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文明戰爭

趙怎麼也難以想象,那個可愛的小女孩竟然會是歷史上謀殺親夫的婬婦。耶律普速完先前的表現雖然以自我為中心了一點,但也沒到完全不講理的程度,至少總比《神雕俠侶》里的郭大小姐好得多,不會隨隨便便拿劍砍人胳膊,也沒有亂扔毒針

聯想到耶律大石夫婦對這個小女兒的寵溺,趙很快便得出了結論,溺愛對子女來說,簡直就是包著糖衣的毒藥啊!不過耶律普速完現在年紀還小,如果及時改變對她的教育方式,應該還能夠避免她日後性格與人格上發生的蛻變,但就算趙說出來,人家父母也未必領情,趙才沒那麼愚蠢,會去多管閑事呢!

在虎思斡耳朵的兩天里,趙並沒有急于與耶律大石夫婦商談正事,而是四處瀏覽了一遍。他活了兩輩子,還是第一次來到中亞月復地,不抓住這個機會公費旅游一下,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可是在城內亂跑了一天之後,趙就發現了很奇怪的一點,城內的百姓大多穿著帶有濃厚伊斯蘭特色的「本地」服飾,而官吏和士卒卻都是清一色的漢服,即使是耶律大石夫婦平時也都是身著漢服,至少趙來的這幾天里根本就沒見他們穿過契丹本族的服裝,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種問題是不好隨便問的,一不小心傷及民族感情就不好了,反正自己民族的服裝受人歡迎總不是什麼壞事。不過好奇心強烈的趙還是旁敲側擊地打听到一些信息,原來自從耶律大石進入西域以來,他們這些契丹人就幾乎全都開始完全按照漢人的習慣生活,除了不得不入鄉隨俗的飲食和在西域的立足之本騎射。

據趙了解,耶律大石並沒有下令部屬也這麼做,但他們和自己的主君一樣,都不自覺地放棄了不少本民族的習慣,而明顯地向漢人的文化風俗靠攏,甚至一些重大的儀式也開始越來越接近于漢人的做法。本來趙對他們這種「數典忘祖」的行為根本無法理解,但現在巡城之後,他漸漸找到了原因所在,「這就是文明之間的沖突啊!」

在當時的世界上,歐洲仍然處于蒙昧的中世紀,以華夏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為代表的東方文明佔據了制高點。其中,印度文明的同化能力極低,幾千年來基本上一直是獨善其身,而華夏文明與阿拉伯文明早在盛唐時期就有過一次激烈的沖突,並以戰爭的形式表現了出來,而地點正是趙現在所在的西域月復地

在大唐天寶十年爆發的怛羅斯之戰中,唐軍以寡敵眾,盟友又臨陣倒戈,結果敗于阿拉伯與西域諸國聯軍之手。此戰阿拉伯人雖然獲勝,卻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再加上平均海拔超過五千米的蔥嶺(帕米爾高原)阻隔,他們不得不暫時中止了繼續東進的原定計劃。

而安西都護府下轄的唐軍雖然仍有余力再戰,大唐國內卻爆發了安史之亂,從此國策由擴張轉為內斂,放棄了對西域的爭奪,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很快便被阿拉伯人、吐蕃人與本地新崛起的回紇人瓜分。吐蕃人與回紇人都是游牧民族,又未建立起完整的國家形態(注1),所以並沒有能夠長久地佔領那些地區(注2);而阿拉伯人雖然也由于距離帝國中樞太遠最終放棄了對西域的直接統治,可他們卻將伊斯蘭教與具有極強同化能力的阿拉伯文明傳到了西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從此本來風俗文化極具多樣性的西域地區迅速開始伊斯蘭化而變得有些雷同起來,而這一進程還在不斷向東發展,由于宋代華夏文明相較唐代愈發內斂,而且西方領土也因為西夏的獨立而失去,伊斯蘭教在蔥嶺以東也開始迅速傳播,在歷史上它的影響一直推進到了陝西一帶,並隨著元朝的建立而擴散到中國各地。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傳入中國的伊斯蘭教也開始受到了華夏文明的部分影響,而變得與阿拉伯原產地有所不同,所以即使在翻譯時確立了伊斯蘭這一名稱之後,中國人稱呼在中國傳播的伊斯蘭教時還是喜歡叫它回教

