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晴天霹靂
我曾經听呼延德說過。呼家鞭法共有七七四十九式。有劈、掃、架、拉、刺、擋、盤、撩、點等多種戰法。相對于長兵器而言。短兵器的變化更為復雜。此時見其使將出來。果然是變化多端。直看得我眼花繚亂。雖然我堅持不懈地練了五年的武功。也僅僅只能看懂個大概。
數十回合下來。兩人依舊難分伯仲。攻防相當。
對面的阿術一邊看一邊點頭贊道︰「沒想到南朝還有如此人物。這呼延德的鞭法純熟。功力不凡。武藝之強竟是絲毫不弱于所謂的‘槍趙刀呂’。」不過。阿術也一點不為伯顏擔心。
斗到分際。伯顏突然暴喝一聲。長戟揮舞。竟是以戟為槍。戟尖抖動。瞬間便刺出了九朵斗大的槍花。這朵朵槍花皆如鮮花般綻放。隨著長戟的光芒快速地擠入對方鞭影的中心。
「來得好。」呼延德大喝一聲。右手銅鞭上撩。一招「天王托塔」架開了伯顏的方天畫戟。左手鞭連劈帶刺。也在瞬間使出九招。將九朵槍花一一化解殆盡。
袁棘顯得頗為輕松︰「陛下。看來在我軍所謂的‘刀呂槍趙箭吳’之外又得增加這呼延鞭了。」
「恩。以先生之見。這一場的結局會怎樣。」
「陛下。臣以為當是平局收場吧。」
說著說著。兩人又斗了十數合。伯顏的方天畫戟猶如出水蛟龍。時不時地卷起一陣陣罡風。纏繞在兩人身邊。呼延德毫不示弱。雙鞭好似出山猛虎。劃過的鞭影如流光閃動。讓人目不暇接。
終于。在大戰了一百回合之後。兩人的速度漸漸慢了下來。雖說兩人功力深厚。但即使人不乏。戰馬卻是難以持久。
呼延德虛晃一招。避開對方的畫戟。往後一步道︰「伯顏將軍。好武功。你我各自回陣。換好馬匹再戰。如何。」
伯顏哈哈大笑道︰「呼延將軍。有何不可。」
阿術見狀。縱馬來到zhongy ng。大聲道︰「南朝皇帝陛下、袁先生。此戰算是平局。可否。」
袁棘道︰「可。阿術元帥。進行第三場吧。」
「好。袁先生。這第三場由帥出馬。不知襄陽呂信呂將軍可在陣中。」阿術明知故問道。
「哈哈。阿術元帥。欺我大宋無人嗎。」
袁棘話音剛落。得到我指令的孟天翔一抖馬韁。轉眼便來到阿術面前。
前兩場一勝一平。我方已經立于不敗之地。平心而論。除了趙淮和呼延德之外。其余眾將在馬上的近戰功夫都要稍遜一籌。哪怕是福建林家第一高手謝道臨和軍中箭神吳松含。也是略有不及。我很清楚。以謝道臨的武功。步戰可以穩穩勝過趙淮。而和騎在馬上的趙淮相比。卻只是在伯仲之間。如果局面不利。我會讓謝道臨出場。以其步戰之能對付馬上的阿術。不過。既然眼下的戰局對我方有利。我便讓孟天涯去鍛煉一番。能和阿術這樣的大高手較技。無論勝敗。受益都會不淺。
阿術看著年輕的孟天涯道︰「來將通名。」
「大宋神武大將軍孟天涯是也。阿術。看招。」
孟天涯這個頭餃是我昨夜臨時加封的。並無實際含義。孟天涯、呼延德都只算是我的近身親衛。並無官職在身。這名餃只不過是好听而已。神武大將軍孟天涯、神威大將軍呼延德。听著足夠威風。
和第一場的趙淮、阿刺罕一樣。兩人所使用的兵器都是軍中最為常見的長槍。就連戰法也有一絲相同。孟天涯的槍招以攻擊為主。阿術的武功走的則是均衡路線。攻守兼備。不過。高家的烈焰槍法比起阿刺罕的槍法明顯高出一籌。槍法之快。之猛。之妙。在十合之內竟然逼得阿術沒有攻出一招。全是守勢。
「烈焰槍法。」直到第十六回合時。阿術才緩過勁來。問道。
「正是。」
「好。烈焰槍法不愧是天下第一等的攻擊型槍法。」阿術哈哈大笑。槍法一變。蘇魯定隨即綻放出陣陣紫光。和孟天涯長槍上隱隱出現的烈焰分庭抗衡。槍槍相踫。兩人再次斗在了一處。阿術的功力畢竟深厚。臨敵經驗又遠勝對方。在斗到四、五十回合時。漸漸扭轉了攻防秩序。
就在孟天涯大戰阿術之際。懷都悄悄地來到伯顏身邊。自真金抵達襄陽城外後。阿術便安排懷都率領一個百人隊的怯薛軍擔當了監軍的護衛。真金不諳武功。又是皇子。據說還會被立為儲君。阿術當然不敢大意。
「伯顏將軍。真金大人令末將前來。通報兩件軍務大事。一是鹿門山東面發現大批隨州軍。人數在萬人以上。真金大人已下令。讓阿塔海將軍的副將加強戒備。但不得私自出營攻擊。」
