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光復河南
孟、範二人也不敢過于靠近,一勒馬韁,只在距離應天府西門約七、八百米處徘徊,時而用兵器指向城牆,時而又哈哈大笑,好像是在示威似的,絲毫沒把城上的元軍放在眼里,
伯顏神s 冷峻道︰「據斥候傳回的消息,南朝大軍尚在百里開外,其先鋒營駐地南亳村離此也有五十里之遙,孟天翔膽子夠大,竟敢孤軍前來探營,阿術元帥,你在此為伯顏掠陣,我和阿里海牙、阿刺罕、張弘範三位將軍出城一趟,將其逐走,以振我軍威。」
阿術點頭道︰「好。」
對于伯顏、阿術等元軍將領而言,都急于想用一次勝利來鼓舞士氣,哪怕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孟兄,有人出來了。」範良復雖然沒有見過伯顏等人,但從四人的氣勢上也能感覺到來者不善,
「恩,這四人是元軍大將伯顏、阿里海牙、阿刺罕以及張弘範。」孟天翔仔細辨認後道,「這幾員元軍大將個個武藝高強,為首之人就是蒙古中路軍副帥伯顏,其武功還在我之上,範兄,我們撤。」
孟天翔知道伯顏的厲害,自己雖然不怕,但對方四員大將個個了得,一旦交上手就很難月兌身,眼下可不是呈匹夫之勇之際,一念至此,孟天翔調轉馬頭,和範良復一起揚長而去,
阿里海牙追出數十步,大聲吼道︰「孟天翔,既然敢來,如何不敢一戰。」
城牆上的阿術見狀,立即擂響了戰鼓,身旁的一眾護衛大聲喊道︰「伯顏元帥威武,敵人遁逃了。」
伯顏沒有追趕,叫回了阿里海牙,回到城里,
阿術苦笑道︰「伯顏元帥,本帥從軍多年,還是第一次用這樣的‘勝利’來鼓舞士氣。」
伯顏同樣抱以苦笑,無可奈何地小聲言道︰「阿術元帥,事已至此,非我等不力,而是南朝的火器過于犀利,或許史玉琪將軍說得對,發達的科技所帶來的力量不是我等能夠抗衡的。」
阿術道︰「現在也只能希望皇上能夠盡快仿制出火槍了。」
「恩。」伯顏點點頭,對一旁的親衛道,「傳令下去,一旦應天府城池被毀,便從東、北兩門出城,前往相州。」
「是,大帥。」伯顏的親兵答道,
當孟天涯回到駐地時,我帶領數萬大軍也正好抵達了南亳村,這處名叫南亳的村落雖然不大,其所在地卻是遠古時期商王朝最初的都城,後來因為黃河南泛時頻繁改道、洪泛及其相應的泥沙堆積,把這座千古名都埋在了地下,當年那巍巍宮室與繁華街肆,迄今不見蹤影,
「皇上,應天府城池並不高大,遠不如汴梁,其堅固度也不如鄧州。」孟天翔、範良復稟道,
「朕知道了,孟天翔、範良復。」我冷哼了一聲道,
「末將在。」
「你們二人單槍匹馬前往應天府,是為何故。」
孟天翔見我神s 嚴肅,連忙和範良復跪下道︰「皇上,末將的本意是想打探下應天府的防守情況。」
「你們二人既然身為左右先鋒,就當行先鋒職責,拋下上千將士,自己去做斥候之事,此事是否妥當。」
「皇上,末將知錯,請皇上處罰。」
「好了,起來吧,這次念在你們乃是首次,朕就不予處罰了,但是,你們要記住,你們是我大宋軍隊的大將,並非江湖游俠。」
「是,皇上,末將謹記。」
「恩,眾將听令,今夜好生歇息,明r 攻城。」
在四十門火炮連續三天的轟擊後,應天府的守軍放棄了抵抗,棄城而去,
入城後,我只在應天府停留了半r ,留下一個步兵軍的兵力駐守應天府,便下令大軍繼續北進,直逼河南東北部的重鎮相州,三月十六r ,蒙古中路軍又放棄了遭到炮擊的相州,繼續向北,撤到了河北南部的洺州(今邯鄲、永年一帶),
洺州,始自北周時期,為武安郡治,隋末唐初,農民起義軍夏王竇建德、劉黑闥相繼建都于此,稱洺州,因其是從河南進入河北乃至大都的重要關隘,加上又是建在兩山之間,是以在金國末期進行了加固整修,蒙古滅金後,特別是近幾年來,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登上汗位後,再次派人加固了洺州城,這座城池雖然不大,但堅固度卻可以和宋朝的石城郢州相提並論,
