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時分長城邊上天色剛蒙蒙亮靈州將領楊文遇隊列好了陣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共三萬人朝著長城殺來。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騎兵馳入兩百米以內了卻仍然沒有火銃聲出現離得近了現城牆上也是不見人影……直到他們徹底進入長城中才知道官兵早已趁著黑夜離去這里已經空無一人。
楊文遇正疑惑間一個斥候飛馬來報說夏家堡被敵人攻佔糧倉已經被燒他聞言大驚當下不及細想下令撤軍回師。
三萬大軍費了這麼多周折聲勢浩大而來現在卻要無功而返將士們心中都很不是滋味。大軍回頭過了清水營前面又有一個斥候來報︰
「將軍!前方現敵軍!」
大軍又往回行進了三里地現前面的平地上佇立著無數士兵他們每十二人為一隊最前排居中一人手持令旗左右是兩個刀牌手一個手持長盾一個手持藤牌;第二排是兩個狼筅手手持三米長的狼筅長長地向陣前伸出護住刀牌手;第三和第四排各兩名長槍手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最後面三名士兵則手持戚刀藏于陣中。他們每隊之間隔開六米漫山遍野而布看上去不下萬人。
叛軍士兵們一陣騷動紛紛驚叫道︰「是浙兵!」
戚家軍的鴛鴦陣聞名天下他們怎麼會不識得?士兵們一起停了下來。等待著楊文遇地命令。
楊文遇十分驚異怎麼這里會出現浙兵?現在靈州城中的守軍兵力不過萬余自己圍剿未果本要回防靈州卻在這里踫上攔截的部隊莫非靈州已經……想到這兒他心中焦急喊道︰
「傳令下去。全軍進攻!」;浙兵看到叛軍不準備射箭。而是一起向著自己沖來。于是各隊隊長手持令旗往前一指上萬浙兵一起大喝了一聲隊形變換化縱隊為橫隊刀牌手、長槍手居前狼筅手和戚刀手在後。隊隊相接宛若一堵銅牆鐵壁。
整個浙兵隊列長達兩千多米全部長長地伸出尖尖的狼筅和 亮的長槍看上去格外恐怖。狼筅是硬繡子做成的長達三米末端削尖並且留有多個分叉這些分叉也全部削尖。當年在東南沿海。此物專門用來破倭寇的倭刀效果顯著。
緊接在狼筅後面的是無數長槍。槍頭磨得 亮上面綴著紅纓浙兵們排列整齊這紅纓也排成了一條長線蔚為壯觀。
在狼筅和長槍之後站立著地才是第一排地浙兵分別是四個長槍手和兩個刀牌手兩個刀牌手中地一個手持半人高的長鐵盾負責抵抗敵人的箭矢和長槍另一個則一手拿刀一手拿著輕便的藤盾負責貼身保護沒有配短兵刃的四個長槍兵。
在他們身後是三個手持戚刀的刀手一旦敵人突破了槍陣他們就會突然出現配合著刀牌手斬殺敵人。他們手中的戚刀就是戚繼光從日本倭刀和唐朝唐刀中各汲取了長處專門為了克制倭刀而明出來地其打煉拋光精良比倭刀略短但刀柄反轉成波浪型握感極強適合明朝士兵的握刀習慣。
這一萬浙兵擺好了架勢都默不作聲只是冷冷地看著叛軍接近其兵器雖雜但是一點也不亂一切井然有序。在叛軍士兵眼中這些傳說中大明最強的步兵在無形之中就透著一股巨大的威勢讓人為之膽寒。
楊文遇在後陣之中覺得氣氛有些不對他親自下馬搶過鼓手的鼓槌大喊道︰
「全軍沖鋒!」;楊文遇是武將世家出身身材高大靈州土兵就是在他手中一手建立起來的。嘉靖年間韃靼為患明朝賴以抵擋的長城早已破敗幾乎成了擺設韃靼騎兵從賀蘭山赤木口長驅直入寧夏衛所士兵竟然無一能擋在這種情況下楊文遇在靈州、戚繼光在浙江幾乎是同時成立了私兵一個抵擋韃靼一個抵擋倭寇。但是楊文遇的名氣卻遠不如戚繼光大說起來也是因為倭寇數量眾多且盤踞在閩浙兩省不走但是韃靼騎兵卻頂多是一年來一次一兩天就走明朝地戰功是按照人頭數計算地這樣一來楊文遇的戰功和名氣遠遠不如戚繼光浙江義烏土兵早已被世人稱為「戚家軍」但是寧夏靈州土兵卻依然被稱為土兵沒人叫他「楊家軍」。
如今戚繼光雖然不在但戚家軍就在眼前楊文遇心中激動萬分這就是一分高下的時候了!他掄起鼓槌先使勁氣力重重地敲了兩下是為「沉鼓」隨即突然變了力道
