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秦檜再相

撒離喝雖然為韃懶奪權幫了大忙,可韃懶對他卻依然有所顧忌,雖然分配給他十萬大軍,卻大多是漢軍與其他各族蕃兵,女真鐵騎不足一萬,即使加上渤海步騎,也才兩萬出頭……這也好在撒離喝統兵能力超強,又從不搞民族歧視,才能駕馭得了那麼多異族軍隊,要是其他人,早就不戰自亂了。

盡管兵力優勢並不明顯,金軍自身的素質也是良莠不齊,但撒離喝依然充滿了信心。想當初他手下只有那麼點人的時候,依然極少吃虧,何況是現在統率大軍呢?然而,這位天下最擅長保存實力的名將,卻不知道他的老對手吳璘為其專門準備了一頓令他終生難忘的接風宴

話分兩頭,由于趙的盡力約束和他長期以來的潛移默化,衛軍諸將與特區的主要官吏無一在趙構受困時落井下石,這令其對特區更添好感。再加上趕往泗州的路途中所見到的繁榮和生氣,趙構從此進一步加大了對特區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趙許諾在原定的上繳稅額之外,再加付一成,而且直接送進趙構的內庫之後

雖說需要出點血,但趙在這次意外的變亂之中獲益良多,因為趙構答應從此以後只要兒子不願意,便不會從中調人,也即是說特區的人事權完全獨立;而且趙構還同時許諾,只要是衛軍打下來的地盤,都歸特區管轄,準許實行與大宋其他地區不同的各項制度,這更是令趙干勁大增。

當然,那些新地盤也得按照老規矩繳錢(在兒子的長期影響下,趙構對錢也越來越斤斤計較了。),不過趙在其中玩了一個小小的文字游戲,說的是「打下來的地盤」,而非「收復的地盤」,以後的自由度可就太大了

皇帝對太子如此放心,擺在其他朝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說到底還得感謝趙構得了不育癥。因為反正早晚會將皇位傳給趙,所以趙構並不在意兒子的勢力越來越大,反正趙構權力欲也不算強,如果兒子急著想要皇位,那麼讓給他就是了,犯不著為此搞得父子反目。不過除此之外,宋代皇權不重,而且除了太宗皇帝頗為可疑之外,趙宋皇族內部較為和睦,沒什麼爭斗的傳統,也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然而,趙雖然從這次變故中收獲甚大,但得到最多好處的卻另有其人。秦檜那封寫給韃懶的密信在風波漸平後對趙構公開了,理由自然是為了救出皇後千歲,秦檜說自己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如此不知道金人還要將皇後娘娘羈押到什麼時候,想不到這卻為官家帶來了如此大的麻煩,實在是罪無可恕。

誰知趙構雖然對秦檜瞞著他自作主張有些不悅,但心底里對他卻頗為感激,因為不如此,邢秉懿恐怕真的永無歸來之日。歸根到底,趙構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只要沒有危及他生命的可能,國事是遠不及家事重要的。

所以雖然因為秦檜的詭計搞得國家大亂,但在危機漸漸過去後,趙構反而更記著秦檜救出愛妻的恩情,從此愈發覺得此人實在是「忠樸過人」。但他卻不知道,秦檜正是已經模清了趙構的性格,才敢冒險將事實說出來,而他的計策也因此兩邊賣好,實現了價值的最大化。

再加上此時南宋的統治正因官吏大量辭官而受到嚴重沖擊,對于秦檜這樣的干才,趙構自然會更加重用,很快便再次任免秦檜為參知政事。而像上次擔任宰相時解決糧價高漲一樣,秦檜拜相之後再次展現出了他過人的危機處理能力

靠著高超的口才,秦檜說服了不少能吏復職,但這只是杯水車薪,很多衙門依然因為人手不足而無法正常辦公,甚至還有主職副職全都不在的情況,中樞和地方官府的運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秦檜卻並不擔心,大宋如今國勢日盛,又不是當初君臣一起下海逃難的困難時期,還怕找不到願意當官的?

秦檜按照「唯財是舉」的原則,暗中賣官售爵,很快便將各大衙門的官吏缺口全部補全。不但大宋朝廷恢復了穩定,他秦相爺也因此大發了一筆橫財,身家愈發豐厚。雖然這些買官的家伙素質參差不齊,道德水準更是令人心寒,但也比長期處于無政府狀態要好,而且秦檜還適時地抓一下典型,將那些干得太過分的家伙和他眼中的「白眼狼」處理掉,不但平息了民憤,並且再次賺得盆滿缽滿。

與此同時,大概是見到那些買官的家伙上任後實在太過胡作非為,當初致仕回鄉的舊官吏中大部分有良知的人實在看不下去,紛紛接受了趙構對他們的重新起用。

于是,這次秦檜一手策劃,借助金人的手與趙構的性格弱點制造出的巨大統治危機,就這樣以一種離奇的方式解決了。不過,這次變亂對南宋剛剛穩固下來的統治還是造成了相當大的沖擊,而秦檜利用這個機會收羅了大量黨羽,迅速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在次年成功地將張浚擠出中樞之後,成為獨相的秦檜權傾朝野,他本就不是什麼善人,這下更是欺上瞞下,從中大撈特撈,並趁機扶植自己的勢力。而南宋雖然從此施政方針更加務實,效率也有所提高,卻仍然不足以抵消吏治**產生的消極影響

盡管如此,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趙卻對此視而不見,他現在年齡還是太小,能夠有個特區讓他施展拳腳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現在就將手伸進中樞,且不說是否斗得過秦檜那個老奸巨滑的家伙,會不會被視為妖孽,似乎更是令人擔心。不過趙也有自己的底線,如果秦檜敢將他的黑手伸到特區來,他也會毫不猶豫地予以反擊。

客觀地講,秦檜這樣亂來,對趙來說未必不是什麼好事。一個國家情況不佳,才有改革的動力,百姓的承受能力也更強,全方面的深入改革尤其如此。歷史上成功的全面改革,如商鞅變法、明治維新等都發生在國家十分困難的時期,也正說明了這一點。按照趙的打算,等他長大**,衛軍發展到二十萬人以上,特區培養出超過十萬的合格新型官吏,那時他再回到中樞在全國範圍大舉改革,便會水到渠成了。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太早了,擺在趙眼前最迫切的任務,是盡快擊退撒離喝的十萬大軍。由于現在情報工作進步神速,金軍的相關情報早早傳到了衛軍幾位頭頭的手中。

雖說撒離喝有十萬大軍,他本身也是天下少有的名將,但衛軍現在有六萬精銳陸軍,戰斗力只在金軍之上,在名將方面也毫不遜色,甚至略佔優勢,所以大家都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然而,正如當初吳璘所言,撒離喝這人實在太會保存實力了,如果老老實實和他打,想把這十萬人全吃掉,至少得打二三十次戰役,那物資錢糧的消耗就太可怕了。趙最討厭這種兩敗俱傷的消耗戰,為此頗為犯愁,可這時他卻見吳璘臉上現出笑意,心中頓時一松,吳璘向來謹慎,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他能笑得出來,說明他肯定已經是成竹在胸了。

听到趙發問,吳璘臉上的笑意更是明顯,「殿下心中早有定計,我們衛軍剛組建後不久,就已經開始練習,又何必末將來說呢?」

趙不由一愣,過了一會他終于恍然大悟,「對啊,那種戰法剛好克制撒離喝這樣的泥鰍」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