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九章 怒掌朝權

薛炳昌看到蕭明頓作大喜之狀!

「哎呀!蕭兄弟你怎麼來了?快快請進,你看我這宅子也是剛剛得手,四處都很凌亂讓蕭兄弟見笑了!」他始終還是稱呼蕭明為兄弟,蕭明一听就放心了,如果他改稱自己為太師或者侯爺,那說明他與自己就有了隔閡,說話就沒那麼痛快了!

蕭明向他詢問朝中之事,是否是由秦檜在當宰相?薛炳昌很奇怪道︰「秦檜倒是由此一人但此人目前是監察御史、右正言,人微言輕根本不足為懼,倒是現任右僕射參知政事的萬俟,權傾朝野,乃是高宗的第一寵臣!」

蕭明心中納悶,心說怎麼倒過來了,這萬俟本是秦檜的近臣乃是著名四奸臣之一,這下怎麼突然竄到了秦檜的上頭了,反倒是秦檜似乎還沒有混起來!看來害死岳飛的定然就是這個萬俟了!

說到此事,薛炳昌也是頗為感慨,民間對岳飛之死非常的同情,而這件事情上朝廷對岳飛的處理上很是不得人心,就連朝中大臣也是不斷上書,但萬俟此人在鄂州之時與岳飛結有私怨,這次更是有公報私仇之嫌。

原來事情發生的跟歷史上差不太多,岳飛在攻下穎昌府後,正在進一步謀劃準備下一步軍事行動,而此時完顏宗弼也就是金兀術為了幫助岌岌可危劉豫政權,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原地區的調兵。

而就在此時,岳飛卻被金批令牌召回,隨後就被關押進了大理寺,隨後監察御史彈劾岳飛說他虛報軍情和戰果,並且一直都留在穎昌府並且陰謀謀反,並且一口咬定岳飛曾給手下大將張憲寫信,布置奪軍謀反的計劃……

至此岳飛父子二人,與張憲王貴死人被陷死獄之中,大理寺嚴刑酷法審訊岳飛,這件事的調查純屬子虛烏有,朝中多人都上書為岳飛求情,但薛炳昌知道這件事因為完全是由他在搜集證據,但最後高宗卻下密旨,以「某須有!」的罪名將岳飛處死。

戶部尚書胡銓曾質問萬俟與秦檜,岳飛之罪在何?現天下洶洶,在外的將領全都聯名上保,劉琦、吳玠、劉光世、張所等人甚至遠在遼東的韓世忠也在關注,如無有確切的罪名豈不是涼了在外領軍大將的心?

但在此時被稱為中興四將之一的淮西節度使張俊突然上書聲稱岳飛曾在淮西逗留,收編那里的散兵,的確有謀反之心!朝廷嘩然,想那張俊已經被萬俟收買,做出這等事來,事後調查仍然是子虛烏有!

岳飛最後仍然被秦檜等人用弓弦絞殺與杭州大理寺內的風波亭內!秦檜上奏高宗的書中道︰「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于是岳飛被」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一事變昭告天下了,這也激起了很多人的憤怒!

岳飛之死死在于他的偏執,也死在于高宗趙構的自私,更死于奸佞小人的公報私仇和陷害忠良!岳飛既死,則下一步,高宗進一步剝奪了各領軍將領的兵權,他的做法則是換防,將帥赴任時,除了家丁不得帶一兵一卒,真正做到將不識兵,兵不識將了!

西北路吳玠被調東南,劉琦被調鄂州,劉光世手下大將麗瓊叛降劉豫,被擄奪兵權,張所等人進京听任,除了韓世忠屬于听宣不听調之外,大宋所有在外的將領全部被撤換,而淮西節度使張俊曾升官為樞密院副使!

