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中影沉吟片刻,道︰「回公主,這吐蕃武士雖然勇猛,不過徒具蠻力,不足為懼,只是彎刀太過鋒利,是以難敵。」玉龍公主道︰「好,既然如此,本宮這里有一柄寶劍,乃皇上所賜,乃是上古所傳神兵利器,鋒利無比,便暫借你一用,替我接這一戰如何。」岳中影猶豫著看看董伽羅。董伽羅雖欲阻止,卻也自知不能,只得點點頭。
岳中影只得躬身接劍,走上前來,楊干貞見是岳中影,不由看看董伽羅,心道︰「這人既然受董愛卿看重,必也有些本事。」他有心要在群臣面前挽回顏面,當即道︰「好,岳壯士,便由你來領教吐蕃勇士高招。」
岳中影雖身材甚高,但身形較勻,然同那吐蕃副使一比,便立顯有些文弱。那吐蕃副使見岳中影一幅弱不禁風的樣子,不由得微一皺眉,心想︰「這麼個書生小子,只怕一拳這去,便成了一堆爛泥。」心中想著,便微一示意,要岳中影先行出招。岳中影也不答話,只是隨手點點那吐蕃正使身後的十余個人,意思是要眾人一起上來。
那吐蕃副使登時大怒,彎刀一晃,便怒劈下,立意要將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劈成兩截。眾人見二人身村相較,不可同日而語,只道這一刀下去,岳中影立時無幸,豈料岳中影只身子一晃,並未見他如何閃避,卻早已經繞開吐蕃副使的彎刀。左手一探,啪得一聲,清清脆脆的打了那吐蕃副使一個耳光。那吐蕃副使右臉頓時高高腫起,他本就面色甚紅,這時臉上充血,再加上他又驚又怒,一張臉登時發紫,便如豬肝一般。
那吐蕃副使一聲大吼,舉刀又砍。岳中影仍舊隨手避開,揚手又是一記耳光,正扇在那副使左臉,立時左臉也高高腫起。岳中影雖恨他殘暴,但也不欲取他性命,只想好好教訓他一番,是以連扇他兩記耳光。他武功高強,便不用撥劍,只是用一只左手,便遠在吐蕃副使之上,是以雖是隨便兩招,那吐蕃副使卻也萬難閃躲。
那吐蕃副使捂著雙臉,瞪著岳中影,心道︰「看這小子文文弱弱,莫非會巫術不成。」吐蕃人信奉佛教密宗,這密宗本是佛教傳入吐蕃後,同吐蕃當地巫術之類相融而成,巫術邪術,自也多見,那吐蕃副使見岳中影身不動,手不舉,卻能忽然間打他耳光,自是身懷巫術。
這吐蕃副使雖然心驚,但生性勇悍,雖驚不懼,當下彎刀在胸前舞動,又向岳中影撲去。岳中影一引一帶,他內功極高,那吐蕃武士豈是他對手,登時被他斜斜帶出尺許。岳中影手肘忽地一抬,正撞上那吐蕃副使胸口。他胸口雖有暗甲護身,卻怎麼禁得起岳中影這一撞,只听蓬得一聲,吐蕃副使身如紙鳶,向外跌出。拍得一聲,重重摔在地上。
群臣早被這吐蕃副使凶殘暴虐所懾,此時見岳中影三招兩式,便將他打倒在地,不由得敵愾之意大起,立時高聲喊出一聲好來。
那吐蕃副使爬在地上,喘息一陣,見岳中影似有不備,忽地一聲,雙腳蹬地,彎刀向岳中影腳下掃來。岳中影向後稍退,那彎刀便即貼著他小退掠過。那吐蕃副使乘勢便爬將起來。
岳中影見狀,驀地右腳踢出,正中那吐蕃副使右腿彎「伏免」穴。那吐蕃副使只覺得小腿一軟,便要跪倒在地。他急要掙扎著起身,但覺那腿上酸麻之感愈盛,終究支撐不住,跪了下去。
