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五章 游園之後的旱災

收費章節(12點)

四月份的時候,林陌和李大蕭帶著采采一起去縣里住了幾天。第一天這兩對夫婦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賞西湖景,這個西湖並不是杭州西湖,只是這個湖在縣里的西面,大家都習慣叫它「西湖」,長此以往,「西湖」就成了這個湖的名字了。林陌記得去杭州西湖玩的時候,導游曾經說過清代有位詩人說過,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這個西湖似乎並不在這36個西湖里。

今天西湖的人特別多,小劍說這是因為這是一年一度的賞湖景日。一行六人從西湖出來之後,就開始爬西湖邊上的靈泉山,風光秀麗。山上有兩座寺廟,一座叫做碧雲寺,另一座叫香山寺。林陌本來打算慢慢逛完兩座寺廟,可是妙惠似乎很急的樣子,一直在催林陌。

林陌對妙惠說︰「景點在那里又不會跑,你急什麼呀?」妙惠月兌口而出說︰「景點不會跑,可是人會跑啊!」

妙惠見林陌不解就對林陌說︰「嫂子,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地方叫戒壇。」

林陌點點頭︰「嗯,我知道,小劍剛剛說了,好像天下的游僧都會聚集在那里,那些僧人不是會從四月初八待到十五日嗎?又不急。」

妙惠急得直跺腳︰「怎麼能不急呢?僧人有什麼好看的啊?你不知道,今天好多商人都會聚集到戒壇。戒壇旁邊有個地方叫秋波。今天好多ji女都會趕到那里去,俗稱‘趕秋波’。」妙惠無奈地說︰「嫂子,連我這個外地人都知道,你這個土生土長的怎麼反而不知道?」林陌說︰「我出嫁之前都沒到過鎮里,更何況縣里。」林陌為了轉移妙惠的注意力說︰「那我們快點兒去,我也想看看,古代ji女到底有多漂亮。」

于是兩個女人興奮地朝秋波趕過去,兩個男人抱著孩子在後面追。兩個女人跑得太快產生的悲劇就是,丈夫和孩子竟然不見了。妙惠對林陌說︰「相公和大哥知道我們要去秋波,我們在那里等他們吧。」林陌點了點頭。兩個人就站在秋波上等李大蕭和李小劍。

林陌問妙惠︰「你不是說有ji女嗎?怎麼沒有看到啊?」

妙惠回答說︰「應該是還沒到吧。」

林陌和妙惠沒想到的是,兩人竟然被認為是ji女了。妙惠氣得一巴掌揮了過去,嘴里喊道︰「哪里像了,沒看出來,我們端莊賢淑嗎?」。

站在那個男子旁邊的另一個男子撲哧一聲笑了,林陌拉住妙惠小聲地說︰「少給小劍惹是非。」

那兩個人連連作揖,對妙惠和林陌道歉︰「實在對不起,冒犯了姑娘。」

妙惠又抓狂了︰「哪里看出我是姑娘了?我是婦人了。」

林陌看到李大蕭和小劍的身影了,忙拉著妙惠往他們那個方向走。林陌並沒有跟李大蕭說,剛剛發生的事情。而哭泣的小芹引走了妙惠的注意力,妙惠問︰「怎麼了?小芹怎麼哭了?」

小劍有點兒不高興了︰「你還問怎麼了,把我和兒子丟在後面。」

妙惠抱過兒子,哄道︰「小芹別哭了,小芹乖乖。」

采采狗腿地向林陌討賞︰「娘,我很乖吧,沒有哭,不像小芹哥哥一直哭。有沒有獎勵啊?」

林陌親了親女兒說︰「果然很乖。值得獎勵。」

采采忙問︰「那我的獎勵是什麼?」

林陌裝作不解的樣子,說︰「剛剛不是已經給你了嗎?」。

「哪有?」采采疑惑地說,「我才剛剛看到娘啊。」

李大蕭輕輕地拍了拍女兒的腦袋說︰「還老說自己聰明,你母親說的獎勵就是她的香吻一枚。」

采采忙搖頭,氣憤地說︰「爹,娘親壞,老是欺負我,我才不要她吻我。」說完伸出手,對林陌說︰「收費。」

林陌拍開她的手︰「收什麼費啊?」

「你親了我,當然要交費給我。」

李大蕭、小劍、妙惠都笑了,連帶著小芹都停止了哭泣,跟著爹娘傻傻地笑了起來。殊不知,就在他們不遠處的兩個男子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李小劍說︰「大哥大嫂,人太多了,不如我們回去吧。」林陌和李大蕭都表示同意,妙惠卻反對︰「我還沒見過ji女呢,我要看。」

「有什麼好看的啊,還不是跟你一樣,兩只眼楮,一張嘴啊!」小劍不滿地說。

最終在妙惠的死纏爛打之下,他們還是留了下來,等滿足了妙惠的心願之後才離開。回去的路上,妙惠一直說︰「跟我想象的差太多了,果然是跟我差不多,不對,比我還差。」

李小劍一直搖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一日,林陌和妙惠帶著孩子在庭院里玩的時候,看見李小劍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林陌問小劍怎麼了。小劍說︰「今年到現在還沒下雨,好多地方可能顆粒無收,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下雨。」

