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實踐出真知

戰爭令昔日幸福的生活一去不復返,大宋君臣士民普遍生出厭戰之心也就順理成章了,若不是趙深知綏靖政策從來就沒有好結果,說不定也會萌生出「金錢換和平」的念頭,他現在覺得自己似乎開始有點理解南宋上層的想法了

趙構的感受則要單純得多,一方面他變得更加厭戰,這對南宋的主戰派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另一方面他對于抗金義軍的戒懼也進一步加深了,在他的眼中,那些人根本就是一群目無法紀的暴徒。

興致全無的趙構當即回宮,但他的麻煩卻並未結束,趙構連續六天帶兒子出宮「玩樂」,自然激起了朝臣們的強烈不滿,再加上又有一些地方水陸災害的奏折上報,結果趙構被逼著寫「罪己詔」,而趙短時間內也恐怕再無溜出去的機會了。

所以趙構父子都有些悶悶不樂,趙見狀安慰父親道,「出去一趟還是值得的,要不然您怎麼知道外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上之所以昏君那麼多,不是他們真的有多麼昏庸,而是這些皇帝整天呆在宮里,根本不了解下面的實際情況,很容易就會被大臣們所蒙蔽,又怎麼能管好國家呢?」

趙構雖覺有理,但他並不想兒子小小年紀就形成過于陰暗的心理,當即駁斥道,「人性本善,總會有大臣公忠體國,哪怕只有一個忠臣,只要皇帝能夠辨明忠奸,奸佞之臣自然就難以蒙蔽他了。」

趙雖然很想與父親就「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話題展開討論,但他深知「人性本善」的思想乃是儒家學說的立論基礎之一,現在還沒到可以撬動它的時候。所以趙只能這樣回答,「爹爹您說的很對,但是如何知道大臣是忠臣還是奸臣呢?似乎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皇帝,並不是太多啊!」

這個問題就有些難以回答,趙構只能讓兒子多讀四書五經這類「聖賢」之書,告訴他書中會有答案。

可趙接下來的問題卻一下子將趙構問住了,「但是爹爹,孟子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可孩兒想問爹爹,怎麼知道書上說的哪些話是對的,哪些話是錯的呢?」

接下來的三天里,趙看似是在苦思答案,實則是在整理思路,到了第四天他終于對趙構說出了他總結出的答案,「被燙過之後便知道火很燙,模過冰雪才知道它很冷,這些都是確鑿無疑的事實,是謂‘真知’;從書上看到或者听別人說過的,也許是對的,也許不對,這些也是知識,但因為缺乏驗證,不能完全相信。只有被實踐證明了的,才是完全可信的,所以孩兒的結論是——‘實踐出真知’」

趙構再次為兒子思想的深刻感到驚奇,但他很快就想通了兒子的目的,馬上搖頭道,「這個月不可能再帶你出去了,不然御史們的奏折恐怕都要堆成小山,等你長大一點再說吧。」。大概是心中生出了幾分歉意,趙構愛憐地模了模兒子的頭,「誰叫你生在帝王之家呢?」

誰知趙卻仍然沒有放棄,「那麼讓師父帶我出去可以嗎?」

趙構微微蹙眉,敷衍道,「你現在太小了,我不放心,等你長大一點再說吧。」

趙不依不饒地問道,「一點是多少?」

「至少也得等你成年了吧。」,趙構如是說。

「成年了還需要先生帶我出去嗎?爹爹最壞了,分明就是不想我出去」,趙不高興地嘟囔道。

趙構不覺又心疼了起來,松口道,「你實在想要出去,就讓虞師父帶你出去走走看看吧,反正只要我不說,大臣們也未必知道。不過馬上就要重開科考了,只怕會耽誤他的功課。」。不知道是不是不忍兒子遠離,趙構說著說著竟然有眼淚滴落下來

哪知道這時趙卻又撲哧一笑,「爹爹你別這副模樣嘛,我現在還不想出去呢,剛才只是問問罷了。」

「你啊!」,趙構伸出手指在兒子的額頭上輕點了一下,一時有些哭笑不得。雖然這次只是說笑,但趙構也因此在潛意識里早早地做好了兒子離開自己身邊的心理準備,這個麒麟兒的將來,未必是一個皇帝的寶座便能圈住的啊!

由于虞允文要準備應考,身為太子的趙自然當起了孩子王,考慮到大家都已經到了適合學習數學的年齡,他便將阿拉伯數字教給了大家,並說是自己由算盤的顯數方式衍生而成。可是在實際使用之後,卻發現不少麻煩的地方

首先是阿拉伯數字並不適合用毛筆書寫,那樣將很難辨認,好在現在已經有了鉛筆。但問題卻遠不止這一個,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都是豎列;而阿拉伯數字卻是橫列,根本難以搭配。

這不能怪阿拉伯數字選擇了橫列的方式,只能怪中國錯誤地選擇了豎列的書寫方式,因為即使在按豎列書寫的古代中國,算盤也是橫列的佔了絕大多數,可見橫列適于計算是不爭的事實。

這一矛盾嚴重影響了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數學是科學之母,中國古代科技方面始終以技術成果為主,而很難上升為科學,與此應該也不無關聯吧。

中國選擇豎列的書寫方式,恐怕與先秦時期華夏族是以刀具在竹簡上刻字有關,竹簡的自然排列很明顯地誤導了當時的中國人。其實這種書寫方式未必在西方文明中就沒有出現過,但是西方文明眾多,只要有一個文明發明橫列的書寫方式,就可以將那一大片地區全部改變過來。而印度以東地區只有中國這唯一的主要文明,在接觸到外部文明之前,錯誤只能一直延續下去。而大一統之後,主張「法先王」的儒家思想開始佔據主流,使得中國人愈來愈固執于傳統。

在這種情況下,以工業革命之前文明交流的困難程度,固步自封而不願主動與外界交流的中國幾乎不可能自動作出改變,這一對數學發展非常不利的書寫方式自然會一直沿習下去了。

既然意識到這一問題,趙自然想到要改變這種不利的書寫方式,可書寫方式是文人最重要的傳統之一,想要自上而下改變必將引起軒然大波,搞不好連趙構的皇位都會丟掉。所以趙現在也只能改變他的幾個伴讀,好在大家年紀都不大,書寫習慣還沒有根深蒂固,再加上學習能力也強,沒過幾個月大家就能嫻熟地以橫列書寫漢字和阿拉伯數字了。

以此為切入口,趙開始將方程與幾何的概念傳授給了大家,因為再沒什麼比數學更能鍛煉腦子的了。其中方程其實在中國早已出現,但因為記數方式上的缺陷,表述起來相當繁冗,與算術相比優勢並不明顯,因此始終難以取代算術。但趙引入阿拉伯數字之後,情況馬上就不同了。

而幾何方面,趙並沒有直接將前世記憶中的公理定理一股腦地教給他們,一來難以解釋來源,二來也不利于他們成長。他采取的方法是以勾股定理等中國古代已經發現的結論為基礎,並提出少量顯而易見的新概念,然後讓三個孩子自己去嘗試推出更多的結論。

由于三個孩子本就智力過人,再加上還有趙從旁誘導(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他知道哪些可以推出來,哪些推不出來,避免無用功。),結果只用了一兩年的時間,幾乎所有主要的幾何定理和推論都被他們發現了。而在這一過程中,不但三人的數學水平突飛猛進,他們思維的邏輯性與精確性也大大提高,而這正是中國人一直以來最欠缺的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