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師夔、呂師寶不明所以。齊聲問道︰「將軍何故發笑。這蘇魯定又是何物。」
「師夔、師寶。蘇魯定乃是蒙古成吉思汗所用的兵器。在蒙古國被尊稱為神器。成吉思汗死後。這支神兵便一直由繼任大汗所收藏。沒想到今日在阿術手中見到了。不冤。我輸得不冤啊。」呂文信似乎重新恢復了信心。高興道。「只要我能找到一把可以抗衡蘇魯定的武器。必定要再和阿術斗上一斗。風雲雷電訣雖然厲害。但並非不能破解。」
說完這句。呂文信只覺嘴里一咸。頓時吐出一小口鮮血。
「啊。將軍。」
「沒事。沒事。」呂文信停了停道。「我調養數日便可復原了。那阿術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好了。你們去清掃戰場。準備回城吧。」
和呂文信估計的差不多。在穿過安陽灘北面的小樹林後。阿術的臉色越發顯得蒼白。嘴邊也滲出了一絲鮮血。
「大帥。要休息下嗎。」阿刺罕問道。
阿術用手拭去嘴邊的血絲。勉強笑笑道︰「無妨。等到了前面的谷城。和懷都他們匯合後再休息吧。」
「是。大帥。」
在和呂文信的一戰中。阿術雖然佔據了上風。但也受到內傷。風雲雷電訣本就極耗功力。加上戰事之故。阿術還只能強行支撐著連番沖殺。不像呂文信能夠得以休息。
到了此時。阿術盡管功力深厚。也無法忍住。
「阿刺罕。我在馬上先行調理下。你帶一個百人隊押後。」
阿刺罕道︰「謹遵大帥指令。」
襄陽城。
听完匯報後的呂文德、呂文煥幾乎同時叫了起來︰「什麼。真是阿術。」
呂文信點點頭道︰「絕對錯不了。我和他大戰了數十回合。處在下風。除了阿術。蒙古大將中誰還有如此本領。」
對于呂文信和阿術的勝敗。呂文德已經不覺得有多麼重要了。這位襄陽制置使長嘆一聲道︰「陛下之神。果然無誤。難怪陛下竟能預測到天象之變。二弟。這戰報該如何來寫。」
呂文煥道︰「大哥。面對當今皇上。我等還是實事求是吧。」
呂文德想了想道︰「說得是。老三。你先去休息吧。」
在我收到襄陽軍區有關安陽灘之戰的戰報時。已經是在大戰之後的第七天了。
襄陽軍區戰報︰我襄陽軍區在蒙古軍撤離襄陽時。于安陽灘設伏。出動黑炭團兩千人。第十二廂呂師夔部半廂人馬六千步卒。經過兩個多時辰的激戰。我軍共擊斃蒙古先鋒營士兵一千零一十九人。擊傷敵軍預計在八百人左右。救下被俘百姓兩百余人及大批被奪物資。此役。我軍傷亡一千八百二十二人。其中陣亡九百一十七人。重傷三百零一人。其中包括我軍主將。黑炭團指揮使呂文信。雙方傷亡情況大致持平。另。我軍損失戰船兩艘。詳情附後。
次日的朝會時。我首先道︰「安陽灘之戰拉開了宋蒙第三次大戰的序幕。我朝沒勝。也沒敗。這一仗算是平手。不過。從中可以出。蒙古騎軍的能力確實強于我朝普通士卒。即便襄陽軍區的黑炭團也只是略勝對方一籌。而類似黑炭團的部隊。我朝也只有揚州破虜軍等少數幾支部隊。加在一起還不足萬人。蒙古的怯薛軍可是有三萬人。所以。大練兵之事還是要繼續。還有。我朝騎軍數量不足。嚴令各軍區。禁止和蒙古軍進行沒有把握的野戰。」
陸秀夫道︰「是。陛下。」
範文煥道︰「襄陽呂文信武功卓絕。沒想到竟然也敗在阿術手上。」
陸秀夫接著道︰「戰報上有詳細記載。說是呂文信敗在了阿術的武器蘇魯定下。據呂文信講。這蘇魯定乃是當年成吉思汗使用過的兵器。號稱蒙古第一神兵。」
史岩之道︰「不錯。呂將軍說得沒錯。這蘇魯定的確是柄利器。其出處還有不少傳說。」
「是嗎。史愛卿。有何傳說。」我多少受了方靈的影響。有故事听。也來了興趣。
「陛下。據蒙古人所傳。大約在百年前。成吉思汗很小的時候被其仇家逼到了一座山峰前。無路可走。後來。在山峰前出現了一位異人。以手中長槍將山峰劈開。從而讓成吉思汗逃過一劫。那位異人臨走前將長槍賜給了成吉思汗。這支名叫蘇魯定的長槍便伴隨著成吉思汗征戰一生。並被蒙古人尊稱為神器。」
「神器。史愛卿。這蘇魯定能否和我朝之神器一較高下呢。」我哈哈一笑道。「陸愛卿。我宮中有一柄珍藏多年的斬馬刀。名為降龍。乃是神宗熙寧年間由著名匠師韓蘄所造。今將此刀賜予襄陽呂文信。以助其日後再戰阿術。」
