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異族兵團

…子蓋雖然才智比不上他的叔叔。但不受限制哪怕只撫萬山去不受限制的軍權對任何一個將軍來說都具有無法抗拒的誘惑力,張子蓋自然也不例外,立刻滿心歡喜地接受了趙籌對他的任命。如果是別的老大,這種無限制的授權最後往往會成為一張催命符,但趙籌自幼就一直待人以誠看上去的確是這樣,甚少使用陰謀詭計其實是怕麻煩、也怕失敗。,所以張子蓋很放心。而且根據他此前的觀察,趙籌就算要對人不利,也都是采取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而絕不會費力下套

這種放單飛的模式趙籌以前也並不是沒用過,那就是長期在敵後堅持抗戰的王彥,但那也只是為了牽制金軍,而不能完全獨當一面。但張子蓋雖然沒有王彥在江湖中的威望,也並不會動群眾,但他後來卻在這種模式下如魚得水,原因很簡單,他們張家富甲天下…

南宋建立後,沿襲了很多北宋的弊政,其中比北宋更加寬松的吏治培育出了無數貪官,雖然沒哪個比得上「和大人」的空前絕後,但貪官群體的財富總量則猶有過之。而在南宋眾多「帶頭致富」的臣子之中,身家最為駭人的莫過于秦檢和張俊這一文一武了。其中秦槍的財路較為單一,無非就是貪污公款加上收取賄賠這兩條老路,再加上在這個時空,秦栓沒能借到金人的力量狐假虎威,權勢自然遠不能和歷史上同時期的他相比,現在不過只是宰相之一而已。所以若論財富總量,他這咋,第二與第一的張俊相比,差距不是一般地大。

張俊家自然也是靠著喝兵血、私吞戰利品之類的歪門邪道,但身家能夠膨脹到如今的地步,卻都是走的正當途徑至少形式上是。這一切固然因為張俊自己就一直很有「經濟頭腦」更要歸功于他那位善于理財的側室張氏。這位「如夫人」本是杭州那時還沒定都臨安名妓,色藝天下無雙,又擅詩文與理財,更難得的是,此女還深明大義,多次勸誡丈夫不要整天鑽在錢眼里,要他忠勤國事。

才貌雙全、人品上佳,還很會掙錢,這樣一個幾近完美的奇女子,放著那麼多追求她的王孫公子不要,卻偏偏選了惡名遠揚的張俊,實在是令人費解。後來趙籌有幸見到這位張氏夫人,很不禮貌地問起此事,她的回答卻是「只有相公願意將所有的家財都交給妾身打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其他人看中的只不過是她的美貌,而張俊這個殘暴貪財的武夫卻願意給張氏一個揮所長的機銷

不管怎樣,張俊本就頗為可觀的身家在這位張氏夫人的打理下愈膨脹起來,即使這兩年向趙籌「捐助」了不少,底子依舊厚得嚇人。不說別的,光是張俊名下的良田。就過了一百萬畝,總價值至少也有一千五百萬貫,再加上其他產業與金銀等硬通貨,張家在某種程度上注比大宋朝廷還要富有得多。

當然,這筆巨額的財富是張俊的身家,卻不是他張子蓋的,而張俊雖然待親友還不錯,對張子蓋這個年輕有為的佷子更是看重,但那些「湯水」卻是絕對養不起一支軍隊的。不過,正如趙籌估計的一樣,張子蓋在他麾下出仕,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個人,而是整個張家。準確地說,是張俊通過這個佷子做到「腳踩兩只船」以保證無論結局如何,張家的權勢地位都能延續下去。

而且,從目前的跡象來看,張俊很明顯更加看好趙勇這邊,完全不同于現在大多數人的判斷。有了張家雄厚的財力作為後盾,心四就算是白手起家。也可以很快拉起一支隊伍來。何況他甲不手下就有幾千精兵。

不過,即使如此,要維持一支規模不斷擴大的軍隊,也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因此降低成本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張子蓋進一步加大了軍中外籍士兵的比例,尤其是「物美價廉」的日本兵,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要知道,大宋精銳部隊的普通士卒每人每年的俸祿至少也在四百貫以上,這筆巨款足以雇用二十個戰斗力相當的日本兵,即使兵器裝備相同,也至少有十倍的差距,何況張子蓋一直視日本兵為炮灰,能為他們置辦兵器就不錯了,鎧甲只有那幾百個武士才給配備,還只是竹甲」

然而,嶺南特殊的氣候與水土卻令張子蓋叫苦不迭,由于他對日本兵的管理遠較大宋士卒粗放得多,並沒有嚴格貫徹趙籌下達的那些防瘦制度,結果因為熱帶病流行的緣故,他雇來的幾千個日本兵在抵達瓊州後紛紛病倒,而且彼此之間交叉傳染,幾乎無人幸免,最終病死的足有上千人,給了張子蓋一個沉重的教,但「禍兮福所倚」此後他開始更加注重細節,治軍的才能倒是從此上了一個大台階

也是在這次教之後,張子蓋意識到在雨林地區作戰還是當地人更有優勢,于是便又招募了一千多個會說漢語的「熟黎」青年。從此,這支雜牌部隊愈地魚龍混雜起來,而其中的漢人士卒只是士卒則日益減少,最終成為了衛軍之中唯一的異族兵團注2。

由于各族士卒之間大多語言不通,如果混編成軍的話,戰場上指揮起來就太吃力了,很可能會亂成一團,而重蹈當年待堅敗于源水的覆轍。于是,張子蓋便效仿昔日西夏王李元昊的做法,將麾下的各族官兵按照民族和語言進行劃分,其中日本分隊人數最多,佔到了全軍的接近一半,沒辦法,誰叫日本人最賤呢?

注︰財富總量肯定不能與高峰期歲入上億貫的南宋朝廷相比,但朝廷收得多,開銷卻更大,所以國庫內金銀錢帛的存量卻是遠不能與張家相比了。

注在宋朝很早就有異族部隊的存在,在北宋前期他們的作用就是炮灰和敢死隊,待遇裝備與宋軍正規軍沒法比,直到王安石變法後,他們才獲得了與大宋官兵同等的待遇。但對重視華夷之辨的宋人來說,這樣做主要還是由于宋軍自身的戰斗力下降太快,不得已而為之。

這種辦法雖然增強了北宋的軍事實力,但因為宋朝仍按歷朝以來的慣例,繼續任用原來的部族領管理本族蕃兵,而沒能真正掌控這些軍力,因此隱患一直存在。北宋前期國力強盛,那些部族領還算忠心,等到後來國勢衰敗,他們就全都成了牆頭草一

張子蓋本就精明強干,又有張俊這個老狐狸加以指點,再加上趙籌也經常對眾將講述歷朝軍事制度的利弊得失,所以張子蓋雖然貪圖異族兵丁的便宜听話也只有他們張家叔佷這種喜歡動不動就殺人立威的才會覺得異族、尤其是日本士兵更听話一,但在軍官的任用上卻始終都是以漢人為主按照中國古代軍制,下級立功後上級也會跟著沾光,所以想要後來居上是極其困難的,非得是戰神級的怪物、或者上司嗝屁了才行,但張子蓋所部軍官的平均年齡才二十出頭,所以的,所以後來才不致出大亂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