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軍 力(下)

2,趙勇決定在瓊州新設一個特種騎乓團。人數最多洲千。專門用于南洋地區以及跨海登陸作戰。這種軍隊自然都是選擇的精兵良將,不過揚州衛的新任衛帥王彥注,雖然眼饞,特種騎兵團卻因為其特殊的作戰用途,而被趙籌劃入隸屬于水軍的陸戰師,王彥也只能把口水往肚里咽了。

由于嶺南炎熱潮濕的氣候。喜歡涼爽干燥的草原馬種自然不適合這個騎兵團,而中國南方馬種的品質又實在太次,根本不能用作戰馬,那麼唯一的選擇,就只剩下價格昂貴的阿拉伯馬了。好在由于瓊州距離阿拉伯半島要比淮南近上不少。海運耗損以及運費自然也有所降低,不過即使這樣,其價格依然令趙籌肉痛不已。只能算是聊以自慰了。

但不管如何,這支簡直全是用黃金打造出來的精英部隊終究還是組建起來了,水軍趙籌抵達瓊州之後不久將其改名為海軍陸戰師本就是衛軍之中一等一的精銳,綜合實力更是屈一指,而精中選精的特種騎兵團就更是出類拔萃。再加上每次一有新裝備研出來,都是先由他們試用,這咋。團的戰斗力自然是強得指,隨著他們屢建奇功,一段「白馬王子」阿拉伯馬基本都是白馬!的傳說也由此開始,,

與連哨兵斥候都由騎兵改成了步兵如果日後有在北方作戰的任務。則從其他部隊或者內衛系統調來斥候,畢竟日後揚州衛的主要戰場是南方雨林地帶和海島國家,常設騎兵在經濟上不劃算,軍事上也沒有太大的必要。的揚州衛不同。將在未來兩年內留守淮南的徐州衛卻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騎兵軍團。由于衛軍在撤離甘陝時將當地馬匹幾乎全部「搜刮」干淨,而這些馬匹以及以前的保有量又都被集中到了徐州衛,令其不但能夠編組三個按照至少一人雙馬配置的滿員騎兵師。合計騎兵兩萬多人,連其中唯一的步兵師也實現了全員騾馬化,而具備了接近騎兵的機動能力。

正所謂「兵貴神」有了如此可怕的機動力,徐州衛縱然不像揚州衛那樣擁有幾乎全是精銳老兵組成的強力一線部隊,屯田兵等二線部隊的配備也不那麼健全,但俗話說得好,「一招鮮、吃遍天」來去如風的徐州衛將士,雖然實力稍遜。卻也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可怕力量。由于王德病勢日漸沉重,所以徐州衛的指揮權目前實際上由幾個師長分擔。徐州衛的組織結構也因此遠沒有揚州衛那樣嚴謹。不過這倒也是理所當然的,揚州衛是衛王府的根基所在,自然先追求的是嚴謹穩定,而徐州衛則是趙籌的利刃,銳利好用才是最關鍵的。而且,對于以騎兵為主要作戰力量的徐州衛來說。兵力太集中反倒不容易指揮。而只耍運用得當。一個師級騎兵單位完全具備終結一次戰役的能力。根本沒必要過分集中指揮權。

徐州衛的幾介,師長都非常年輕,步兵師與騎兵一師的指揮官分別是在趙剪西行期間成為中流砥柱的小將魏勝、與「割斷。親情選擇了衛王府並再無二心、即使趙鼻向朝廷妥協後也依然不離不棄的陝西奇男子李顯忠;新兵較多的騎兵二師和三師則由王德的兩個兒子王琪、王順擔任;而兩咋。屯田師徐州衛沒有工兵師。主要是因為與騎兵較難配合,再加上揚州衛因為有墾殖的任務,對土方工程人員需要量比較大。所以將工兵們全都帶走了。的指揮官則由衛軍團級軍官之中擇優提拔。

