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人數湊齊,紫霄宮現
話說,這唐三藏西出長安,騎白馬前往西天靈山釋迦牟尼佛處求取大乘真經,結果剛過法門寺不久,就遇到妖魔鬼怪,使他隨行之人要麼被妖怪拋心挖肺、要麼惶逃散,最終只剩下孤零零一個人。
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麗,山骨細,水寒荷破人憔悴。白灊紅蓼霜天雪,落霞孤鶩長空墜。
這日唐三藏來到大唐與韃靼邊界處,此處一座高山矗立,個是高接青霄,崔巍險峻。
正在觀望之際,只听得山腳下叫喊如雷道︰「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
三藏驚疑,牽馬下山。行不數里,只見那石匣之間,果有一猴,l 著頭,伸著手,亂招手道︰「師父,你怎麼此時才來?來得好,來得好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唐三藏近前細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樣——
尖嘴縮腮,金楮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還喜得眼楮轉動,喉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孫大聖,今朝難滿月兌天羅。
唐三藏誠然膽大,走上前來,與他拔去了鬢邊草,頷下莎,問道︰「你可有話說?」
那潑猴咧嘴道︰「你可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去的麼?」
三藏豐神如玉,聞言點點頭道︰「我正是,你問怎麼?」
那猴頭大喜,言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于此處。前者有個文殊菩薩,領佛旨意,上東土尋取經人。
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勸我再莫行凶,歸依佛法,盡殷勤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後自有好處。故此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月兌身。我願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
三藏聞言,滿心歡喜道︰「你雖有此善心,又m ng菩薩教誨,願入沙門,只是我又沒斧鑿,如何救得你出?」
猴頭搖搖頭,道︰「不用斧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來也。」
三藏奇怪道︰「我自救你,你怎得出來?」
那猴頭哈哈大笑道︰「這山頂上有我佛如來的金字壓帖。你只上山去將帖兒揭起,我就出來了。」
三藏依言,復上高山,攀藤附葛,只行到那極巔之處,果然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有塊四方大石,石上貼著一封皮,卻是「唵嘛呢叭咪吽」六個金字。
三藏近前跪下,朝石頭,看著金字,拜了幾拜,望西禱祝道︰「弟子陳玄奘,特奉旨意求經,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證靈山。若無徒弟之分,此輩是個凶頑怪物,哄賺弟子,不成吉慶,便揭不得起。」