在一旁觀戰的吐蕃正使,見本方武士接連取勝,本是一付悠然自得之狀,此時突見部下連連吃虧,且次次莫名其妙,不由得大驚失色,暗自盤算一番,忽轉身向身後的十余名武士使個眼色。那十數名武士會意,紛紛大叫著,撥出彎刀向岳中影撲來。
眾臣見吐蕃人居然以多打少,紛紛鼓噪起來。那吐蕃正使一臉不屑,心道︰「方才你們不也以多打少嗎。」
岳中影見吐蕃眾武士圍了過來,不待他們合圍,便徑自迎了上去。只見他掌如閃電,啪啪啪幾聲,早將三人打飛出去,好在他不手下留情,飛出幾人只是受傷,卻不致命。眾吐蕃武士大嘩,彎刀急揮,都咬著牙,滿心想著一刀將岳中影砍成肉泥,卻哪里按得照。岳中影只在刀光之中穿梭,右手持劍,卻不撥出,只憑一只左手,忽然攻出一掌,便有一人跌出,惟有那吐蕃副使,更是倒霉,岳中影即恨他殘暴,便每每找他悔氣。三兩招之中,總有一招是攻向吐蕃副使,不是臉上被打,被是腿彎被踢,然而卻只是令那吐蕃副使疼痛,並不受傷。
不到片刻之間,吐蕃武士十之七八已經盡被岳中影打傷在地。其余諸人雖然仍早竭力死拼,卻還是不住的受傷跌出。猛見那吐番副使一刀斜劈,岳中影隨手一推。那吐蕃副使向前一個踉蹌,回身又砍。這時卻好有一名吐蕃武士擋在,那吐蕃副使見岳中影背向自己,這一刀定然要了他的命,卻不合便自己人擋在前面,心中只想機不可失,那顧自己同伴性命,如此這一刀便不收回,「 」得一地輕響,從同伴身上攔腰掠過。這彎刀極是鋒利,雖腰斬一人,勢道卻絲毫不見減弱,直向岳中影砍去。眾人見岳中影危險,不由得發出一聲尖叫。
岳中影猛然回頭,見那彎刀已經近身,情爭之下,閃避不及,百忙間右手寶劍連鞘猛得揮出。只听兵刃撞擊聲響,岳中影手中劍鞘立斷,便寶劍卻將吐蕃副使彎刀削斷,產截彎刀飛上了天。他手中劍勢不停,寒光一閃,劍鋒自那副使頸邊掠過。
岳中影一呆,萬料不道這柄寶劍竟然有如此鋒利。他本想吐蕃副使彎刀極是鋒利,這長劍未必能阻擋彎刀,只是借著劍斷之機,稍能阻擋彎刀之勢,便可撤身避開,豈料這劍之鋒利,遠出乎他的意料。岳中影急向那吐蕃副使看去,只見他頸部鮮血直流,人早已氣絕。
眾臣見自己一方終于大勝,紛紛叫好。玉龍公主更是高興,急急得跑上前來,向著岳中影笑道︰「岳少俠果然武藝不凡,恭喜,恭喜。」岳中影忙將劍尖倒轉,對著自已,道︰「小民不慎,毀了公主劍鞘,請公主恕罪。」玉龍公主溫言道︰「區區劍鞘,能值幾何,今日少俠為我大義寧得保顏面,這才是奇功一件。」說著,便轉向楊干貞,要替岳中影請功。
豈料那吐蕃正使見副手身死,赫然大怒,起身向楊干貞道︰「皇上,此人竟戕害我吐蕃使者,罪大惡及,請皇上治罪。」
楊干貞尚未答話,玉龍公主已是大怒,截口道︰「尊使此話太也不講道理,方才貴國武士連殺我龍瓖衛士十人,莫非也要貴方償命不成。比武論藝,自有損傷,何罪之有。」
那吐蕃正使道︰「公主此言差矣,諒區區幾名侍衛,豈能跟我吐蕃國使相比。」玉龍公主是楊干貞愛女,向來權威極重,听那吐蕃使者竟說自己「此言差矣」,不由怒意更甚,大聲道︰「莫非吐蕃人的命是命,我大義寧人的命便不是命了?」那吐蕃使者道︰「公主殿下,您可知這吐蕃副使是何人?」玉龍公主冷冷道︰「管你是誰,也不能混淆是非。」那吐蕃使者道︰「這位吐蕃副使名叫桑措,是鄙國拉達克王的孫子,此次鄙國贊普遣桑措小王子前來,便是顯示吐番同大義寧國結盟的誠意,卻被貴國之人殺害,哼哼哼,既然如此,這盟還有什麼可結的道理。皇上,即然貴國無意同吐蕃結盟,那我們告退便是。今後兩國是戰是和,那就難定了。」