點鼓」由輕而重由緩而急漸漸地變為「擂鼓」色赤紅掄圓了手臂全力擊鼓之下全軍皆聞。
陣前地靈州兵們听到了主將特有的戰鼓聲一種熟悉的感覺涌上心頭仿佛眼前就是當年的韃靼兵他們個個熱血沸騰齊刷刷抽出刀刃排山倒海般朝浙兵沖來。
耳旁是敵人猛烈的戰鼓聲眼前是排山倒海而來的三萬大軍但是浙兵們依然巋然不動個個面不改色這都是因為他們對鴛鴦陣的信心因為他們對同伴的信任還因為他們是一支沒有敗過的軍隊。
聲勢浩大的靈州兵眨眼間就要沖到眼前了五十米……二十米……十米……五米——
「刺!」隨著浙兵隊長的這一聲喊所有的浙兵一起大喊︰
「刺——」
靈州兵們先面對的是無數刺來地狼筅。躲過了狼筅的主桿不算還有那些尖利的分叉觸之必傷不少士兵避無可避揮刀砍向分叉但是用力小了刀就容易被分叉夾住狼筅手只要順勢將狼筅一轉。被夾住的刀就只能月兌手;如果用力大了。劈斷了分叉後。就算能躲得過其他的分叉迎接他們的是無數的紅纓長槍這個時候靈州兵們已經刀尖向下無法再次劈砍也無法收住沖勢……
「刺!」隊長話音未落。一萬浙兵又一起大喝︰
「刺——」
無數的紅纓長槍從狼筅後突然刺出這才是鴛鴦陣真正致命地地方。靈州兵們經過了第一輪地狼筅後大多帶傷步履不整有地連盾牌也沒有舉好位置就這樣被一一刺殺。浙兵的長槍只刺向敵人身上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左胸。一個是月復部。長期與倭寇的作戰經驗告訴他們只有刺中這兩個地方才能真正地使敵人失去戰斗能力。
第一波靈州兵。竟然沒有一人能沖到鴛鴦陣前後面的靈州兵們不敢再蠻沖這個時候楊文遇鼓聲一變陣中涌出了無數刀牌手排出了密集的陣型盾盾相連高舉于胸前一步一步地朝浙兵推進在他們身後則緊跟著大量的長矛手——靈州兵排出了當年專門用來對抗韃靼騎兵地陣型。
浙兵見狀依然紋絲不動只等靈州兵沖到離他們五米處後故技重施狼筅先刺長槍後至。這次靈州兵們有了經驗不再理會那狼筅只專心致志地用盾牌格擋著紅纓長槍如此一來確實奏效眼看著就要推進到浙兵跟前了——
浙兵後陣之中這次負責支援寧夏的浙兵主將吳惟忠站于一處高地之上他見到場中現在的戰斗情形大聲喊道︰
「換!」
所有隊長听聞旋即一起喝道︰
「換——」
浙兵長槍兵听到了這個命令一起縮回了長槍改變了方向分別向著左、右專挑敵軍的盾牌側縫刺去靈州兵只關注著正面來的長槍哪里想得到側面也有長槍刺來驟不及防之下中者無數。他們手中的盾牌就這樣形同虛設因為一塊盾牌不可能同時擋住左右兩邊的長槍。
但是浙兵如此一來雖然殺敵無數、擾亂了敵人的陣型卻也造就了無數地漏網之魚不少靈州兵躲過了槍陣沖到了鴛鴦陣前。
這些沖到陣前地靈州兵們都驚訝地現眼前的浙兵居然面不改色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只是專心致志地繼續向前刺出長槍似乎絲毫不顧他們自己即將面臨的危險。疑惑中地靈州兵大膽地放低盾牌揮手砍出一刀緊接著生的事情取消了他們的疑惑︰他們的這一刀肯定會被擋住不是被眼前的長槍兵擋住而是被另一個浙兵可能是浙兵中的刀牌手也可能是戚刀手。
憑著對同伴的無比信任憑著那沉穩如山的軍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靈州兵都沒有能真正突破浙兵的防線即使有很多的士兵沖到了陣前也很快就會被戚刀手所一一斬殺沒有人能夠擾動得了浙兵的陣型。
隨著越來越多的靈州們戰死浙兵陣前所堆積的尸體也越來越多沖到他們陣前的「漏網之魚」也隨之增多更有不少的長矛兵突到陣前給浙兵們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浙兵主將吳惟忠見狀再次憋足了勁大喊︰
「變陣!」
這個命令一層接著一層傳了下去千總、百總、旗長、一直到了各隊隊長耳中隊長們一邊揮舞著令旗一邊大喊︰
「變——」
敢情浙兵的隊長是專挑嗓門大的擔任抑或是他們平時喊熟練了這一聲聲的軍令在近千名隊長齊聲大喝之下無一不是聲震蒼穹、勢若雷霆.
