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四章︰君請入甕(三)

喜歡留著一臉絡腮胡的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可以說是一位如假包換的「貧民之子」。他1945年1o月27日出生在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內地的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7歲時隨全家移居聖保羅。盧拉只上過5年小學,很小就到街上擦皮鞋,12歲在洗染店學徒,14歲成為一家五金廠的正式工人。在此期間,他擠時間完成了車工課程。

1966年,在巴西**員哥哥的帶領下,盧拉開始積極參加工會運動。1975和1978年,盧拉兩次當選為擁有1o萬工人的地區冶金工人工會主席,年2月,盧拉與一些工會領袖、學者和知識分子創建了勞工黨,後當選黨主席,並使該黨很快展成為巴西最大的反對黨。他領導的工會運動為加快軍人獨裁在1985年下台作出了重要貢獻。1986年盧拉高票當選全國立憲議會聯邦眾議員。盧拉曾于1989、1994、1998年三次競選總統。2年1o月,盧拉終于修成了正果。

巴西下層民眾把他視為窮人的代表,老百姓中的一員,相信他比其他候選人更能維護中下階層群眾的利益。在大選兩輪投票中,盧拉在經濟落後地區和貧困民眾中都獲得絕對優勢。有評論指出,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巴西中下層民眾擺月兌了追隨中產階級政治取向的傳統,使盧拉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主要靠窮人支持當選的總統。因此盧拉當選後表示,在這次大選之中最大的獲勝者不是他個人,也不是勞工黨,而是全體巴西人民。他將與所有政黨和社會各階層進行對話,團結一切力量,共同促進巴西的經濟和社會展。他同時強調,雖然他是所有巴西人的總統,但是他在新一屆任期內將繼續優先考慮改善貧困階層人民的生活,重點加快落後地區的展。

應該說盧拉3年1月1日正式就任巴西第4o任總統之時,巴西的經濟形式並不容樂觀,巴西接連遭受亞洲、俄羅斯和阿根廷金融危機的沖擊,貨幣狂貶,股市暴跌,物價上漲,經濟下滑,失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外資紛紛撤離。在自己的第一個任期之內,盧拉力主改變使巴西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建立以推動社會展為核心的展模式,通過降低利率、稅制改革、增加出口、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措施恢復經濟增長,減少對外資的依賴。他嚴厲打擊**現象,大力解決就業、教育、衛生、住房、社會治安和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而在外交方面,盧拉主張繼續鞏固南方共同市場,在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談判中堅決捍衛巴西的利益,加強同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的經貿關系。

在盧拉和他的執政團隊的勵精圖治之下,巴西宏觀經濟形勢進入歷史最好時期。長期困擾巴西經濟的高通貨膨脹率痼疾得以治愈,全年通貨膨脹率低于3.5%。巴西央行連續11次降息,基準利率降到1o年來最低水平。聖保羅股市的博維斯帕指數從2年底的多點上升到目前的39328點。巴西國家風險指數下降到2o8點,為歷史最低紀錄。巴西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僅6年上半年經常項目累計盈余便達到8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長期逆差的局面。外匯儲備在6年8月達到7o1億美元,為8年來最高水平。巴西出口去年次突破億美元大關,而且繼續保持增長。國內生產總值雖然未能達到年初預期增長目標,但仍保持著平穩增長勢頭。

除了在宏觀經濟領域的成就之外,盧拉更兌現了自己對支持他的巴西底層民眾的承諾。貧富懸殊長期以來都是影響巴西經濟可持續展的巨大障礙,也是社會不安定的根源。為縮小貧富差距,盧拉政府一方面積極創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在財富分配方面通過提高最低工資和政府補貼增加中下階層的收入。根據巴西勞動部的統計,在盧拉執政的僅三年多來以來全國累計創造了463萬個就業崗位,6年頭8個月里就新增就業人數就過萬。勞動部表示有信心到年底兌現盧拉總統在4年任期內增加萬個就業機會的承諾。而巴西民眾的最低工資三年來顯著增加,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實際增加25.3%,盧拉事實使萬下層勞動者和退休人員受益。但是,中上階層的收入增長幅度比較小,有的還略有下降。也就是勞動者的收入不僅增加了,而且與富人的收入差距也在縮小,巴西「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歷史開始改變。為加快減貧,盧拉實施「家庭補助金」計劃,向最低收入家庭每月放補助。全國有萬個貧困家庭享受這種政府補貼。3年至5年間,巴西貧困人口減少了19%,佔總人口的比例下降到22.7%。在盧拉執政的三年之中貧困人口下降的絕對數量甚至過了過去1o年的總和。

