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你說的很對。柯羅在畫壇的成名和所得到的榮耀與金錢,是靠著每年參展巴黎的秋季沙龍所獲得的。在19世紀的法國繪畫史上,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相繼爭輝,柯羅活了8o多歲,其漫長的一生經歷了所有的這些美術運動,因此在繪畫上,他可謂是收獲頗豐,但他均非是開創這些流派的先鋒人物,更談不上是一流的大師了。」

「那你說怎麼才能算一流的大師呢?」

「這怎麼說呢?很難給個清晰的定義,不妨舉個人物來說吧!」

「比如說梵高。怎麼樣?大名鼎鼎的畫家,他為什麼就能算得上是大師。總不至于簡單的說因為他的畫現在是天價,或者說他是印象畫派代表人物吧!」

「當然沒那麼簡單。梵高無疑是最偉大的藝術家,他的偉大在于他的良知與心靈。他堅信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出于這樣的信念,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投入了全部身心,因此在繪畫上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色彩,透視、形體和比例在他的作品中都變了形,這並不是簡單的變化,而是思想能夠體會到的世界之間一種極度痛苦緊張,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後所進行的自然而然的表現。」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個老知青的自述,他說自己在農場勞動的時候看到了陽光下的向日葵,剎時,他的腦海中浮現了梵高的畫。在這個時候,他說自己覺得任何困難與痛苦的感覺都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洶涌澎湃的生命**,從此之後,他在勞動的時候再也沒有悲觀過,他的內心對明天充滿了期望。呵!藝術真有如此偉大的力量嗎?」

「有呀!當然,我想也只感情豐富,歷經坎坷的人才能讀得懂藝術的語言。其實,梵高的作品都是他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他是一個純粹用心去畫的藝術家。你知道嗎?梵高居然沒有受過正規的繪畫訓練,那你說他怎麼會成為一個藝術上的集大成者,難道不正是我剛才所說的心境嗎?不管生活現實怎麼樣,他都沒有扔掉那維系生命與精神的畫筆。」

「我明白了,瞿黃,你對我說這些就是想告訴我,藝術是專一的,並沒有什麼悅已與悅人之分,像梵高一樣,充分而執著的實踐著展現生命真諦的藝術。呵呵!這恐怕也是你自己的藝術理想與藝術追求吧!看來我剛才對你的勸說是多余的,你還將一如即往的選擇清貧。」

听著陶仁的話,瞿黃深深的吸了一口煙,雞窩頭則呆呆的看著路邊的風景,只有奚渝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搞藝術的都很窮嗎?」

「也不一定,但真的,似乎誰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人窮,有的人富,難道真的是機緣?」

陶仁邊說邊按了下喇叭,快進城了,行人與車輛都多了起來。

「記得好像有人說過‘沒有機會,即使才華橫溢也一無用處。’」

「呵!那不是拿破侖說的嗎。以前不相信,不過現在真有點信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