里從一品的女官,在後宮的地位僅僅比太後和懿妃封貴妃她們低。她們見了其它的妃嬪,都是抬起頭來走路的。所以她們兩個見了我母親可以不用行禮,相反,倒該是我母親向她們行禮。只是很奇怪,她們似乎對我母親很是恭敬。
我一邊摩挲著那兩邊精裝的書冊,一邊疑惑著。在我眼里,母親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老喜歡哭哭啼啼的。可是這幾次下來,我卻不得不對母親另眼相看。就是懿妃,對我母親也是恭敬有加,可她卻只不過是個二品的郡夫人。
想想就覺得頭痛,我便倚在車上休息了起來。明天林琦錚大概就會接到我進宮做女官的消息了,真是郁悶。可憐我六年大好的青春年華,就要葬送在皇宮里了。六年,說長不長,說短可也不短,都夠一個人把中學年完了。
唉,這可是我最好的六年啊!出來後,我這具身體就二十三歲了。在這里,二十三歲的姑娘待字閨中可算是個笑話了。我一邊嘆氣,一邊又安慰起自己來了。那個白羽塵正值精力旺盛之年,肯定熬不住六年不娶媳婦。那麼,我無形中就擺月兌了他,值得慶幸!
想到這里,我就笑了出來,忽又想到那個可憐的林琦錚。白家一定會逼他娶媳婦兒,看來他只能一個人奔了。店看來要歸我一個人照看了,沒關系,工資我可以拿雙份的。我不介意,我真的不介意拿雙份的工資。
不一會兒,就到了皇宮門前。外面的那個太監道︰「李小姐,請您移步下車。」
我乖乖的下了車,跟著那個太監一路走進了皇宮。那太監的腳力還真是好,走了這麼一大段路居然都不帶喘氣兒的。我是累的半死了,初春還冷,我的額頭上卻已然沁出了細密的汗珠。媽的,這就是所謂的下馬威?小皇帝夠陰損的!
我們路過宏偉的昭陽殿,我狠命的往里面剜了一眼。才快步跟上了那個太監,進了小皇帝宏偉的後宮。然後,就有人抬轎子在等著伺候我。話說原來被人抬竟比走路還難過些,一路差點沒把我的骨架子給顛散。
我們先是去了中宮清寧宮向太後請安,然後又一次去覲見了封貴妃懿妃和一位早已失寵的貴嬪。期間我得了不少好處,她們送我的都是重禮。太後還特意交代下去,說我剛進宮,許多事都不清楚。命所有人都不準簡慢了我,若是我有什麼問題,一定要好生的伺候著。
我也就樂得高枕無憂,我被安排在東宮的一處暖閣里。據說,除了芳嬤嬤和桂嬤嬤外,就是我能享受到獨居一個樓閣的待遇。那個閣子的名字叫夢雪閣,太後早就派了親信好生裝修好了的,端的是金碧輝煌,我住在那里面。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公主似的。
我不是皇帝的妃嬪,所以就不用每天去向太後和西苑兩宮請安。我每天要做的,就是好好的享受生活。太後知道李春風是才女,所以在夢雪閣里設了一個老大的書房,里面有各式各樣的書。大到經國聖訓,小到志怪小說,還有很多典籍史書,詩詞歌賦和最重要的︰言情小說!
太後不放心我的飲食問題,每天都從自己的飲食里撥出四菜一羹來作補充。還吩咐過御廚,若是我差人去取飲食,必須好生伺候下來。丫的,御膳就是好吃,宮里的點心也特別的好吃。御廚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在侯命,隨時給我準備好吃的。
總的來說,我是相當的滿意這份待遇的。吃的穿的用的,無一不是按照一個公主的規格來的,不,就是公主怕也比不上。雖然我不知道太後為什麼要對我這麼好,但是我還是很坦然的享受了這些。
在後宮,下級對從三品女官的稱呼都不能用姓氏,否則就是對上不尊。其實,對同等級的嬪妃也是這樣。就比如懿妃姓張,我們說話間只能說是懿妃娘娘。封貴妃姓封,我們只能稱呼她為貴妃娘娘,不能把封字提進去。
而我這個正三品的訓詔女官少不得也要這樣,由于風字是我的輩分,所以一干人等都稱呼我為春女官。我雖然覺得有點不自在,但還是接受了下來。
補充說明,訓詔女官就是掌管教育宮女和懲罰宮女的女官。而且還有責罰秀女小主的權利,不過一般訓詔女官不會用這個權利,天知道以後哪個秀女會飛上枝頭變鳳凰。
我沒事就會把宮里的大宮女叫過來訓話,說是訓話,其實不過是把芳嬤嬤給我的那兩本書讀上一遍。我在學校是團支書,經常表長篇講話的。所以到了這里還真不習慣不言的滋味,所以,我就把底下的那些姑姑們當作了是听我言的學生。
每次都講得唾液橫飛,直到口干舌燥我還會灌口茶,繼續說下去。在這里,我的虛榮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以前在學校言的時候,台下總是噓聲一片。話說回來,我一直把這些噓聲理解為她們妒才。
說教歸說教,我卻從來都不責罰任何一個姑姑,即使她們有的時候真的不小心做錯了什麼。不止姑姑,就算是眼見著了犯事的小宮女,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本著和氣生財的初衷,我在宮里頭一段日子,過的很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