「如果單從國內經濟的角度來上看,盧拉的確可以稱的上是一位稱職的領導人。但是如果放在南美洲的大局來看,盧拉在外交上的作為卻顯得乏善可陳。」在「十三翼將」之中最長于「相人」的「影傀」戚度眼中,巴西總統盧拉在處理國內經濟痼疾領域的手段以及在扶持弱勢群體時的不遺余力都足以稱的上是巴西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但是在外交領域之上,盧拉雖然常年奔波于南美諸國之間,但事實上所奉行的政策卻是鼠兩端。

戚度注意到在青年時代身為一名車床工人的盧拉曾在一次事故中小手指被機床切掉,但是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根據心理學的分析,這一事件無疑對盧拉的性格產生深刻的影響。身體的殘疾和心理的創傷令盧拉對資本主義痛恨有加。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盧拉對古巴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表現出了強烈的好感,公然向拉美傳奇英雄卡斯特羅表示敬意。但是巴西長期以來形成的外向性經濟模式和國內右翼政治力量的影響,卻又令巴西不可能象古巴和委內瑞拉那樣公然打出「反美」的旗幟。不得不同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搞好關系,參與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因為如此巴西一些左派組織早已開始批評盧拉「向右轉」了。

在盧拉執政的第一個任期之內,雖然這位南美大國的總統在外交領域不可謂不辛勞。作為拉美最大國家的巴西,憑借最多的人口,最大國土面積以及最高的國民生產總值,「理所當然」地也自認為自己是拉美的「領袖」。但世界人民的眼球卻始終為查韋斯「異軍突起」所吸引。委內瑞拉借助著「石油美元」的東風,在南美洲地區及國際影響力急劇擴大,聯合古巴、玻利維亞組成反美同盟,通過資金和石油援助將阿根廷及中美、加勒比國家籠絡身旁,同時積極「影響」秘魯、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國大選,在國際舞台表現出拉美和展中國家代言人的身份。與之相比,盧拉在外交領域的光芒無疑顯得黯淡的多。

「5年在盧拉領導之下,巴西邁出了借助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的東風謀求常任理事國的地位。這一舉措可以說是在盧拉在第一個總統任期之內最大的外交舉措。但是通過這一事件我們卻不難看出這位平民總統在外交領域的幼稚。」為了維護中國在南美的利益,戚度早已對南美各國領導人的個性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和分析。

冷戰結束後聯合國許多成員國認為,安理會已越來越不能反映當今的現實。一是安理會缺少代表性。聯合國成員國從51個已展到191個。從地域上說,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有3個歐洲國家,而非洲、拉丁美洲沒有一個代表。另外,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只有中國是展中國家。因此冷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希望通過市場的作用加快經濟全球化的展。在政治上,人們希望加強聯合國的作用,使之承擔起全球管理者的角色,在和平與展等問題上揮更大的作用。為了使聯合國能更好地反映21世紀的現實,因此大多數展國家認為有必要改革聯合國安理會,增加它的代表性,推動國際關系的民主化,與此同時,擴大安理會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展方面的作用。

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案提出後,有關各方提出自己的方案。5年5月,由巴西、德國、印度和日本所組成的「4國集團」便提出將安理會成員國從目前的15個擴大到25個的改革方案。在新增的1o個成員國中,6個為常任理事國,4個為非常任理事國;新增的常任理事國與原有的5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同樣的權利和責任」,即擁有否決權,亞洲和非洲各2個、歐洲和拉美各1個名額。事實上在所謂的「四國集團」之中巴西「入常」是最符合安理會改革目標的,巴西有大國的抱負,在拉美國家中最具實力和地位,更是最大的展中國家之一。因此盧拉如果富有外交手腕的話,完全不應該听由日本的唆使,與其他三國捆綁在一起。