在進入相州的當晚,我收到了臨安宮中的喜報,皇後全玖與三月二r 誕下一子,這位小皇子也就是歷史上的宋恭帝,南宋朝第七位皇帝趙顯,只不過,出生r 期提前了兩年零四個月,
第二天,我借皇子誕生的名義,令眾將士休息一天,暫時放緩了進攻的步伐,
收復相州後,整個河南已在我軍的掌控中,但元軍的主力部隊尚在,我軍的防線拉得越長,就容易被元軍各個擊破,畢竟眼下的火器有限,還無法做到全軍配備,因此,下一步便需要穩固防線,以免得而復失,
吃完中飯,我讓公孫小宸叫來了在相州的所有將領,就下一階段各軍的任務進行了安排和部署,
「各位將軍,今河南全境已經光復,但蒙古中路軍還有五萬j ng銳,周邊的省份也有不少元軍,因此,朕決定在相州休整一段時間,待河南境內的軍政大事穩固後再行北上,為此,朕擬定了以下幾點計劃,和各位將軍商議。」
「朕首先說說政務,第一,令襄陽城賈太師、陸愛卿、趙愛卿,讓他們立即啟程,趕往汴梁坐鎮;第二,令臨安政務院院長文天祥親自帶隊,率領一批官員進駐河南各主要城市,並組建河南省府,盡快恢復各地的正常秩序;第三,四月下旬,朕打算在河南進行一次專門的科舉考試,選拔一批省、州、縣各級官員;第四,針對河南的特殊情況,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免稅、減稅等利于當地經濟的措施或條例,有關政務方面的事宜,待太師等人到達後再行商議,公孫小宸,以上三點,你派人通知相關人員執行。」
「是,皇上。」
「下面再來說說軍務。」我繼續道,「首先是汴梁軍區的擴軍事宜,目前,汴梁軍區已有兩個軍的兵力,朕打算于近期在河南境內就地募兵,爭取在五月底之前,完成汴梁軍區三個廂的全額編制,各位將軍,我北伐大軍大都是南方人,一旦完成江山一統的大業,很多將士都會回到南方,因此,未來北方駐軍的兵源主要會依靠北方人士,針對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沒啥意見吧;第二,有關汴梁軍區制置使的人選問題,各位將軍,有何提議。」
作為北方第一個軍區的主帥人選,自是關系重大,何況,這個問題也比較敏感,是以一眾將領都沒有出聲,誰也不願意做這個出頭之鳥,
一陣沉默後,軍中主帥呂文煥起身言道︰「陛下,末將提議,由江萬載江大人暫且兼任汴梁軍區首任制置使,副制置使一職,末將保舉第十七廂指揮使範天順將軍出任,範良復將軍當可擔任軍區參議長兼其中一廂指揮使,至于另外兩廂指揮使則可以從當地選拔。」
我贊道︰「很好,呂將軍的建議不錯,其他將軍還有不同意見嗎。」
印應雷道︰「陛下,末將補充一點,可以從臨安軍事大學即將畢業的學員中,抽調出一批,充實到汴梁軍區,讓他們擔任中下級將官。」
「恩,印將軍的這點提議也很好,學了就要能夠致用,否則就會成為紙上談兵的趙括了。」我見其他人也沒有繼續說話的意思,便道,「那好,朕同意呂將軍的提議,我軍第十七廂指揮使範天順將軍調任汴梁軍區,擔任副制置使,原第十七廂副指揮使牛富將軍出任十七廂廂指揮使,公孫小宸,將朕的意思告訴陸秀夫,令其處理。」
「是,皇上。」
「第三,隨著火器越來越充足,朕打算從中路北伐軍中抽調出一部分人馬,支援東路,謝道臨將軍,朕決定由你率領御林軍第二師和兩個炮營小隊的兵力前往東路,配合李庭芝部拿下山東。」
謝道臨毫不猶豫道︰「是,末將遵令。」
印應雷道︰「陛下,東路的李將軍、夏將軍所部和蒙古的東路軍不相上下,只要有了御林軍及火炮的支援,就能很快地收復山東全境了,到時,我中路、東路北伐軍齊聚大都城下,一舉活捉忽必烈。」
我笑道︰「印將軍,別忘了還有李北洋的大宋水師。」
印應雷呵呵一笑道︰「不錯,陛下,當是三路大軍會師大都。」
不過,此時我並沒有想到,李北洋沒有按照事先的部署,而是選擇了從遼東半島的三山浦(今屬大連)一帶登陸,
「第四,針對洺州城的情況,由呂將軍會同參議處制定作戰計劃,只要洺州一破,河北就全都暴露在我軍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