祝罷,又拜。
拜畢,上前將六個金字輕輕揭下。
只聞得一陣香風,劈手把壓帖兒刮在空中,叫道︰「吾乃監押大聖者。今日他的難滿,吾等回見如來,繳此封皮去也。」
三藏聞听,心中一驚,望空禮拜。
徑下高山,又至石匣邊,對那猴頭言道︰「揭了壓帖矣,你出來麼。」
悟空歡喜,叫道︰「師父,你請走開些,我好出來,莫驚了你。」
三藏回東即走。走了五七里遠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
三藏又行了許遠,下了山,只聞得一聲響亮,真個是地裂山崩。
只見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淋淋跪下,道聲︰「師父,我出來也」
對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就去收拾行李,扣背馬匹。
那馬見了他,腰軟蹄矬,戰兢兢的立站不住。蓋因那猴原是弼馬溫,在天上看養龍馬的,有些法則,故此凡馬見他害怕。
三藏見他意思,實有好心,真個象沙門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什麼?」
猴王撓撓頭,言道︰「我姓孫。」
三藏高宣一聲佛號,言道︰「我與你起個法名,卻好呼喚。」
猴王擺擺手道︰「不勞師父盛意,我原有個法名,叫做孫悟空。」
三藏歡喜道︰「也正合我們的宗派。你這個模樣,就象那小頭陀一般,我再與你起個h n名,稱為行者,好麼?」
悟空思忖片刻,拍手叫好道︰「好,好,好」
自此時又稱為孫行者。
而後,有在鷹愁澗收得西海龍王太子,在高老莊附近雲棧洞收得豬八戒,在流沙河收得沙僧,至此,取經之人匯集完畢,大業開啟。
就在西方佛門為取經之事順利而彈冠相慶之際,令諸天聖人坐立不安的事情發生了。
咚——
咚——
金鐘大作,玉磬叮咚,諸天聖人道場紛紛道音響徹,無量仙hu 綻放,搖曳多姿,含光溢彩,噴珠濺玉。
這道音宛若遠在天邊,卻又清晰可聞;恍似近在耳畔,卻又亙古深淵,如淵似海;好似侵染**,渾身毛孔大張,如同吃了人參果般舒暢,飄飄y 仙,卻又好像直入神魂,澄淨天靈,宛若琉璃。
洪荒世界,四大部洲,能人無數,卻是听不到這道音,眾生安穩無恙,而諸天天尊、佛祖卻是心驚肉跳,驚慌失措。
八景宮,古藤垂落,如蟒虯曲,紫氣升騰,丹霞繚繞,道德天尊李耳悚然一驚,在仙崖上睜開慧目,兩道利劍般的璀璨神華直y 刺穿天穹,神目之中龍鳳游走,祥光四溢,宛若日月神輪。
「這是紫霄宮的金鐘、玉磬啊,多少年沒有听到了」
天尊喃喃自語道,眼中滿是詫異和難以置信,自從封神量劫之後,紫霄宮隱匿,道祖鴻鈞避居天外,諸聖難覓其蹤跡,如今敲響喚聖金鐘、警聖玉磬,怕是有大事發生了。
天尊坐雲起身,出了閉關之所,來到大殿上,正遇到玄都**師在打坐。
玄都衣袂飄飄,三縷仙須頷下垂落,如同白玉珠線,龍楮鳳目,仙風道骨,見得老師突然出現,趕緊行禮道︰「弟子慚愧,不知道師尊出關,還望恕罪」
李耳此時也無心在此,囑咐道︰「道祖親召,為師要走一趟紫霄宮,你看好洞府即可」
隨後一揮手,袖袍之中飛出一抹五彩毫光,一副道圖浮現,嘩啦啦展開,一座金玉拱橋駕起,直通天外天,李耳腳踏雲蓮,上了太極圖,直奔紫霄宮。
與此同時,其余各大聖地也是風起雲涌,各大聖人驚詫之余,紛紛離開道場,騰雲駕霧,奔赴神聖、亙古的天下第一道場——紫霄宮。
紫霄宮,昔日矗立西昆侖神山之巔——玉京山上,乃是天地間第一尊h n元大羅金仙的成道之所,亦是天地間第一次大規模講道之所,匯聚無量氣運、無量神通、無量底蘊,號稱天地間第一道場,一點也不為過。