不過,在伊斯蘭教東傳的過程中,其間也有數次反復,而影響最大的便是西遼的建立了。雖然西遼歷代皇帝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對習慣以武力傳教(注3)的伊斯蘭教來說,這無疑令他們無法以慣用的方式擴張影響。而且耶律大石他們這些為數不多的契丹人,卻做到了漢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將漢文明再次帶到了西域並在近百年內持續施加影響,逐漸令西域文化重新恢復了多元化的特征。但在歷史上,後來蒙古的西征,令契丹人所做的最後努力功虧一簣

「我明白了!」,回想了一會前世記憶中的這段歷史,趙終于意識到問題所在。文化的侵蝕力是無處不在的,如果自身文明程度不高,則很容易被慢慢同化。舉例來說,當年被販到美洲的黑奴後代,如今又有幾個還保留著昔日部族的文化傳統?即使有一些也肯定是微不足道了,美洲文化雖然號稱是混血文化,但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那絕對是以西方白人的文化為主體的

當全新的文明類型出現在自己面前時,人們在感到新鮮的同時,也會產生近乎本能的抵觸。但文明程度越高,文化的同化能力就越強,即使那是錯的,這一點只要看看女真人與清八旗漢化後迅速變得腐朽無能,就可見一斑了。

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阿拉伯文明在中古時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先進文明之一,即使不靠武力征服的手段,也絕非原始的游牧文化所能抵御,耶律大石等契丹人很自然地借用更為熟悉與親近的漢文明對抗其影響,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雖然這些只是耶律大石等人下意識的行為,卻在客觀上令漢文明重新影響西域,並成功地遏制了伊斯蘭勢力滲入東方。趙雖然對伊斯蘭教並不像有些人一樣排斥和厭惡,但他也不想看到一個「綠化」的中國,想想滿大街全是整齊劃一的白帽子,那比起改革開放前的遍地軍裝只會更加令人不爽,華夏文明始終都應該是一個多元化的文明啊!

基于這個原因,趙不由對耶律大石生出了感激之情,連帶著態度也恭謹了不少,終于有點後輩子佷的模樣了。耶律大石自然不知道趙的想法,還以為他已經喜歡上了自己的某個女兒,這對遼宋結盟自然是大有好處的,所以心情也好了起來。畢竟雖然帝王之家身不由己,但女兒若能有個愛她的丈夫,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注1︰吐蕃與回紇雖然都建立了政權,但結構相當松散,回紇伊斯蘭化與吐蕃建立政教合一的佛教政權後就更是這樣了。

注2︰回紇人是當地的原住民,他們在其後的幾百年里依然留在了西域,然而全部伊斯蘭化、丟棄了大部分傳統習慣的回紇人,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民族——畏兀兒,也即是今天維吾爾族的前身,這到底是回紇人的勝利呢?還是阿拉伯人的勝利?

注3︰其實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之初,是反對暴力的,但那時的他卻遭受了太多不公的對待,而在忍無可忍奮起反擊之後,伊斯蘭教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于是他的後輩們就開始習慣于以武力作為傳教的後盾,這一傳統直接導致了印度佛教的凋亡。因為佛教徒習慣于膜拜佛像,而伊斯蘭教徒最厭惡的就是偶像,所以很自然地將佛教視為罪惡的源頭。結果,當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侵入印度以後,主張逆來順受的當地佛教徒基本不作抵抗,最後除了一部分改信其他宗教的,幾乎都被斬盡殺絕了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