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揚威邊關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遺民

第二十五章大唐遺民

吐蕃的加入是一個變數,使得西夏的力量增強了,誰都應該氣憤難平,而吳驥卻是不僅不怒,反而很歡喜。瞧他那模樣兒,就象叫化子撿到元寶似的,笑得嘴都合不攏了,這太不正常了,要不是這是吳驥,而是換個人如此說的話,眾將肯定會群起罵之,罵他白痴

這是吳驥在笑,眾將誰也不敢小視,誰也不敢說吳驥瘋了,只得小心翼翼的請教。

「這有何不明白的?想想就明白了」吳驥的歡娛之情實在難以抑止,站起身來,踱起了步,腳步輕快,就象在飛。踱到種諤面前停住了,打量著種諤,笑言︰「種將軍,你說說看,我為何如此歡喜?」

「這個……」種諤雙眉緊擰,思索起來。突然之間,雙手重重砸在一起,猛的站起來,步了吳驥的後塵,大笑起來︰「妙妙妙果然是妙計」

「妙計妙計無雙妙計」就在種諤站起身的同時,姚古和李憲也跟著站起身,大聲贊好,一臉的喜一張嘴哪里合得攏。

把四人的喜悅樣兒看在眼里,眾將不明所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臉的疑

「大帥,你們打甚麼機鋒呢,快告訴我們」最急切的莫過于姚平仲了,如此機鋒,對他來說要想猜透千難萬難。

「是呀」眾將齊聲附和。

童貫卻是不住轉眼珠,越轉越是明亮,不住點頭,若有所悟。

「說到底,吐蕃與西夏聯兵,便于我們一舉解決吐蕃這一戰,我們會一箭雙雕,一石二鳥」吳驥笑著給他們解釋起來,長吁一口氣,道︰「你們想呀,吐蕃所在之處山高林密,地形復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就是前朝那般強盛,也是拿吐蕃無可奈何。一道積石關阻擋了前朝大軍的步伐,為了攻打積石關,前朝死傷慘重呀」

「積石關?這我知曉,哥舒翰為了打積石關,死傷好幾萬人,在最後關頭偷襲得手,方才一舉而拿下積石關。」姚平仲的大嗓整得山響,他難得知曉一件事,一定要好好顯擺︰「積石關拿下後,吐蕃破膽,不得不順服前朝。哦,為了打積石關,唐玄宗還把那個那個叫叫……王忠嗣給下獄了。」

積石關是唐朝與吐蕃爭奪的一座險關,佔地並不大,卻是異常險要。鎮守這里的吐蕃軍隊不過幾百人,而唐朝出動幾萬大軍,輪番進攻,愣是打不下來,唐軍傷亡慘重。最後,哥舒翰不得不放棄,準備撤退了,部下不甘心,要求再偷襲一次,竟然得手了,這才打下積石關。積石關一拿下,唐軍就可以趁勢而入,攻入青海湖一帶,吐蕃破膽了,不敢再強項,只得向唐朝求和。

這一戰,是唐朝與吐蕃戰爭中最為有名的大戰之一。

「甚麼這個那個的,是王忠嗣。叫你讀書,你總是心不在焉。」姚古臉一沉喝斥起來,姚平仲一縮頭,不敢再大嘴巴了。

姚古接著道︰「王忠嗣是唐玄宗的養子,其父王海濱戰死之後,唐玄宗收養了他,對他極是信任,曾經一度把前朝的一半大軍到他手里。唐玄宗知道若是拿下積石關,就可以b 使吐蕃屈服,要王忠嗣攻打積石頭。王忠嗣是一員良將,他知曉要打下積石頭千難萬難,抗旨不遵,惹得唐玄宗大怒,把他下獄了。」

「是呀」種諤接過話頭道︰「前朝雖然打下了積石關,卻是僥幸得手,萬分僥幸」

「沒錯」吳驥大聲贊同,重重點頭,道︰「前朝打下積石關,實屬僥幸盡管我們今非昔比,已經很強盛了,可是,我們會不會再有這份僥幸呢?誰也說不準。在吐蕃的高山密林里與吐蕃作戰,我們必然傷亡慘重,這種賠本的買賣,我不想做。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把吐蕃調出高山密林到河西走廊上來解決。這下倒好了,我們一打西夏,他們就狼狽為了,要合兵一處,與大宋為敵。好啊,我做夢都在想著這好事,我能不歡喜麼?」

吐蕃的地勢太過險要,雖然積石關已廢,進入青海湖一帶另有道路。可是,在吐蕃的高山密林里與吐蕃作戰,即使宋軍再能打,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這且不說,更大的困難還在于後勤。若是在吐蕃月復地大打,這後勤將是一個天大的困難,難以解決。

從內地運糧去,吐蕃的道路崎嶇,難以行走,這得多少人力?

就地籌措,吐蕃比西夏只窮不富,在哪里去籌糧?