一系列的人事調整,說明高宗在有意進行權力的轉換,而現在執掌樞密院的卻沒有人,李綱死後整個樞密院只有兩個副使,正使人選一直放空,這也是高宗趙構抓緊進行人事調動的原因,而這種人事的調動且僅僅針對于軍方而言的。

因為在這個時候其實軍方的也並不是那麼團結,軍中仍有主戰派之間的朋黨之爭,川陝制置使張浚就和席益不睦,但由于張浚在朝中勢力較大,于是很是排擠其他派系的武將,首當其沖的就是王庶!

而當時的王庶已是陝西派官職最大的,他做到了兵部尚書,又被拜為樞密副使,當由于為官耿直一味要求北伐,被萬俟指使御史中丞勾龍如淵彈劾由此被貶,由資政殿學士的身份知州潭州!

王庶的離去終于使得高宗對與軍方的忌憚盡去,于是著手進行人事調換,當時的國內軍隊很是龐雜,除了蕭明專門為朝廷訓練的幾萬皇家近衛軍之外,各地還有不少的士兵,有些將領擁兵自重,不听調令卻有群雄割據的趨勢。

高宗遷都之前改國號為「永康」此時的左相呂頤浩上書請求北伐,稱張俊有兵三萬,韓世忠有兵四萬,岳飛有兵十二萬,王燮有兵十三萬,劉光世有兵四萬,吳玠、巨師古各有兵萬人,崔增、姚端、張守忠各有兵二萬,共有四十余萬。

這些兵馬很多都是原來的大宋禁軍的整編和收編軍,也有部分屬于將領的私軍,但這些人除少數外對高宗雖是陰奉陽違但也還留有面子,唯獨岳飛對其不買賬,動不動就要給高宗臉色看,他的岳家軍很多都是各地的義軍來投,再就是部分蕭明的新訓練的近衛軍。

這是岳飛只忠國家不忠君的表現,在對金和對齊的戰事中逐步壯大的岳家軍可以說是北伐的中流砥柱,岳飛一除,大宋朝實際上已經沒有幾個人能夠全面北伐的將領了!但這對大宋的國防軍隊來講影響卻不是太大。

可是這只是萬俟等人和高宗的想法,他們沒想過此舉真正失去的卻是民心!蕭明也正是生氣于此,一方面岳飛作為民族英雄被殺,使得自己想挽救岳飛命運的努力失敗,另一方面大宋失去民心將會是自己在全國的戰略布局發生動搖。

萬俟雖是此事的主謀但秦檜等人為此巴結高宗而極盡了卑鄙小人的能事,看來自己當初的布局仍嫌太小,為避免朝政再次出現這些奸佞小人,蕭明考慮不妨在嚴厲一些,而且高宗皇帝的權利也不能太大了。

次日一早,高台勤政大殿早朝,黃門稟報,當朝名譽太師,四海宣慰使蕭明還朝,請求覲見皇帝陛下,高宗聞听很是欣喜,吩咐速宣,朝中群臣議論紛紛,大家都沒注意到此時身為戶部尚書的秦檜渾身哆嗦了一下。

蕭明上殿,跪倒磕頭三呼萬歲,高宗令平身他開口問道︰「蕭愛卿這些日子一直在海外奔波,實在是辛苦,這次回來是不是帶給寡人什麼好消息哪?」

蕭明上前說道︰「好消息有一個,但壞消息也有!不知道陛下想听哪一個哪?」

高宗曬道︰「如今我大宋國民富足,四海升平,哪里還有什麼還消息啊!」

蕭明斜了一眼趙構道︰「哦?真是四海升平嗎?」

趙構想起北方中原的故土仍舊未復,不禁啞口無言!

