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

第547章沂州戰役(二)

董士秀年紀雖輕,卻是武藝高強,和姜才大戰了七、八十回合,不分勝敗,

「這姜才不愧是破虜軍統領,槍法精妙,難怪號稱揚州軍中的第一高手。」董文炳暗自贊道,

「這董士秀刀法純熟,在姜才槍下竟然絲毫不露破綻,高手也。」李庭芝、謝道臨等一眾宋軍將領同樣暗自稱奇,

槍來刀往,直看得眾人眼花繚亂,轉眼之間,兩人抖擻精神,又斗了五十余合,卻依舊是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姜才斗得興起,長槍一揮,架住董士秀的大刀言道︰「董將軍,你我各自返陣,換得戰馬後再戰三百回合。」

董士秀天生異賦,武功卓絕,技成之後很少遇到像姜才這般棋逢對手的高手,當即贊同道︰「有何不可。」

兩人正待換馬,卻听雙方陣營中同時響起了收兵的戰鼓聲,雖然意猶未盡,但只能調轉馬頭,各自回營,

等姜才回到陣中,李庭芝略微上前,對董文炳言道︰「董將軍,今日一戰,你我不分勝負,明日一早,本帥會率領大軍攻城,留給你和你漢人部下的時日不多了,好生想想,自古以來,做漢奸的能有幾個落得好下場,只會留下千載罵名,遺臭萬年。」

「漢奸」一詞出自清朝,在這個時代還未出現,但從字面上可以輕易看出其含義,從我這里學會這個名詞的李庭芝首次在公開場合呵斥董文炳不要做遺臭萬年的漢奸,這一下倒讓董文炳思緒萬千,盡管臉色依舊,但似乎總覺得有些心神不寧,

比起昨日,北伐軍的大營向前推進了三十多里,回到營地後,李庭芝道︰「謝將軍、夏帥,那董文炳治軍有方,其軍中陣容整齊,殺氣十足,一看便知是久經沙場的精兵,如果沒有火器之助,即使我軍攻下沂州,也會損兵折將。」

謝道臨笑道︰「不錯,自從火炮用于攻城戰後,再為堅固的城牆也堅守不了多久,一旦城門告破,敵人也就只剩下撤退一條路了。」

第二天,李庭芝率領大批宋軍再次來到沂州城外,居中的是兩個廂的步軍將士,破虜軍則一分為二,和東路軍中唯一的一個騎兵軍一起列在大軍的兩側,御林軍將士則混雜于步軍之中,

城牆上的董文炳等人默默地注視著遠處的宋軍,

自十六年前跟隨忽必烈以來,董文炳一直是攻城掠地,滅大理,攻南宋,平定李之亂,後又鎮守山東數年,讓宋朝名將李庭芝只能全力防御,無力進攻,如今卻是本末倒置,學起宋軍一貫的戰術來,依托城池進行防守,伺機反擊,

「父帥,今日的宋軍比昨日多了一倍不止,看來是要攻城了。」

董文炳點點頭,轉身道︰「士秀,傳令下去,各軍警戒,準備好滾石、檑木、撞桿等守城器具。」

「董帥,快看,宋軍這是在做啥。」一旁的董文用突然道,

董文炳急忙往下看去,只見宋軍左右分開,中間露出了二十根直溜溜的鐵管,

「莫非這就是火炮。」董文炳不由自主地嘀咕了一句,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火炮,但作為元軍的高層將領,董文炳自然知道,宋軍火器中威力最大的就要數火炮了,眼前這些鐵管的外形和樞密院所提供的火炮圖稿完全一樣,

「李庭芝部怎麼也有了火炮。」董文用驚道,

董文炳心里一沉,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

作為元軍東路軍的主帥,董文炳文武雙全,為人沉穩,一向頗有自知之明,朝中最為精銳的中路大軍以蒙古族、色目族騎軍為主,在宋軍的火器面前也是節節敗陣,幾無抵抗之力,何況是弱于中路軍的東路軍呢,

「文用。」

「末將在。」

「你立即出城,帶領三千精騎,沖擊敵人的中軍,希望能夠阻止其火炮的發射。」

董文用離開後,田應都小聲道︰「董帥,宋軍的火炮距離我城牆有兩百五十步之遙,這已經超出了弓箭的射程,難道火炮可以,,,,,。」

「田將軍,本帥知道你的意思,據大都樞密院的消息,宋軍火炮的射程最遠可及三百多步。」

「三百步。」田應都驚訝而道,

元軍騎兵動作迅速,早已在城門內等候的一支騎軍在董文用的率領下陸續沖出了城門,

一見沂州城的城門打開,反應迅速的謝道臨立即下令︰「張師長,火槍手準備。」

得到命令的御林軍將士當即上前數步,列隊舉槍待命,混在其中的步軍士卒則全部後退,

「火槍。」董文炳隱隱約約看出,宋軍陣中一下出現了數千名手持火槍的軍士,這一瞬間,董文炳突然覺得腦袋像要爆炸似地,空空蕩蕩,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當謝道臨數到一百二十步時,張世杰右手一揮,下達了點火的命令,從點火到發射還需要數息時間,在元軍前沿部隊又前進了五、六十步之際,火槍響了,

