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8章 如何給山把脈

但唐池舟沒敢把實情告訴給父親和祖父,因為他知道,父親和祖父一旦知道實情,肯定會極力阻止他去。唐池舟只是告訴家里,有三位美國大學的醫學院學者,到中國來考察中草藥,所以他想一起跟他們一切去,順便學習交流一下,並反復強調這是一次難得學習交流機會,這麼一說,父親和祖父才勉強同意他去,不過再三交代他要注意安全。

于是,人選就這樣敲定成功,經過簡單的介紹、短暫的交流,教授對這個人選非常滿意,因為唐池舟在美國受過教育,並且性格開朗,思想活躍,勇于冒險,但又不莽撞,思維縝密細致,一個非常機警干練的年輕人。

教授教書幾十年,面試過無數學生,因此,他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準確探知一個人的諸多品質。

西方諺語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選對這麼一個關鍵角色,肯定算是一個好的開端,因為教授對這次探險,信心倍增。當然,這全是風水大師一家的鼎力相助,教授覺得此次中國之行很幸運,遇到了風水大師一家這樣的熱心人。

因為路途遙遠,所以四個人不在耽擱,緊鑼密鼓的準備好所需探險裝備後,馬上坐火車出發。

因為那時,我們這代還沒通鐵路,所以他們只能做到省城,然後完全靠步行,像我們這一帶的山中艱難跋涉,不過恰好已是秋天,天氣不在那麼炎熱,白天秋風送爽,夜里已經微寒,需要蓋一層薄被了。這樣的氣候,對行進很有利,因此三個人到我們這帶的山腳下時,用的時間比預期的短很多。

在山地里艱難跋涉的過程中,他們雇了兩個挑夫和一個向導,但因為裝備實在是不少,並且他們行進的速度非常快,把這兩個挑夫累得叫苦連連,剛走了兩天,就不干了,即使加錢,他們也不願意繼續干下去,于是,兩個最為年輕的學生,成了「挑夫」,唐池舟也想分擔一點時,但教授和兩個學生堅決不肯,說唐池舟能跟他們一起來,他們就覺得感激不盡了,難還能讓他背東西。

在唐池舟的一再堅持下,教授才同意讓他稍微背點輕的,但即使這樣,唐池舟在山里走了一天後,就感到四肢酸痛,非常疲憊。看看背了最重東西的兩個學生,還有背的東西並不比他少的、年齡已經不小的教授,竟然,沒發現他們怎麼累。唐池舟忽然想到,在美國學習的時候,一個教授曾經對他說︰西方人的耐力好,能長期負重跋涉,是好的陸軍士兵;而亞洲人則動作靈活,但耐力不如西方人,是當偵查兵的好材料。看來那個教授說的還挺正確的。

好不容易來到山腳下,但他們四個人,並沒有急著找道士的藏身之處,而是用了七八天的時間,在山里考察地形,了解山的大概形狀和地勢。

他們還用簡單的測量儀器,給這座山畫了簡單的地形圖。每到夜里,在兩個學生都酣然入睡的時候,唐池舟和教授則往往看圖到深夜,尤其是唐池舟根據他深厚的經絡知識,逐漸從這些地形圖里,看出很多端倪來。

這座山,果然是有明顯經絡的,並且經絡和人體經絡的類似程度,簡直有點讓唐池舟震驚。那他是如何發現山的經絡的呢?

唐池舟認為,人的經絡就是體內氣的流動,而同理,山體內也有氣在流動,而山體內地氣流通的路線,就是山的經絡了。

而地氣的流動,往往和山中溪水的流動密切相關,唐池舟會在溪水的附近,用一截截的竹子插在地里,這種竹子是中空的,一半露在地面上,一半插在地里。露在地面上一半竹子里,塞滿了一種特殊草的灰,這種草的灰,對地氣非常敏感,只有稍有地氣涌動,那這種草的灰,就會被地氣從竹子里「吹」來,由此,唐池舟就能很快發現地氣的走向,總而順藤模瓜,找到山的經脈走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