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十三章 粘罕政變

同樣,為了推廣各種先進的農業技術,趙也派出了不少突擊培訓出來的「農技師」下鄉指導農民增產增收……與「醫師」一樣,「農技師」的薪水也是由王府發放,對當地百姓來說,他們全是無償勞動,這簡直就是活雷鋒啊!于是,趙下派的各位「醫師」與「農技師」迅速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特區境內的政令也愈加暢通。

但是除了極少數高層人士以外,誰都不知道這些「活菩薩」們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他們都是隸屬于內衛系統的情報人員。有他們的上報,再加上自己不定期地派人抽查,趙與特區高層的官員對下面的情況了若指掌,制定起政策來自然便更加游刃有余了。

而這些「活菩薩」們還發揮出了連趙也意外的一樣神奇作用,因為他們的存在,無知的鄉民有了精神寄托,那些歷史上導致無數皇朝覆滅的邪教便很難扎下根來。再加上有他們的及時上報,邪教教徒的活動稍一頻繁便會引起特區上層的注意,根本無法發展起來。

吃過無數苦頭之後,那些邪教的教主們只得忍痛放棄了特區這塊膏腴之地,從此以後特區成了大宋境內唯一找不到邪教蹤跡的淨土。但與此同時,不少愚民卻將改變了他們生活的趙神格化,一度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直到教育充分普及而令民智大開之後,再加上趙本人因為前世記憶中的教訓而開始有意壓制,這種狂熱的氛圍才漸漸消退下去,而史家所謂「偉人的時代」也從此結束

岳飛擅自發動的北伐在金國高層引起了劇烈的動蕩,連續不斷的失敗使得金國皇族在軍中的威望大減,而兀術去職後完顏宗磐等無能之輩愈發無法有效地約束軍隊,更別提整軍反擊了。在這種情況下,自被廢除軍權後一直隱忍不發的粘罕終于亮出了他銳利的爪牙

粘罕在金軍之中一向被視為所向披靡的戰神,而現在他又通過與南宋特區之間的糧食走私而獲得了充足的財力,靠著這些資本,粘罕悍然發動政變,將一直以來與自己不和的完顏宗磐逼死,而另一位實力派人物完顏宗干則遭到了與他當初類似的命運,被剝奪了一切權力。

金國的小皇帝完顏合刺本就是庸碌之輩,這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內權力的重新分配,就像他在歷史上數次政變中的表現一樣。而一向欺軟怕硬的韃懶表現則更為不堪,他全無皇叔應有的傲骨,在政變後第一個抱上了粘罕的大腿。

粘罕雖然對此十分鄙夷,但對政治不太敏感的他也確實急需一個朝堂上的代表,便收下了這位出身尊貴的小弟。畢竟他想要的,只是帶兵征戰沙場的大權,對于皇位他卻沒有太大的興趣,何況目前他也沒有那個實力。

對于現存皇族中的頭號將才兀術,粘罕卻並沒有對其逼迫太甚,畢竟現在金國可用的將才已經著實不多,他也不願自毀棟梁,畢竟他再怎麼天下無敵,終究已經老了。何況兀術現在不過是只沒了牙的猛虎,在粘罕眼里已經不足為懼了

兀術這段時間看起來也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朝局發生了如此劇烈的動蕩對他似乎毫無影響。這位仁兄居然在這樣的多事之秋,操辦起小女兒的婚事來,就好像他急著要抱孫子似的。但無論是粘罕,還是金國的其他大佬,此時都沒有注意到此事的可疑之處︰

兀術雖然失去兵權,卻依然是皇族第二代當仁不讓的領袖,可他卻將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永安縣主嫁給了出身小部落而且屬于「熟女真」(注1)的小將紇石烈志寧,這是不是太奇怪了?

作為金國一貫的「鷹派」,粘罕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岳飛將開封攻下,何況偽齊這個傀儡還是當初他一手扶植起來的。但是自從兀術兩次大敗後,金軍兵力大損,而岳飛目前雖然還未在與金軍的交戰中取得像衛軍那樣突出的戰績,但岳家軍的實力也絕對不可小視。即使以粘罕的自信,要想確保一舉打垮岳家軍,也必須從燕雲或者遼東調兵才行。

然而,由于金國當初最終選擇了「先南後北」的方針,直到現在也沒能將大漠諸蕃完全征服,反而令雙方的關系不斷惡化。除了塔塔爾部等少數部落對金國名義上臣服之外,金國的勢力根本無法深入大漠,只能依靠在遼陽與燕雲地區屯駐重兵進行威懾,並利用塔塔爾人的力量「以夷制夷」。

也即是說,在出兵河南之前,金國必須先將大漠搞定才行。這本該是一件極其艱辛的任務,雖然目前大漠諸蕃四分五裂,但大漠極其廣闊的縱深,與令人難以忍受的苦寒和荒涼,都將成為征服大漠的障礙。

因此,遠征大漠最需要的不是強大的軍隊,而是足夠支持大軍深入不毛並長期作戰的強大後勤能力,而以金國目前落後的制度和依然主要靠掠奪支撐的經濟基礎,實在是很難做到這一點。

縱使粘罕這樣所向無敵的天才將領,也沒有一舉平定大漠的把握,要知道即使是漢代的衛霍這樣的名將,只是打敗匈奴而並不是征服它,就弄得強大的漢帝國幾乎經濟崩潰。

雖然現在的大漠諸蕃因為分裂的緣故,遠遠比不上漢代統一的匈奴,但考慮到漢軍超過一半的減員都是因為饑餓和疫病,所以金軍遠征大漠的難度並不會比那時的漢軍低多少,而金國的經濟實力是遠遠不能與當年盛極一時的漢帝國相提並論的。

當然,女真人堅忍無比,又適應苦寒貧瘠的環境,還有強大的騎兵,征服大漠的難度比起漢人皇朝來說要低很多。饒是如此,一生未嘗一敗的粘罕依然有些心下揣揣。

粘罕現在頭痛得很,他若帶兵夠多,那麼中原乃至燕雲地區便會變得一片空虛,宋軍就可以長驅直入,若他不能在短時間內搞定諸藩,而令老家被端,即使真的征服了大漠,也是得不償失。可如果帶兵較少,大漠諸蕃也不是軟柿子,到時候還指不定誰吃誰呢?

但不知是否是女真人的運氣還沒有用完,大漠諸蕃中實力最強的蒙古一系(注2)居然統一了,而且還建國稱汗。這對金國來說本該不是什麼好事,然而蒙古的合不勒汗雖然沒有接受金國試探的冊封,卻同意親自來上京覲見,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善意

在確認合不勒汗以及一些其他的部族首領已經抵達上京後,粘罕終于放心地下令早在半個月前已經全部集結完畢的二十萬大軍馬上南下。在粘罕看來,合不勒汗既然離開了大漠老家,來到大金國的都城上京,那便成了一只甕中之鱉。

注1︰即原來被遼國直接統治的女真各部,受漢化較深,而且大多會說漢語,在文明程度上比屬于「生女真」的完顏部高得多,但也因此在金國前期受到了長期排斥和打壓。

注2︰在耶律大石退出大漠向西發展以後,契丹人對大漠的影響力迅速消退,而乃蠻、克烈、蔑兒乞、塔塔兒、蒙古這所謂的「五大兀魯思」則成為了大漠諸蕃中新的王者,其中蒙古實力最強,不過長期處于分裂狀態,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前,反而常常顯得比較弱勢。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