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推 倒

「不會!」,吳碧雲幾乎是月兌口而出,趙的條件很過分,但對她來說,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自然不會放過難得的機會,但她馬上就意識到自己有失女孩子的矜持,俏麗的臉蛋不由漲得通紅。不過沒辦法,男女之間的關系,向來是主動的一方吃虧,霸王硬上弓的除外

但吳碧雲的臉上馬上有閃過一絲遲疑,擔心地問道,「孩子怎麼辦?奴只要能夠一直跟隨殿下就好了,但孩子不行,如果他們生下來卻要被人說成苟合生下的野種,奴寧可離開殿下」,因為離開趙的日子太久了,吳碧雲的稱謂語氣已經又恢復到了當年初見時的光景。

趙听到這段話後卻反而微露笑意,吳碧雲能夠連還沒影子的兒女都考慮到,證明理智尚在,那麼之前的話就並不是一時沖動才說出口的,趙便放心地讓她留下,同時安慰說自己如果真的要了她,即使沒有名分,也一定會平等對待所有的孩子,至少不會再分嫡庶。當然了,有所偏愛是無法避免的,能不能得到這種偏愛,就得看他們自己的努力了,听完這些吳碧雲也終于放下心來。

說實在的,宋代一夫多妻相當普遍,趙又是一方藩王,想要貫徹上一世的一夫一妻觀念是很困難的,不過趙也不想像他那位種馬爺爺當年那樣,一個人佔掉了幾萬個女人,即使像父親趙構那樣,「只有」百十個妃嬪,他也覺得太多了,還是精益求精的好,畢竟他是要對自己的女人負責的,如果數量太多他非變成*人干不可因此趙在擇偶的問題上,眼光異常挑剔。吳碧雲才貌雙全,而且還會些武藝(主要是習武的女子身材一般相對要好些,但在趙眼中,卻還不足以令已經有點「曾經滄海難為水」的他心動,而趙對吳碧雲也沒有特別深厚的感情,畢竟中間最關鍵的階段曾經分開過好幾年,所以他才會提出那樣過分的要求。本來就不夠吸引人,如果還不能省心,趙又何必為了這個可要可不要的女人做那個冤大頭呢?

吳碧雲對此也心中有數,從來都不要求什麼,但也正因為這樣,當趙感覺累了的時候,只會到她這里放松心情,而吳碧雲也因此漸漸在趙的心中,佔據了別人無法取代的一個位置,即使那幾個無論是美貌還是才智都勝她一籌的女子也是一樣。也許,這就是所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過,趙其實也沒有那樣沒良心,人渣三大行為準則中的前兩條「不主動、不拒絕」確實很得他的認同,但第三條「不負責」卻是被他鄙棄的。趙一直覺得,如果不喜歡甚至討厭,那麼就不要娶她(哪怕是因為利益娶了,忘恩負義也一樣是很該死的。),「始亂終棄」是要被天打雷劈的,男人嘛,總得有點責任心才行

趙現在不給吳碧雲名分,讓其不明不白地跟著自己,其實是為了考驗她,畢竟吳皇後雖然與其有過師徒之誼,也是名分上的母子,但自從那次變亂之後,兩人的關系就幾乎是反目成仇了。雖然這兩年里趙的祖母與父親一直在想辦法努力斡旋,但嫌隙一旦產生,就沒那麼容易消除,何況即使是父親趙構,趙心里對其的怨氣也沒完全消失呢。因此吳碧雲此來未必就沒有什麼別的目的,所以趙必須「考驗」她一段時間,確認她真是鐵了心要跟自己,哪怕因此耽擱了時光而嫁不出去成為老姑娘也不後悔,趙才能放心,反正他是御姐兼女控,吳碧雲年紀稍大一點他只會更喜歡

同時趙也是想要先「試婚」體驗一下,免得結合之後再發現二人性格不合之類的矛盾,他現在是一方藩王,可是不能休妻的,而打入冷宮的話,自己是輕松了,但吳碧雲就未免太慘了,冷處理的話也不見得有什麼好結果,搞不好還弄出幾頂「綠帽子」來,趙寧可不娶,也絕不願意老婆出軌的,想必世上大多數的男人,都是這樣想的吧?

而且對于自己未來後宮的建設,趙突然有了一點新想法,涉及到制度的變動,因此目前也確實不宜急著正式娶妻,還是等到他重回中樞的那一天吧。再說了,發妻尸骨未寒,即使不怕別人說閑話,趙短時間內也確實沒有另結新歡的心情

就這樣,吳碧雲在沒有任何明確定位的狀態下在瓊州的衛王府里住了下來,有她的照料,趙頓覺輕松了很多,要不然瑣事就已經夠麻煩的了,光是耶律普速完那個小蘿莉就能煩死他。很快一年就過去了,直到耶律普速完回去省親的那一天,趙依然沒有給吳碧雲任何明確的回應,不但婚禮遙遙無期,甚至連白佔的便宜趙都不要,吳碧雲都二十七歲了,卻依然是玉潔冰清的身子,若不是常常無意中看到「晨練」時的雄偉,只怕她會懷疑趙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盡管如此,吳碧雲依然看起來甘之如飴,趙就算是鐵石心腸也得被軟化了,何況他對吳碧雲早有好感。而且,吳碧雲雖然沒有絕頂的才智和美貌,卻能令趙感到少有的放心和輕松,其實與她一起生活,實在是很愉快的一件事。終于,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血氣方剛的趙如狼似虎地將這位千依百順的大姐姐推倒了怎麼說他最多也只能算是女控,如果繼續等著不吃,再過幾年的話,那趙可就成大媽控了

不過,趙推倒大姐姐的計劃原本可能還得要推遲一年的,但這年(紹興十五年,即公元114夏發生的一個意外事件卻令他再無顧忌,而空前果敢地摘下了這朵為他開放了許久的鮮花

孫默臉上的表情略顯怪異,但還是點了點頭回道,「主上,確實是金軍的船隊突襲杭州灣,並登陸向臨安進軍,具體數量目前仍不清楚,但既然他們敢于進攻更新最∼快,〕臨安這樣的大城,至少幾萬總該有的」

「我的天,這也太離譜了吧,就他們那點破船?究竟是怎麼才能一口氣沖到江南來的啊?難道朝廷的官船都是紙糊的不成?」,趙雖然心知孫默在他面前從不說謊,卻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大宋的造船業與航海技術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是天下第一,衛軍崛起之後趙一直著力發展造船與航海業,大宋的海上優勢就更是令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雖然目前衛藩海軍的活動區域已經局限于福建以南海域(遠洋除外,例如琉球和日本沿海航行的宋船大部分還是來自衛藩的。),而且不再從屬于朝廷官軍的編制,令朝廷方面的水上力量大幅度消減。但即使是官軍的水師,也至少比金**民船只加起來還要強上十倍,按理說即使是北面的渤海,制海權也應該掌握在宋軍水師的手里,更別說是地近大宋核心地帶的杭州灣了,怎麼會讓金人的船隊(而且是大規模船隊)成功開到東海,並順利地登陸上岸的呢?。文。字。閱。讀。

Z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