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百零四章飛虎軍(中)

第五百零四章飛虎軍(中)

渤海軍中則都是屬于古代東胡語系漁獵分支的民族,如高麗人、渤海人、甚至還有少數nv真人。其中高麗人雖然與nv真人同宗,但由于長年以來的領土爭端與文化上的優越感,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對于金國都是惡感多于好感,當初與金國結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高麗人已經臣服于大宋,他們與nv真人的關系自然愈發惡化,簡直到了不能共存的地步,而nv真人自然也不會心慈手軟,隨即便針鋒相對地對境內的高麗人大肆迫害,兩族的矛盾日益j 化,而金國境內的高麗人數量又不多,形不成一支獨立的勢力,而他們的母國實力有限,還有日本這個大敵如鯁在喉,自然也沒有多少余力予以支持,因此金國境內反金的高麗人前來投靠飛虎軍,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而渤海人這幾十年雖然一直是金國的國族,享受著幾乎與nv真人等同的優厚待遇,但是當年那些見證過渤海國滅亡的老人現在還未死絕,完顏阿骨打背信棄義反戈一擊、導致渤海城內十余萬軍民死難、令渤海國徹底滅亡的深仇大恨他們從未忘卻,只是以前一直沒有機會,不得不將仇恨深藏于心罷了,現在金國日沉西山,他們自然不甘心繼續為仇人賣命了。不管動機是為了報仇,還是乘機抱上大宋的粗tu ,至少他們的誠意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nv真人,自從被烏林答麗點破之後,辛棄疾終于意識到,nv真各部之間的矛盾遠比他原先以為的要尖銳深刻得多。既然連那個幾十年來和金國皇族廣泛聯姻的烏林答部他都願意與其聯手,何況是那些與完顏部關系更加不睦的nv真部落呢?作為一個戰略天才,辛棄疾雖然年紀輕輕,卻深明統戰工作的威力,團結盡可能多的力量,打擊盡可能少的敵人,這才是兵法的正道啊

飛虎軍組建起來以後,辛棄疾手中的軍力已經相當可觀,以飛虎隊為骨干、游騎兵大隊為奇兵,以三萬多人的飛虎軍正面與敵決戰,對付東京道最多只能以猛安為單位作戰的金軍,已經足夠了。畢竟,雖然飛虎軍目前的戰斗力還不算強大,但是他們卻有著先敵發現的情報優勢,還有能夠打掉敵人指揮官的狙擊手幫忙,作戰效能何止倍增?再說了,即使不考慮這些,他們也有多達三四倍的人數優勢呢。

辛棄疾甘冒奇險擅自建立的飛虎軍果然沒有令他失望,他們只hu 了十天的時間,就消滅了金軍一個猛安七千多人,並成功地攻佔其所駐州府,這個速度可比他們干頭一票時所hu 的一個多月時間短多了。雖然這個猛安無論是兵力還是素質,都不能與駐守廣寧府那個重鎮的猛安相比,但依然可以看出飛虎軍的進步。如果這次戰役只能說是牛刀xi o試的話,那麼飛虎軍強襲東京道下轄諸州中的頭號重鎮沈州、切斷東京道首府遼陽府與上京之間聯系的戰斗,無疑具有更大的說服力。他們只hu 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攻克了沈州下轄的所有縣城,消滅金軍九千余人,並將沈州城團團包圍。

雖然沈州城要比廣寧府更加高大堅固,但如今的飛虎軍人數已經突破了四萬,如果將民夫也算上,更有十萬之眾,如果發起狠來,攻下沈州城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但辛棄疾卻沒有這樣做,因為他要「圍城打援」。

根據自己以前所知道的一些信息,以及烏林答麗的補充,辛棄疾深知自己截斷金國南北通道後,鄰近的各大猛安肯定得出兵救援,否則上面怪罪下來,他們可擔待不起。但是,由于猛安謀克制度下的金軍只是半職業士兵,又有州府和大量的縣城鄔堡要守,所以離開駐地越境作戰的話,除非能夠獲得朝廷下撥錢糧的支持,否則每個猛安能夠出動三千人馬就頂天了,飛虎軍完全可以將其各個擊破。那時我軍士氣高漲,而沈州金軍則會徹底喪失斗志,沈州城便可以不戰而下。而即使各大猛安之間奇跡般地協調好了,將各支援軍擰成一股繩,辛棄疾也毫不畏懼,因為敵軍的總兵力決不會超過一萬五千人,以飛虎軍現在突飛猛進的戰斗力,吃掉他們也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而金軍的軍官們顯然還沒有這樣的水準,他們的增援紛lu n而無序,使得辛棄疾始終能夠維持異常巨大的兵力優勢,而輕易地將這些上m n送死的金軍一支支地干掉,己方的傷亡人數也遠比辛棄疾起初的預料要xi o得多。消滅一萬多金軍,飛虎軍卻只死了兩千多人,這對這支甚至沒怎麼認真訓練過、而且以步兵為主的新軍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奇跡。也正是由此開始,飛虎軍逐漸形成了他們的軍魂,「在飛虎軍面前,沒有不可能的事」

其實在這段時間內,金軍也不是全無勝機,東京道的首府遼陽府畢竟是金國現在的第二大城市,駐守該城的金軍也有將近三萬人,從中ch u出一萬甚至一萬五千人出城,與各路援軍對沈州的飛虎軍南北夾擊的話,辛棄疾也沒有必勝的把握。但他最終還是冒險賭遼陽府的金軍不敢出城,因為他在此前的戰斗中已經多次用過將城內金軍引出殲滅,再乘虛拿下城池的計策(似乎不能算是典型的調虎離山之計,因為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奪城,而是在野戰中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遼陽府的金軍將領肯定也有所耳聞,何況派兵出城也只有幾分勝算,功勞又不算很大,還得與人平分,若是中了敵人的計策而損兵折將、甚至將遼陽府丟了,那可就是彌天大罪了,而金國如今的官吏們已經日益官僚化,敢于出頭擔責任的已經很少很少了,所以他們會如何選擇,是顯而易見的事。當然,即使金軍兩面夾擊,辛棄疾自度依然有七八分的勝算,而即使敗了,他的游騎兵大隊也可以全身而退,否則他也不敢無視這一風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