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八回 悔向金殿爭短長(五)

那上林苑距離皇宮並不甚遠,只不過五六里而已,落在蒼山洱海之間,本是楊氏皇族打獵尋歡之處。此番同吐蕃人結盟,楊干貞有意炫耀武力,便邀其觀獵。

董、岳二人到達時,只見苑中數千軍馬,呼嘯蒼奔,喊殺呼叫之聲此起彼伏。岳中影見這些軍馬衣甲鮮艷,裝備精良,進退趨走,井然有序,軍威極是嚴整,不由得贊道︰「好精銳的軍力。」

董伽羅笑道︰「這是楊干貞的禁軍精銳,喚作什麼‘龍瓖營’,號稱這數千龍瓖侍衛,可擋十萬雄兵,嘿嘿嘿,不過在我看來,同段大哥的軍隊相較,也不過豬狗雞犬而已。」

當下有官員過來,引二人至御前。董伽羅見楊干貞率同百官、諸王子公主及吐蕃國使正自宴飲,便忙過來參見。岳中影雖素不服王法,當此情景,卻也不得不行大禮。

楊干貞命二人免禮,細細端詳岳中影,果見他豐姿如玉,氣度溫雅,不由得贊道︰「果然一表人才。賜坐。」董伽羅謝了座,便在一邊的幾前坐下。岳中影隨侍在側。

便在此時,那龍瓖營軍將前來奏報狩獵結束,並將狩獵所得細細呈報上來,言語間甚是歡樂,想來此次狩獵所獲甚豐。楊干貞听了奏報,果然大悅,重賞狩獵將士,傳旨開宴。

一時間,絲竹悠揚,鐘鼓齊鳴,群臣或誦或禱,一片歌功頌德之聲,盈耳不絕。岳中影听這些歌功頌德之聲,極盡諂媚之態,不由得暗暗皺眉,心道︰「怪不得段大哥要起兵造反,若是段大哥這樣的英雄豪杰,整日價如此溜須拍馬,那還不煞英雄?」

卻見楊干貞听得群臣祝頌,一副志得意滿之色,舉著酒杯,向那吐蕃使者道︰「尊使以為我大義寧將士軍威如何。」那使者道︰「果真是精兵強將,名不虛傳。皇上天縱神威,天威所至,必然戰無不勝。」

楊干貞哈哈大笑,見那使者身後侍從,個個形容剽悍,面相凶惡,顯是身手不凡,便乘著酒意道︰「尊使這些隨從,英氣外露,看來皆是貴國高手吧。」那使者微微笑道︰「皇上果然好眼光,這些人確實練過一些拳腳功夫,生具幾斤蠻力而已。」楊干貞笑道︰「既然如此,朕龍瓖營幾個侍衛,拳腳功夫也還過得去,不如大家來比試試,以助酒興如何。」那使者道︰「皇上有此興致,自是不敢不從,只是這幾人天生粗魯,動武之際,不免有所損傷,豈不傷了貴我兩國和氣。」楊干貞笑道︰「比武過招,損傷總不可避免,豈會傷及兩國結盟。貴使不必推卻。」說著,傳旨道︰「止樂。」一時樂止,楊干貞回頭向身後內侍吩咐幾句。

那內侍便走上前來,從官見狀,知道皇帝有旨意,便急忙忙的整容肅坐。只听那內侍道︰「皇上有旨,由吐蕃武士同大義寧侍衛比試武藝,以助酒興,勝者,賞銀五十兩。」群臣听有熱鬧可瞧,立時興致大增。那龍瓖營軍將听賞銀五十兩,不由得心頭大喜,忙退後召來了軍中武藝高強的十名將士,一起上前。

那吐蕃使者轉頭向身邊一名武士低言幾句,那武士點點頭,越坐而出。眾人見那武士身材高大,面色油紅,臉面下部及頸邊數道傷疤,甚為顯眼,顯是久經沙場的悍勇之士。

那軍將見狀,便也派軍中一名極為勇武的侍衛上場。那侍衛素來武功高強,向來打架比武,未嘗敗績,見了皇帝這五十兩賞銀,如何不眼紅,當即執劍上前。

那吐蕃武士便也自腰中撥出一柄刀來,刀身作弧形,卻又同騎兵所執不同。那侍衛向楊干貞行禮,又向那吐蕃武士略一拱手,隨即擺開架式。

那吐蕃武士也不行禮,嘿嘿一笑,彎刀一閃,向那侍衛劈來。那侍衛見吐蕃武士這一劈來勢甚快,急將長劍一揮,格開來勢。刀劍相交,發出撞擊之聲。兩人只覺手臂微麻,各自退開半步,心中暗暗覺得對方膂力了得,正是對手。當下蓄勢再上,纏斗在一起。

岳中影見那吐蕃武士在搏斗之際,彎刀環繞其身,將全身上下要害盡皆護住,劇斗之時,忽得劈出一刀,威勢驚人,一擊不中,隨即收勢,心中不由暗道︰「看著吐蕃武士的武功,似乎也暗合攻當如此山流,于連綿平淡中突現殺機的道理,不過看他獨憑一股勇力,缺少吞吐變化,未必是這侍衛的對手。」

