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我們上學的城市屬于西北城市中污染十分嚴重的城市,再加上本來的惡劣氣候,說實在的,呆著挺不舒服的,于是大家閑下來時便會探討到關于氣候和環境方面的事。

談論到高興的時間,連上課都會不停地爭論,好像這些爭論關乎這世界的未來一般。在大家多次上課說話後,老師要求說話的同學站起來講講自己在談論什麼。站起來的是竇彥龍,他說他講的是qy的皮影戲,那是一絕,當地人十分愛看。再老師花了好大時間後,終于搞清楚了我們在說自己的家鄉好,說著老家的特產。老師听後,並沒有生氣,而是說讓大家準備準備,下節課我們大家都參與說說自己的老家,上一節活動課。

這節活動課有老師主持,他讓大家分成不同地域開始講,每人講一些,大家把材料分一分,各自介紹一類,先準備好的地方先來,希望大家積極參加。反正就是每一個活動課的開場白,老師在上面講解和啟示著,搞得似模似樣,同學們開始了。

第一個上講台的是班長鄧聰——qy人,他說的是qy的剪紙︰

qy剪紙題材廣泛,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繼承了古老的民間藝術傳統,其風格古拙質樸、粗獷奔放、簡單明快,並加以大膽夸張、自由裝飾。

上面的說法顯然是來源于網絡,他在後面有分別介紹了qy剪紙的內容取材、表現手法、藝術特色、主要在什麼時間張貼還有剪紙是如何繼承的。顯然將講得津津樂道,喜不勝收。我看著他的得意,心中的問號變得大了,要不是他今天在講台上活靈活現地講,我差點記不起來他作弊被抓的事了,但是那件事怎麼處理的,我不知道,好像通報欄中沒有出現過。最後他還說,在2004年,qy剪紙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不想去考證什麼,只想知道為什麼他沒有被通報。

第二個是竇彥龍,他講得是qy的皮影戲︰

皮影是皮影戲的主要道具。隴東皮影戲源遠流長,又稱「燈影子戲」、「牛皮女圭女圭戲」,遠在北宋時期就作為一種**的藝術存在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條件,使隴東皮影即吸收了sx兩路皮影精華,又受寧夏粗獷風格的影響,從而獨具風貌,率直敦厚,粗放純樸,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人物造型基本上都不分側面,體現了我國古代多角度透視原理的創造。

隴東皮影在南路董志原一帶,用于演秦腔、眉戶,唯北路環縣固守本份,專演本縣獨有的道情(後演變為隴東道情)。

接下來介紹了皮影戲的受喜愛程度,他們是怎樣去看皮影戲,和看皮影戲時大家的習慣和風俗傳統,反正講了很多。竇彥龍是生活委員,當然不會有人說什麼了。這些我都無心听,我只想著鄧聰為什麼沒有被通報。

後面又有qy同學介紹著,分別說了qy的小吃,風俗,人情和旅游風景以及歷史名人,反正一大系列。在吃食方面,qy有qy臊子面、qy黃酒、qy杏子、白瓜子、qy隻果、黃花菜、寧縣九龍金棗和環縣羊羔肉,種類十分繁多,同學中還有人喊著qy活絡面。這飯學校中就有人賣。後來還有人補充了qy香包。

接下來就ln的同學介紹,介紹了ln特產︰碧螺春茶葉,油橄欖,銓黃,祁山隻果,古泉煙,西和麻紙,西和梨,當歸,黑木耳,柿餅,紅 ,蜂蜜,世紀金輝酒,大紅袍花椒,天麻,獼猴桃……

ts的同學則介紹了ts的小吃,旅游景點。小吃有鍋盔、漿水面、打鹵面、炒麻食、呱呱、扁食、面皮、肉夾饃、漿水、豬油盒和油酥餅,其中ts特有的就是ts酒碟、呱呱、漿水;旅游景點有麥積山石窟、興國寺、大地灣遺址、仙人崖、伏羲廟、卦台山、南廓寺、玉泉觀、李廣墓和花石崖等,另外李白也是ts人。

