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生尚未靠近之時,揚手便是一團碧光擊去,直如炸開一個響雷,將兩人身邊的兩**士擊飛多個。
如今戰場之上形勢變化,化顯與那一群平民狙擊那獸群之後開始往河岸上方的東北方位撤去,其後跟著一片戰車騎軍,在鐵丹金夏兩國之後卻又是蕭原率著藍陵騎軍盡出,直形成一個半圓,緩緩在大地之上移動。
若離與雪神見滌生已經出手,怎還能閑著,飛到兩國陣上,雷電劍光雨一般落下。那兩國騎軍雖訓練有素,慌而不亂,但如何能抵得過這修道之人。幸好三人只為了打亂其陣勢,不願多造殺虐,劍光所向只是為了使其墮馬,或將其戰車毀去。唯有蕭原所帥的藍陵騎兵成了奪命勾魂的使者,先前不可一世的兩國鐵騎瞬間潰不成軍,毫無陣法地向本軍陣地退去。
"吟秋!你和陳將軍先往陣中退去,鐵丹金夏兩國遠不止這些手段。"蕭原見到桃影似無限激動,連聲音都有些許顫抖。"秦兄弟,這是我人間之事,你們幾位若相助,勝之不武,可觀蕭某是否還應付得來。"
"你若應付得來,為何還要犧牲那麼多人的性命,讓他們白白等死。還有那麼多孩子。"若離仍在心傷方才那些幼童,加之自從龍虎雙相塔上前世宿怨引起相斗之後,連自己都未察覺仍是帶著些許敵視。
蕭原一怔,實則他都未料到有此一變。他與陳其芳所定計策只是以化顯兵士看來不作抵抗作為誘餌,在鐵丹不意之間從後陣突襲其戰車陣。因在那些淵蠓之前,戰馬都會腳軟,故前幾次交鋒,金夏一直都是以這群猛獸作為先鋒,令藍陵騎軍損失慘重。以此計策分隔開鐵丹戰車與金夏獸陣之後,先消滅戰車這一主力,日後再圖對付那惡獸的方法。但如有神助一般,突然便出現這數千平民,又似十分知曉淵蠓習性,將幼童之血作為誘餌,滅去這人間禍害。如此慘烈的玉石俱焚之計,焉能是蕭原所設。但他自也不是個會辯解之人,見到桃影後心中濤浪頓起,哪里再會顧若離的看法。
桃影看看蕭原,並未答話。許久未見,她鬢邊白絲更見明顯,實不該是她這個年齡就有的變化。若非這點零星白發,她看來仍和若離一般的天真嬌俏。桃影又轉向滌生,向他招招手道︰"滌生你這麼飛在空中不辛苦嗎,還不快下來。"
滌生落下地來,向桃影走近道︰"娘,你去向哪里了。爹,爹他"
桃影道︰"我知道你父親已經不在了,我見到了他那個土墳。你告訴我,是誰殺了你爹的?"
滌生一愕,不知該如何回答。蕭原卻跨上一步嘆道︰"吟秋,秦將軍之死全因我而起。"
桃影黯然點頭,似是早就猜到了這個答案。"陳大哥傳信于我,說他也去參加那武尊大會,我便料定他一定會死在你的手上。我父親被你所殺,如今我丈夫也因你而死。蕭原,你好狠心。"
這最後幾字之中藏著無盡恨意,卻令蕭原心中徹底冰寒。垂頭沉思片刻,卻不想又抬頭大笑片刻,突向滌生道︰"秦兄弟,你該當記得身上有我交給你的東西。也莫忘了我兒秋明也交給你了。"
道罷之後蕭原便躍上戰馬,意欲向陣前而去。不料桃影卻一躍而起,劍又刺向蕭原胸口。蕭原不避不讓全然讓那三尺寒鋒在上一次相同的位置刺入,然後又冷眼看著這劍鋒,似是等待著再一次穿胸而過。
桃影出手之際,心中實是恨極,故此身法之凌厲,連得滌生陳其芳兩人俱來不及攔阻。但萬沒料到刺入胸口之後,竟然最後還是停下了手,這一劍終究還是缺少刺到底的勇氣。
蕭原似已料到這個結果,向桃影淡淡道︰"吟秋秦夫人,多謝你手下留情,能容我這殘軀苟延片刻。你雖不能親手殺我,我卻定當使你看到我死在你面前。你父親丈夫俱因我而死,我這一生尚且不能贖,來生蕭某再把命送到你手上,望那時你再勿猶豫。"
此話說畢,蕭原再向桃影深深看一眼,便率著數萬藍陵騎兵過河直至兩國陣前。以藍陵兵力,陣中仍有數十萬步兵,但只列陣在營前,並未隨蕭原騎兵過河。蕭原此舉分明是想在戰場將這條命送掉,或許是見滌生已到來,再也不虞鐵丹金夏兩國能毀滅藍陵了。
