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人工養殖也是起源中國。宋代龐元英在《文昌雜記》中就有記載︰「有一養珠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開口,急以珠投之……頻換清水,經秋即成珠矣!」到了明代,我國還發明了特異珍珠的培育方法,養殖成功了舉世聞名的「佛像珍珠」。
珍珠的消費已經延伸到了收藏、裝飾、醫藥、美容化妝和營養保健等各個領域,市場正在拓寬,珍珠的需求量有會有所增加。二是世界上其它國家的珍珠產量相對萎縮,海水珍珠連年遞減,原有的一些產珠大國也是每況愈下,這些也為我國珍珠養殖業的掘起創造了良好的契機。三是隨著熒光珠、象形珠、組合珠、有核珠、黑珍珠、彩色珠、大型珠、異形珠等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利用,將大大刺激新的消費市場的形成,必將形成新一輪的珍珠消費熱朝。
听了張曉的話,大伯激動的就站了起來,一年就五十萬,這是什麼概念啊,那不是在家建棟小洋樓,在買上輛不錯的車還有多。
「曉曉,那行,那我帶你大姐二姐先在這謝謝你了,來來,我們再干一杯。」說著,大伯親自給張曉到了一杯酒,這酒杯可是有三兩多的大酒杯,張曉可是已經喝了一杯了,再和這麼一杯下去的話,非罪不可。
「大伯,一家人干嘛說兩家話啊,咱不要那麼客氣還不好,這酒慢慢喝好了。」張曉有點為難了,這要是醉了可是沒人會開車的,不過大伯可是不會放過張曉,這麼高興的事情,哪有不喝酒的道理,把張曉的酒杯端在張曉面前,就看張曉接不接了,張曉沒辦法,只好是伸手接過酒杯,長輩的酒,不喝是大不敬啊。
最後張曉相出一招,酒是往嘴里倒,不過這酒可是沒進到肚子里面,全部收到空間里面去了,張曉這也是逼得沒辦法,不得不偷奸耍滑了。
「哈哈,曉曉的酒量還不錯,是我們張家出的男人。」大伯干掉一杯酒後,只是微微紅了點臉,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看來自個經常在家喝散裝白酒練出來的。
「大伯,我可真的不能再喝了,再喝今天就回不去了。」張曉裝著喝的差不多的樣子,往嘴里拋著花生米,這自家種的花生米,是又香又脆。
「回不去就不回去唄,難道還能沒有你們住的地方不成。」大伯很不爽的說道,「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喝點酒都不利索。」
「福生啊,你家誰來了,怎麼門前還停了一輛車啊?」正在大家吃好喝好的時候,門口進來一老頭,朝著屋里問起話來。
「老村長,您來了,快進來,快進來,一起吃點。」看到來人,大伯急忙上前把人拉了進來,張爸也是急忙站了起來。
「老村長,您老來了。」張爸走到老人身邊攙扶著老人的另外一只手。
「咦,原來是強子回來了,我還說福生家的哪個親戚呢。」福生就是大伯的名字,這村長張曉也認識,還和張曉家有點親戚關系,是張曉爺爺的堂兄弟,張曉平時見著也是要叫聲村長爺爺才行。
「村長爺爺,村長爺爺…」張丹丹兩人比較嘴甜,站起身就叫了,張曉卻慢了一拍,這讓老村長有點驚疑起來,一下子沒有認出張曉。
「叔,這是強子的大兒子,曉曉,您不認識了?」大伯知道村長的表情是為什麼,這不認識的人怎麼會稱呼自己做爺爺呢。
「是你個小鬼頭啊,」老村長記得張曉的,張曉以前在村里可是個調皮鬼,偷雞模狗的事情沒少做。「幾年不見到時長大了,哎…我們也老了。」老村長似有感慨的說道。村里的情況一年不如一年,老村長憂心忡忡啊,要再這麼下去,這村子遲早有一天要人走屋空。這如何能讓他不憂心。
「村長爺爺,你不老,還能活個一百年呢。」張曉一記馬屁拍了過去。
「呵呵,你這小鬼到是會說話。好了,看你們還在吃飯,那我先走了不打擾你們了。」老村長說著就要走,不過大伯他們怎麼會放,死拖著到了桌首,這下把大媽擠到和張曉坐了。