由于同學太多,老師顯然估計得不到位,最後只能是他問了︰「誰知道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是哪產的?」老師剛說時我就來了第二句︰「欲飲琵琶馬上催」,後面的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停頓了一下,老師接著又說問有沒有jq的同學,夜光杯就是jq的,再往上走還有莫高窟,這些都是相當出名的了,想必大家都知道,那麼誰能說我們省的玫瑰花哪的最好?最後老師自己說是yd。當然說道了這里,你肯定知道我所在的城市了,那就是中國以污染出名的城市——lz。

大家都在談,都在說,好像都是在說自己一樣,而我獨自沉默著,這回倒不是因為班長沒有被處分,而是因為我不知道我的家在哪,說起家鄉的情況,我真的不知該怎麼說。在大家大聲爭論到底那個地方的小吃更地道時,我悄悄地和大家往回宿舍的路上走著,走著,我要走到哪里去?

中午,小桂子和耗子又開始爭論起了臊子面。小桂子說ts臊子面好吃,有些縣城的臊子面只放大肉臊子,肥瘦相間,那味道就是沒的說。耗子不服氣,拿出他整理的關于qy臊子面的資料︰

qy民間傳統膳食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里不斷發出噓噓哨聲,又稱"哨子面"。qy臊子面制作獨特,吃法有趣,堪稱一絕。有一首民歌唱道︰"十八省里(那個)轉一遍,好不過咱們qy的臊子面"。你知道不?

qy臊子面做工精細,制作分揉面、排面、做湯、煮面幾個工序︰「揉的面銀團團,偷的面紙一般,剁的面千條線,下到鍋里蓮花轉,撈到筷子上打秋千,盛到碗里賽牡丹」。做成的臊子面條長如線,細如絲,長而柔韌,細而不斷,易于消化,老幼皆宜。因湯料不同可分為臊子面。如果湯料一變,便稱酸湯面。臊子面噴香美味,酸湯面清爽適口,別具風味。

小桂子還是不依不饒的說著ts臊子面,後來不知怎的,話題又轉到了ts的歷史人物和氣候環境,耗子也不甘示弱,你來我去,一直吵到午休時間,在大家一致認為停下來時,他倆才停了。大家是不是覺得不對勁兒,怎麼我又開始用外號來說故事了?你想知道原因嗎?自己去想,怎麼樣?(結尾我會告訴大家)

晚自習下了,我說我來問問大家,看看每個不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東西,先讓程大鵬說。(順便告訴大家,由于他姓程,我們覺得叫他程程比較好,但是由于程程是女性化的名字,于是干脆就叫他莎莎了,據說這是蒙娜麗莎的昵稱。)

當莎莎說lz有五泉山和牛肉面等景物和特色食物時,他不想多說了,顯然還有什麼,他不想說了,便去玩他的游戲了。第二個是我們宿舍的旺財,旺財說他是zy的,他沒有什麼要說的,其實他是不想和大家掙,因為他覺得不屑,這是他的眼神告訴我的。按照宿舍的轉向,我們問到了單明強︰「強哥,你說說你們by,你們by是不是by特多啊?」強哥說他們by有冶煉廠,每天排放的毒氣不少,污染空氣什麼的很在行,沒有什麼臊子面之類的,顯然是針對小桂子和耗子,但是他自己好像本應該就是一般,在近一年的生活下,大家都知道了強哥的個性,沒有人和他說什麼。到了不夜眠時,他說他們家種花椒,我們平時吃的花椒都不好,他觀察過我們吃的花椒,最多只有三瓣連在一起,而他們的好花椒是五瓣連在一起。接下來是小桂子,他笑著說ts是隴上小江南,當然是不錯的了,氣候適宜,風景優美,加上ts市,也是gs的第二大城市,怎麼會不好,來lz他就是不習慣,受不了。耗子開始了,據說好像qy是gs的第二大城市,qy的氣候和風景也沒有什麼不好啊,據《史記》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曾與中醫鼻祖岐伯論醫,有《黃帝內經》行世,「岐黃故里」由此得名,你們可知道?小桂子也不甘下風,便問耗子軒轅黃帝是哪里人,後來小桂子說是ts人,是ts的某個縣城的人。

