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抽身急退,唐月離的遠,攔之不下,更何況常天門與兩派弟子的混戰之處奔去,萬一被他躲多一二顆飛蝗石,知道要傷到誰了,畢竟唐月的功力最高,飛蝗石的力道也是最大,沒了目標的暗器可是無眼。
投鼠。
常天賜這一退,唐月當下便是怔住,唐星則沒有再去追擊,而是返了回來,守在唐月的身旁。唐星方才雖然進攻,可那也是以攻代守,如今常天賜離的遠了,唐星責任在身,就算戰意再高也不會逞一時之勇,誰能保證常天賜這一退不會是調虎離山?
一旦沒有唐月和唐星的聯手,余下那些唐門弟子哪會是常天賜的對手,本就被門下近身,落在下風,常天賜一到,局勢登時倒向一邊。
唐月被常天賜這一番變化難住,當下不禁看了看台下的唐逸,心道︰「他定下的計策連常天賜都能計算到,可也正如他所說,計劃雖好,常天賜卻是親自登場,應變一道終是佔了先的。」
唐逸時刻注意擂上變化,常天賜的反應之快,行事之果斷,便連他也暗里稱贊。不過雙方終是有仇,唐逸自然恨不得在劍試中擊敗他,一報被擒之辱。所以唐逸贊賞的同時,心下也暗自焦急,只道自己要能上場該多好?若是自己能在場上,此刻便不至如此被動!可唐逸也知自己未入唐門,怎可能上得台去?
便在這時,正見唐月望將來,唐逸心下一動,便知原由,心道︰「月姐本也是唐門年輕一輩分的領袖,只不過我這些日來的布置安排令她有些縛了手腳,變化一旦朝出預計,反不如之前來的果斷了,這可不是好事!」
想到這里,唐只有將所有的焦急不安盡都收斂,朝唐月鄭重的點了點頭,眼中滿是鼓勵。
月見了,心下大震,隨即醒道︰「我這是怎麼了?之前他便與我言過,台上相爭,計劃總不可能盡善盡美,尤其對手是常天賜。若當真變化超出計算,那便要我隨機應變,這擂上唐門以我為主才是!」
正唐逸所想,唐月這幾月來被唐逸的智計接連震撼,心下竟漸生依賴,否則就算她應變不如常天賜,卻也不至怔在台上。不過好在此刻唐月醒悟過來,心志卻是更堅,當下驕叱一聲,竟也不去管常天賜,而是有樣學樣,手中飛蝗不停,取的卻是北側地那些崆峒門下!
「既然天賜要先一步剪除我唐門弟。我怎就不能先一步去剪除門下?」
唐月轉眼恢了以往地沉穩。手上更是一刻不停。那飛蝗石雖然不是以輪指彈出。可卻依然飛快。準頭則更高出許多!那些門下本就沒有防備唐月。更何況以他們地武功。又各自都有對手地情況下。哪可能防地住?就見唐月素手連顫。崆峒門下接連受傷倒地。唐月這一出手。唐鐮登覺身上一輕。手下自然更不放松。他地功力本也深厚。里外夾擊之下。崆峒弟子轉眼便都倒在地上。
可同樣。唐遜那邊卻也被常天賜一一制服。
如此一來。唐門算上唐月和唐星還余下十人。崆峒派算上常天賜則余下十一人。人數差不許多。雖說峒能在先折損十人地情況下。反多比唐門余下一人。可說反敗為勝。但能在被崆峒近身之後。還取得如此成績。唐門地表現也大出所有人地意料。
兩派戰到此刻。都已有些疲憊。除去唐月唐星和常天賜外。其他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掛了彩。正暗自調息。只待最後一戰。
大開眼界!
場上蝗雨漫天,罡風四溢,唐門和崆峒兩派你來我往,看的台下眾人如痴如醉,雖然大多數人一時不明其中的奧妙,可卻並不防礙他們的欣賞,心下大呼過癮!
至于那些看清變化的,更是驚嘆雙方的布置應變。常天賜地智計名傳于外,可說是中原武林年輕一輩中的翹楚,所以旁人倒還不怎麼意外。可唐門的唐月似乎並非以智計見長,如今卻能和常天賜斗個旗鼓相當,遠不是五年前轉瞬即敗的場面,這可當真出人意料!
「莫非唐門能勝?」
眾人再是忍不住冒出這個念頭,忽是想起三日前就有人狂言必勝,那個少年此刻不正站在台下?