伯顏知道。真金雖為皇子。但在征南軍中只是監軍。按照忽必烈的旨意。監軍只能監督都指揮使以上的將領。包括正副元帥在內。卻不能隨意指揮軍隊。哪怕是一支千人隊。
懷都繼續道︰「將軍。第二件事是來自襄陽城東門。我軍拋石機在今早砲擊時遭到襄陽軍的反擊。損失頗重。據報。襄陽軍的武器和金國在滅亡時所使用的火炮類似。但威力遠甚。只十來發炮彈。就徹底摧毀了我軍七、八架拋石機。另有數架受損。一旁的sh 手則被炸得支離破粹。最為嚴重者竟是尸無寸骨。」
「火炮。」伯顏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伯顏幼時。頗得率軍滅金的老將塔察兒的喜愛。一得閑。伯顏便會纏著塔察兒講故事。塔察兒沒有讀過書。所講的故事盡是和行軍打仗有關。特別是塔察兒自以為豪的滅金最後一戰。塔察兒在故事中提及。金人在最後之際使用了火炮。其聲震天。好在只有兩門。否則。金國也就不是那麼容易被滅了。僅管如此。窩闊台汗的一位義子就被火炮擊中。而且是瞬間斃命。其尸體被炸得四分五裂。根無法辨認。伯顏記得很清楚。以塔察兒之勇。每次說到金人的火炮時。都會情不自禁地顯露出一種恐懼感。
此時。阿術和孟天涯之戰已經接近尾聲。將近一百回合的激戰下來。阿術依靠豐富的經驗和稍勝一籌的內力漸漸壓制住了孟天涯的靈動。蘇魯定所發出的紫光完全佔了上風。只不過始終無法擊潰對手長槍上若隱若現的烈焰。
又斗了數合。孟天涯尋得機會。接連兩槍。將阿術逼退半個馬位。撥馬回撤。
和第一場趙淮一樣。阿術也不追趕。只是大聲道︰「袁先生。三場之爭全部結束。勝負是否相當。」
「不錯。雙方戰平。」袁棘道。「阿術。我朝皇帝有言。爾等是否一直想知道我天朝的火器威力究竟如何。今r 便讓你們見識一下吧。」
與此同時。在听見袁棘之言時。相隔百步之遙的我和伯顏同時下達了命令。
「二十軍。左右分散。御林軍。點火。騎軍準備。」
而伯顏的指令則是。「盾牌手。速速上前。」
「火器。」雖然目前阿術最想知道的就是火槍的威力。但當他听見袁棘提到火器時。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寒意。竟然下意識的撥馬往後。
早已退後的御林軍指揮官謝道臨、璋等人立即下令道︰「第一排。放。」
或許天意如此。正是阿術這種下意識的做法救了他一命。就在阿術回撤到盾牌手之後。只听得身後傳來一陣幾乎同時響起的聲音。這陣聲音猶如晴天霹靂。震耳y 聾。
「老天爺動怒了。」
「莫非這南朝皇帝當真是上應天命。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聲音。」
「這就是火槍的聲音。」
如果是被數倍于己的宋軍包圍。元軍士卒雖會心慌。但也不至于心驚。此時卻不約而同地胡思亂思起來。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首先想到的就是天怒。
這一瞬間。阿術根來不及有何反應。就听見己方軍陣中的戰馬嘶鳴。平r 里訓練有素的戰馬不受控制。不少騎士被戰馬掀翻在地。緊接著。第二輪槍聲隨即響起。前面的盾牌手陣型隨即出現缺口。這些騎在馬上的盾牌手十有都落于馬下。位于中間位置的盾牌手墜馬率最高。好在阿術已經趕回到陣中。急待回頭看時。第三輪槍聲再度響起。五百名盾牌手幾乎沒有幾個還能坐穩于馬上。
御林軍將士知道以火槍之利在百步開外是無法擊穿鐵制盾牌的。在第二輪sh 擊時。反應奇快的謝道臨便下令火槍平sh 。所以。第二輪、第三輪的sh 手幾乎都將彈藥sh 向元軍的馬匹。盡管距離頗遠。但沒有絲毫防護力的戰馬又哪里經得起火槍的sh 擊。雖說一槍還不足以讓戰馬喪命。然而。受傷後的戰馬卻痛得盡顯狂野之s 。根不受騎手的控制。四下亂竄起來。
當御林軍將士第四次扣動火槍扳機時。左右兩邊的宋朝騎軍風涌而動。立即向前沖去。而失去了盾牌手保護的元軍。有不少人被火槍擊中。墜落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