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章 王府求學

隔日,厲先生便稟明了老爺,帶著兩位少爺換上布衣出府去了,只帶了一個小廝。直至晚膳時方才回來。

二哥顯得很是興高采烈,大哥卻是一臉若有所悟的樣子。眾人都有些好奇,自家老爺倒是沉默不語,徑自用完跟厲先生書房下棋去了。

晚膳後,趙言琦方在回房的路上對清瀾言道︰「以前在書中看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深以為然。現在卻覺得依舊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如何讀,又如何行?各家理解不同。眼前便是柴米油鹽,人生至理啊。」說罷,仍自意猶未盡,感慨而去。

清瀾听得一頭霧水,回房後就讓水蘭去打听,這才知道厲先生帶著二人訪友去了,卻是自己微時舊友,頗有一番學問,如今卻還是貧寒度日替人抄抄寫寫罷了。

在他家用了粗茶淡飯,而後厲先生又帶兩人去量了米,稱了幾升油,讓言琦言揚自己動手,邊上伙計教著。自己在邊上打听各種米價、油價,從何來,怎麼收,一斗米利錢幾分等等,讓兩位少爺大開眼界。

隨後又讓兩人自己捧著米油,一路走街串巷,也不怕人指點,還走到乞丐窩里轉了一圈。待二人心中不忍,要施舍手中米油時,卻又帶著他們去了另一糧店,讓他們把精米清油都換了糙米,還教導二人還價,羞得他們滿面通紅,方才又回乞丐窩丟下米糧揚長而去。

回來路上,厲先生卻未發一語,讓二人自行體會,明日交上心得。

清瀾听完暗暗咋舌。一樣米養百般人,同一樁事個人理解不同,有人嗅出商機,有人悟出民生,有人看到貧富,有人體會愛憎。厲先生這是在讓他們自行擇路。心中不由對厲先生暗暗欽佩不已。

只可惜自己身為女子,卻不耐在閨房中涂脂抹粉、百般消磨,定也要想辦法,終有一日看到外面天地。

自此每隔數日,厲先生便會依例帶二人出府,也無人過問。二哥言揚本性好動,在厲先生教束下竟也老老實實,倒讓劉姨娘很是高興。

這日,清瀾正陪著祖母禮佛抄經。檀香裊裊,小佛堂內甚是清淨安寧。

祖母上完香,由清瀾攙扶著站起身來,回到扶椅坐下。于媽媽遞上佛珠,祖母接過,卻放于一旁,轉而眯眼看向自己長孫女。

「瀾兒,祖母看你,倒是很能靜下心來啊。」

清瀾正要開始抄經,聞言放下筆,輕輕笑道︰「祖母,瀾兒很喜愛陪伴祖母呢。再說,抄經能夠靜心。」

祖母嘆氣︰「花容月貌,年紀輕輕,要靜什麼心啊。我已經遞了牌子去宮里,為你和妍兒請個好師傅。」

「祖母?」清瀾心中一喜。

「傻孩子,祖母哪能護你一輩子,終是要嫁人的。祖母疼惜你,必會給你留意著。從今以後啊,祖母教你,你得好好學著,這女子活著比男子更不易啊。以前你躲著祖母,祖母也沒法子。現如今你開竅了,祖母高興著呢。」

「祖母,您對瀾兒的好,瀾兒都記得。」清瀾雖然性子堅強,但特殊的經歷卻讓她比旁人都易心軟。祖母的話,結結實實的擊在她心房上,眼眶不由得紅了。

「好孩子,我是你祖母,不用謝我。你要記著,身為女子須剛柔並濟。你母親知書達理,才貌雙全,性子卻太硬了些。你爹他……,唉,造化弄人,你也別怪你爹,該是我老婆子的罪過。你得要寬容些,什麼時候都記著,自己是趙家的女兒!」

祖母說著,自己卻掉下淚來。

清瀾不由哽咽,點頭應下。

過幾日,祖母便一早起身,鄭重穿上命婦禮服,入宮去了。

回來後,臉色卻不好,告訴清瀾這次宮中恰好要放一批人出來,只是自己看上的幾位老嬤嬤被請去了信王府。

清瀾心中也失望得很,卻一個勁兒的安慰老人。

祖母卻沒有放棄,第二日又寫了封信讓找大總管親自送到信王府。

信王府的回信倒快,下午就派了一個總管前來回話,態度很是恭謹客氣,說是府中小郡主到了入學年齡,缺著伴讀呢,正要邀請府上適齡小姐前去一同學著。

如此一拍即合,祖母很高興,命人賞了來人,並又親自修書一封以示感謝。吩咐趙大總管備上四式禮盒,叫了馬車專門送回。

過了幾日,信王府派人請趙府兩位小姐初六上午前去。說是嬤嬤初八開始教學。學前先讓小姐見個面,彼此認識熟悉一下,王府內一並備下了午膳。

于是初六這日,清瀾便早早起了床,由潤芳梳好頭,一旁沁雪、秋桂早準備好衣衫,靈巧的替小姐穿上。一會兒,一個明眸善睞的狡黠少女就出現在眼前。

眉眼彎彎,眸色如水,唇邊輕笑,酒窩淺淺,身著淺粉色的長裙,裙裾上繡著潔白的點點紅梅,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縴縴楚腰束住.將一頭青絲綰成如意髻,僅插了一支梅花白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