四國組合源于日本,為了就是將四國各自的優勢捆綁在一起,盡量利用這種優勢的組合擴大影響,盡量利用四國在其各自的利益範圍內爭取更多的支持,這當然是一個良好的願望。然而四國可曾想過,別人的優勢是不能彌補自己的過失的,四國的光環互相照耀無法消除深背後的陰影。更有甚者,這樣的互相遮丑,有時候反而會讓支持自己的朋友左右為難,利害關系誰都需要仔細考量。日、德等國在團結的態勢上固然獲得了爭取支持者的勢能,但同樣也因為捆綁而替自己招惹來許多原本不存在的反對票。單從台面上來看反對德國的有意大利、西班牙,反對印度的有巴基斯坦,反對日本的則是朝鮮與韓國。但是從大局上看,英、法、俄三國決不會縱容世仇德國、印度和日本入常則不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

巴西如果可以自行松綁與其他三國各奔東西,說不定還會有機會。畢竟在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中,中國和俄羅斯很可能支持巴西,盧拉的言行雖然和美國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出于整合南美的考慮,華盛頓也不會貿然反對。但是盧拉卻一意孤行的被日本捆住了手腳,錯使大好時機白白錯過了。而最終第一個踢開「四國集團」要求單獨入常卻是始作俑者日本。由此便不難看出盧拉總統在外交領域缺乏手腕和通變的能力。

「說到底,盧拉雖然已經成為了一國之主,但骨子里還是一個‘貧民之子’。用一個普通民眾的心態和想法去面對國與國之間的合縱連橫,盧拉焉能不敗?」和盧拉一樣,戚度出身同樣貧寒。因此他深知貧苦百姓對外界事態變化的反應和心態。「貧苦百姓往往以為用左右搖擺的騎牆態度便可以左右逢源;用誠懇和信義便可以結交朋友;用一個拼命的架勢便可以阻止爭斗。」面對巴西軍隊的大規模集結,戚度惟有報以冷笑。因為他早已看穿在盧拉的手中,巴西根本無力阻止阿根廷的擴張。

事實上巴西6軍的反應還是相當迅的,就在阿根廷6軍航空兵和地面部隊突破烏拉圭邊境之時,巴西6軍第一特戰營便在指揮官塔瓦雷斯上校的率領之下按照預定計劃分乘12架法制「級美洲豹」軍用直升機從低空突入烏拉圭南部,在烏拉圭都蒙得維的亞西邊的古城克羅尼亞機降。巴西軍方早已秘密與烏拉圭6軍訂立了協防協議。因此雖然潛伏的阿根廷特工和「切.格瓦拉」旅的別動隊早已切斷了烏拉圭軍方的通訊指揮體系,但是面對著從天而降的巴西特種兵,烏拉圭6軍的指揮官並沒有生誤中友軍的錯誤。當然他們大多也還沒有進入戰斗狀態。

「阿根廷人的地面部隊正在高向這里撲來,我們需要馬上組建起蒙得維的亞以西的防線。只要我們可以有效的抵擋阿根廷人12個小時,巴西和南美洲其他國家組建的聯軍便將來支援我們。」身為巴西6軍的精英,指揮著巴西6軍第一特戰營的塔瓦雷斯上校顯然對自己部下的戰斗力有著足夠的自信。巴西6軍第1特種作戰營是巴西最主要的一支特種作戰部隊,也是巴西惟一一支接受非常規作戰訓練的6軍部隊。盡管該營在組織結構上隸屬于6軍傘兵旅,但它卻由巴西6軍最高統帥部直接指揮。

巴西6軍第一特戰營于1957年成立之初的身份是巴西傘兵救援部隊,其特長是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叢林中執行救援任務。因此該營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充當救援部隊的角色,直到1968年,才改編為特種作戰分遣隊。1983年,分遣隊擴編為現在的建制營,其營部設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瓜達盧佩。全營下轄一個司令部、一個勤務連、兩個特種作戰連、一個突擊連和一個規模相當于連的反恐特遣隊。其中司令部和勤務連為全營各部隊提供後勤、醫療、通信、情報和心理等方面的保障。第1特種作戰營訓練課目多,作戰能力強,能遂行多種作戰任務。該營成員挑選嚴格,一般在成為第1特種作戰營正式成員前,先要經過美國6軍特種部隊的機動訓練隊培訓。第1特種作戰營每年都要在巴西叢林戰學校接受叢林戰、兩棲作戰、山地作戰、空降、空中機動、高空戰和遠程偵察訓練。其主要任務是︰在非常規作戰中協助正規軍和非正規軍,對機動分隊進行非常規作戰訓練,執行逃生、破壞、情報搜集、偵察、直接軍事行動和其他任務。另外,第1特種作戰營也可以與常規部隊實施協同作戰。

