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百三十二章環球旅行(下)

第六百三十二章環球旅行(下)

說白了,加納王國只是加納人的國家,而其境內的那些馬里人、桑海人等其他族裔都是加納人的奴隸,他們自然不在乎這些奴隸的死活。夏炎雖然也有些基本的正義感,但對這種情況,他卻根本管不了,所能做的也就是買下了幾十個自己看得順眼而且身體不錯、腦子也算靈活的青壯奴隸,到船上當水手怎麼也比被人當牲口一樣賣來賣去強得多。在這些黑奴當中,有一個名叫納雷的馬里小孩引起了夏炎的注意

此時的夏炎已經注意到,黑人的身體素質普遍要比東方人好(注1),尤其是身體的爆發力與柔韌x ng,像他身上那種在東方遠超常人的驚人爆發力如果放到黑人身上,雖然也一樣堪稱出類拔萃,但已經在「合理」的區間之內。但世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種族,黑人的智力相對于他們優越的身體素質,顯得較為平庸,而且也許是文化的影響,黑人普遍不喜歡動腦子,感x ng大于理x ng,缺乏深遠的思慮,使得他們智力相對較差的弱點被進一步放大。但納雷這個黑人小孩卻顯得與眾不同,不但好學,而且勤于思考,這令夏炎對其格外看重。

這一方面是因為聰明好學而又智勇兼備的人才本就十分難得,也因為當年父親對他的教誨,趙曾經說過,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x ng格,但反倒是其中那些具備與其民族x ng格相反的長處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尤其是那些主要與人打ji o道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注2)。而納雷正是這樣的人,因此很自然地引起了夏炎的注意。而在潛意識里,因為夏炎自己也是這種「異類」,「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因此很自然地會對「同類」比較親近

納雷原本是一個虔誠的什葉派穆斯林,但夏炎只用一個問題就動搖了他的信仰,「為什麼伊斯蘭教傳入西非之後,你們的生活反而不如以前了呢?除了有更多的黑人被阿拉伯人變成了奴隸,與以前有什麼區別呢?」

而不久之後,納雷又跟著夏炎來到了北非,看到這里抬眼就能見到的阿拉伯人奴隸主與黑人奴隸,他的信仰動搖了,但飛速成長的他也明白宗教也有其積極作用,對于部族眾多的西非,也只有借助宗教的力量,才能將各個黑人部族團結起來,但是具體該用什麼樣的宗教政策,那就得好好斟酌一下了

當夏炎踏上歐洲的土地之後,張雨終于不得不和他暫時分開了,因為之後夏炎改走陸路,而歐洲內陸不但拼搶、關卡也多如牛m o,ji o易的利潤直線下降,行進速度也要比海路慢得多,張雨自然不可能繼續留下來l ng費時間。于是在接下來的行程中,一行人兵分兩路,張雨帶著船隊沿著歐洲的海岸航行,一邊繪制海圖一邊跟所到之處的商人進行商品ji o易,以貼補這大半年來的巨額hu 銷;夏炎、雪代巴以及納雷等十余個隨從走陸路,一邊了解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一邊欣賞各地的景致風光。不過由于張雨充分發揮了金錢的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歐洲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商業網絡,所以夏炎他們想要玩失蹤並不容易。

這個年頭的歐洲可不太平,而且因為當初辛棄疾突如其來的西征,歐洲人對于夏炎等人的東方面孔很明顯是厭懼大于好奇的,若非夏炎他們身手不俗,而且不存在語言溝通的問題,只怕他們早就栽在某個不知名的小鎮上了。說到這,不得不再次贊嘆夏炎的語言天賦,若非他在短時間內便學會了歐洲最常用的幾種語言,只怕大家根本就寸步難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夏炎就已經學會並j ng通了羅曼語、日耳曼語、斯拉夫.希臘語(即東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由于斯拉夫人長期被羅馬人統治,在這個年代斯拉夫語還未從希臘語中完全獨立出來。)和英語,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不過夏炎自己卻覺得沒什麼難度,在他眼里,不同的語言之間是有共通之處的,只要能夠m 清規律,學習速度就會越來越快,他學習第一m n外語hu 了六個月到j ng通的程度,第四m n就只hu 了三個月,若非歐洲語言與東方語種差別太大,這四種外語他只hu 半年就可以搞定,反正他暫時只需要能夠會話就行,書面語可以在旅途中慢慢學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歐洲人都疏離夏炎這樣的東方人,至少沒被辛棄疾西征直接b 及到的伊比利亞人和法蘭西人是這樣,甚至還有天主教的教士想要接引夏炎和雪代巴入教(納雷等人被視為奴僕而被直接忽略了)。夏炎並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將信義看得極重,為了在歐洲的旅行方便一些,受洗就受洗吧,做個樣子而已,需要的時候來個死不認賬就行了,反正據夏炎觀察,很多天主教神職人員背地里也照樣干著男盜nv娼的勾當,所以他根本不會有什麼負罪感

注1︰這是夏炎考慮到黑人普遍營養狀況不佳、進行了相應修正之後的結果,否則的話,宋人的身體素質在這個時代名列前茅,並不輸給這個年代沒有經過黑奴貿易「優勝劣汰」而且還普遍營養不良的黑人。畢竟歷史上華夏人的基因曾經歷過三次大倒退,其中影響最大的兩次都在宋代以後

ps︰即使這樣,現代中國人的基因在世界上也不算差,只能說先秦華夏人的基因太牛B了

注2︰例如中國人普遍珍惜生命,因此歷史上最頂尖的領袖卻大都是不怕死的(即使是為了保命連妻兒老父都拋棄的劉邦,其實也是不怕死的,不然他也不敢先後與強大的秦軍和項羽作對了,只是他不作無意義的犧牲罷了。),而日本人普遍不怕死,因此成功的領袖卻反而那些比較珍惜生命的,例如歷史上的「老烏龜」德川家康,幾十年里一直甘當人家小弟,遇到危險能逃就逃,忍到天下比他厲害的人都死光了,才出手欺負人家孤兒寡母,最終統一了日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