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六章明升暗降

聖旨上說,岳飛以孤軍收復燕雲,功莫大焉,即日起升任樞密使,並要其立刻趕赴臨安上任,軍隊則暫時交由張俊接管,具體安排等岳飛抵達臨安後再說。樞密使是宋代軍事部門的最高長官,相當于後世的國防部長,相對于岳飛原先的河東總督一職來說,官階上的確升遷了一大截,而且還是文官,可以說是「出將入相」了。

但對岳飛這樣長期駐守邊疆的武將來說,一旦月兌離了自己的軍隊,就像是魚兒離開了水,何況南宋的樞密使權力較之北宋時期已經削弱了很多(其實是將原先屬于樞密使掌握的一部分權力轉移到了丞相那里,所以南宋權相很多,有秦檜、張浚、韓侂冑、史彌遠、賈似道等一大幫人,與北宋時期君、相、樞密使、御史台各司其職、權力較為平衡的情況大不相同。),所以這道聖旨根本就是明升暗降,要削了岳飛的兵權。

岳飛一心為國,如今功業未成(岳飛想要再接再厲、「直搗黃龍」,徹底摧毀金人的巢穴,但在朝廷方面看來,收復燕雲之後卻應該見好就收,讓國內休養生息了,畢竟重視民生甚于版圖一直是宋代統治階層的主流價值觀。),卻落得如此下場,怎能不寒心、不震驚、不憤怒呢?

不過,岳飛最終還是咽下心中的苦澀,接受了朝廷的詔令,這固然是因為他一直以來堅持的人生觀令其不敢違抗朝廷和皇帝的權威,卻更是因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這樣罷了。因為宣讀聖旨的,正是得意洋洋的張俊,而他那本來在岳飛強烈要求下被迫駐扎于燕京城外的五萬大軍,此時赫然已經全部駐進了城里

如果岳飛想要動用武力的話,張俊縱然無論兵將都不是「岳家軍」的對手,也根本不必畏懼。因為征伐錦州的宋軍由于後方鞏固,不必擔心糧道被斷,所以為了減輕後勤壓力,軍中存糧一直不多,存糧從來沒超過一個月的量,基本上都靠後方源源不斷地運來。現在如果岳飛真要與張俊火並的話,燕京城高大堅固,守軍與糧草也都比較充足,就算岳飛現在依然掌握著巔峰狀態的全部「岳家軍」,也沒把握在一個月內破城。何況,岳飛一直以忠君思想教育部下,現在朝廷的旨意擺在那里,起兵反抗就是叛亂,到時候又有多少人會願意繼續追隨他呢?

而且,從張俊能夠兵不血刃地帶兵進城一舉接管燕京的防務來看,這次朝廷的舉動顯然是蓄謀已久的,只怕此時老家河東也早被朝廷以類似的手段接管了,而將士們的家人可幾乎都留在那里,還有幾個人能夠狠下決心與朝廷為敵呢?岳飛在軍中的威望再高,也很難重得過他們的家人啊!

另外,岳飛本來早就擔心自己出征之後,張俊這個老狐狸會帶兵進城奪權,所以並不是沒有預作安排,但從張俊架都沒打就輕松拿下了燕京來看,城內的「岳家軍」中肯定出了叛徒,而且地位肯定還不低,數量恐怕也不止一個。既然城內的守軍之中出了叛徒,那麼岳飛自然會懷疑自己身邊可能也有叛徒存在,即使沒有,軍中猜忌也已經產生,這仗還怎麼打得贏啊?

所以雖然對自己被解除軍權一事很不忿,但岳飛最後還是只得老老實實地接旨,不過為了防止張俊將他一手教出來的精兵強將全部毀掉,岳飛還是讓兒子岳雲和愛將張憲留了下來,囑咐他們小事上不要和張俊對著干,但大是大非上一定要看緊了,不能讓人亂來

張俊宣讀的詔書不止是針對岳飛的那一道(這一道是密詔,張俊出發前就接到了。),還有一道是針對那些被金人釋放的大宋宗室和老臣(這一道是明詔,是朝廷收到岳飛軍報,得知金人已經釋放了那些「包袱」後發出的。)。

如果這事擺在北宋中期,那會很麻煩,大臣還好辦,老的就致仕吧,在北地新生出的小孩直接遣散回原籍就好,最多給點賞賜或者恩蔭,算是這些年里受苦的補償。但宗室成員的待遇在中國古代卻一般都是世襲的,這幾百人如果都恢復他們以前的爵位和俸祿,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長期財政赤字(注1)的大宋朝廷來說,尤其如此。

好在當年王安石變法時做了件好事,他規定遠房的宗室子弟將被取消皇族身份,降為庶民,不過他們從此可以自謀生計,也能科舉做官,算是一個補償,這樣一來朝廷的負擔就大大減輕了。要不然一直按老規矩搞下去,皇族的後代「子又生孫、孫又生子」(關鍵是皇族生育率比全國平均值高得多,即使趙宋皇族是中國古代大一統皇朝中生育能力最差的,徽宗趙佶這個種馬皇帝留下的血脈除外,那數量就太可怕了,國家再有錢也總有一天會養不起的。

注1︰雖然邊疆地區大搞「地區承包」後朝廷的負擔減輕了很多,但沒過多久,貪腐程度就愈發惡化(因為財政狀況改善,貪污的空間也跟著擴大了。尤其宋朝一直縱容貪污,百官自然紛紛放手大干,現在可不是歷史上貪污幾十兩銀子就要砍頭的明朝洪武年間,將好不容易扭虧為盈的財政再次送回了地底的深淵,于是朝廷很快就又只能靠變賣國有資產來支撐(盡管國家大,按說幾百年也賣不光,但如果哪位皇帝或者宰相開竅,想到賤賣國有資產的話。

好在嶺南發行紙幣一事啟發了朝廷,開始比歷史上更早地濫印「會子」,情況才緩和了下來。雖然除了衛王府系統的官吏,大宋絕大多數的君臣都不懂得發行紙幣需要準備金的概念,但紙幣印多了會貶值的問題,他們還是知道的。不過,知道歸知道,為了應付眼前的困難,當權者們可顧不得幾十年以後的事了。再說了,對宰相們來說,如果多年以後危機爆發將他們的繼任者弄下台,那反而會形成對比,提高他們自己在歷史上的全文字最*快評價,這不是挺好嗎?Z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