楊干貞初听那吐蕃使者說桑措是拉達克王的孫子,已然是大吃一驚,那拉達克王乃是吐蕃四名最有勢力的王公,死者是他孫子,那還了得。又听這吐蕃副使以拒盟相脅,更是吃驚,他卻不知道這桑措雖是拉達克王的孫子,卻因為桑措之父曾參與謀反,是以這桑措最為拉達克王所不喜,若不是念在孫子的份上,只怕早已經將他殺了。否則,以他王子之尊,豈能只出作副使。楊干貞一時也想不到這些,見吐蕃副使立時要走,便也顧不得什麼,听喝道︰「來人,將岳中影打入死牢,擇日處死。」
他這一言說出,在場諸人無不大驚。董伽羅更是臉色大變,急上前來,伏身道︰「皇上,岳中影雖然殺了吐蕃副使,罪所難免,但比武較藝,他也是出于自保,實非故意,求皇上開恩。」
玉龍公主也跪啟道︰「父皇,岳中影有功無過,父皇如此處置,怕朝臣不服。」楊干貞大喝道︰「玉龍,你太放肆了,竟敢妄議朝政,你怎知朝中大臣不服,嗯?」說著,轉向眾臣道︰「你們有誰不服,上前來說?」
眾大臣雖然盡數不服,但在楊干貞大怒之下,誰又敢大膽出來,自討苦吃,當下一個個低下了頭,一言不發。
楊干貞見狀,便向玉龍道︰「你看,有誰不服,嗯?你說。」玉龍公主極是倔強,仰頭便道︰「兒臣便是不服。」楊干貞氣得臉色煞白,喝一聲︰「來人呀,玉龍公主君前無禮,妄議朝政,是大不敬,著即押回公主府中,閉門思過,听候處分,不得外出。」當下便有兩名內侍太監過來,要押玉龍公主。
只見玉龍公主長劍一揮,大怕道︰「誰敢過來。」一名太監躲閃不及,左手被長劍帶過,四根手指立時被削斷。那太監只大叫一聲,現不敢出聲。楊干貞道︰「玉龍,你敢造反嗎?」說著,雙手顫抖,顯是憤怒到了極點。
岳中影見楊干貞竟然要處死自己,本擬立時反目闖出,只見董伽羅、玉龍公主紛紛過來求情,心道︰「我若硬闖,豈不是連累了董大哥。」又見玉龍公主為了自己,不惜違抗皇命,心中更是感激,當即低聲道︰「公主,在下一人做事一人當,公主何必為了在下,違抗皇命,甚是不值。」玉龍公主道︰「岳少俠是因本宮受累,本宮豈可不理。」
正說著,楊干貞一揮手,撲上四名侍衛,各出兵刃,架在了玉龍公主頸上。楊干貞喝道︰「押公主回府。」玉龍有心反抗,卻又不能,只得被押了下去。
楊干貞向君臣道︰「有認膽敢再求情著,一律嚴懲不待。」董伽羅雖然心驚,又豈能坐視,仍舊求道︰「求皇上開恩。」楊干貞臉色一沉,不願同董伽羅再糾纏下去,只冷聲道︰「來人哪,董大人身體不適,送董大人回府休養。」董伽羅欲待再說,早有侍了將他逼住,雖不若向玉龍公主一般,兵刃架頸,董伽羅卻也不敢再說,只得由著眾侍衛「送」自己出來。
當下,數十名龍瓖衛士將岳中影押解去了死牢。
吐蕃使得見岳中影被壓手,臉上泛出一股陰笑來,向著楊干貞拱手道︰「多謝皇上主持公道。」楊干貞笑道︰「豈敢,豈敢。」當即下旨繼續開宴。
是日,吐蕃,大義寧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