趙籌任命王德的兩介,兒子擔任一師之長,自然有撫慰老將的心意在內。但王德的兩個兒子也並非是那種只知道仗著乃父威名胡作非為的紈褲子弟。王琪、王順自地,二習武,長大後也從其征戰四方。雖然勇武比不上即雙雙狐天下也少有敵手的王德,但兩人也是難得的猛將,而且也許是文化水平比率伍出身的父親高上不少的緣故,兩人指揮大兵團的能力還要強過這方面嚴重短板的王德。

這兄弟二人雖算不上是什麼一流的武將,但也完全可以勝任師長一職,而且衛軍騎兵之中那些喜歡生事的老兵油子,基本都是由王德練出來的新兵則大多由李顯忠帶來,人數比老兵要多不少。,所以這兄弟二人完全可以服眾。由于王德站隊時的堅定不移。趙籌給予了他兩個兒子極大的信任,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一個人連老實人王德一家都是粗豪漢子,為人仗義但缺少城府,其具體的作為則隨老大而變。所以當初跟隨劉光世那個紈褲時,他昔日在西軍的威名大受影響,而跟隨趙薯以後。卻一直表現不錯。都不信任。那他唯一能夠信任的。恐怕也就剩他自己了,

衛軍的陸軍無疑相當強大,但和擁有包括十多萬岳家軍在內的號稱百萬大軍的朝廷一方相比,其實還是居于明顯劣勢的。趙勇之所以能夠迫使朝廷打消武力解決的念頭、並作出一定讓步,除了趙構對兒子的那點父子之情以外,更主要的還在于衛軍那空前強大的水上力量。其實。連趙籌自己現在也搞不清衛軍的水師到底有多強的實力,因為有相當數量的武裝商船仍在與周邊各國大做生意,而不斷下水的新式艦船則令衛軍的水師日新月異,以至于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但僅就目前趙籌可以動用的水軍,其實力就足以令人膛目結舌,光是戰船即排除武裝商船和軍民兩用的運輸船就過了三千艘,按趙剪記憶中近現代慣用的統計標準排水量來計算的話,總指標準排水量,並非最大排水量,不然更多。排水量不下二十萬噸,如果將武裝商船和運輸船也算上,那就更多,姓名記錄在案的水手更是多達十萬人以上。若是連不用登記姓名的苦力也算上,那就愈嚇人。

這些數據要是擺在趙籌上輩子,也並不是小數目,何況如今還只是木質帆船一統天下的中古時期?這支龐大而恐怖的海上力量甚至過了歷史上一百多年後元帝忽必烈征討日本時所調集的舟師,因為那支元軍雖然龐大,所用的船只卻都是趕制出來的,質量非常低劣注2。所以才會在並不強烈的台風襲來時幾乎全軍覆沒尤其是第一次,台風再怎麼厲害,舌到對馬島那麼靠北的地方,風力已經強不到哪兒去了……

注︰由于衛軍作戰以師級單位為中心,衛帥反倒不怎麼親赴前線指揮。所以要的是資歷和威望。能力倒在其次。而隨著大批高層的離去,堅守的「二王」就成了兩大衛帥的唯二人選。其中,昔日萬夫莫敵的猛將王德因為年老的緣故突然病倒,而且日漸沉重,想來難以承受海上的風浪。所以掛個徐州衛衛帥的名,留在淮南養老,而身體尚算健康的前「八字軍。統領王彥則升任揚州衛衛帥,隨趙籌南下瓊州。注元軍所用船只質量不佳,一是因為船工皆為強征而來,服務對象又是異族征服者。工作起來自然不可能太認真;二是因為木材必須浸泡過相當長時間後才能用于造船,否則很容易變形而導致船體崩解,可忽必烈自己對此一竅不通,大臣們就算知道,也不敢對陷入盛怒之中的元帝進諫,于是那兩批征日大軍就成了無知的犧牲品,平白為日本人大漲了自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