轉眼間,兩人已經對拆了三十余招,果然不出岳中影所料,那侍衛劍上變化雖不見如何精妙,畢竟較吐蕃武士為精,漸漸的便佔了上風。楊干貞見己方取勝在即,臉含微笑。眾人便也喜上眉稍,暗暗得準備著祝頌之辭。

再斗數招,那侍衛一劍斜刺,吐蕃武士急忙還格,卻不料那侍衛這一劍是誘敵虛招,不待招式用老,回劍上挑,吐蕃武士不及閃避,左避中劍。那侍衛見已然得勝,當即收劍,滿面得意之色,道︰「承讓。」便欲向楊干貞致意。

豈知那吐蕃武士大喝一聲,摟頭一刀,向那侍衛劈來。那侍衛本已經收劍,哪料道吐蕃武士會突然出刀,此時折已經閃避拆解不及,急切間只得將手中長劍上揚,來格彎刀。刀劍相擊,只見半截長劍凌空飛起,卻是被彎刀砍成兩截。吐蕃武士彎刀順勢而下,將那侍衛砍成兩截。

這一下變起突兀,那侍衛原本得勝,豈料最終卻喪身在吐蕃武士刀下。群臣本見侍衛取勝,正要稱頌,此時卻人人驚懼,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更有一名膽小文官,見那侍衛死時鮮血流了一地,其狀慘忍恐怖,一時那膽俱裂,蓬地一聲,嚇暈在地。

那龍瓖營侍衛見同伴本是劍下留情,反倒被這吐蕃武士乘機殺死,大家恨吐蕃武士狠毒陰險,無不氣憤,當下便有兩名侍衛搶了上來,持劍欲向那吐蕃武士刺去,只是未得楊干貞之命,強行忍住。那吐蕃使者見狀,略一擺手,便又是一名吐蕃武士跳將上來,口中呼喝幾句,同原來那名吐蕃武士並立。他說的是吐蕃語,眾人俱听不懂,但見他臉上神色,亦猜得出來,意思是罵龍瓖衛士倚多為勝。

楊干貞見自己侍衛雖敗,卻是敗在兵器不精,而非技不如人,有心找回面子,見有兩名侍衛搶了上來,當即道︰「好,由鄙國兩名侍衛對陣吐蕃兩武士,尊使意下如何。」那吐蕃使便點點頭,道︰「一切謹遵皇上吩咐。」

當下早有太監過來,將己死侍衛的尸體抬了下去。

當下,四人捉對廝殺起來。那兩名侍衛立志要為死去的兄弟報仇,存心想在那兩名吐蕃武士的身上刺個透明窟窿,是以一上來便是性命相搏。兩名吐蕃武士見他二人勢若惡虎,心中不禁也有些忌憚,依舊是將彎刀使得如風一般,護住要害,只是在對手劍招中偶出破綻時,才奮力刺出一劍。

岳中影見兩名吐蕃武士的武功,知道若非仗彎刀鋒利,削鐵如泥,定然決非那兩名龍瓖侍衛的對手。

果然,四人越斗越急,忽然,哧得一聲,一名龍瓖侍衛長劍穿過守御圈子,一劍刺中吐蕃武士胸口。他即想替同伴報仇,這一劍便用盡全力,毫不留情。

眾官見己方終可取勝,不禁都松了一口氣露出笑臉來。

哪知道那名龍瓖侍衛一劍刺到吐蕃武士胸口處,只听當得一聲,長劍微曲,卻刺不進去。原來這吐蕃武士全身皆有暗甲護身,那侍衛一時之間那能想得到,一愣之下,吐蕃武士冷笑一起,揮彎刀橫斫。那侍衛急收劍來擋,卻見依舊是連人帶劍,被那吐蕃武士自腰至肩,斫成兩斷。

另一邊的侍衛見同伴勢危,急欲過來救援,卻被對敵的吐蕃武士擋住。

此時場中只有一名龍瓖侍衛,卻被兩名吐蕃武士纏住。那侍衛武功雖高,卻終不及兩人合斗,連使了十余下狠招,卻始終月兌不出吐蕃武士的糾纏。

場外觀戰的龍瓖侍衛見狀大驚,便欲上前解救同伴,但這場比武本是兩人對戰,己方雖死一人,但照規矩,尚未分出勝負,因而這些人雖想上前解救,卻沒有奉旨,誰敢擅動,只能眼睜睜看著好名侍衛越來越是危險。

岳中影見狀,心道︰「比試武藝,分出性命便可,何必一定要致人死地。」見那兩名吐蕃武士越打越狠,顯是不要了那名侍衛的性命,絕不罷休。岳中影見二人凶狠殘忍,不覺皺眉,暗覺再過四五招,那名龍瓖侍衛怕便要喪命,當下雙手一錯,便要上前。

董伽羅覺察岳中影異動,急轉身暗道︰「岳兄弟,且莫輕舉枉動。」岳中影道︰「為什麼?」董伽羅尚未開口,只听啊的一聲慘叫,那名龍瓖侍衛左臂被一名吐蕃武士斫斷。那侍衛急忍著劇痛,右手長劍連閃,意欲逃出戰場。那兩名吐蕃武士豈肯放過他,急從兩側搶上,兩柄彎刀,齊齊向那侍衛胸口橫削。那侍衛急將長劍當胸而立,只听兩聲輕響,長劍立斷。兩柄彎刀順勢劃過那名侍衛腰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