為了防備阿根廷政府鋌而走險對烏拉圭動入侵。看似富有余力,實則捉襟見肘的巴西政府不得不將這支全軍精銳調往一線。但是在巴西政府的眼中,阿根廷人對烏拉圭的進攻最多軍事恐嚇或者針對烏拉圭總統巴特列的特種襲擾而已。因此第1特種作戰營足以應付。畢竟誰也不會料到阿根廷人會全線突進,試圖一舉鯨吞烏拉圭。

「不用擔心,我們手中的兵力足以擊退阿根廷人的前鋒部隊。等他們的主力部隊集結起來動第二次攻擊之時,我們早已退守蒙得維的亞。在那里我們將得到巴西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支援。」雖然強弱不敵,但是塔瓦雷斯上校還是堅信只要戰術運用得當。他和他的部下完全有機會挫敗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野心。由第1特種作戰營的狙擊手和反坦克手組成的外圍防線之後,12輛烏拉圭6軍的T55型主戰坦克充當著火力支撐點。雖然這些老式坦克在野戰中不是阿根廷人大量裝備的T72改進型的對手,但是利用地形打擊對方裝甲薄弱的側後,並非沒有機會以弱勝強。

「阿根廷人的特種部隊出現在了蒙得維的亞的市中心,獨立宮和國防部大樓正在遭到他們的進攻。」但是塔瓦雷斯上校的防線剛剛布置停當,從自己的後方,那座正是需要他們守衛的城市里卻傳來可怕的噩耗。「我們必須馬上趕過去。同時通知海軍,讓他們派海軍6戰隊前來支援。」塔瓦雷斯上校無奈的搖了搖頭,在命令自己的部下立即搭乘烏拉圭6軍坦克的馳援都的同時,他似乎已經預感到巴西最終將無可避免的失去烏拉圭。

「你確定這不是一場演習?」游弋于烏拉圭近海之上的巴西海軍「聖保羅」號常規動力航母之上,負責指揮整個「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雙航母戰斗群的巴西海軍少將克拉羅驚訝的注視著眼前情報官驚異的反問道。「不是演習!阿根廷的坦克已經用履帶丈量了烏拉圭1/3的領土。」顯然在自己的長官一樣,站在克拉羅少將面前的情報官也同樣不敢相信這突如其來的戰爭。

「命令艦隊立即進入一級戰備,對地攻擊機群準備升空,召集海軍6戰隊員……等等!國防部方面有什麼指示嗎?」作為軍人克拉羅少將並不畏懼戰爭,畢竟他的艦隊部署在這一海域其目的就是為有效的嚇阻阿根廷的軍事冒險。當然和大多數巴西軍人一樣,克拉羅少將一直都不敢相信阿根廷人真的敢干。但是戰爭竟然來了,那麼兵戎相見便早已在情理之中了。何況巴西6軍的第一特戰營事實上已經介入到這場戰爭之中了。不過同樣作為軍人,克拉羅少將必須服從,巴西國防力量所有的軍種甚至民航都要接受巴西國防部的管轄。

在巴西國防部除了管理全**事力量之外,民航系統也在其管轄範圍之列。巴西的航空業達,各個大中城市均有機場,航空運輸在交通領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國防部則通過隸屬于自己的三大機構對其進行管理。具體做法是,通過民航委員會來制定相關法律和政策,通過機場基礎設施公司這一國有企業管理各大機場,通過國家民航局來規範和監管一切民航活動。不過不管怎麼說民航管理對于巴西的國防部長來說是不小的難題,因此從4年到現在,已有兩位部長因為民航問題離開巴西國防部。其中81歲的瓦爾迪爾,皮雷斯僅僅執掌巴西國防部16個月便由于在巴西聖保羅孔戈尼亞斯機場生一架客機在降落時滑出跑道,造成199人死亡的空難事故而剛剛被解除了職務。

