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首鼠兩端

」見在衛王府與朝廷之間隨時可能開戰。張俊的軍隊幾丁…兒會被卷入其中,在這種情況下,讓根本打不來仗的田師中帶兵,等于是讓張俊的十萬大軍去送死,他這人縱有諸多惡習,卻是一向很護犢子的,這樣做太不正常了!

以趙籌看來,如果張俊真的不能理事,在戰雲密布的當下,他應該讓久歷戎行的老將張宗顏暫時代替自己。張宗顏雖然算不上名將,但畢竟戰爭經驗豐富,而且敢打敢拼,總比田師中那個廢柴強得多,而且他與張俊是情若兄弟,張俊對他的信任可不是田師中這個小字輩可以比擬的;另外,如果只考慮軍事因素,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與大將楊沂中齊名的趙密,此人雖說人品不佳,但與張俊倒是一直臭味相投,而他的軍事才能應該還在楊沂中之上一

然而張俊選擇的卻是廢柴田師中,這只能說明一點,這廝根本就是在裝病,目的嘛,估計是怕站隊錯誤而禍及全家吧。畢竟張俊如今家大業大,昔日敢于賭命的他如今行事已經謹慎了很多,不過從他讓佷子來見趙籌,而他自己則裝病避戰這一細節來看,張俊應該還是更加看好趙籌這一方。不過要想張俊這只老狐狸徹底轉向,衛軍必須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才行,而到了那個時候,張俊就算投效,也不過如同放屁添風而已。

不過,趙籌雖然在心里將張俊那個老狐狸罵了個狗血噴頭,但就算勝利以後,他也不好將其真的怎麼樣。因為張子蓋帶來的不但有幾千精銳的士卒,還有總價值過三百萬兩銀子的巨款,這廝居然說是他從叔父那里騙來的,騙鬼啊!張俊其人狡詐如狐,放眼天下也是數一數二的,從來都只有他騙別人,哪里是張子蓋這個雛兒能夠瞞騙得了的?而張俊不久又「憤怒」地將張子蓋從族譜中除名,以坐實他的謊話,同時也與佷子撇清關系,以避免朝廷的那些文臣借機對自己開刀

趙籌自然知道這些全是假的,但俗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就沖著那筆白給的巨款,他以後也下不去那個手。那麼不要那三百萬兩銀子?這筆巨款拿了又不犯法,不要才真是傻子呢!何況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等于逼著張俊與自己為敵。無論從那方面看都是不明智的,好歹也是十萬人哪,就算不能完全爭取過來,讓其保持中立。也是很有必要的…」

像張俊這樣與衛軍暗通款曲的還有不少官吏和將領,其中甚至有幾個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而最令人驚訝的則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秦栓居然也在其中。不過細想一下也很正常,此人從來沒有什麼集體觀念注。一切都以其自身為重,而以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估測出衛軍的真正實力,並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主動賣好投靠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秦栓雖然不像張俊那樣富可敵國,但這些年里也著實撈到了不少,五六十萬兩銀子的饋贈還是能拿出來的。不過,與這些真金白銀相比,秦槍暗中透露的一些情報更是價值巨大,畢竟雖然被其陷害過而深恨秦擒的張淡重新拜相,但秦栓依然靠著他的八面玲瓏保住了副相之位注2,對大宋朝廷的機要自然是了若指掌。更何況秦栓在北宋某年曾長期把持御史台、主管督查,後來雖起起伏伏,手中的實權卻一直不早就建立起了極廣的人脈,因此他所知道的秘辛遠比一般的朝臣要多得多,甚至連同樣交游廣泛而且目前官個更高的張淡也無法與其相比。

趙籌深知情報的重要性,自然對其頗為重視,在和內衛目前掌握的部分情報進行印證之後,趙籌終于確信秦檢並沒有玩什麼花花腸子。

但這樣一來趙籌反倒為難起來,因為他突然現,站在他這一邊的居然大多不是什麼好鳥,而有骨乙剛二江人卻幾乎全都站在朝廷一邊。應該說根本就是那些代出甘著朝廷與自己為敵。在為自己無意中成了大反派而自嘲的同時,趙籌更頭痛的是將來勝利以後如何處理那些硬骨頭一

按照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常見的做法,這些人中不肯屈服的肯定是應該統統「 嚓」的,而且最好連親人朋友師生一起掃光,以免留下後患。

可趙籌想到這里卻只覺礙手心涼小他終于明白為何中國人從戰國以後便越來越沒有骨氣了…

「因為每次交戰特別是爭奪天下的大規模戰亂之後,都是有骨氣的人死得不剩幾個,軟骨頭卻因為擅于見風使舵的緣故,而常常能幸存下來,所以才有了那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趙籌在心中苦笑道,「雖說人品不會遺傳,可這一斬草除根的傳統形成之後,每次倒霉的都是硬骨頭,老百姓們又不是傻子,自然很少有人原意當這樣的冤大頭,于是就漸漸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英雄,們越是斬草除根,國人就越是貪生怕死,而國人越是貪生怕死,那些所謂的「英雄,就越是肆無忌憚地斬草除根,因為他們本就不用像春秋戰國時期和西方小國的君主們那樣擔心引起眾怒,而被鄰國所乘,老百姓之中若再沒幾個敢于出頭反抗暴政的,他們就根本沒什麼好怕的了」

「我勝利後就算將那些頑固不化的老東西都殺了,也沒人可以阻止我,但這一惡性循環就仍將繼續下去。而換做囚禁的話,只不過是程度上有些差異,最終那個循環還是會繼續進行下去。雖然我帶來了科技的種子和較為先進的軍事制度,令大宋短期內可以雄起一下,但若這個病根不去,日後的政府還是會走上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壓迫的老路上去,我迄今為止所做的努力不過就是爭取到一個死緩而已。」趙籌不由眉頭微蹙。

注︰有人以史書記載中秦栓懇求粘罕立趙氏皇族為帝一事為證據,說秦槍原本也是一個堅忍不屈之士,只是被金人擄到北方後受盡折磨,才變成了後來那副德性。但筆者卻有存疑,其實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秦栓當時的做法,看似危險,卻反而是對其最為有利的選擇,遠比作為偽臣留在殘破的開封要有前途得多。

因為當時投降金軍的宋臣實在太多,秦栓就算隨大流,最多也不過得幾個沒用的虛餃而已,卻反而染上一輩子也洗不掉的污名,實在是很不戈算。對秦檢這種功名之心極重的人來說,與其身敗名裂地芶活下去再說也未必就能芶活下去,當時金人並沒有決定入主中原,若大宋東山再起,那些降臣可都沒有好果子吃。,不如冒險一搏以求名利。

秦栓當時的做法不但賣好于有可能重續國詐的趙宋皇室,同時還引起了金軍高層的注意,而能有機會表現出他的才能。對秦栓來說,就算最後還是不得不當漢奸,也得做個只對金國高層權勢人物俯貼耳的大漢奸,而不是繼續與那些以前的廢物同僚們為伍,連金軍的小兵都可以隨意欺辱。再說了,以秦槍的聰明才智與鐵齒銅牙,把握好言辭的分寸,不致于令金人一下子就將自己砍了,應該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注不其實也有大敵當前,士大夫們普遍不敢內斗的原因,這與宋金交戰時的情況有所不同。金人是大宋的敵人,卻未必是士大夫階層的敵人,所以當時這些人依然內斗不止,但趙勇卻很顯然是整個階層的敵人,就算他們再怎麼喜歡黨爭,此時也不得不團結起來了。當然了,無論哪個階層,無論什麼時候,不顧大局的個人或小團體總是有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