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六章 圖書館的三十天

更新時間︰2012-09-16

藏劍閣圖書館之中關于大陸歷史的文獻之多,完全出乎了易子魚的意料。從人文開始,一直到每個年代的農業收成表都有。這讓易子魚很是奇怪。說這是圖書館,還不如說是檔案室來得更確切一些。因為這些文獻,根本就不是易子魚原來世界上那歷史書,以前易子魚看的歷史書,很多時候都只是記錄了一些年份,大事件,最了不起就是記錄了一下關鍵人物的對話。都是一些很泛的東西。而現在易子魚接觸到的這些文獻,卻是更為實在的一些記錄。

實在到什麼程度。最細的,已經是細致到日記的程度。最泛的也是一些周年大事記。這些文獻擺在易子魚的面前,易子魚是又是高興又是頭痛。高興的是,有這些文獻幫助,自己可以快速的了解這個世界。痛苦的是,這些實在是太多了。易子魚痛並快樂著的一頭扎進了歷史的海洋當中。

在看了幾本大事記之後,易子魚發現,這些文獻基本都是一個叫紋欞司的機構整理出來的。紋欞司?怎麼那麼奇怪的名字?不過易子魚一想到這個世界目前所用的貝拉烏斯調,也就釋然了。畢竟現在這個據說是由卡魯塔(大災變時期世界上殘存的最後一個文明根據地)的一個大賢者貝拉烏斯結合了各地的語言整合出來的一個通用語調,在易子魚這位听習慣了傳統英語的現代人來說,是過于老土了。每次在听人談話的時候,總有一種遇到土包子的感覺——就像是在高級宴會上,忽然主辦方的主持人爆了一句家鄉土話出來的那種別扭感。

文獻中記載,紋欞司是由卡魯塔最早的領袖,智者亞托倫尼組建的一個文化保存機構,簡單的說,這個機構專門負責考古,紀錄歷史等等的一些紀錄考究工作。後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在人類回歸大陸的五百年後,大賢者貝拉烏斯受到了天啟,紋欞司就被改組成了一個類似教會的組織,不過工作本質和性質上是沒有改變,要說道什麼地方有些變化,就是紋欞司的職員都變得有點神棍了。

讓易子魚有點意外的是,這個紋欞司機構,居然在自然科學上有一定的造詣。從農業到天文學都有涉獵到。不過這些造詣在現代人的易子魚上看來就是相當的落後了。連讓人耳熟能詳的《天工開物》那種程度都達不到。這不禁讓易子魚好奇,到底是受到了怎麼樣的大災難,才會讓文明退化到這麼嚴重的程度,都過了兩千年了,才勉強恢復到現在這個樣子。

紋欞司作為一個以恢復和提高世界文明程度為己任的組織來說,是偉大的,也是很出色的。現在易子魚所在的這個二樓書閣的書櫃上,擺放的文獻資料,幾乎都是出之于紋欞司之手,這里都是紋欞司所有的工作人員兩千年的智慧與心血結晶啊。模著手頭上的書籍,易子魚感到了歷史的沉重感。

時間過得很快。在圖書館與別院,兩點一線的生活之中。易子魚將這兩個小閣樓的文獻都大概瀏覽了一遍的時候,一個月就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整一個月,易子魚每天都埋在書海中進行對文獻的閱讀學習。嚴格來說,文獻大多都是枯燥與煩悶的。但紋欞司的許多文獻看起來卻充滿了趣味性,在需求與趣味的結合之下,易子魚的學習進度相當快,沒用多長時間,就已經將這個世界的一些大體狀況都了解清楚了。

根據文獻的記錄上來說,以兩千年為一個分界點,兩千年前作為上個紀元,那時候的大陸被稱為坎貝爾,以原歷計算;兩千年後則作為近代與現代,這時候的大陸被稱為七夜森,以光明歷計算。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取自于英雄王的救世七夜傳奇。易子魚了解到,現在是光明歷一九九五年,距離歷史上的那個救世七夜事件,已經過去了兩千零四十五年。現在七夜森的人類居民,在救世七夜事件之後,為了沖出地面,三代人用了五十年的時間不懈的奮斗。終于成功帶領人類重返了地面,不過遺憾的是,其中的皇族一脈為了掩護大部隊,永遠的留在了深淵之下。光明歷則是由人類重返地表的那一刻開始計算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九百九十五個年頭了。