比起皮雷斯來,新任國防部長內爾松.若賓顯然「年輕」多了。他現年61歲,1968年畢業于巴西南大河州聯邦大學法律系,之後做過25年的律師,上世紀8o年代末步入巴西政壇,一直以來都在司法領域就職,並兩次擔任巴西最高聯邦法院院長。雖然在巴西政壇,若賓一直被看作是一個邏輯嚴密、特點突出且喜歡挑戰的人物。在兩次擔任最高法院院長期間,若賓也贏得了政府利益捍衛者的名聲。而在就職儀式上,這位新防長立場鮮明地表示,民航管理機構一定會在近期內做出深層次調整,相關法律也會盡快得到修改。不過,翻遍履歷,若賓從來沒有和軍事領域有過接觸,可以說這位新防長是個徹徹底底的「外行人」。

「僅從國防部長的任命來看,我們就不難認定巴西總統盧拉並沒有爭雄南美的野心和魄力。巴西雖然擁有一支貌似強大的軍隊,但事實上卻早已淪為了國防的象征力量和國內治安部門了。作為一個法律界人士,巴西新一任國防部長若賓根本沒有足夠的戰爭經驗和戰略思想。阿根廷軍隊一旦行動,巴西政府必然會先陷入內部的混亂之中。」中國人民國防軍「十三翼將」之中的「影傀」戚度的判斷早已透過「持節」花寧平的口傳達了阿根廷軍政府領導人胡安.卡洛斯的耳中,堅定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放手一搏的決定。

「阿根廷對烏拉圭動入侵的情況,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匯報給了國防部。但是到目前為止國防部還沒有給出任何命令或意見。」面對著克拉羅少將的質疑,站在他面前的情報官此刻也惟有報以苦笑。「該死的,不知道他們還在猶豫什麼?!在目前的形勢之下,戰機可以稍縱即逝的啊!不管這些了,先命令‘聖保羅’號上的VF-1艦載攻擊機中隊先起飛升空吧!畢竟我們目前已經在戰爭邊緣了。」雖然還沒有得到國防部的正式授權,但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克拉羅少將必須要求自己的艦隊進入戰備狀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巴西海軍航空兵只裝備了6架s型「追蹤者」艦載反潛巡邏機和數量有限的直升機。巴西國家軍政高層長期以來似乎都被第三帝國的戈林元帥靈魂附體了,他們也固執的認為固定翼戰斗機只能歸屬于空軍。因此,在「米納斯.吉拉斯」號服役的41年里,並沒有搭載過固定翼戰斗/攻擊機。直到1998年4月,巴西政府才從2o世紀9o年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姍姍來遲的意識到固定翼戰斗機在海軍航空兵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並同意為巴西海軍航空兵裝備固定翼作戰飛機,在作出這一決定僅三周後,巴西就同科威特簽定了從該國空軍購買23架a「天鷹」輕型攻擊機的合同。這批戰機是美國麥道公司在1978年生產的最後一批「天鷹」輕型攻擊機,在運低巴西後,根據巴西海軍的規定,它們被重新命名為aF1(單座型)和aF1a(雙座型),編入巴西海軍第1截擊攻擊機中隊(VF1中隊)

「聖保羅」號服役後,作為巴西海軍新的艦隊核心,對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固定翼艦載航空兵力量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年7月,由巴西海軍飛行員駕駛的「天鷹」艦載攻擊機第一次成功地降落在「聖保羅」號的甲板上。顯然這對于巴西海軍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到2年9月,在「聖保羅」號進行第5次為期兩周的海上巡邏訓練期間,能夠駕駛噴氣式戰斗機在艦上起降的飛行員人數達到了8人。

巴西海軍的第一批「天鷹」輕型攻擊機飛行員都來自直升飛機中隊。他們先被派往烏拉圭和阿根廷,在那里駕駛T34初級教練機完成基礎訓練,之後在美國海軍位于密西西比州的梅里蒂安航空站與美國海軍第7教練機中隊一起,駕駛T45「蒼鷹」教練機進行艦載機的起飛和著艦訓練。回國後,這些飛行員在「聖保羅」號完成第一次巡邏後的一年半時間內,又緊張地進行了駕駛「天鷹」輕型攻擊機在艦上起降訓練。當VF1中隊的飛行員都掌握了在中型航母上起降的技術要領後,該中隊才開始在「聖保羅」號上部署。