七道驚虹劃過,空間紛紛裂開,如同紙糊,萬千黑洞涌現,大羅天外天頓時h n沌滾d ng,雷霆罡氣奔涌,繁繁雜雜,驚天動地,宛若滅世,卻是無人得知,此地距離天界都無量遙遠,更何況地仙界,根本妨礙不了洪荒世界一絲根本。
一道白虹垂落,宛若飛瀑,萬千雪hu 般的瑞氣仙hu 洋洋灑灑,慈航手托玉淨瓶而來。
聖人心念與天地相合,意念通達,功參造化,冥冥之中,自有一股氣機引領,指引慈航紫霄宮的所在。
面前,一座紫s 殿閣懸浮,底下是h nh n沌沌的h n沌大氣層,無s 無形,y n陽不分,五行不化,踫撞間,無量空間能量爆炸,一個個黑洞涌現,吞噬一切,望之駭人。
別說是仙佛,就是洪荒世界在此,也要被這黑洞吞噬、粉碎一空,連些許塵埃也不留存。
一股說不出的神韻散逸,使得紫霄宮在這危險的h n沌雲層上安穩無恙,巋然不動,宛若泰山五岳。
上方卻是海天一s ,似乎置身于汪洋海底,b 光粼粼,萬千游魚游曳其中,都能看到水光b 動,五s 珊瑚,萬千祥光照耀,簇擁紫霄宮。
紫s 牆體,琉璃瓦片,看上去不顯奢華,倒顯得氣勢磅礡,威壓浩d ng,股股大道威勢襲來,奔若海潮。
「紫霄宮」三個大字瓖嵌匾牌之上,銀鉤鐵畫,龍蛇游走,古樸盎然,道韻橫生。
細細觀照,似乎這三個上古神文不似仙佛刻畫,乃是瑞氣流轉形成,五彩斑斕的仙氣雲集,按照詭異的路徑流動,形成三個鎮壓諸天的神文。
再細看,卻是又似萬千星辰濃縮其中,劃出驚天痕跡,薈萃之後,閃爍出‘紫霄宮’的筆畫。
慈航自從踏入此地之後,就感覺一股如同回歸母體的親切感、安全感油然而生,渾身道法也是分外活躍,遍體祥光如同孩童般歡呼雀躍,光焰搖曳,宛若風中之燭。
這是最為古樸無華的道韻,這是大道的根本,簡簡單單,回歸元始,道法自成。
就在慈航沉浸在無邊道韻之中時,梵音檀唱滾滾而來,無邊異香席卷,紫霄宮前無端浮現萬千金蓮,璀璨生光,光焰之上浮現佛陀、菩薩、羅漢、珈藍、揭諦,一個個眉目低垂,合十誦經。
法螺大吹間,一道七彩長河垂落,乃是無量七彩菩提葉匯聚而成,菩提葉上綻放一道道白蓮,氤氳華貴,氣象萬千。
「善哉,善哉難得在此地見到慈航道友,貧僧分外歡喜,無量壽佛」
接引、準提二人端坐十二品金蓮攜手而來,見得慈航,接引手托經幢,單掌而立,問候道。
慈航也不敢怠慢,畢竟自己是新人,也回禮道︰「難得二位尊者今日腳程倒是不慢啊」
言語間,似乎暗諷昔日二人以西方遙遠之故,巧取豪奪聖位,果不其然,西方二位佛祖一听,臉s 一變,準提冷哼一聲,發髻上插著的兩朵白hu 突然變成紅艷艷的血s ,股股煞氣逼人。
「牙尖嘴利,不當人子」
倒是接引苦笑不已,也不接話,跏趺而坐,端坐蓮台上,閉目打坐起來,宛若無人,這心氣卻是奇好。
不料,突然天地間鸞鳳和鳴,天hu 亂墜,霞光萬道,環佩之音傳來,女媧娘娘手執山河社稷圖款款而來,香氣繚繞。
娘娘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s 天姿,婉然如生,傾國傾城,難怪引得紂王寫下詩一首——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
曲曲遠山飛翠s ;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hu 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sh 君王。」
最後落得國破家亡,帝王之身化為飛灰。
「慈航見過女媧娘娘」
慈航雖然與女媧娘娘有些過節,但也敬重娘娘大德,更何況如今紫霄宮出世,怕是風雨y 來,女媧娘娘這個中立者,還需拉攏一番。
女媧娘娘眉心hu 鈿艷麗,宛若仙蓮一朵,亭亭玉立,霞衣端莊而高貴,襯托地娘娘宛若仙中奇葩,遺世而獨立,群星暗淡,不敢與之爭輝。
