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丘站起身來,道︰「對于秦政大人的實力,我當然是相信的,只是我們部落如今的情況,想必秦政大人也有所了解,不知?」
說到後來,一雙眼楮便死死的盯著秦政,若是秦政不給他解決實際困難,想必他會不顧一切的和秦政拼了,畢竟他連整個部落都交出去了,若是對方不守信譽,他作為帶領整個部落走向毀滅的罪人,也不吝惜一死了!
秦政知道現在是穩定人心的時候,爽快的道︰「提丘首領放心,我秦政一言九鼎!我這就安排下去,七天之內,一定給你們部落送來足夠的糧食!」
秦政對李斯點點頭,李斯會意的叫來一名士兵,讓他快馬加鞭趕回去,找到呂不韋,讓呂不韋趕緊安排糧食。綠色小說
提丘見秦政已經安排下去,頓時舒了口氣,雖然還要七天時間,但以部落目前的存糧,應該還能支撐得住,最後道︰「多謝秦大人,糧食問題雖然解決了,但另外一個問題,想來大人也有所了解,不知大人準備如何面對?」
「你說的可是那個看上阿爾巴妹妹的權貴?」秦政問道。
「對,那位權貴名叫頓既,是高句麗財政大臣頓條的兒子,也不知他是什麼時候見過雨蓮一面,哦,雨蓮就是阿爾巴的妹妹。頓既自見過雨蓮之後,就一直念念不忘,之前就已經來過我們部落想要帶走雨蓮,但被阿爾巴給拒絕了。」
「頓既不好用強,就恨恨而走,後來故意將我們部落應該上繳的秋收稅額提升好幾個等級,不然我們部落也不會落得如今這個境地!再後來,就是頓既見阿爾巴帶走部落大半青壯,又久去不會,則才又來到我們部落,說是要以糧食換走雨蓮,前天已經下了最後通牒,想來今天就會帶人來了!」
提丘說到後來,已經開始帶點沮喪神色。
秦政點點頭,道︰「提丘首領但請放心,一個小小財政大臣的兒子,我還不放在眼里。你們赫克部落既然投靠了我,我自會保你們部落無憂!」
提丘臉色一喜,道︰「大人,現在能招多少人?還來得及嗎?」
秦政笑著搖搖頭,道︰「就我帶來那一百精銳足矣,何須再召集人員?」
提丘一頓,接著急道︰「大人,不可輕敵啊!這個頓既雖然只是財政大臣的兒子,手上並無兵權,但憑他的身份,召集一千士卒還是非常容易的,而我們部落現在留下的大都是老弱婦孺,青壯並無多少,就憑大人一百人,是否太過單薄了?」
秦政安慰道︰「好了,提丘,阿爾巴當初帶領的一萬人馬,還不是被我兩百多人所縛?這次就算來個兩三千人,我也能保你們部落無事!」
听到這話,提丘不僅沒放心,反而更擔憂道︰「大人,我听過阿爾巴的匯報,非常佩服您的智慧,您的智慧可比日月,但如今是在草原之上,就算智慧再深,也起不了太大作用,難道大人還能再想出絕妙計策不成?」
「你也說了,如今是在草原之上,而且你們部落固定在這,要想轉移,也不是短時間能辦到的,我就算有什麼計策,也施展不出來。」秦政搖搖頭道。
「那大人準備怎麼辦?」
「你剛才不是說了麼,既然不能智取,那就硬拼吧,正好讓我看看你們高句麗士兵到底有多強!」秦政雙眼閃過一道寒光,出世以來,還沒怎麼動過手,上次那二百馬賊只是個開胃菜,這次應該可以稍微發揮一點實力了!
提丘更是擔憂的說道︰「大人,上次阿爾巴帶領的一萬人馬,都只是我們附近幾個部落臨時抽調的精壯,並沒有經過統一訓練,這次頓既帶來的肯定是高句麗正規士卒,大人不可輕敵啊!」
秦政安慰道︰「好了,提丘首領,你就放心吧,現在你們要做的就是安心的做自己的事,至于這個所謂的頓既,自有我幫你們解決!」
提丘還想再說,但阿爾巴生怕秦政听得煩躁,他可知道秦政並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趕緊開口道︰「首領,主公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有把握的,你就不要再說了,你放心,有主公在,肯定沒問題的!」
「哎!」提丘欲言又止,最後嘆息了一聲,躬身行了一禮,道︰「我既然已經將赫克部落交給大人,自然一切由大人做主,還望大人能夠多為我們部落考慮,我這就通知下去,我們部落以後就歸秦大人所有了!」
「不急!」秦政阻止道︰「不要告訴所有人,你只需通知幾個心月復即可,如今我還不打算與整個高句麗為敵,你們暫時還歸高句麗所轄,待日後我揮軍北上之時,自有你們用武之地!」
提丘听到秦政所說,神情一震,秦政雖然沒有明說,但話中意思明顯是打算攻打高句麗,納高句麗之地為自己之地,納高句麗之民為自己之民!
提丘雖然震驚于秦政的野心之大,但也只得壓下自己紛亂的心緒,恭敬道︰「好的,大人,我這就去安排!」
待提丘走後,太史慈有點憂慮的說道︰「主公,你將如此重要之事透露給他,會不會?」
秦政搖搖頭,道︰「無事,我自有安排!」
馬上又要到月圓之夜,又可以復活一名大秦將領了,這次秦政打算將王翦復活出來,而對王翦的安排就是駐守在赫克部落,負責赫克部落的發展。
王翦修的是統帥一道,這統帥一道,不僅僅是排兵布陣,更要知道所帥之兵的優缺點,懂得兵與兵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幾倍,幾十倍的發揮出士兵的所有戰力。
統帥之道修到極致,能夠將眼光放到天下所有之兵,綜合考慮天下各種因素,重要的是統帥一道旨在獨擋一面,與帝王之道有點相似,這也是為何統帥之道如此難以修煉到極限的原因,以王翦那妖孽般的軍事天賦,離統帥之道的極限也還差了一步。
而正因為統帥之道與帝王之道有點相似,歷來開國皇帝最先都是走的統帥之道,漢高祖劉邦就是如此,還有即將出場的曹操,劉備,孫堅等人,都是走的統帥之道,只待時機成熟,便轉修帝王之道。
秦政打算復活王翦的原因,就是需要一個能獨擋一面的人,留在這赫克部落,不僅是為了震懾赫克部落,也是為了發展赫克部落,為日後君臨高句麗做準備,而整個大秦能被秦政看重並有此能力的,就只有王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