隨著此刻2架巴西海軍航空兵的雙座型aF1a艦載戰斗機在航空艦橋的引導之下分別滑向傾斜甲板和位于戰艦部的飛行甲板,等待著借助著老舊的Bs5型蒸汽彈射器再度翱翔藍天。而在島型艦橋後部的飛行甲板之上,1個連的巴西海軍6戰隊的突擊隊員正在忙碌的檢查著各自的裝備。在他們的前方,1架法制uh-14「級美洲豹」型軍用直升機正通過位于航母右舷長16米,寬11米的升降機被送上飛行甲板。而就在「聖保羅」號航母左側遠方的海面之上,巴西海軍老舊的直升機航母「米納斯.吉拉斯」號上更多的巴西海軍6戰隊士兵已經開始分批登機了。畢竟在烏拉圭都蒙得維的亞除了有著巴西的國家利益更有著他們的巴西6軍第一特戰營的戰友。

如果巴西利亞決定介入阿根廷與烏拉圭之間的這場戰爭,那麼由「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雙航母戰斗群上起飛的巴西海軍6戰隊的1個突擊營將成為巴西軍隊海上「左勾拳」的前鋒,在48小時之內,巴西海軍另一支兩棲登6艦隊將抵達戰場。由英國海軍退役的無恐級兩棲船塢登6艦「加里福德爵士」號將與2艘巴西海軍「托馬斯頓」級船塢登6艦協同行動,向控制著烏拉圭東部沿海的登6場的巴西海軍6戰隊投送重型裝備。雖然是「托馬斯頓」級船塢登6艦美國海軍于2o世紀5o年代由商船改建而來,航只有11節,而且服役期橫跨了半個世紀,整體性能落後,與兩棲艦隊整體協調產生極大困堆。但是從英國皇家海軍「轉會」來的馬島戰爭「功臣」「無恐」級兩棲船塢登6艦「加里福德爵士」號卻是正值壯年。

「無恐」級兩棲船塢登6艦屬于二戰後設計的第二代兩棲船塢登6艦,其船塢設在艦尾,當向船塢注水後,可打開塢門收放登6艇。艦中部設有坦克車輛艙。該級艦滿載排水量噸,航21節,續航力海里/2o節。「無恐」級登6艦可搭載人人(載時可達人),以及15輛主戰坦克、7輛3噸卡車、1輛2o噸卡車。與「托馬斯頓」級相比,「無恐」級的優勢主要在于垂直投送能力和大型登6載具運載能力,而這正是巴西海軍兩棲戰力所需要的,船塢內可載4艘mk9型通用登6艇,在上層建築兩側的吊艇架上還可吊載4艘車輛人員登6艇。此外,在甲板上最多可停放4架「海王」hc4直升機。也就是巴西海軍可以在48小時之內向阿根廷6軍的側後再多投送1個團的兵力。

「4架阿根廷海軍航空兵的1a型戰斗轟炸機高接近中……。」就在克拉羅少將焦急的等待著來自巴西利亞介入烏拉圭戰爭的決定之時。「聖保羅」號上的作戰數據系統卻突然傳來了巴西空軍的-145型預警機傳遞來來的危險信號。「看來阿根廷人按耐不住了,命令VF1中隊所有戰斗機全部升空作攔截準備。」顯然在這個危險的距離之內,阿根廷和巴西的軍人都擔心會遭到對方的突襲,因此先制人便成了理所當然的選擇。阿根廷海軍航空兵摧毀智利海軍的麥哲倫海峽戰役已經足以令來自中國的1a型「飛豹」戰斗轟炸機成為威脅的代名詞。此刻它們的出現無疑令克拉羅少將神經高度緊繃。

巴西研預警機的目的是為了監控亞馬遜。世界第一大河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其中9/1o流經巴西。巴西的亞馬遜地區面積達萬平方公里,佔巴西國土總面積的61%。由于這里山深林密,地廣人稀,盜伐林木和濫采礦業資源現象十分嚴重,更嚴重的是這里成了國際制販毒集團和**武裝組織活動的天堂。巴西政府一直為無法掌握這里復雜的情況而頭痛。2o世紀8o年代初,巴西政府制訂了「亞馬遜偵察項目計劃」(),決定在亞馬遜地區建立一個多層次的監控系統,以應對熱帶叢林屏障掩護下的非法武裝、毒品貿易等各種現實的或潛在的威脅。這個計劃的主要項目便是研一種適于亞馬遜地區活動的空中預警機。