從開始的抱團群居,到之後的擴張。由于七夜森的陸地很是巨大寬廣。易子魚按照一些數據,大概的算了一下,發現這個七夜森世界,單單是陸地面積,就是他所在世界的表面積的十六倍大小,如果算上海洋面積,這個世界得有多大啊。但計算出這個結果的時候,易子魚的第一反應是不是自己算錯了。但反復幾次計算之後,誤差都只在幾萬平方公里。這幾萬平方公里放在世界的總面積上完全就是九牛一毛,沒多大的影響。這不科學,身為現代人的科技病又跳出來發作了。因為按照上一世的常識,一個星球的表面積越大,證明這個星球的體積越大,也就代表著質量越大。那麼質量越大,則引力越大,在質量超出地球十六倍以上大小的星球上,這引力超強的環境絕對不可能有人類可以生存的。

但隨即,易子魚又把自己的想法推翻了。自己都靈魂附體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借尸還魂了。為什麼就不能有一個質量比地球大十六倍,卻引力一樣的星期呢?當然,也可以換一種說法,也許這星球的引力的確有地球的十六倍那麼大,但這個星球上的人已經適應了這種重力,體制也發生了相應的變換,自己用的不就是這個世界上的人的身體嗎,又不是原來自己的身體,那麼感覺不到重力變化不是很正常的嗎?對嘛,就應該是這樣,對一定是這樣。因為身體是別人的,所以我才能如此適應這里。

不,不對!易子魚隨即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靈魂,按照物理學來說,也是一種能量,那麼也會受到重力影響,那麼為什麼我的靈魂沒有這樣的感覺……千奇百怪的想法在易子魚的腦海中打著架,不停的出現,又不停的被否決,到最後徹底的變成了大混戰。弄得易子魚頭昏眼花的。最後還是易子魚甩了自己兩巴掌。

易子魚!你是中國人,你的民主思想里面的主題是道!道法自然,存在就是有道理。你個受西方思想荼毒入侵的腦瓜,你清醒一點,科技,不一定是對的。你所在世界的科技,不過是人類自己對世界的一些發現一些感悟,然後按照人類自己給世界下的一些定義規劃的一些規則,他們不代表都是正確的。你是中國人,中國人是感性的,所以我們很懂得變通,很會創新。西方人是理性的,因為他們一直都被他們自己定下規矩所束縛著,所以才顯得死板。

這是科技病,遇到一些不能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的時候,就會大叫這不科學!記住,科學還是一個不完全品,別有事沒事都往科學上的定義去靠。易子魚,你給我冷靜下來!反正這個世界與自己原來的世界沒啥聯系,全盤接受不就得了。這里又沒有人會讓你計算重力有多少牛頓!記住存在就有道理這句話足矣!

將思想端正之後,不再用現世的科學往這邊世界的事物上帶,易子魚對這個世界的學習理解又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由于七夜森大陸的面積相當的大。回到地表的人類,經過了三百年的休養生息,就開始了歷史上稱為大遷徙的運動。人類剛剛回到地表的時候,只有六億人不到,經過了三百年的發展,已經發展到了八十多億人。在人口瘋長之後,這個大遷徙運動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大遷徙運動,讓人類從大陸的一角,去到了世界各處,來了個遍地開花。有的與地表其他種族融合,有的則將其他種族驅趕。這一個運動足足進行了一百二十年。這大遷徙運動之後,新的國家與社會結構成立了,人口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所以大陸又進入了平穩的發展期。

卡魯塔,也就是在大災難時期,人類最後的一個根據地。這個名字,也在人類回到地表的時候,跟著回來了。人類回到地表的第一個根據地也被命名為卡魯塔。在大遷徙運動的時候,以亞托倫尼為首的文明傳播者留守在卡魯塔。紋欞司這麼一個司書組織也在同時成立了。作為人類智慧結晶最後所果僅存的司書組織。被公約歸結到永遠不能入侵與迫害的範疇之中。

紋欞司司書組織,一直貫穿在大陸的整一個發展歷史當中,幾乎每一個國家的歷史都能看到紋欞司的影子。特別是在幾個重要的休養生息的階段。

大遷徙運動之後的四百年,也是大陸的一個修養聲息的發展時期。紋欞司保留的人文科技在這個時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了光明歷八四零年。人口大增長到了三百億。大陸各個國家開始接壤。開始發生摩擦。在紋欞司的調節無效之後,紋欞司勒令全部組織結構所屬的學者回到卡魯塔,搞史學研究的同時。大陸上歷史最長最混亂的年代,割據時代開始了。這一亂,就持續了三百年。小國被大國吞並,大國又被內亂搞分裂。分分合合。一直到了光明歷一一四零年左右,這一場混亂才結束。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