「是。陛下。」
據顯文閣中的資料記載。北宋時期。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來。韓蘄將此碎片敬獻給了朝廷。並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大刀。其中降龍為大砍刀。伏虎和斬犬是大鍘刀。刀成之日。韓蘄以身為引。跳入爐中。終得大成。經當時的天子御批。將伏虎、斬犬存放于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的包拯成為了第一個「開封雙鍘」的持刀人。而降龍則留在了宮中。
一百多年前。金國攻入汴京。韓蘄的後人。時任御前侍衛統領的韓世雄將降龍寶刀從宮中帶出。幾經周折。交到了名將韓世忠手里。並隨其征戰一生。韓世忠臨終前。將此刀還回了宮中。之後。降龍便一直存在南宋皇宮中。而另外的伏虎和斬犬卻自此下落不明。
宋孝宗趙即位後。追封韓世忠為「蘄王」。或許就是為了紀念當年韓蘄鑄刀之功吧。
對于這段歷史頗為熟悉的史岩之道︰「陛下。以降龍之利。當可和蘇魯定一爭高下。臣有一提議。將此刀更名為破虜。以示我朝抗蒙之心。」
「破虜。好。史愛卿。就以破虜為名。此名甚合朕意。朕便將此刀封為破虜。趙淮趙愛卿。」
「臣在。」
「趙愛卿。朕欲派一位大臣前往襄陽視察軍情。慰問前線將士。順便將破虜戰刀賜予黑炭團指揮使呂文信。不知趙愛卿是否願意前去。」
趙淮恭敬道︰「陛下。臣願意。」
「好。趙淮。朕封你為欽差。明日便起程西行。詔諭襄陽軍區制置使呂文德、安撫使呂文煥等申嚴防遏。」
「是。陛下。臣遵旨。」
賈似道出列道︰「陛下。對于襄陽軍的這一戰。是否予以嘉獎或者處罰。」
「師臣。安陽灘之戰。既然無勝無敗。那對于襄陽軍中的將領就不做獎勵。也不做處罰。令其總結經驗即可。對于軍中的士卒。則讓襄陽軍區提供資料。論功行賞。」
「是。陛下。」
軍務議論完畢。禮部尚馬廷鸞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馬愛卿。請講。」
「陛下。安陽灘之戰拉開了宋蒙之間第三次大戰的序幕。這三十多年來。我朝極力抵抗。國庫消耗很大。雖然近兩年來我朝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軍備的支出依舊是入不敷出。因此。臣請陛下將臣之俸祿減半。直到戰爭勝利。」
此言一出。賈似道也出列奏道︰「臣附議。臣也願意將俸祿減半。」
隨後。江萬里也支持道︰「陛下。臣乃一介文人。無法替陛下上陣殺敵。臣也願意將俸祿的一半捐為軍資。以支持我朝對蒙之戰。」
「臣附議。」
「臣支持馬大人提議。」
……
大殿上的朝臣們。不管真心還是假意。全都附和起來。算起來。這其實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畢竟這是長期之事。誰都不知道戰爭要打多久。
我伸手示意。等他們安靜下來後道︰「各位愛卿。你們的這番好意朕明白。我朝有你們這些明事理的忠貞之臣。何愁戰事不勝。各位。朕已經下令自下月起。宮中的開銷減半。至于你們及各級官員的俸祿。則繼續照舊。」
在眾大臣的注視下。賈似道再次奏道︰「陛下。臣等……」
我打斷道︰「各位。你們愛國的拳拳之心。朕當然清楚。戰爭的軍備支出雖然十分龐大。但目前還能應付。朕建議你們帶頭購買于下月中旬發行的戰爭債券。就算是朝廷向大家暫借之款。這同樣也是對宋蒙戰爭的支持。朕知道。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已經前去紅十字會的點捐贈了大量錢物。這等善舉、義舉。朕在眼里。喜在心里啊。如果有一天。朝廷實在拿不出錢物時。朕自然會開口叫你們減少俸祿的。」
馬廷鸞道︰「陛下。宮里的開支自今年年初時已經削減了三成。如果再減一半。勢必會影響到宮中的日常生活。這。還是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