爭論,沒完沒了的爭論,好像各自的心里都認為自己的家鄉是最好的,誰知玩游戲的莎莎來一句︰「我覺得lz也挺好的,有黃河看,還能一出門就吃到牛肉面!就是空氣污染大了點!」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把大家的心都平靜了下來,沒有人再爭論了,好像在各自找著證據,又好像想著各自所爭論的地方的不足。我則一直听著听著,不知道該說什麼。其實我也想像耗子和小桂子一樣,爭論我的家鄉,可是我是一個流浪的人,沒有特定的住所。

後來大家都問我,讓我說說,我說我都不知道我該怎麼說,說自己是哪里人,我生在ts鄉下的小農村中,在哪里度過了自己最快樂的童年,雖然和你們的童年不能完全相比,可是我還是很樂意回憶起小時候的事,後來我到過很多地方。當大家听完我說時都不吭聲了,又問我現在在什麼地方,我說在qh,在高原上,那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喜歡那個地方,天很藍的。後來大家非讓我說,說qh的特產,我說很多很多,只是我記不太清了,我不太怎麼了解,也沒上網去查。大家可能覺得我說到傷心處了,還不時的說些安慰我的話,可是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難過的。為了不讓別人覺得我有事,我特意查了些關于qh的特產,給他們讀了讀︰

發菜,學名念珠藻,因形似人發而得名。發菜是名貴山珍之一。由于發菜與「發財」諧音,人們圖吉祥,常被用作饋增佳品。因加強草原保護,現已禁采。

蕨菜,qh高原頗具特色的名菜,屬風尾蕨料,鮮女敕時采摘食用,若趁鮮女敕腌制,則翠綠如生、鮮味不咸。它以豐富的營養,獨特的野味而頗受人們喜愛。

人參果是一種甜食輔料,它的全株又是藏藥之一,性味甘、溫,有健脾益胃,收斂止血,生津止渴,補血益氣之功效,是有助健康,使人益壽延年的佳果,其果大,質量好,久負盛名,遠銷沿海各地,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中華蟲草茶是以冬蟲夏草為主,配以紅茶,野生柴達木枸杞、紅棗、桂元、蔗糖等,采用現代科學工藝,提取濃縮精制而成,保留住了冬蟲夏草所特有的營養成份和神奇的滋補作用。

藏寶王、青稞酒、qh湖果鯉、酥油、玻璃鹽、腸衣、凍綿羊肉卷、旱獺皮、黑紫羔皮、狐皮、猾子皮、昆侖彩石、昆侖凍石、馬鬃尾、牛春、猾子皮、牛尾、祁連玉、qh長毛絨、青鹽、青油、秋板皮、山羊板皮、山羊絨、水貂皮、駝毛、駝絨、xn大白毛、羊蹄筋、珍珠鹽、中壩玉、紫羔皮筒子。

為了節省時間,我就挑著念了,念完後全宿舍都不啃聲了,估計是沒有記下來那麼多的名字。他們都覺得我好了,都不再過問,我卻想了很多。

我一直沒有深層次的感受歸屬的重要,一直沒有把家在什麼地方看那麼重,反而覺得流浪是件好事,不過我現在並不這麼認為了,可能以前也沒有覺得流浪是件好事,只是覺得流浪不是件壞事,哪知被老師這麼一節活動課上的我心中涌起了無限的想法。我還記得同學說我是流浪狗,那是我很好的一個朋友,當時我覺得流浪狗很不錯,還把流浪狗當做自己的qq昵稱,個性簽名是︰我要流浪到世界的最遠的角落去,不再打擾你的生活。

今天看來我曾今認為最有趣的事,慢慢會變得不再有趣,甚至讓我討厭,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生活現實。當我們不再年輕時,我們不光會回憶那些逝去的歲月,不光感慨自己的無知和幼稚,不光會說自己的光輝歲月,還會改變自己最初的想法,而且是沒有人說服和教導的情況下。

再過十年,我們還會像現在一樣爭論嗎?我不敢確定,不過我會在以後慢慢觀察,告訴大家,希望你們能和我一起去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