「 、 、 」的火槍響聲讓董文用心神一震,隨即便見硝煙四起,到處是戰馬的嘶鳴聲,沖在最前面的大部分將士從馬上紛紛墜下,

蒙古東路軍見識過投擲彈的威力,但看到火槍射擊還是第一次,東路軍軍紀森嚴,雖然人人心驚,但沒有听見收兵的號令,兀自奮勇向前,

經過數次戰役的御林軍將士毫不驚慌,盡管看見元軍越來越近,依舊按照程序有條不紊地點火、填彈、扣動扳機,最前面的元軍偶爾有人沖到了距離宋軍二、三十步之內,卻在數千支火槍的密集掃射下,死于非命,董文炳看見自己的騎軍根本無法沖進敵陣,又擔心宋軍的投擲彈,只得下令道︰「擊鼓收兵。」

這時,二十門火炮早已準備完畢,看見元軍回撤,中間的御林軍將士立即匍匐在地,將炮位讓出,

謝道臨一指前方的城門道︰「火炮營,目標,沂州城門,開炮。」

火炮聲震耳欲聾,剎那間就將戰場上所有的聲音湮滅,那些還未來得及撤回到城里的元軍騎兵連忙左右分開,在董文用等將領的指揮下,繞道而去,

連續半個時辰的炮擊後,李庭芝看見殘缺不全的城牆道︰「頂多再來二、三輪,這沂州城的城門就會毀在我軍的神器之下了。」

這時,謝道臨也已經下達了停止射擊的號令,笑道︰「李大帥,這就是火炮的威力啊。」

李庭芝心情大好,下令道︰「火炮營收兵,其余各軍慢慢回撤,破虜軍斷後。」

夏貴道︰「看來,今後的攻城戰將會完全改變,攻擊方不會再以犧牲更多的將士作為代價了。」

「恩,陛下英明,能發明威力如此巨大的火器,實乃我朝之幸也,我軍要拿下沂州城,指日可待。」李庭芝顯得頗為興奮,笑笑後話鋒一轉,對夏松道,「夏松將軍,吩咐斥候營,挑選幾位精干之人,分別去往大都、濟南兩地,就說董文炳將軍不願意做漢奸,與我軍合謀,在沂州之戰中不戰而退。」

夏松道︰「是,大帥,末將這就去安排。」

一個時辰後,沂州城的帥府中,

董文炳對手下幾位心月復將領說道︰「李庭芝部不僅有了火彈,還有火槍和火炮,按照其炮火的破壞力,本帥估計,用不了幾天,城門便會告破,到時,我軍是在城內進行巷戰,還是北撤。」

又是田應都先道︰「董帥,如果進行巷戰,必定會是一場苦戰,勝負難知,何況在火器面前,阿術元帥的中路軍也是選擇了撤退,所以,末將認為,退回濟南府,再做打算。」

田應都老謀深算,對董文炳又是忠心耿耿,所說之意大部分是為董文炳考慮,要知道,身為朝中大將,其手下的兵力是其在朝中地位的真正保證,

至于元朝也好,蒙古國也罷,似乎和他都無關系,田應都的這種看法或許代表了大部分北方漢人的觀點,對于這些身處北方的漢人百姓而言,宋朝已經是百年前的歷史了,而作為漢人,又終究不可能對金、蒙有歸屬感,所以,無論是誰當政,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方為正道,

在座的這幾位將領都是董文炳的親信,也都是漢人,自然認同田應都的建議,

董文炳心里也有保存實力的想法,雖然大元皇帝忽必烈對其十分器重,在三年前剝奪漢人世侯的權力時,唯有董氏一脈未曾觸動,但因為是漢人之故,難免也會有那麼一天,不可否認,田應都的方案完全可行,既然阿術的中路軍可以這麼做,那東路軍同樣也有理由撤軍,

猶豫、矛盾,皇上對董家一向親睞有加,只顧保存實力,不管江山社稷,這似乎也不是董文炳的為人,

思考了很久,董文炳最後擺擺手道︰「各位將軍,你們先退下吧,待本帥自己好好想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