最初的預警機設計方案是用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研的-支線客機作空中平台,再裝置瑞典研的「愛立眼」機載預警雷達系統,亦即成為用-作空中平台的「百眼巨人」。巴西空軍否定了這個方案。巴空軍不希望展只能完成偵察預警任務的預警機,而要為「百眼巨人」配上聰明的「大腦」既能預警又能承擔指揮控制任務的空中預警與指揮控制系統。這樣,-的機體就顯得過小。其3o座的機艙無論如何裝不下龐大的雷達預警和指揮控制設備。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又不願讓外國飛機獲得這個項目,便大下功夫對-進行改進,終于在1995年研制出了5o座的-145支線客機。1997年,瑞典愛立信公司正式成為巴西計劃機載雷達預警系統的承包商。愛立信公司按巴方要求提供了5套「愛立眼」型機載預警雷達、1套機載指揮控制系統以及敵我識別系統。這是愛立信公司第一筆機載預警雷達系統訂單,有力拉動了「愛立眼」雷達系統技術升級。3年12月12日,巴西空軍總共裝備了5架-預警機,標志著巴西空軍組建預警機部隊的任務全部完成。

「愛立眼」機載雷達系統與-145飛機搭配被國際評論家視為非常完美的組合。「愛立眼」機載預警雷達是這個組合的核心。-145預警機系統不像美國e-2「鷹眼」預警機那樣過于龐大和沉重,因而能在快布設的機動基地或臨時機場起降。「愛立眼」預警雷達系統也不像「鷹眼」預警雷達那樣只在海上表現好在6上表現糟。「愛立眼」預警雷達系統自出世以來多次改進,尤其是巴西提出指標要求後,更促使「愛立眼」系統得到一次大的技術升級。

「好在阿根廷人沒有采用低空突防的模式……。」面對著逐次彈射升空的aF1艦載戰斗機,克拉羅少將多少有些慶幸。巴西海軍雖然獲得了象「聖保羅」號這樣的中型航母,但是由于沒有裝備諸如美國海的e-2系列「鷹眼」艦載預警機或俄羅斯海軍的卡31型艦載預警直升機,因此海軍航母戰斗群的遠程雷達預警更多的時候只能依靠空軍和艦載雷達。雖然-145型預警機接到起飛指令後7分鐘便可升空工作,5分鐘便能爬升到萬米高空。它采用的ps-型「愛立眼」電子掃描陣列相控陣雷達,綜合性能也非常優異,可以在米高度巡航時可探測到公里遠處如戰斗機般大小的空中目標。還可以互聯預警網絡的一個關鍵節點,可揮通信中樞的作用。但是和智利空軍所裝備的「費爾康」型大型預警機,其不具備度全角掃描能力。同時也無法長時間的伴隨艦隊行動。而由于雷達哨艦由于地球曲度的影響事實上也無法現采取低空突防的敵軍戰機。因此如果阿根廷人采取麥哲倫海峽上空的戰術,克拉羅少將相信自己並不會比自己的智利同行魯道夫.戈迪亞中將幸運多少。不過此刻克拉羅少將還是對自己的艦隊充滿了信心。畢竟a4「天鷹」輕型攻擊機憑借數量上的優勢依舊可以壓倒阿根廷人。

「將軍閣下……。」但就在克拉羅少將信心滿滿的注視著己方彈射起飛的a4「天鷹」輕型攻擊機群逐漸接近目標之時,衛星通信系統之中卻終于傳來了巴西利亞的聲音。通過通信衛星國防部長內爾松.若賓直接向克拉羅少將下達了總統的命令︰「未經允許不得主動攻擊阿根廷軍隊的任何目標……。」「這等于自殺……,要知道阿根廷海軍航空兵的戰斗轟炸機已經出現在了我們艦隊的附近。一旦他們起攻擊,我們的艦隊必然將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克拉羅少將無法顯然接受這一束手待斃的命令。

