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三章 李巧巧之慶婚宴

)

李巧巧的財產也是如此。她要的也是規模,而且,只是借用。等到保住了自己的異能和空間以後,她會如數歸還給李巧巧的。那時會是什麼樣子,她現在還無法設想,但肯定比現在好!

梁曉樂心里這麼一想,一個大膽的計劃涌上心頭︰

何不采取明雇暗給的方式,讓李巧巧去給宏遠娘當管家,接管起那些本該屬于她自己的財產?!利潤分配采取兩本賬,明著低,暗地里該怎樣記還是怎樣記,等到歸還的時候,好有個依據。

梁曉樂如此想罷,第二天一大早,便通過靈魂對接法,把自己的計劃輸送給了宏遠娘。這樣,當李巧巧來找宏遠娘談及此事,即便她不在宏遠娘身邊,宏遠娘也會按照她的計劃行事的。

這次「听房「,無意中听到了一對新人的感恩私語,梁曉樂感受頗多︰

長工辛慶同夫婦任勞任怨地為這個家里賣力,幾次給他們長工錢,就是不要。梅銀花一個人看管著碾棚,沒黑天沒白日,只要有活(來加工米面的),能以晚吃飯,也要把糧食給人加工好了。

龐岩峰和丁大女夫婦,全力以赴地發展養鴨事業,培訓養鴨技術人員。如今他們的鴨場一經發展到大幾十個村莊,兩口子在這幾十個村莊里來回轉,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從來沒有抱怨過苦和累。宏遠爹幾次想把利潤分配下調到四、六(龐岩峰落四,宏遠爹落六),龐岩峰卻不干,非堅持三、七(龐岩峰落三,宏遠爹落七)分;

梁艷秋和解立君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從來沒喊過苦和累,把學堂和孤兒院管理的井井有條,從來沒有讓宏遠爹娘操過心!

梁曉樂從來沒有听過他們的私房話。今天通過李巧巧和路新銘,梁曉樂舉一反三,終于明白了這其中的原因︰

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感恩心——為了感謝宏遠爹娘的救命之恩,把自己的幸福和命運,都系在了宏遠爹娘的身上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效勞,為他們賣命。

真的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救人于苦難,被人永世不忘。

而這些人,不正是她成就事業的中流砥柱嘛?!

啊呵,這個時空里的人感情淳樸,知恩圖報!!!

像這樣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事,往後還得多做,多多益善!!!

梁曉樂高興得想到,心里鼓滿了春風!

…………………………

慶婚宴設在宏遠爹他們的食堂里。宏遠娘和宏遠爹分工管理︰宏遠爹負責廚房飯菜供應,宏遠娘則負責迎接客人,說些客氣話。

飯廳不夠用,就把整個庭院都用苫布搭起來,借了鄰居家的桌椅板凳、碗筷盆勺。幫廚的除了調用了長工辛慶同兩口子和養老院、孤兒院里的部分工作人員外,安桂花、牛桂芬、盧金平和吳巧改,都主動過來幫忙。

如今,這四個人家里的地都租給宏遠爹耕種了。

安桂花在娘家開著宏遠爹的一個分店,梁德順給宏遠爹當建築總管,兩下里一年三、四十兩銀子的進項,把個安桂花高興得睡夢里都是笑。

牛桂芬和盧金平、吳巧改的丈夫也都給宏遠爹跑業務,推銷農產品和草編包裝袋、紙包裝袋,一年也有十多兩銀子進家。加之每畝地三百斤地租進項,粗細雜糧隨便挑,想要什麼就要什麼。三家的小日子都富得流油,過得稱心如意。

四個人都佔了宏遠爹家的光,也都改變了對宏遠娘的看法。只要這里有事要幫忙,四個人都往頭里跑的顛兒顛兒的。

四個人里頭,又數牛桂芬跑的最勤。來了就甜言蜜語一陣奉承,什麼話好听說什麼。嫉妒的安桂花背地里罵她︰「恨不能給人家李慧敏舌忝舌忝 !」

宏遠爹娘也不與他們記前隙,笑臉相迎,笑臉相送,關系處的相當不錯。

像這樣的婚慶大事,如果主家邀請,是沒有空著手去吃的。一般都視關系遠近,多少隨些份子錢。

宏遠娘自是知道這個規矩,一開始就宣布︰這次既是李巧巧的婚慶,也是梁家屯村結束寡婦不能改嫁的移風易俗的喜慶日子,不收任何禮金。

听到這個消息,村里的人們無不拍手稱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趕過來參加了。

趕過來吃飯的,還有養老院里一些年齡比較小的老人,和孤兒院里生活能以自理的孩子們。

酒席一律都是流席——自選餐。上百種菜肴,任意挑選,誰來了誰吃,誰也不等誰。

為了助興,在梁曉樂的建議下,宏遠娘又大顯身手,下了一鍋「神餃子」。

常言說︰「好吃不過餃子。」「神餃子」又有各種各樣各種味道的餡兒,大人孩子都搶著吃。尤其是老年人,幾乎光吃餃子不吃菜了。

「神餃子」成了慶婚宴上的一道主食。

宏遠娘更是被捧為神明,所有來參加婚宴的人們,沒有一個不向她祝福,不向她道喜的。

宏遠娘這次也不再謙遜,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人們的祝福——有誰听說過、有誰見過︰溺水一個多時辰的女子,又是在三九寒天里,還能活過來的?!

