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雲迅速恢復冷靜︰「但現在不過是真身的雛形而已。你可知如何讓道念,或者你所講道域真諦轉為猶如陽魂般的存在?」
「寂滅雷池。」銀蛇一字一頓道,「唯有集合了謖大人所獲數千界核之力形成的寂滅雷池,方才有此能力。而且,您的分魂也可以借由這比普通世界天劫強橫數百倍的雷池月兌胎換骨,成就陽魂分身。」
真身與分身雖然一字之差,但卻有著根本上的不同。
一般意義上,分身乃修煉者憑借剝離分魂,再塑肉身的法門而融合形成的。因為是用法術煉制的肉身,所以其相貌可以與修煉者一樣,也可以不一樣。就如當年青淼大師兄煉制了九具分身樣貌完全一致,而咒界之王卻有無數分身,卻沒有一個長相相似。
如果沒有分魂的融入,那麼光是塑造一具肉身,也只能屬于傀儡術的範疇。所以分身最難的是修煉者要剝離魂魄這一步。而魂力越高,剝離魂魄的痛苦和難度就越大。所以很多修煉者不會選擇在進入蘊道境之後再做此事。往往都是達到入微大圓滿巔峰便借助外力開始剝離魂魄。
所以,像白木雲這樣已經達到蘊道境巔峰再創分魂者便是極少的,因為那種痛苦幾乎無人能夠承受。可如果再像她的魂魄那樣,不但承載了紅蓮烙印,更是有一絲初元之力的融合,根本可說是無法撼動。那麼要想生生劈開分魂,幾乎就是不可能。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慶忌要奪舍白木雲而吞下魂魄,導致魂魄上的紅蓮烙印被激發而主動切割出一絲魂魄,那麼白木雲縱使道心再堅定,恐怕也完成不了這紅蓮分魂的剝離。
而事情就如連鎖反應。沒有了紅蓮烙印的壓制,初元之力則在魂魄內覺醒了。使得原本應該至少等到白木雲一步一步突破進入神通境,再沖破仙罡後才會發生的一幕提前到來。致使她不得不再出奇招,將魂魄一分為二。卻不想,這連續的過程不但讓她的魂魄一分為三,更是使她的道念連躍兩級,達到了如今的層次。
而這具道念真身的形成讓白木雲明白了真身與分身完全不同,乃是真正有著自己發展和修煉方向的存在。也就是說,其上沒有分魂,沒有煉制法門,更沒有仙器、機關的操縱,而是以白木雲的道念為根基,以道域真諦為載體,創造了一個活生生的生靈!
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議,甚至于如果讓白木雲在平時听來都覺得有些荒謬。可是當這真正發生在她身上時,再次印證了「無常」方為世間一切的根本。
沒有魂魄,就沒有天魂,地魂,人魂。不屬于任何世界,不受任何束縛,沒有轉生和來世。沒有肉身痛苦,沒有情感糾纏。只要道念不滅,道域不散,真身便可以永遠活下去,以一種不同于所有肉身生靈的形式,去模索修煉之路,尋找更強之法!
這讓白木雲瞬間明白了修煉的道實在太多太多。如果說自己以前總是以為只有通過凡人的肉身修煉,方才能夠求強,那麼現在她才明白,肉身的強大對于修煉來說,也許恰恰並非是在有助于晉級,相反肉身也許才是對尋到真正的束縛!
剎那,她有種再次明悟的通透感。
何謂「劫人身」?
無論人、獸、花草皆有肉身和魂魄。只要有這兩者其一,那麼便會受到這三千星河大世界的束縛,要麼是死于肉身崩潰,要麼死于魂飛魄散。而只要有肉身存在,如何強健體魄就會成為修煉者的頭等大事。
可殊不知,體魄越是強健,受肉身抑制的影響便更多。無論是從美、丑、康健、殘缺,還是人魂中七情六欲通過肉身所產生的各種感受,無一不是使得修煉者無法前行的絆腳石。
想自己當年面容丑陋,筋骨封閉,心性是何等懦弱、自卑。縱使內有不屈和倔強,但僅僅因為相貌就自暴自棄。如果不是當年樊平出于一己私利而為她戴上了面具,那個小姑娘也許恐怕早已在那個大哥哥離去後不久便因抑郁而亡!
所以當修煉者真正可以突破劫人身後,肉身是否還存在已經不再重要。因為魂魄通過凝聚成為天劫的寂滅之力而轉為陽魂,便等于擺月兌了肉身的制約。魂力便是仙力,神識便是五感。
所以,此時的修煉者踏入了仙罡層次,而擁有了「元道身」。這元道二字的含義也不言而明,既終于可以開始踏上真正的修道之途了。
拋下肉身和七情六欲的報復,向著自己選擇的方向前行,領悟更多世間規則,掌控更多本源,成就更強的層次。
而這種修煉,在三千星河大世界的最高修為,便應該是謖了。
以初元之力感悟了沒有本源的世界混沌規則,而最終在道心圓滿後創造了紅蓮滅世之力,而憑其踏上了世間巔峰。
可白木雲現在方才悟透,那不過還是魂力而為的假象強者罷了!
因為只要有魂,那麼魂便是束縛真正天道規則的存在。無論這個真正的天道是在三千星河世界,還是在「虛天」世界,只要修煉者還活著,那麼「天魂」便永遠不可得。這便是規則,屬于魂魄的規則。
謖再強,也僅僅是融合了初元之力的陽魂。雖然在突破劫人身時已將人魂和地魂合二為一,形成陽魂,但是卻始終不能感應天魂,所以始終無法真正成為能夠走出這牢籠的存在。
所以,她才會冒死去闖「塵」,妄圖通過「塵」而進入「虛天」,尋找自己的天魂。
那麼等著她的定然是更恐怖的「天劫」,來自于真實規則的洗禮,就如同要擺月兌小世界束縛而必須要接受寂滅之力的雷劫一樣。只不過,這個來自「虛天」規則的天劫威力,要比謖最後的修為還要高上成百甚至上千倍!
如果那麼容易變讓修道者在沒有天魂的情況就通過「塵」而擺月兌三千星河大世界的束縛,那麼這里就不會被稱之為「牢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