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百三十四章 處置俘虜(上)

第五百三十四章處置俘虜(上)

m ng古人很憤怒,他們覺得這十幾年里包括他們自己在內的大漠諸蕃根本就沒有大規模南下侵擾,甚至還與大宋的兩個勁敵金遼兩國多次ji o戰。雖然其原因是大宋勢弱時國土與大漠不相鄰,而大宋奪回燕雲十六州乃至遼西以後,大漠諸蕃又「柿子揀軟的捏」,只敢進入三國之中較弱遼金兩國抄掠,尤其是其中江河日下、與其關系又不太友善的金國,但草原上除了塔塔兒人以外的大部分主要部族上下還是都認為他們對大宋是有恩的,因此趙所說的要征服大漠便是典型的忘恩負義。

當然,更主要是因為現在大宋的確實力強大,並非只是嘴硬吹牛而已,如果只是那樣的話,務實的草原人也許只會付之一笑,可事實是連昔日那樣可怕的nv真人都被大宋反攻倒算滅了國,何況是現在還遠未完成統一的大漠諸蕃呢?即使大漠諸蕃這次依然能夠依靠「避其鋒芒、分兵s o擾、擊其惰歸」的老辦法擊退宋軍,代價也必然十分慘痛,哪怕因此人口減半,他們都該謝天謝地了

不過他們也只敢嘴上抱怨兩下,畢竟趙已經答應放他們走,如果因此觸怒他而送掉了x ng命,那可就是冤大頭了,地上又多出的幾具尸體就是很好的警示。不過趙並沒有一味地采取高壓政策,而是進行了簡單的闡釋,這里的m ng古人數量並不多,但如果他們能夠成為一顆顆種子,將來就可能發揮出超乎大家想象的巨大功用,畢竟同樣的話若是由他來說,分量會重得多,而以後也不太可能還有這樣的機會了。

「現在金國已經沒了,將來遼國也將臣服于我們大宋,而你們肯定是要‘打草谷’的,那時必然會與我們大宋發生沖突,既然如此,我自然要先下手為強了。」,趙理直氣壯地說道。

這一點那些m ng古人也不能否認,由于某些生活物資的缺乏,再加上游牧民族由于生產生活方式的局限,對于災害的抵御與承受能力很差,經常會陷入活不下去的境地,所以南下從農耕民族獲取必要的生活物資是不可避免的,而其中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游牧民族搶掠農耕民族(不光是漢人,還有歷史上的氐人、渤海人甚至部分nv真人。),而人類的貪y 與獸x ng又令這種搶掠行為擴大化,使得歷史上的民族矛盾常常極度j 化。

「可是漢商太心黑,還時有時無,大漠上的旱災和‘白m o風’一來牲畜就要死掉一大半,我們除了南下‘打草谷’,還有別的活路嗎?」,m ng古人並不是一個容易低頭的民族,但現在他們全都成了階下囚,大宋又如日方中,根本不是現在征戰不休的大漠諸蕃所能正面對抗的,所以這些m ng古人的話語中難得地帶上了一點悲情s 彩

趙當然不會只听他們的一面之詞,當即反駁道,「他們要價高點是正常的,到大漠來做生意可是隨時會送命的,風險這麼大,不多賺一點,誰肯來啊?至于災害,大宋的百姓同樣也會遇到,為什麼他們可以堅持下來,而你們卻要將痛苦轉嫁給你們的鄰居呢?」

「那是上天不公,將我們放到貧瘠苦寒的大漠上,而將富庶繁榮的中原給了你們漢人!」,人群中某個愣頭青不知死活地叫囂道。

「在幾千年前,當時的中原也一樣是沒有開發的荒涼之地,是我們漢人通過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建設出如今富庶繁榮的家園。而你們呢?幾千年來毫無進步,還好意思說上天不公?而且即使是現在,我們漢人若也像你們一樣懶惰,不出半年就會饑荒盛行,糧食是要農民種出來的,而不是老天的恩賜!」,趙的語氣漸漸轉為森寒,「強詞奪理的人會l ng費我們有限的時間,等于是殺人與無形,既然你無法辯駁又不肯認錯,那麼就去死吧!」

隨即那個嘴硬的家伙就被從人群中拖了出去一刀砍掉了腦袋,m ng古俘虜們這才意識到他們的生死依然c o之人手,立刻安分了許多,趙也得以從容地說明自己對于大漠諸蕃的一些看法和大宋的民族政策,而不必因為無謂的爭論l ng費太多的時間。

听說在大宋當兵可以衣食無憂,立功之後還有豐厚的獎賞,甚至還有可能獲得能夠傳給子孫的封地,若是因為訓練和戰斗中表現出s 而轉為職業兵(注1)的話,哪怕只是普通士卒,每年的軍餉也至少有一百兩銀子,m ng古戰俘中的一些年輕人紛紛意動

注1︰大宋目前的職業軍人數量在十萬人左右,除去其中的中高級軍官(只有職業軍人才能擔任連長以上的軍職,義務兵就算軍功再大,只要他自己不願轉為職業兵,就最多只能升到排長。而一旦成為職業兵,就不能自由退役了,申請還是可以的,但上司可以不批,而自然退役則更是要等到年滿五十歲。),平時主要擔任新兵以及地方民兵的教官,戰時則作為j ng英部隊在關鍵時候使用。軍餉及各種福利加起來,最低的也有一百兩一年(一般只發一半給其本人,至于另一半,如果有家人,則給其家人,如果沒有,則暫時存到軍隊里,等其結婚時再發給他以支付相應的hu 費。),蕃兵享受與漢兵同等待遇,但是必須強制學習漢語和漢文,相關費用從其軍餉中扣除,直至他們學成出師,達到宋軍對他們對應軍階的相應要求。

這種做法是趙當年建立衛軍之初就確立的原則,將錢ji o給官兵們的家人,遠比直接給其拿去hu 天酒地更能培養他們的忠誠。而軍人有了文化,不但學習能力會相應增強,榮譽感和愛國心也會隨之強化,如果光是能夠打仗,這種人只能叫做武夫,不配稱為軍人。而相應的費用雖然高昂,足有北宋時期禁軍待遇的四倍以上,但因為其中一半以上都以非金錢方式支付,軍隊本身又有大量的農場等相關產業,所以大宋朝廷的財政壓力並不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