感到投來無數的目光,唐逸微微一笑,根本就不加理會。不過對唐月的應變,唐逸大為滿意,沒想唐月只是望了自己一眼,隨即便醒悟過來,手下半分也不含糊︰「雖然不可能似常天賜那般能想出應變之策,可照貓畫虎,月姐卻是做的正確無比,常天賜在剪除唐門弟子的時候,另外一半地崆峒門下亦沒躲過月姐的飛蝗石。」
好在雙方都留了分寸,雖然各派門倒在地上,卻並沒有死人。
「擂上的形勢微妙,唐門人數雖不少,可暗器若沒有規模,便難阻擋的進攻。不過與此相比,月姐和唐星二人聯手,卻又比常天賜高上一線。」想到這里,唐逸看了看常天賜,心道︰「你要如何應對?」」
常天賜眉頭一皺,審時度勢道︰「此刻惟有近戰。唐門人手不足,又兼內力消小,那輪指飛蝗必然不能持久,不可能再如之前那般阻陣了。」
常天賜正想到這里,就見听一陣「啪啪啪」地碎響,那正北唐門余下的八弟子又是用腳去踏那青石台面,踏出一片碎石,竟仍是一副死守地樣子。常天賜見狀哪再猶豫?當下一指,道了聲︰「散開攻下他們,再來助我!」隨即身形一展,直朝唐月馳去。
峒這一動,就算是台下眾人也都明白過來,唐門余下的那八名弟子,怎有難阻擋地攻擊,常天賜只要牽制住唐月,一等同門將對手都制服,再來施以援手,那唐月和唐星便首尾難顧,必敗無疑了。
眾人心下直道這方法雖然簡單,可卻穩妥,當真無懈可擊!再望向唐門的眼光可又變了,都道唐門這次再難回天。
峒門下听了天賜地命令,立刻展開身形,呼啦啦的散將開來,同朝唐門弟子奔去。此時已是擂闊人稀,崆峒門下再是散成一線,本就稀疏地蝗雨更難成威脅。與此同時,常天賜則是護住唐月可能攔截同門的路線,同時全力馳向唐月,七八丈遠近,轉瞬即至!
唐星地神情凝重,如墨平胸前,一瞬不瞬的盯著常天賜,只等他一近,便舉向。
便在此刻,異陡生!
見唐月左手一彈,淒厲的尖嘯聲起,與以往的暗器都不相同。與此同時,一道清朗地聲音喝道︰「浮光爍金!」
人半途中,就見常天賜如鏡一轉,光芒大放!那聲「浮光爍金」正是出自他口。同門再次背對自己,常天賜哪還顧忌?促不及防之下,唐門連同唐月唐星在內十人,都被晃了到眼楮!
這時常天賜也見到唐月手上彈出了與眾不同的暗器,那聲音古怪,可這時也來不及多想,唐月就在眼前,如鏡急刺!
如此緊要關,若是唐門再無對策,那崆峒便就贏的定了!幾乎所有沒被晃到眼楮地人都注視著擂上,只想看這驚人一戰最後的結果如何,也有人對那唐月彈出的古怪暗器好奇的很。而此刻听到那聲古怪的尖嘯字,唐逸緊繃的精神徹底的松了下來,臉上的微笑是那般地輕松,就似這場比武,唐門已經勝了。
不他不同,在旁人的眼里,唐門卻是必敗無疑!
卻原來本應是死守遠地的唐鐮八人似是被那記浮光爍金晃到,心神被奪,竟是齊齊向擂外一躍!
不論是誰落到擂下便算輸了,這不用宣布,根本就是比擂的鐵律。唐門以唐鐮為首的這八人往後一躍,就似是放棄比武一樣,只留下唐月和唐星二人,哪還能有半分勝算?
這一變故陡升,幾乎所有人都嘆了口氣,只道常天賜這一記浮光爍金施展的當真巧妙,配合那十名崆峒門下的壓迫,竟逼的唐門弟子慌不擇路!
就連擂上地崆峒弟子也這麼認為,那八個唐門弟子雖然還在半空,可整個人都已經到了擂外,怎也不可能憑空折回來。眼見如此,弟子當下便是一個轉身,就要去助常天賜,好取得這最後的勝利。
可就在這時,台下又是驚呼傳來!
這些崆峒門下只覺得背後破空聲接連傳來,當下心頭一驚,只道唐門弟子偷襲,轉身回劍之時,卻發覺那道道飛蝗,取的不是自己,而是常天賜!
而此刻的常天賜正躍到半空,無憑無借!
卻原來常天賜的浮光爍金確實晃到了唐月和唐星地眼楮,所以唐星沒有攔住常天賜,唐月則忙中抽身朝後躍去,似是要拉開距離。
常天賜哪會讓唐月與自己拉開距離?當下整個人騰空而起,直朝唐月迫去,這一躍居高臨下,倒有幾分青城對戰點蒼時那龍躋飛騰的覺。至于常天賜為什麼敢輕易躍起,那是因為此刻地唐月和唐星都被晃花了眼楮,人在半空,卻也不怕。
眼見將唐月迫到了擂邊!常天賜的如鏡疾刺!若是這一擊擊中,不論如何,唐月都是要下到擂台下面去了,如此一來,不用同門來助,常天賜也定是勝了。
可就在此刻,詭異地一幕出現!常天賜眼看便要得手,忽然就見落到地上的唐月猛地往旁一閃!
要是放在平日,唐月閃地再快,能快的過以魂御劍?她不用暗器來抵抗,只是躲閃,可與認輸沒什麼兩樣。但此刻卻是不同,常天賜正要追擊,卻忽然覺得背後風聲有異,似有十數倒蝗雨襲來!
===========================================
PS︰明日比武結束,更**即將到來。
PS2︰明天會將整此唐門與崆峒對戰的示意圖更新上,幾次變化都有標注,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