蕭明道︰「臣此為本為太師李綱李大人病逝而專門調研,但在東南民間听聞百姓街頭巷議,說如今我大宋朝堂之上奸臣當道,皇帝窮奢極欲只顧享受,還竟然殺害抗金名將自毀長城!已是有了亡國之象!」

趙構的臉當時就掉下來了,殺害岳飛其實他本也問心有愧,但如此當眾不給他臉,確實讓他下不來台,萬俟上前厲喝道︰「大膽!蕭大人口出不敬之言,難道你是想造反嗎?」

蕭明頭都沒轉一下,緊接著一聲歷喝︰「閉嘴!」這一聲乃是有備而發,聲震屋瓦,頓時嚇得萬俟一哆嗦!笏板都掉在了地上。

蕭明轉頭對他道︰「你這狗東西!是什麼玩意?」

萬俟撿起笏板,掙著脖子道︰「我是陛下親封的右僕射參知政事,乃是朝廷命官,你……你竟然不敬君上還要侮辱重臣不成?」

「噢?朝廷命官?我問你,你即食大宋俸祿就該與國分憂,但我知你自上任以來,除了謀害大將,之外可做過一件于國于民的政事?」他盯著萬俟接著問道︰「還有啊,我問你,那金使烏陵思謀和蕭通古為何要給你送禮啊?」

蕭明的問話在群臣中頓時引起了波瀾,大家紛紛議論,萬俟滿臉通紅道︰「兩國使節互通禮物也叫送禮嗎?你不要污人清白!」

「是嗎?那許你北地良田二十頃,還有五百金珠也只是兩國使節互通的禮物了,到不知你那什麼跟人家互通的?你這種賣國的漢奸嘴臉真正是讓人厭惡!」

高宗趙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但他很怕蕭明,這世界上唯一能讓他害怕的人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蕭明,這一次蕭明打鬧朝堂,看似不給他面子,但其實一定有著更深的目的,于是他不做聲看著蕭明的表演!

蕭明罵完萬俟緊接著罵朝堂上的眾臣,說他們舀著朝廷的俸祿,眼見著奸臣禍亂也不吭聲當是典型的縮頭烏龜!萬俟轉身跪在高宗面前,垂淚哭道︰「請官家為微臣做主啊!」但趙構面沉似水毫不做聲。

蕭明罵完這個罵那個,最後他問道︰「王庶何在?」

有人小聲告訴他︰「王大人被貶潭州!」

蕭明再問︰「趙鼎何在?」

又有人道︰「趙大人現在生病在家」

胡銓走出來道︰「蕭大人……!」

蕭明道︰「你也閉嘴,你也沒盡到責任!」

大監察使馮澥道︰「蕭大人今日大鬧朝堂,對大宋所有君臣不敬,可是為岳鵬舉被殺一事,還是另有原因?」

蕭明看到他,則收斂了一下道︰「只為百姓背後說我朝已有亡國之象!蕭某實在在是不願意看到官家再被一些奸佞之人蒙蔽下去了!從即日起,蕭某重回朝堂,加上南洋諸國已被我平定四海之內唯北地中原未復,所以我回來解決大金國最後的問題!」

高宗趙構突然開口了,他對蕭明道︰「蕭愛卿回來,寡人也就有了主心骨了!如何解決金國的問題,是否有個詳細的條陳給我哪?」

蕭明道︰「條陳的是等會再說,我剛才說了有好消息,所以我將好消息在這里發布一下,聖陛下洪福,南洋諸國三十七位國王蒙我天朝教化,敬仰我天子仙容,特地跟我來到了天朝上京,如今正在外面等候,往陛下宣他們上殿!」

趙構臉露笑容道︰「如此就宣他們上殿來參見吧!」

那三十七位酋長和國王,正在瞻仰整個皇宮的富麗堂皇之時,被宣上殿來, 里啪啦的跪了一地,然後用這幾天蕭明派人教他們的漢文,抑揚頓挫的呼喊著︰「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向著高宗朝拜。

趙構這才有點欣喜,心中不免感嘆蕭明的功勞,他對下面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各位國王都有賞賜,讓他們在康京游玩,隨後趙構宣布散朝,但他很懂事的將蕭明留了下來。

「蕭卿到底要做什麼?」他盯著蕭明問道。

「官家歇一歇吧,權利給我掌握,我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