桃影見蕭原策馬走過河去,身影被一片甲衣遮沒,再也控制不住伏到滌生身上哭泣。這番痛哭究竟是為恨自己手軟,為心傷秦聰,還是為心傷蕭原?連她自己或許都難以分辨了。滌生扶著母親,心下也是一片混亂。他料蕭原是一心求死,絕不允他再出手相助,但眼見蕭原要如此赴死,卻也和在龍虎雙相塔前見到父親秦聰墜入山崖時一般的心如刀絞。
"師弟。你叫伯母休要傷心,有我們在,豈能讓蕭原死在別人手里。"若離靠近向滌生道。桃影抬起淚眼看看若離,卻又握起了她的手。桃影她一手拉著滌生,一手拉著若離,顯見是已經看出兩人如今情分不薄,此舉分明是贊許之意。若離雖天真,又怎能不明,當下也略略臉紅不語了。
"那師姊,我們到底出手嗎?"雪神與紅鶴走來道。
"幾位莫如就讓武安王完成他這一心願吧。"陳其芳嘆道。"自鐵丹攻入化顯,令我王戰死之後,藍陵出兵來援,我便率殘部歸入武安王軍中。蒙他青眼,竟令我作了副帥。前幾日我二人帳中徹夜長談,武安王稱他如今已非武尊,只有幾個心願一了便不再貪念余生。"
"武尊之位被誰奪了?"桃影問道,但看到滌生黯然神色,便已猜到。她看看滌生,再看看遠處藍陵騎兵陣中見不到的蕭原去處,心中實是不知何等感慨。
陳其芳繼續說道︰"第一便是再見弟妹你一面,第二是望滌生救出他女兒秋明,第三是將藍陵托付到滌生你手上。"
若離不禁插話道︰"蕭伯伯沒有其他子嗣嗎,不然怎能夠將一個朗朗大國都交到外姓人手中?"
陳其芳看桃影一眼後道︰"藍陵武安王自廿年之前便不再納妃嬪,是以並沒有子息。那秋明究竟是他跟何人所生,武安王未告訴我,我也不好多問。"
桃影一震,心中自是明白蕭原為何自廿載前便不納妃嬪,看向滌生心中喚道︰滌生,你父親死前沒有告訴過你嗎?你,正是蕭原之子。
滌生搖頭道︰"我哪里懂得治國為君的道理,當時接下蕭老伯令符,也是一時之計。敵退鐵丹金夏之後,仍需他自己回藍陵為君。"桃影听滌生仍在稱蕭原為蕭老伯,便知兩人直到如今都未曾相認,卻不由心中掙扎更甚,不知是否該將滌生身世點明。
陳其芳嘆道︰"滌生你若不出手相助,武安王又只率這幾萬騎兵,全然無法抵擋兩國聯軍。但他既一心求死,定不允你出手,你該知武安王心性,你若上前,沒準反而促他速死。"
滌生道︰"如若鐵丹退兵,金夏獨木難支,應該也會收兵了吧。"
陳其芳道︰"鐵丹同金夏俱有並吞四海之意,包舉宇內之心,既已滅化顯連耆尼,又怎肯罷休。"
桃影搖頭道︰"連耆尼雖被佔,但並未被滅。"
陳其芳詫異道︰"弟妹你指的是?"
桃影道︰"連耆尼化顯本就是從赤水國分出,連耆尼國主正是我父王的妻弟。我離開秦聰後,不知該去向哪里。數日前重游桃江山村故地,見到他土墳之後,不想再留在傷心之地,就又亂走到了連耆尼境中。不想金夏驅惡獸侵攻連耆尼,連軍三十萬主力不是在戰場死于這猛獸之口,就是在降後被坑殺。那些平民,實則都是連**人的遺孀孤兒,他們從土著口中探听到這種惡獸的弱點,便挑出並非獨子的幼童作為犧牲,也算能夠為那些陣亡將士保留血脈,用這方法來滅那惡獸。如今連耆尼國人化整為零,等這惡獸除滅就各地再度舉事。"
陳其芳點頭道︰"連耆尼國君曾是弟妹你父王殿下之臣,故此將連耆尼或說赤水復國之望托到了你的身上嗎?"
桃影黯然道︰"我塵心已死,哪里還管得了什麼復國的志向。我在連國境內听到連國人的這個計劃,恰好遇到有人托付來尋我的紅鶴,便想趕到這里阻止他們,沒想到還是晚來一步。"至于是何人托付紅鶴來尋桃影,自是不言而喻了。
若離亦傷心道︰"若是紅鶴或者我們早片刻趕到,也不會平白犧牲這麼多幼兒。"
陳其芳嘆道︰"我化顯將士也是如此,甘願殺身成仁。不想我三人都擔負著一國之運了。滌生,你方才說可令鐵丹退軍,究竟是有何等計策?"
滌生向桃江南岸那陣地一望後道︰"我自有辦法的。"
若離吸口冷氣道︰"師弟你,你是想令那妖女如願嗎?"
滌生臉上陰晴不定,其余幾人卻大惑不解,不知若離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