慈航今時今日的地位可謂是不可與昔日相提並論,就是女媧娘娘也不得不正視,聞言,笑道︰「道友客氣了,這次道祖親召,怕是道友第一次以聖人之尊來此吧,有趣,有趣」
這話中暗藏深意,不要以為自己是聖人了,就可以與我等平起平坐,我們畢竟是老牌聖人,先來後到,敬老尊賢,可不僅僅是凡夫俗子的禮儀。
慈航顯然也听出了話外之音,只是沒有必要在這里糾纏這幾句無關痛癢的話,問過之後,就不發一言,盯著紫霄宮牌匾看個不停,似乎那里暗藏玄機。
二位佛祖也與女媧娘娘見過,正聊著,突然一股冷冽寒氣冒起,充斥天地間,無端墜落漫天雪hu ,蒼茫一片,蕭索寂然。
眾人面s 一變,都曉得一人來了,果不其然,一葉青萍浮動,托著一道人遠遠而來。
這道人發束道髻,劍眉入鬢,面容剛毅,卻是滿面蒼生,霜染鬢角,青s 道袍襲身,偉岸孤絕,似乎是游走江湖的俠客,孤獨而驕傲,卓爾不群,脾氣古怪。
「慈航見過師叔,願師叔萬壽無疆」
慈航見到,心中暗嘆,腳下卻是不停,連忙上前問候。
通天教主比起以前,少了幾分恣意和張狂,多了幾分孤傲和滄桑,望著慈航,臉上擠出一絲微笑道︰「倒是恭喜你了雖然預料過,但是不成想,你居然如此之快的就臻至如此地步,與我等平起平坐,後生可畏啊」
慈航畢恭畢敬道︰「師叔過獎了」
通天教主聞言,呵呵一笑,卻是不以為然,只是似乎有所顧忌,沒有多說,只是與女媧娘娘見過,與西方二位尊者不冷不淡地打了聲招呼。
雖然三人間有解不開的仇怨,但是聖人之間,生死無憂,以天地為棋盤,區區一量劫之得失,哪里能夠縈繞與懷,久久難以釋懷,既然技不如人,就痛痛快快認輸,下一量劫再見輸贏。
聖人亦要重諾,輸就是輸,這也是為什麼通天教主擺下誅仙劍陣,最後反被道祖親罰的緣故,弟子門人爭奪一線生機,卻是不能任由聖人插手,否則量劫遲遲不了結,與天地有礙。
雖說西方手段不光明正大,但是勝負已分,也就沒有必要斤斤計較,宛若死敵一般,見面還是要過得去。
西方得了便宜,當然也不願在這個時候熱臉貼冷,客客氣氣與通天教主打了招呼,就紛紛跏趺而坐,參禪打坐起來。
天光大亮,金燈萬盞,龍吟陣陣,震天動地,九只神龍拉著沉香輦而來,元始天尊威嚴端坐其上,珠簾垂落,遮掩視線,華蓋高懸,瓔珞垂珠,宛若檐前滴水,涓涓不斷。
「弟子見過師尊」
元始天尊點點頭,從輦上拿了盤古幡,來到通天教主面前,言道︰「師弟,他日之事,已經是過眼雲煙,還要寬心啊」
通天教主面容嚴肅,倒也沒有反駁,只是點點頭,也不問好,元始天尊倒也不見怪,知道他心中尚有疙瘩,也不強求。
正要與慈航說話,突然紫氣縱橫,浩浩d ng三萬里,一座金玉拱橋從紫雲之中跨出,落在紫霄宮前,一老者手持拂塵,慢悠悠踱步而來。
諸天聖人感應,西方二位尊者睜開佛眼,紛紛起身,與女媧娘娘、慈航、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迎接李耳。
李耳下了拱橋,一揮手,拱橋變小,縮回一張黑白s 圖卷之中,落入李耳之手,正是鎮教至寶太極圖。
「老道見過諸位,倒是讓諸位久等了」
李耳白發蒼蒼,鶴發童顏,發髻間琪hu 瑤草開放,不顯邋遢,倒顯得仙風道骨,藥香襲襲,一搖拂塵,言道︰「既然都到齊了,還是趕緊進去,以免讓道祖久等了」
說完,望了慈航一眼,帶領眾人,走過庭院,一路上億萬載靈藥遍地皆是,雲蒸霞蔚,祥雲簇擁,瑞氣千條,龍鳳盤旋,麒麟看護,凝霞聚彩,讓人垂涎。
上了台階,面朝正門,大門無風而動,自動打開,一個總角童子出來,明眸皓齒,脆生生道︰「道祖有請」
諸聖相視一眼,李耳嘆口氣,也不停頓,行雲流水般隨著仙童入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