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百一十四章莽 夫(下)

第六百一十四章莽夫(下)

這個矛盾很令人糾結,但平清盛雖然年老,畢竟也曾是一代梟雄,他很快就作出了決斷,撤因為如果不撤,那麼必死無疑,撤了雖然也有很大風險,但至少還有卷土重來的希望。何況,平家的後台並不是日本的朝廷,而是大宋帝國

不必戰斗就能進入京都本來應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木曾義仲卻很頭大,因為平清盛在退出京畿之前將城內所有庫存的錢糧都帶走了,而這時木曾軍的總數已經驟增到十萬之眾(日本的牆頭草比中國更多),本來還指望在京都獲得錢糧和物資的補充,這下全泡湯了。想不到什麼好辦法的木曾義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在京畿就地補給,如有反抗,格殺勿論。結果原本對平家離開而將木曾義仲視為救世主的公卿貴族和下層民眾全都傻了眼,十萬之眾放開了搶掠,破壞力何等驚人,只是不到一個月時間,日本境內最繁榮(不算張家的佐渡島)的近畿地區就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無人區,而那些公卿貴族雖然沒被b 及到,卻因為木曾義仲粗鄙無禮的行為(其實他不是有意的,雖然木曾義仲出身名m n,但卻是在木曾鄉下長大,養父又是賤民出身,能有文化才怪。)而自認為受到了侮辱,因而又與平家暗通款曲。而平家回國的二十萬大軍雖然因為木曾佔領京都的緣故,一開始有些軍心不穩,但木曾義仲的暴行卻很快讓大家同仇敵愾,而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也就此發生。

趙衰說木曾義仲只是將才而非帥才,那是按照中土的標準,在日本這個島國上,他的軍事才能卻堪稱是出類拔萃,而平家雖有二十余萬兵力,卻欠缺一個合格的統帥(平清盛年老,已經無力親臨戰地,而且即使他年輕時,也更多地是以政治才能聞名而非軍事才能。),結果木曾義仲充分發揮了騎兵的速度優勢,利用平軍統屬不一的缺陷,在幾天時間內連續長途奔襲,殲滅多支小股敵軍,挫傷了平軍的士氣。幾番小勝之後,木曾義仲自認為時機已然成熟,便于天王山一帶設伏,與平軍主力展開決戰。

由于平家統治日本已經有些年頭,木曾義仲認為那些歸附的豪族其心難測,因此他只帶上了自己的主力出戰,使得雙方的兵力差距驟增到十倍以上。但在戰斗中這些信濃山里的猴子們卻發揮出了令人瞠目的戰力,木曾義仲知道以對方十幾萬大軍的可怕數量,光是拼體力都能將自己這一萬多人累死,因此他很明智地只盯著平家的旗本猛沖猛打,經過兩個多時辰的鏖戰,平家的八千多旗本武士幾乎全部拼光,連軍旗都被奪走,平軍的士氣遭到重挫,而那些歸附于平家的諸侯和豪族也紛紛心生二意,不約而同陸續地退出了戰場,木曾義仲見狀立刻率軍一路追殺,只管平家本家及其家臣的軍隊,其他的雜牌部隊只要不擋路就全部放過。這種做法令平家的直屬部隊遭到了幾乎毀滅x ng的打擊,損兵幾近十萬人的他們甚至都保不住本州島上的領地,而不得不退至狹小貧瘠的四國島,依靠水軍的優勢固守這最後一片領地。而那些牆頭草們則紛紛月兌離平家自立或是另尋新的主子,本已有病在身的平清盛于憤懣之中吐血而死,平家勢力由此大衰,但木曾義仲雖然獲得了這次空前的大勝,卻並非此役最大的獲利者

就在木曾義仲與平家斗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一直托庇于他岳父——伊豆國大名北條時政的小白臉源賴朝卻在老婆北條政子的支持下漸漸架空了他那個同樣野心勃勃的老丈人,全面接管了伊豆國的軍政大權,並悶聲發大財,利用兩強現在都無暇分心的機會,率軍襲取和說降了五國之地,完全控制了整個關東地區。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糧食產區(盡管這時還沒被充分開發,但還是比信濃山區富庶得多。),源賴朝也因此將軍隊規模迅速擴張到十萬以上,而且他還與弟弟源義經取得了聯系。

與源賴朝主動奪權不同,年紀還不到十八歲的源義經得到了養父藤原秀衡的絕對信任,並被授予了指揮奧州全部兵馬的大權。源賴朝雖然心底里看不起源義經這個婢nv所生的小子,甚至根本沒將他當作自己的同胞兄弟,但現在大敵當前,他還是假惺惺地抱著弟弟痛哭出聲,源義經深受感動,表示願與哥哥同心協力,打倒平家為父報仇。

兩家合流之後,源賴朝一方的軍隊數量已經超過了十五萬人,而源義經更是不亞于木曾義仲的出s 將才,完全有能力殺上京都與平家一決勝負。但源賴朝卻一直只顧著四處攻城略地,直到木曾義仲佔領京都並打敗了平家的主力之後,他才準備起兵「上洛」,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根本就是準備摘桃子去的

而這時的木曾義仲雖然打敗了最大的敵人,但畢竟眾寡懸殊,本部兵馬的損失也大得驚人,而且這次空前的勝利完全麻痹了木曾義仲的神經,令他變得更加目空一切,根本听不進任何的意見,而他的絕大多數部下也在其縱容下愈發地無法無天,不但將他們能夠得罪的人幾乎全部得罪光了,而且這支原本的勁旅也在驕奢逸中迅速地變得腐朽了,而這時不堪忍受的日本國王卻已經派人將密詔送到了源賴朝的手上

源賴朝等的就是這一刻,他立即以王命為由傳令給他的兩個弟弟源義經和源範朝(這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雖然才能不算突出,但比起源義經,他更得源賴朝的信任。)兵分兩路上洛勤王。木曾義仲依然勇猛,但他的軍隊卻已經爛掉了,又豈是源賴朝大軍的敵手?何況對方的大將源義經的本事也不在木曾義仲之下,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擅長謀略的源義經可以說是木曾義仲的克星,因此木曾義仲的失敗也就幾乎是必然的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