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風起雲涌 第一百零一章 樂極生悲

南唐在林仁肇所帶領的一千敢死勇士付出生命的代價之後,暫時截斷了正陽橋,也阻斷了周軍的追擊。只是正確了一天時間,已經足夠了,壽春城里的三萬多人馬在劉仁贍的帶領下,從容撤退。

他們的想要順利撤退是不容易的,前面還有李重進數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然而千難萬險也阻擋不了將士們的回家路。順便說一下,林仁肇理所當然地沒有死,順利地游回南岸,成為南唐的大功臣。在未來的歲月里,他將會是南唐柱國大將,堅固的長江防線由他一手營造。他和林旭之間的交手與故事也還很長。

第二日,浮橋再一次順利搭起,周軍兵不血刃地順利佔領壽春城,這一淮西重鎮。其意義非同凡響,淮南的大片戰略要地,落入後周手中,戰局形式也是急轉直下。南唐在淮南的主要力量就剩下揚州一帶的齊王李景達,和堅守清流關的皇甫暉。

金陵城第一時間接到了奏報,御書房里還是李家兄弟、父子、叔佷四人。使者跌跌撞撞地跑進們,用帶有哭腔的聲音稟報道︰「陛下,壽春失守了。」

「什麼?」座中四人全部驚起。包括李從嘉與李從善,他們雖然不多涉足政治軍事,但終究是南唐皇子,對這等大事還是關心的。

李璟顫抖地問道︰「怎麼回事?林旭是如何破城的?」

使者沉聲道︰「陛下,並非周軍破城,是劉仁贍將軍迫不得已,主動放棄撤離的。」

「什麼?劉仁贍放棄了壽春城?懼戰畏敵,臨陣逃月兌。當真是有負皇恩重托,罪大惡極。」李景遂不等李璟發話,便搶著質問道。

那使者听到這番話,想起正陽橋上犧牲的好兄弟,頓時怒由心生,也顧不得對方是皇叔,大著膽子說道︰「晉王殿下,你不知前線具體情形,何必過早妄下結論。」

「你!」

李景遂被小小報訊使者指責,怒不可遏。剛要說話又被使者搶白道︰「陛下,壽春城堅守兩個多月,兵員傷亡慘重,糧草幾乎殆盡,士兵們吃不飽飯,如何抵御周軍猛烈的攻勢?傷員們缺醫少藥死傷眾多?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李景遂心中怒氣未消,搶白道︰「這就是劉仁贍的理由嗎?朝廷派出各路大軍正在支援,他就不能再堅持幾日?」

厲聲詰問讓使者也很是惱怒,說道︰「救援,可是援兵到了嗎?可有一粒米一個人進入壽春城里?前線的將士們都看的明白,殿下你看不明白嗎?壽春城就是個魚餌,等著朝廷上鉤去救援,圍點打援,攻擊我們的援軍,劉彥貞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這一點李璟是想到的,但他又不太願意放棄,放棄了壽春就等于放棄了整個淮西。此時听使者這麼說,也到覺得在情理之中。于是問道︰「景遂稍安勿躁!」旋即又問使者道︰「前線情形如何?」

「北周皇帝柴榮親臨督戰,攻勢更加猛烈,正陽關幾近失守,實在是支撐不住。劉大人與各位將軍商討,壽春最大在堅守幾日,終究是守不住,等到那時全城將士勢必全軍覆沒。」

使者續道︰「合計之下覺得,城池保不住了,但數萬將士是要保住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積蓄有生力量,將來也好卷土重來,收復失地。也算是對的起陛下,對得起江南父老。」

李璟緩緩點點頭,覺得劉仁贍的想法確實合情合理,並無大錯。李從嘉也深以為意,要死數萬將士死在淮南,血流成河,生靈涂炭,會是怎樣一番慘狀?

「劉仁贍想法是沒錯,可撤出堅城,他就不怕周軍餃尾而追嗎?」質疑的自然是李景遂。

使者道︰「劉大人自然想到了,當日將軍林仁肇不畏生死,帶領一千敢死攻勢,攻下周軍淮河水寨,艱難奪取正陽橋,舉火焚橋,阻止周軍追擊。除了林將軍,其余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劉大人這才能從容撤退。」

冬日吹北風,逆風舉火焚橋,九死無生啊!眾人都震撼不已,南唐健兒是多麼勇敢,多麼大義凜然。

「總計三萬四千將士撤出壽春,還要應付李重進所部的追擊。但劉大人說了,他能對付,一定把部隊帶回江南,到時再來向陛下請罪。」

「父皇,兒臣以為劉大人何罪之有?他雖違反父皇聖旨,但是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大人也為處處為我唐國著想,忠心耿耿,兒臣認為不僅無罪,而且有功。」一向不聞政事的李從嘉突然開口,讓李璟很是意外,李景遂也像重新認識這個佷子一般。使者欣喜無比,對這位傳言中溫厚的六皇子頓生好感。

李璟欣慰道︰「壽春之失,並非劉仁贍之罪,命人接應所部,安全撤回江南。朕親自去迎接,犒賞。林仁肇乃我唐國勇士,加封褒獎,曉諭三軍,傳頌天下。」

停頓片刻又道︰「淮西已失,著皇甫暉,李景達全力守衛淮東。我江南物阜民豐,看他柴榮能耗多久……」

柴榮與林旭剛剛昨日進入壽春城,大軍先行將城內的參與抵抗勢力一掃而空,鑾駕這才入城。一進城,林旭立即著手恢復城中了正常秩序。淮南戰事經久,百姓生活困苦,得到柴榮的首肯之後,林旭立即發放米糧,救濟災民。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些市民現在已是大周子民,理當沐浴在大周皇帝的浩蕩皇恩之下。

壽春臨時行宮內,柴榮笑的很開懷,林旭也保持著淡淡的微笑。張永德與石守信等人難免有些黯然,此次南征泗州、濠州之戰只是小打小鬧,哪比得上壽春這邊驚天動地,意義重大。不用說林旭又是首功,連之前平平的李重進也是風頭正勁。

「拿下了壽春,淮西就在我們手中,收復整個淮南指日可待。」

「不錯!」

「劉仁贍此刻一定被李重進將軍打的抱頭鼠竄,哈哈!」

……

「報!」李重進的軍報在一個恰當的時間送來。

「李將軍全力圍剿,劉仁贍所部傷亡七千余人,在長江水路掩護下,渡江南逃了。」

眾人一陣欣喜,李重進人馬有限,絕計不可能留得住劉仁贍,重創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報完消息,使者並未起身,而是看了一眼林旭。一種不祥的預感頓時涌上心頭。

「趙弘殷將軍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不幸中箭陣亡。」

什麼?趙弘毅不是趙匡胤的父親嗎?某些人頓時幸災樂禍。林旭愕然立在原地,一種「樂極生悲」的感覺涌上心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