然留在前面狼筅手退後一步長槍手退後三步分列于左右三名戚刀手則護住隊長居于陣中。
這就是真正的鴛鴦陣了靈州兵們原本以為已經突破了浙兵的防線卻沒有想到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另一道更為堅固地防線。這一道防線當年的日本倭寇沒有突破過蒙古的十萬鐵騎也沒有突破過今天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在了他們頭上要想返回靈州城這鴛鴦陣。他們必須得破。
無數的靈州兵刀牌手、長矛手、還有騎兵。一起沖入陣中。他們被一個個鴛鴦陣隔開仿佛一道道細小的水流滲入稀松的土壤中一般表面上看起來是他們將浙兵團團包圍但接下來生的事情表明反而是他們置身于來自四面八方地死亡威脅之中︰
每兩個鴛鴦陣之間相隔六米這六米地距離。剛好是兩把長槍刺出後地長度之和也就是說場中的每一個靈州兵都面臨著被長槍一槍刺穿的危險而且他們事先沒有辦法知道這奪走自己生命的一槍是來自哪個方向。
浙兵們各司其職嚴格地執行著自己應有的職責。狼筅手和長槍手們。即使看到有敵人近了身揮刀向自己砍來也絲毫不為所動。因為要維持住陣型他們必須相信自己的同伴如果有人不幸陣亡在隊長的指揮下浙兵們立即縮小隊型以補上缺漏。
亂軍之中真正能沖到鴛鴦陣前地往往是刀牌手他們只要能準確地格開浙兵的長槍再快跑兩步就到了鴛鴦陣前在這個時候迎接他們的大多是戚刀手這些戚刀手們都練有戚繼光獨創的「辛酉刀法十五式」在長槍之中突然出現給沖到陣前的敵人以致命一擊。
在同伴們大量的傷亡之下叛軍們用血的代價換來了對鴛鴦陣的漸漸熟悉在他們將領地指揮下很快刀牌手格開長槍、騎兵隨後沖擊、長矛手立即跟上地方法被大量采用眼看著有些鴛鴦陣即將被破——
「變陣!」一旦受到這種有組織的沖擊鴛鴦陣隊長都會立即揮舞著令旗大聲指揮著手下的浙兵開始變陣或變為「兩才陣」或變為「三才陣」也就是再分別分出二個或三個小隊。
當變為「兩才陣」時全隊以隊長地旗號為令突然從中分開一左一右躲過了敵人有組織的沖擊兩邊各有一盾牌手在前狼筅手和長槍手在後負責攻擊戚刀手還負責砍敵人馬腿一旦消滅了敵人或躲過了敵人兩小隊又迅合攏重新組成原陣。
而「三才陣」則是一種較為凶狠的打法全隊分為三小隊兩個刀牌手站于陣中負責正面擋住敵人其他攻擊型的士兵再突然從兩側殺出使之左右不能兼顧又不能繼續往前沖只好停下來搏命但被浙兵包圍之下往往是被一一殲滅隨後三個小隊站在敵人尸體之上重新組回了原陣兩個刀牌手也轉過身整個鴛鴦陣看上去不過是掉了一個頭而已。
楊文遇在後軍之中無比驚訝地現自己的數千靈州兵還包括寧夏各路人馬不下萬人居然沒有破掉幾個陣反而還活生生地陷入鴛鴦陣中不能自拔眼看著手下士兵的傷亡在大量增加他再也顧不得擊鼓扔掉鼓槌騎上馬大喊道︰
「鳴金收兵!剩下的所有人听令從兩翼包抄!」
深陷于鴛鴦陣中的叛軍們早已有了退意現在听到鳴金聲紛紛想退出鴛鴦陣無奈四面八方都是浙兵這一退之下反而更是亂了陣腳死傷無數真正能逃出來的不足原來的五分之一。
徐卓等將領听到命令各自領了數千兵馬準備從兩翼繞過鴛鴦陣想包圍住浙兵後使用弓箭、火銃來進行克制。
楊文遇知道這其實是對付浙兵最好的辦法可惜自己求勝心切一心想回靈州、一心想與戚繼光一較高下現在害自己主力斷送于這鴛鴦陣中……一想到這他的心就猶如刀絞一般。
不料更為意外的事情生了還沒等徐卓等人率軍到達兩翼浙兵兩側突然分別出現了無數騎兵、步兵反而將徐卓等人包圍起來。他們一邊馳騁著一邊大聲喊道︰
「靈州城已破——」
靈州城城破的消息伴隨著那悠長的鳴金聲一起傳到了每一個叛軍士兵的耳中仿佛在告訴著他們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