林陌說︰「難怪,大家都說今年年成不好,好多人賤賣土地,我和你哥買了幾畝。」

小劍對妙惠說︰「我要出去幾天。」又轉頭對林陌說︰「嫂子,你和哥在這里多住幾天吧。我要帶衙門里的人到底下的村鎮走一走。看一看有什麼辦法能夠緩解旱情。我已經向上頭提過這件事情了。可是沒有什麼反應。」

林陌說︰「你放心去吧。」

晚上吃飯的時候,林陌對李大蕭說了這件事情。李大蕭說︰「是很久沒下雨了,幸虧我們家里囤積了些糧食。」

小劍出去了好幾天,林陌因為擔心妙惠就和李大蕭在這里多呆了好幾天。小劍回來的時候,渾身髒兮兮的,妙惠心疼得不得了。

他在外面鼓勵、幫助大家挖井。還和鄉親們一起在河邊種樹,既可以防止水患,又可以保持水土防旱災。

李大蕭說︰「這只能輕微地緩解災情。如果旱情一直持續怎麼辦?」

李小劍沉思了一會兒說︰「那我就懇請上級允許我發賑災糧。」

林陌插了一句嘴說︰「小劍,不能太早發,而且最好不要透露風聲會發賑災糧,省得大家都不想辦法自救,而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賑災糧上。」

李小劍說︰「我也是這麼想的,賑災糧食最後的出路。這次熬過去之後,我就打算在縣里興修水利,防止下一次的旱災。」

災情持續了幾個月,小劍堅持了很久,並沒有發賑災糧,他和心葵總是會隔三差五地拿自家的糧食出來救濟面臨饑荒的人們。在災情就要結束的前一個月,小劍才向上司申請,救濟賑災。上司也批準了。這次小劍在災荒中的突出表現也給上司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而小劍回來之後,林陌和李大蕭就回家去了。

小劍並沒有食言,旱災過後,他就開始上報上司,在縣里興修水利,因為這件事情小劍在鎮上住了一段時間,妙惠和小芹也跟了過來。

一日吃飯的時候,林陌對小劍說︰「小劍,你們的任務應該是維穩和收稅吧?」

「什麼叫維穩?」

林陌說︰「就是維持穩定,保證縣里的安全,人們生活得穩定。」

小劍點了點頭︰「對于百姓來說,維穩最重要,可是對于皇上來說,收稅才是我們工作的重點。稅收的量是我們政績的主要指標,維穩只是參考而已。」

李大蕭說︰「稅收是他們生活的基礎,當然重視稅收了。我們縣里的稅收怎麼樣啊?」

小劍搖了搖頭︰「上上任知縣在他擔任的那年,收的稅銀是八百十幾兩,具體數字我記不起來了。之後有一年是由通判收了四個月,後來繼任的知縣收了八個月,才五百兩左右。上任許東擔任本縣知縣收了五百六十多兩。去年,我收的稅銀也不多,總共六百八十兩四錢六分六厘八毫。縣里記載的收稅收的最多的應該是,有一個叫沈奕在任的時候,平均每年收的稅銀都是兩千多兩,現在已經被調到京城里了。」

林陌心想,收稅可不是什麼好活,說︰「那個叫沈奕的,到底怎麼收的,竟然是你們收到的四五倍了。」

小劍笑了笑說︰「他都有詳細地記載他所收的稅目。他收稅的名目相當多。我現在實行的稅收是小商小販只要經銷額小于四十兩就免稅,超過四十兩的稅率每兩兩分。希望今年收的稅能比去年多些,今年的開銷也比去年大。」

林陌覺得李小劍的稅收訂的並不苛刻,低于四十兩的生意可以免稅,這樣就避免了苛刻貧苦的人。大于四十兩,當然李大蕭和林陌屬于這個範圍,收稅百分之二,也還能讓人接受。

在李小劍四處奔波,李大蕭在店里忙活的時候,林陌和妙惠過著豬一樣的生活。兩人都深感不安,妙惠拉著林陌說︰「嫂子,你教我做些菜吧,我給小劍補補。于是這兩人的活動地點就開始從屋里轉移到廚房。

同時一件喜訊傳來,花枝生了一個兒子。再加上今年年成不好,林陌對李大蕭說︰「相公,我想把爹娘、靈芝和有才接到鎮上住一段時間,讓他們看看花枝。」

李大蕭說︰「行,那我明天去接爹娘。」

林陌說︰「你最近太累了,在家里歇一歇吧,我讓家里的下人去接。」

自從林陌和李大蕭搬到鎮上住,王大福和王陳氏從來沒有來過。下人把他們接過來之後,林陌把他們安排在西廂房,把靈芝和有才安排在東廂房。

在李家稍作休息之後,王大福和王陳氏便提出要去看花枝,林陌就把采采交給妙惠,自己帶著爹娘和靈芝、有才去看花枝。(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