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三龍繞周 第六十二章 後周王朝

大軍進城,兵圍皇宮,郭威暫時住進了魏王府。

當郭辰玉淚流滿滿面地撲進父親懷中的時候,恍如隔世,父親倆相擁而泣,多日的悲傷痛苦再也忍耐不住,如洪水辦決堤而去。即便他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威震天下的元帥。這是屬于他父女二人的時間,眾人悄然退避。

李業伏誅,十幾車財寶加上皇宮內庫的存銀,分發三軍,將士們很是滿意。在郭威特意約束下,大軍秋毫無犯,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林旭與符秀寧終于松了一口氣,彼此凝望著對方,柔情蜜意,羨煞旁人。多日以來,二人心有靈犀,精誠合作,完成了艱巨的任務,二人的感情也增進不少。

劉承佑死了,郭威進城,意味著什麼天下人都很清楚。可劉氏皇帝仍然不死心,捧出了一個叫劉的娃兒登基,只可惜還沒有看見龍椅的金光便一命嗚呼了。有時候暗殺是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是一定要清楚估計形式,慎重行事,李業與劉承佑的下場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郭威也沒有立即稱帝,那位在太廟哭靈的李太後被請了出來。名義上由她主政,而郭威則成為其義子,成為監國,總之呢,年齡什麼的總感覺怪怪的,政治總有很多不得已的怪現象。

過度是必須的,但是絕對不能太久,所謂遲則生變,必須早作打算。在各方勢力整合完成後,正月,郭威謊稱契丹南下,率軍出擊,兵至澶州,數千將士不滿當前國無君主的尷尬局面,開始起哄。監國郭威德高望重,自然成了新君的不二人選,眾人一致推舉,郭威再三推辭,迫不得已只得答應,返回汴京。

林旭得知消息後,不禁有些感慨,郭威稱帝是必然的,只是這形勢……五代帝王大多如此,郭威只是依樣畫葫蘆罷了。若他知道,幾年後趙匡胤也學了一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以同樣的形式發生。後周因之而興,因之而亡,何其巧合,天意昭昭,很多事情實在難以預料。

郭威回京,李太後出面,聲稱劉氏子孫不肖,無力擔當大任。為保天下安定,黎民福祉,禪位于監國郭威。郭威勉為其難接受禪讓,李氏仍以太後之尊,奉養慈壽宮。劉氏宗族榮寵如故,成為終生養育籠中的金絲雀。

隨後,郭威正式即皇帝位,自稱是周朝虢叔後裔,故而定國號為周,改元廣順。祭告天地,追封祖先父母,加封名山大川。

詔書又下︰追封嫡妻柴氏為皇後,妾楊氏為淑妃,張氏為貴妃,董氏為德妃;皇長子賜名侗,贈太尉,追封為剡王;皇次子賜名信,贈司空,追封為杞王;皇長女追封為樂安公主;皇三女追封為永寧公主;唯一在世的皇二女郭辰玉加封壽安公主。內佷柴榮封澶州刺史、檢校太保。

郭威兩子皆已亡故,如今他已五十余歲,能否再有所出也不好說。故而自小養于身邊的柴榮便水漲船高,而且以親戚身份出現在封賞家人的詔書中,其中意義已然明了。眾人不自覺地將其奉為皇太子。林旭卻是心知肚明,柴榮,周世宗是也!

緊接著就是論功行賞了,開國之臣,從龍之功,自然就不一般了。首先是魏王符彥卿,堅定不移地支持郭威,鄴城千里報訊,冒險護公主周全,功勞自不必多說。因已經身處親王爵位,無法再升,只是賞賜了珍寶,符家諸子分別加封。

幾個女兒以郡主身份享受公主待遇,只是偏偏漏了符慧寧一人,實在令人好奇。坊間不免傳言是因為曾是罪臣之媳,林旭不禁為之莞爾,他知道郭皇帝留了個更大的榮耀給自己的大姨姐。

若說此次功勞最大的是誰?自非林旭莫屬。鄴城救駕;汴京護衛公主;策反劉益,兵不血刃拿下汴京城;手刃奸賊李業,為皇家報仇雪恨,此等大功,誰又能及呢?

寧遠將軍林旭擢升為雁翎將軍,賜雁翎金劍,享三品武將待遇,加封為一等宣威伯。這一殊榮讓人羨慕不已,林旭年不過二十許,參軍入伍不過月余時間,便已經身居高位,當真是個異數。

不僅別人這樣想,就連林旭自己也這麼認為,數月前自己還是個二十一世紀的學生,如今卻是公元954年的後周將軍。多麼的差距,這種人生的跌宕,恐怕自由他一人可以體會。初到這個世界,不過是個皮貨行岌岌可危的少東家,時刻擔心被一品堂識破,引來殺身之禍。不過數月時間,已然誰名揚天下,立不世之功的的英雄將軍,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

趙匡胤也因功勞,加封歸德將軍,從三品餃,進三等忠勇伯。雖然也是榮功環繞,但是從這一刻起,他這個大哥已經比結義兄弟落了一程。將來又會怎麼樣呢?不知林旭是否會惶恐?

劉承佑之死被算在石守信頭上,可謂大功一件,因而成為除林、趙二人的第三大功臣。直到此時林旭才得知楊光義,劉守忠等人確實投奔了石守信,此次也受到封賞,心中很是高興,想著什麼時候前去探望。

其他有功將領,臣子都論功行賞,當然其中包括那位獻城的劉府尹……

後周王朝建立的消息迅速傳遍天下,各方都提高了警惕,防備著可能的摩擦。除此之外,倒並無特別在意的,因為中原王朝更替實在太頻繁了,幾乎所有人都習以為常了。

其中只有兩人例外,一個是河東節度使劉崇,或許這是劉承佑生前最正確的一步棋吧!自己王朝被推翻,劉崇如何能甘心,當即據河東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部,依舊延續漢朝國祚,史稱北漢。建國後為防止郭威反撲,劉崇立即認北方的耶律氏為叔皇帝,抱住了契丹這條大腿,繼而成為後周和北宋初年的心月復大患。

還有一個就是夏州城里的李光睿,精心策劃挑起郭威與劉承佑兩虎相爭,本想著趁此機會有所動作,只可惜這麼快就結束了。又是他——林旭壞了好事。

李光睿冷哼一聲︰「之前小覷你了,果真不簡單。」于是騎馬出城,站在山丘頂上,眺望遠方,淡淡的嘆了口氣,那里正是蕭關的方向。繼而轉身放眼東方,沉吟良久,喃喃道︰「你該不會如李守貞那般不中用吧?」

消息傳到洛陽城,那個意氣風發的解元公子柳清澗傻了眼。驚恐道︰「他……他怎麼……就成了……」想到此處,不禁憂心忡忡。

牡丹園的小樓上,白茸慵懶地靠在窗邊,有幾分懶起畫峨眉的樣子。自從上次林旭與柳清澗的沖突,牡丹園便門可羅雀,難得清靜。

汴京的消息她已經知道了,尤其是那個名字讓他眼前一亮,不由喃喃念道︰「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夏夏秋秋,署署涼涼,嚴冬過後始逢春,是你嗎?」沉默良久,喊道︰「小紅,吩咐下去,我們去汴京。」

總之,後周王朝的建立,還有林旭其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對天下,多許多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