可在梁德福的地盤上就出現了!這不是自己求老天爺爺的結果又是什麼?!在大庭廣眾之下,又一次證明了自己能與老天爺爺溝通!耳听為虛,眼見為實!讓事實告訴給人們︰梁德福家、養老院、孤兒院,就是憑著這個發展起來的!

「德福嬸子,巧巧妹子能有今天,還不是您跪求老天爺爺的功勞?!您一人有‘神氣兒’,你的親戚,咱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著沾光。要不是您,我們女人們也上不了酒桌子!您是咱們村里的福星啊!!!俺妯娌幾個借花獻佛,敬您一個酒!祝福您長命百歲,‘神氣兒’永存!」

說話的是一個宏遠娘的遠房佷媳婦——梁宏賢家里的,她的身後,跟著五、六個年齡相差無幾的年輕媳婦。每個人手里都端著一個小酒杯。

「好!好!大家同喜、同福!」宏遠娘說著站起身,舉起手里的酒杯,與來人一個個相踫之後,一飲而盡。

「宏賢家(在不知對方姓名時,可以喊其丈夫的名字再加上一個「家」字,對方便知道是在喊她了),宏禮家怎麼沒有來?平時你們妯娌可是不破膀兒的呀?「宏遠娘見人群里沒有梁宏禮家的,便問道。

「她……」梁宏賢家的話語打了個頓刻,又道︰「德福嬸子,今天是巧巧妹子大喜的日子,她一個寡婦,還是不來的好。」

原來,梁宏禮家的一年前死了男人。按照當地習俗,寡婦是不能出現在婚禮上的,別說參加慶婚宴了?!

「今天咱不是移風易俗哩嘛?!寡婦能改嫁,為什麼不能參加婚宴?往後,寡婦和有夫之婦一樣對待了,誰也不能挑這個理兒。宏賢家里的,你找個人叫她去,就說我說的,讓她趕緊來。」

「德福家,我看還是忌諱著點兒吧?!」一旁的梁趙氏听見了,走過來勸道。

其實,梁趙氏有她的小心眼兒︰全村的人都來吃流水席,有的還吃飽了往回帶,而且還要舉行三天,這得多少東西呀?!雖然不從她的手里出,但結婚的是老李家的閨女,直到現在,親家(指她和李老夫婦)那頭一句明白話還沒說。要是全讓二兒子梁德福一家擔著,那,他們老梁家可就吃虧吃大發了?!

「老天爺爺都派天神宣布廢除寡婦不能再嫁的禁忌了,我們還忌諱什麼?!」宏遠娘對婆婆梁趙氏說︰「既然是移風易俗,咱就一移到底,移的徹底一些。萬事都有個開頭,就從咱家開始,讓寡婦和有夫之婦一樣,參加各種喜慶活動。」

梁趙氏見兒媳婦一門心思全在移風易俗上,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說了句︰「那你就看著辦吧!」轉身去了別處。

宏遠娘全沒在意婆婆的舉動。仍然提高聲音說︰「大家都想想,離你們家住得近的寡婦,都有誰,再來時,把她們也叫上。把村里所有的寡婦都叫來。」

張媒婆已經喝了不少酒,臉紫紅紫紅的。听了宏遠娘的話,「哈哈」笑著說︰「既然德福家(按街坊輩兒,宏遠娘得叫她嬸子)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那,我這就叫張慶林家的去了。嘻嘻,保不準呀,下一場喜酒,咱就喝她們的了?!」

「是啊,張嬸子,你可得多為她們操些心。神仙都說話了,我們不能再讓她們過孤孤單單的日子了。」宏遠娘忙趁機大肆宣傳。

「德福家你就一百個放心吧!常言說中間無人事不成,老天爺爺讓咱牽這根紅繩哩,你說,我能不牽嗎?!咱不能光讓那些大姑娘、小伙子,哦,現在又添上了寡婦、鰥夫們撅著嘴呀?!」說著,又「哈哈」大笑著,一陣風似地跑了出去。

「看把她樂的?!」有人說。

「那是,又多了條生財的門路,能不樂?!」有人回答。

還別說,在張媒婆的攛掇下,梁家屯村和四外村里,很快就有了幾個寡婦喜結良緣。此是後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