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身後事

第四百六十二章身後事

再考慮到張俊盜匪的出身,他的表現其實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要知道北宋那些自幼苦讀聖賢書的文官與世代將門的武官們,當初投降金軍的都佔了十之**,這樣的大環境下,又能對一個小土匪如何苛責呢?

後來趙對其評價道,「俊以弱冠之身(張俊下山投軍的時候才十六歲,懷疑他的山賊身份是從其父輩那里傳下來的。),棄惡業而赴軍旅,為國征戰凡數十載,功在社稷。俊雖小節有虧,然縱是韃虜勢大之時,其雖有怯戰之時,卻無屈從之意,較之賣國求榮之徒,有大功德」。說到底,張俊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社會最底層的問題少年抓住時代機遇,努力奮斗而取得個人成功的艱難歷程

雖然趙出于公私兩便的目的,對張俊給予了不低的評價,但士林百姓自有他們的價值觀(宋代「笑貧不笑娼」的風氣尚未興起,而一分為二分析歷史人物的辯證思想也尚未得到廣泛接受),所以張俊的歷史評價雖然與趙記憶里稍好了一些,但還是挺杯具的。盡管張俊的遺體回國安葬後,趙構父子都親往吊唁,也算得上是死有哀榮了

張俊死後,遵照他的遺言,除了石見這個從日本人手里勒索過來的封國留給張儂和她一對年幼的子女外,張家其他的財產則全部分給張俊別的妻妾子女。由于石見銀山的真正價值尚未公諸于世,所以大家當時對此還算滿意,不過是一個人口十幾萬、百姓還不會說漢語的外國窮縣,他們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然而,張俊下葬之後他們才知道,張俊在臨死之前還對他那五千私兵做了妥善的安排,因為為了保證張家的權勢地位不出現大幅度的滑坡,張俊唯一一個算得上是有些才能的佷子張子蓋必須回到大宋出任外籍兵團的兵團長,以盡量保持張家在大宋軍界的影響力。但這樣一來張家便沒有可靠的人選來統率這支足有五千多人的私軍。再說,趙可不像他的那些先祖們那樣沒用,他也不可能容易張家的下一代繼續將一支數量如此可觀的軍隊控制在其家族手中。

基于這樣的考慮,張俊將其中戰斗力稍弱(這只是相對來說,其實即使是這些「弱兵」,也不遜于日本下級武士的平均水準。PS︰順便說一下,此時由于日本的武士階層才剛剛興起沒多少年,也未進行過影響深遠的「兵農分離」改革,武士佔日本人口的比例相當低,幾乎要一千人中才有一個,也就是說全日本也就一萬多名武士。而在歷史上後來的江戶時代,120-150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武士,以此兩者作為參照,便可以明白張俊的這支私軍至少在單兵戰斗力上還是很強悍的。)又沒有什麼突出特長的三千多人按照其往日功績予以經濟補償後全部遣散,總共花費五十余萬兩銀子(由于日本金銀便宜,所以支付方式以銅錢為主,這五十余萬兩銀子的金額是按照大宋的兌換比例折算出來的,如果按照日本的行情,幾乎能達到一百萬兩。)。

而那些精銳老兵與下級軍官(其實也沒有高級軍官,因為總共就那麼多人,有個張子蓋當主將就行了。)則有兩個選擇,一是同樣在拿錢後遣散,二是向張儂母子(因為張俊的幼子現在還小,所以必須有個成年人暫時代其行使家督的權力,而即使張俊沒有確保愛妾安全的心思,張儂也肯定是最合適的人選,誰叫張家第二代實在太不爭氣呢?)宣誓效忠後成為專屬于日本張家分家的武士(這個年代的武士還是很重視義理的,與歷史上後來「下克上」盛行的風氣有很大區別,就好像中國先秦時代與後世的差異一樣,所以其實不管哪個文明都曾有過「人心不古」的情況,道德水準與生產力水平並非一定是同步的),自此與本家再無瓜葛,也不再保有大宋官軍的身份(其實本來就已經不再是大宋官軍的正式編制了,只是名義上還從屬于宋軍中的外籍兵團,誰叫張家有錢呢?)。

由于這些老兵油子基本上已經離不開軍隊,所以他們大多都選擇了第二條路,于是張家的私兵在由暗轉明的同時,數量也銳減到一千出頭(武士之中也有文職的),這樣一來既能讓張儂母子自保,也不會引起大宋或是日本朝廷的忌憚和不安。這些新晉(以前他們雖然戰功赫赫,卻由于是加入宋軍作戰,因此一直沒能獲得武士的身份。)的武士全部直屬于(日本)張家家主,被稱為「旗本」,雖然人數不多,卻在其後的歲月中以其武勇和忠誠證明了他們的價值,而「旗本武士」制度也被日本的其他武家勢力紛紛效仿,這無疑大大增強了日軍的戰斗力,卻也令後來日本內戰變得空前殘酷。

這些問題張家的二世祖們(以及一些老娘們)是不會關心的,可是在此過程中發放下去的一百多萬兩銀子卻令他們無比心痛。張家雖然早就是世界首富,但這幾年來被趙攤派過多次,花費著實不小,現在又一下子送出去這麼多錢,他們怎麼受得了?何況張家是有錢沒錯,但還得分成好幾份呢而且那筆數額巨大的安置費是先從遺產里面扣除的,也就是說,這個沉重的負擔將由大家分擔,而那個「狐媚子」則沒有半點損失,大家自然不願意了。但是張儂雖然是孤兒寡母,現在卻有上千名武士在手,那些紈褲們縱然成功地收買了家中的一些遠親作為聲援,也不敢輕易和其翻臉。但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張儂那個自出生以後就一直體弱多病的兒子卻因病夭折了,這下張儂母女的處境立刻就變得異常險惡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