「執行命令,我的將軍。」通過通訊頻道內爾松.若賓只能無奈的回答道。「難道要等阿根廷人的導彈月兌離了射架,我們才能準許開火嗎?」克拉羅少將努力說服著自己的上司。雖然在移交給巴西海軍之前,法國海軍的「克萊蒙梭」級中型航母擁有一定的防空自衛能力,裝有2座湯姆森-「響尾蛇」八聯裝艦對空導彈射裝置,每個彈庫裝18枚導彈,雷達和紅外制導,射程13公里,度2.,戰斗部重。雖然在8o年代中期的現代化改造中拆掉了4門毫米炮,但是裝上4座「西北風」艦空導彈。可以說是初步構建起了中程、近程兩道防空火力網。但是在出售給巴西海軍之後,這些武器系統都被悉數拆除。目前「聖保羅」號上僅有2座公司研制的"信天翁-蝮蛇"海上防空系統和2門4o毫米的「博福斯」型高射炮,顯然無力抵御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混合飽和攻擊」。雖然「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雙航母戰斗群外圍的護航艦艇不少。但是無論是「格林哈希」級導彈護衛艦上的英制造六聯裝「海狼」艦空導彈還是「尼泰羅伊」級導彈護衛艦上8聯裝「海麻雀」艦空導彈事實都只能滿足2o世紀7o年代攔截亞音大型反艦導彈的「點防御」要求。對于中國出售給阿根廷的c8o2和c3o1型反艦導彈都無可奈何。

「那你以為掛載著老式的9‘響尾蛇’型空對空導彈的‘天鷹’真的可以攔截住中國的‘飛豹’嗎?」對于克拉羅少將的堅持,內爾松.若賓只能遺憾的要求他面對現實。「艦隊兩翼出現多達4個以上的危險聲納信號。」而情報官的驚呼,似乎更成為了巴西國防部長此刻無奈的最好注腳。「阿根廷人的潛艇?他們什麼時候……?」克拉羅少將面對著突然出現在距離自己的艦隊不過數海里之內的威脅,同樣被驚出了一聲冷汗。

雖然「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雙航母戰斗群之中僅部署了1艘專職反潛作戰的「帕拉」號(原美國海軍「加西亞」級「戴維森」號)反潛護衛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巴西海軍忽視了來自水下的威脅。畢竟在「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雙航母戰斗群之中還有2艘「圖比」級(德國2o9-型)常規動力潛艇「塔默伊奧」號和「提姆比拉」號。這兩艘來自德國的海狼後裔即便談不上水下尖兵,卻至少也可以成為艦隊的聲納哨艦。但是此刻阿根廷海軍的潛艇卻直到數海里的距離才用大範圍的水下機動來主動暴露自己,才吸引了巴西海軍的注意。「布宜諾斯艾利斯秘密向中國方面訂購了8艘最新型的‘元’級改進型常規動力潛艇,這些潛艇和海軍航空兵的戰斗轟炸機協同作戰,這可是中國人用來克制美國海軍‘尼米茲’航母戰斗群的手段啊!你認為你的艦隊有機會逃月兌嗎?」內爾松.若賓也是剛剛獲得了中國向阿根廷出售「元」級改進型常規動力潛艇的情報,此刻這種中國版「水下黑洞」的恐怖便已經昭然的表現了出來。

「我們現在無力與阿根廷一戰,無論是在海上還是……。總之現在立即撤出烏拉圭近海吧!」即便是無線電通訊之中,內爾松.若賓的虛弱也是那麼的明顯。而在「聖保羅」號的-型對空搜索雷達之上,一場無聲空中角逐依舊好在繼續。雖然已經到了服役的極限,但是a4「天鷹」輕型攻擊機還是一種相當容易操縱的飛機,飛行員可隨意操縱以達成作戰要求而不必擔心結構載荷過重,而高推重比及低翼載可提供極佳的操控性能。而在後期改進型紛紛加裝各式新型電子設備足以彌補這種戰斗機基本的缺憾。因此巴西海軍在采購之初,依舊相信a「天鷹」輕型攻擊機足以壓倒南美洲的主要對手。但是此刻這些看似機動性優異的戰機卻被中國制造的1a型「飛豹」戰斗轟炸機輕松的壓制著,雙方飛行員斗志斗勇的空中較量宛如一場雄鷹追逐麻雀的嬉戲。而就在巴西海軍接到撤退命令的同時,來自水下的多個危險聲納信號竟也在剎那之間消失無蹤了,一切就如同一場不真實的噩夢一般。4架阿根廷海軍航空兵1a型「飛豹」戰斗轟炸機最終低空掠過巴西海軍「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雙航母戰斗群的上空,南美兩強之間雌雄已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