不要說在宋朝,就是看看現在的青藏高原,其經濟差距比起內地落後很多,就知曉在吐蕃籌糧有多困難了。

派大軍深入吐蕃月復地作戰,實為不智。

若是把吐蕃出來,yi*到河西走廊上來打,一切困難都不復存在了。一旦宋軍打勝了,吐蕃就會喪膽,就會屈服。再者,失去了軍隊,沒有了有生力量,吐蕃還不是傳檄而定?

「哦」

眾將恍然大悟,不住點頭,大是贊同。

「我怎生就沒有想到呢?」周威重重一拍額頭,埋怨自己。

「你要是想到了,就不是周將軍了,要叫周大帥了」皇甫嵩調侃一句,逗得眾人大笑。

種諤眉頭一擰,一臉的凝重,道︰「董氈自以為得計,卻是不知正好成全了我們。我們這一仗打好了,就是一戰而滅兩國。可是,吐蕃的加入,使得情形有所變化,我們能否打勝?」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眾將盯著吳驥,一臉的急迫之靜等他給出結論。

「嗯」吳驥微微頷,道︰「這事,我思量過了。兵凶戰危,不敢言必勝,七八成的勝算我還是有的」

戰場凶險,變數太多,沒有人敢言必勝,能有七八成勝算,這是很高的勝率了,眾將不由得長吁一口氣,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我們的戰力很強悍,不敢說過了前朝,至少能與前朝媲美。」吳驥開始剖析起來︰「縱觀前朝與異族的大戰,最善長以少勝多。李靖滅吐谷渾,以少勝多;裴行儉的黑山之戰,以十萬之眾大破後突厥數十萬之眾;蘇定方滅西突厥,曳河一戰,以一萬余人大破西突厥十余萬眾。我們在河西之地集中了二十五萬大軍,雖說西兵的戰力與北方大軍還有些差距,畢竟西兵是天下j g銳,也差不到哪去。我們與西夏的大戰還有些時間,足以把西兵進行整訓,提升其戰力。我們二十五萬大軍,少說也要抵六七十萬西夏、吐蕃之軍」

戰場上,是諸兵種的協同作戰,軍隊多了,其揮出來的戰力會成倍增長,唐朝的經典戰例就是最好的說明。

後世史家測算,在漢唐之世,一個中國兵的戰力抵得上二十個胡兵的戰力,吳驥這說法很保守了。

這二十五萬大軍,若都是歸信軍這樣的北方軍隊的話,這一仗沒有懸念,宋軍必勝。問題是,有二十萬西兵。西兵雖然號稱天下j g銳,在北方宋軍崛起之前,是宋朝的支柱,支撐著宋朝的戰爭。可是,他們的裝備、訓練、戰術、戰法與北方宋軍比起來,都有不小的差距,這就拖了宋軍的後1 。

即使如此,二十五萬宋軍頂六七十萬胡兵不是問題。

「呵呵」眾將不由得大喜。

「既然吐蕃要聯兵,我們就給他時間,讓吐蕃把能調出來的軍隊全調出來。」吳驥沉思著道︰「我決定了,這決戰再向後推推,要給夠董氈足夠的時間。當然,這段時間,也不能讓他好過。傳令給種建中和姚友仲,要他們找準機會,對吐蕃來一下狠的,讓董氈痛不可擋」

「呵呵」種諤出一陣暢笑聲道︰「如此一來,董氈一定會氣憤難擋,不遺余力的調集大軍,凡能調出來的都調出來。這一戰過後,不僅河西之地安定,就是吐蕃也安定了。」

「要給種建中和姚友仲提個醒,要他們把握好分寸,既要讓董氈痛,又不能把他嚇破了膽,縮在高山密林里不敢出來。」吳驥眉頭一掀,大聲道。

西域,碎葉河谷,正在進行一場大戰。

進攻的是回鶻大軍,防守的一方是一支身著黑 軍服,打著「唐」字旗的漢人軍隊。

這支漢人軍隊裝備有明光鎧、橫刀、陌刀,個個一臉的堅毅,雖是處于下風,卻是死戰不屈。

「殺光唐人」回鶻大軍爆出驚天的吼聲,騎著駿馬,揮著彎刀,對著漢人軍隊沖去,蹄聲如雷,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大唐萬歲」

漢人軍隊在氣勢上一點也不示弱,爆出驚天的怒吼,揮著武器,與回鶻大軍進行大戰。

橫刀狠砍,凶狠無敵;陌刀起落,回鶻人給劈成碎他們的打法極為凶狠,卻是正宗的唐軍戰法,陌刀開路,強弩遠騎兵沖擊,雖然人數不多,卻是絲毫不落下風。

「這些唐人真是難打」領軍的回鶻將領打量著戰場,氣憤憤的罵起來︰「唐朝在的時候,唐人壓著我們打如今,唐朝滅了,可是,這些唐人卻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我們追殺了他們兩百年,他們卻是死不絕就這麼一點人,竟然還在打」

「這些唐人不多,我們卻是吞不下去,吐不出來,如梗在喉」又一個將領氣憤難言。

「大唐萬歲」

回答他們的是沖天的戰號F

【……第二十五章大唐遺民……】a!!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