清瀾很是滿意。遂留下秋桂、潤芳二人,帶了沁雪、水蘭出了思雲居。

路上正踫上清妍,她果然也是好一番打扮。紅玫瑰香緊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綠煙紗散花裙,腰間用金絲軟煙羅系成一個大大的蝴蝶結,鬢發低垂斜插碧玉瓚鳳釵,卻是嬌艷萬分。

暗嘆清妍果是個美人。只是這番打扮,卻不像是去求學的。

清妍倒也看到了清瀾,卻是「哼」了一聲,招呼也不打,徑自向福馨堂行去。

沁雪頗為小姐不平,清瀾卻淡然一笑。

兩人一同告別了祖母,上了趙府的馬車。

馬車內,兩人坐在一起,卻半響無語。

過了一會兒,清妍終道︰「姐姐不曾出過門,待會兒還是好好跟著妹妹吧,可不要叫人笑話了咱趙家。」

清瀾笑笑︰「說的是。我們姐妹出門便是一體。」

見清瀾如此識趣,清妍冷哼一聲,便不再言語。靜了一會兒,終究不再矜持,見清瀾猶自閉目養神,便輕輕掀起窗簾子一角,暗自觀看街上熱鬧景致,竟自出了神。

清瀾只作不知。

過了一柱香的時間方才到了信王府。

簾子一掀,沁雪便將腳蹬放下,扶著小姐下車。

乍眼一看,便覺信王府氣勢非凡。若說趙府繁華氣派,王府卻更顯雍容巍峨。按制王府府第確應比別家更高上幾分。

進了府,便有一眾丫鬟婆子行禮,兩頂青幔小轎徑直將清瀾清妍二人接至內府,早有老嬤嬤候著一旁,為二人帶路。

清瀾暗道王府果然佔地廣闊,青瓦白牆,樓台高聳,古柏參天,布局恢宏大方,格調軒峻壯麗。只見一路雕欄畫棟,螭龍盤柱,兩旁假山奇石,奇花異草不斷。繞過抄手游廊,走過青石甬路,又是一段鵝卵石道,蜿蜿蜒蜒通向一座拱門後。

待入了拱門,卻又景致一變,顯得小巧別致,竟有庭院深深之感,紫藤花纏繞于內牆上,嶙峋怪石似隨意點綴,很是愜意自在。清瀾猜測想是要到了。

果然,入了內室,便見幾個少女正坐在桌前閑談。一時間兩姐妹有些茫然。

「是趙府兩位姐姐吧。等了你們一會兒了,待婧怡郡主更了衣,我們便要去外面湖邊亭子賞景了。」一位綠衣少女迎上前來,笑盈盈自我介紹︰「我是忠清伯府的小姐,在家排名第二,閨名于謹秀,叫我秀秀就好。」

說著,又遙遙一指︰「穿淺黃裙子的那個,是我妹妹,叫她敏敏好了。」一揮手︰「敏敏,快過來。」

那梳著劉海的少女聞言,頗不好意思對另外二人笑笑,裊裊行來︰「兩位姐姐,敏敏有禮了。」便輕輕一禮,羞澀的笑笑。

清瀾趕忙回了一禮,也自作介紹。清妍自矜持一笑,也不搭言,徑自往另外兩女走去。

「瀾姐姐,你妹妹挺傲呢。跟那只孔雀正好是一伙的。」秀秀撇撇嘴。

清瀾好笑,卻見另兩位少女,一個披著紅衫,圓臉大眼,姿色平平;一個穿著淡藍珍珠縐紗裙,瓜子臉,一汪秋水,盈盈有情,只是那略顯高傲的神情卻破壞了柔弱美人的畫面感。便問︰「她二人是?」

秀秀很驚奇,直言快口︰「你不知道嗎?信王府不是都傳過話了嗎?」。

見我仍是一臉茫然,便聳眉又要開口。敏敏拉了拉她衣袖,她一愣便悟道︰「忘了你們姐妹不和。啊!」

又是敏敏悄悄扯了一下,一拍嘴巴,忙道︰「那孔雀是太後的嫡親外孫女,另外一個是扶國大將軍的女兒。」

清瀾心下恍然,怪不得說她們是一伙的,一個太後的外孫女,一個太後心月復的女兒,再加一個太後遠方佷孫女,都是一家子。這信王府是什麼意思?

趙府一向唯皇上之命是從,而忠清伯則與信王交好。

看來,這里水深著呢。端看這婧怡郡主是何態度。

這樣,廳中人便分成了兩派,各自聊的熱火朝天。

一會兒,听得一陣玉佩叮當聲,卻是婧怡郡主來了。

一個黃衣少女笑吟吟的站在門口,膚光勝雪,雙目猶似一泓清水,在各人臉上轉了幾轉。這少女容貌秀麗之極,當真如明珠生暈,美玉瑩光,眉目間隱然有一股書卷的清氣。

清瀾見得來人卻一怔,竟不禁落下珠淚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