和平對于亂世來說,是相對短暫的。大亂之後才有大治,破而後立。到了光明歷一二九零年。短短的一百五十年和平之後,大陸硝煙再起。這次一亂,持續了五百年時間。銀時帝國(也就是布雷利亞的前身)就是在這一場紛爭之中成功月兌穎而出,成為大陸的霸主之一。光明歷一四九五年,銀色帝國打破了軍閥割據的現狀,重新建立以帝王為首的,中央集權政府,易名為布雷利亞帝國,同年的八月份,藏劍公國成立。在光明歷一九七五年,大陸上最後一場聯合軍團大會戰結束之後。這場持續了五百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于落下帷幕。

三百億人口,驟減到了一百五十億不到。大陸再次進入了和平的穩定發展期。

反復看了以前祖國的歷史一般。分分合合,成皇敗寇。易子魚內心很是復雜。看了不管哪一個世界的人類,其習性都差不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國的地方就有戰爭。到這里,易子魚算是把大陸戰爭史看完了。到後面他總結了一下發現,卡魯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有摻和進去,自顧自的研究歷史文化,努力的維護著人類的智慧結晶。與卡魯相同沒有摻和到世界大戰中的國家,居然還有一個,是一個叫虞仙國的效果。

這個虞仙國,說起來還是弗萊明家族的老鄰居。就在弗萊明家族的老家沃特鎮的對面,雖然隔著的是一片汪洋。還有足足幾千海里的距離。這個虞仙國,嚴格說起來,建立的時間與卡魯塔其實相距差不了多少年。虞仙國並不是在在大遷徙時期建立的,反而是在人類回到地面的那一段時間就建立了。當初人類從地底回來,隊伍當中還有許多地底的種族和上一個紀元的其他種族遺民。虞仙國就是那些種族遺民建立的。在人類回到地面的時候,這一支遺民隊伍,接到來至于亞托倫尼先知的啟示,在黑發人的帶領下向東放前進。最終去到了預言之地,虞仙島,並在那里定居下來。成立了虞仙國。

當看到黑發人這個注明的時候,易子魚激動得坐不住。拉開椅子就在圖書館里大叫起來。過了好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在圖書館的小閣樓里面,幸好這個是**的小閣樓,不然被人看到了這種影響多不好。重新坐下的易子魚激動的在文獻里查找黑發人的信息。

但有關于黑發人的信息實在太少了。除了那一支遺民小隊,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相關信息了。最後,易子魚在亞托倫尼編著的幾部文獻里面終于找到了一絲線索。

這個世界的歷史,特別是第一任司書,也就是紋欞司的締造者亞托倫尼先知,他所寫的幾部歷史文獻,在易子魚的眼里根本就是一部精彩的騎士小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十王傳》,這部傳紀是以亞托倫尼先知自己的視角來進行描述與記錄的。《十王傳》記錄的是兩千年前那一場改變世界的救世歷史,以第一人稱的視野,來闡述著整一段歷史與傳奇締造的經過。

這部《十王傳》看得易子魚激情澎湃,也為最後眾人的犧牲而感到悲傷。正是這一部騎士小說般的歷史文獻,里面提到了黑發人。並且很隱晦的表示,黑發人就是救世小分隊里面的第十一人,並在救世行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功勞居然在拯救世界的十位英雄王之上。不過這些內容都是易子魚自己推斷出來的,到底是不是這回事就沒法考證了。但這樣也足夠讓易子魚高興了。因為里面提到的黑發人,完全符合中國人的特征,而里面多次提到的不知名語言,與留下的字跡,易子魚再翻看了相關的文獻之後發現,這根本就是漢字。但上面所標注的信息有點怪,讓易子魚有點哭笑不得「祁山,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

這是什麼情況?雖然信息讓人模不著頭腦。但好歹易子魚也知道,有中國人來過這個世界,雖然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事情了,但難不保還有什麼信息留下來,最差也有後人留下來吧?虞仙國與卡魯塔,易子魚決定在藏劍公國的事情結束之後就趕過去,說不定還能找到一些回去的線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