「強子,門口的車是你們開回來的?」給老村長添了一副碗筷,老村長也不急著喝酒吃菜什麼的,就問起了張爸來。
「叔,那車是曉曉開回來的。」張爸據實回到道。
「哦,是小鬼的,看不出來小子現在倒是混的不錯嗎,連車都開上了,怎麼樣,有沒有想過回家發展一下啊?」老村長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這是想要問張曉可不可以到村里面發展一下,拉動一下村子的發展,這一切還是為了村子考慮的。
「村長爺爺,我們剛還還在討論這事情呢,不過不知道這村子的水庫現在在誰手里,我想要先把他承包下來,然後再來考慮發展的事情。」張曉沒有具體的說出項目來,這事情還沒有能夠開始實施呢,要不然老村長的性子那不是整天就期望著張曉的投資到來啊,張曉現在還有一攤子事情呢,再說培育點珍珠貝的貝苗估計也需要點時間。
「水庫,還在我手里呢?怎麼,小子是想要搞水產品養殖嗎?那我還是勸你打消這年頭好了,前兩年我養過,不過虧的短褲都沒了,你呀,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吧。」老村長開了個小玩笑,不過這樣的心思到是為了張曉著想。
「老村長,你呀就放寬心吧,我已經知道你養魚的事情了,我當然不會再走你的老路了,我呀是另有他用,至于具體的現在還是不告訴你的好,省的您天天記掛,不過我想到時候事情弄起來了,應該會在村里請上不少勞力,也不用親壯年,一些婦女就可以了。」張曉想的是這貝殼養好了,那麼取珍珠的活也需要人干,就大伯幾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
「不告訴我,呵呵,你這小鬼倒是和我賣起關子來了。」老村長笑罵一句,「不過看你好像自信滿滿的樣子,那我就信你一次,這水庫我做主可以承包給你了,不過這承包費用可是不能少的。」老村長也不攔著了,反正這水庫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承包出去,村里還能多點收入。
「呵呵,那就先謝過村長爺爺的支持了。明天我就讓大伯到村委會去把承包手續辦好。」張曉樂呵呵的說道,親熱的為老村長夾著菜,這麼大的年紀了,還是不要喝酒的好。
「曉曉,好好干,你村長爺爺肯定是要支持你的,我們整個張家村也能有點奔頭。」老村長深有感慨,現在的年輕人想著的都是如何從村里蹦出去,哪里還有人要往回跑的,張曉有這份心,老村長表示很欣慰。
吃晚飯,送走高興的老村長,剩下的張曉一家人,「大伯,今天你和大媽先到縣里去,在我家住一晚,然後明天取了錢回來把承包合同辦下來,我們就辦那種年份最久的合同,70年不成那就是30年,然後把大姐他們都叫回來吧,如果實在不願意你就讓他們給我電話,我來說服他們。」張曉身上還真沒帶那麼多錢,以前放在空間里面的現金早就用的差不多了,這時候只有麻煩大伯一家跟自己走了,明天自己再送他們回來好了。反正現在的農活也不多。
「行,不過你家能住下嗎?」以前大伯到張曉家住都是張曉不在的時候,張丹丹和張偉偉住一間房,空出一間房給大伯他們住。
「大哥,你還擔心沒地方住啊,昨天曉曉剛為我們買了一個新房子,都裝修好了的,沒地方可以到那里去住。」張媽得意的說道,這可是他兒子孝敬的。
「哦,原來是買了新房啊,那我們還真要去看看了。麗麗,等下從家里拿封爆竹,我們到強子他新家去打,慶祝他們喜遷新家好了。」大伯听著弟弟他們能搬新家,也是很高興的,自己的弟弟他知道,都是苦日子過來的,現在能夠翻身農奴把歌唱,大伯當然是欣慰了。
「呵呵,好,我這就去。」大媽樂呵呵的去了。看來今天是不住新房子是不行了,要不然還真要擠一宿了,不過對于這麼急著搬,張爸張媽倒也不反對,能夠住新家可是夢寐以求的許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