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7章 仁武皇帝

一觸之下,三郎明白了,六郎根本沒什麼病,不過火是不小,估計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做了皇帝,雖然是禪讓,歸其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太拉風了,大權在握,即使不禪讓,眾將也會以自己馬首是瞻。另一方面,六郎只所以這麼大火氣還是因為澶州兵敗的事,楊景戎馬一生,從未吃過敗仗,這次因為沒有援兵被遼人殺的大敗自然憋了一肚子火。

了解了楊景的病情三郎就有數了,忽然站起身來沉聲道︰「都說楊延昭用兵如神,依我看也不過如此,你已經被遼人打怕了,再也不能統兵殺敵了,呵呵,看來我笑三郎高看你了。」

說完三郎轉身就走,老太君冷哼一聲,楊家眾女將見他小瞧楊家個個恨得牙根癢癢,三郎卻裝作沒看見,邊向外走邊自言自語︰「哎,當年楊六郎遂城三千人退遼兵二十萬,大敗遼人于澶州城下,那是何等的榮光,如今,呵呵,老嘍……」

他還要往下繼續說,那邊六郎呼地坐了起來︰「我大宋缺兵更缺能征慣戰之將,澶州人馬不足五萬,對抗三十萬遼軍足足堅守了仨月,里無糧草外無救兵,你讓我怎麼打?哼!」

三郎心里暗樂,停住了腳步轉過身道︰「六哥,依你之見澶州兵敗是何緣由呢?」

楊景一愣,立刻意識到自己被他的激將法給騙了,有心再躺回去已經不能了,更加之著急為自己辯解,沉聲道︰「起因當然是先帝的求和之道,加之我大宋以文臣馭武將,將領多被殘害至死,國無良將才被丁謂柳玉庭那兩個奸賊所乘。」

「呵呵!」三郎笑了︰「那以六哥之意如何才能富國強兵呢?」

三郎張大了嘴巴,沒詞了,他當然明白這一切皆是因大宋皇帝,而且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國力衰弱的局面,以他們古代人的見識民主之類的根本不會想到,唯有換皇帝而已。

三郎見他不說話,老太君也是一臉郁悶,心中暗自高興,又回到床邊坐下,拉著六郎的手悲聲道︰「六哥,排風陣亡是我沒有盡到保護之則,還請六哥太君責罰!」

太君一听人家如此低聲下氣已經是給足了自己面子了,笑三郎五萬步軍破西夏十萬鐵蹄,而且還一舉蕩平了西夏,又大破陰尸陣大敗柳玉庭,當年楊景之所以能夠保住遂城,說白了還不是人家笑三郎的功勞,即使沒有楊家人家就不能帶隊出征麼?人家如此謙恭不過是給楊家面子,從側面也說明了這是一個禮賢下士、能帶領大宋走向中興,可以信任、可以效忠的皇帝,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排風的死又哪能全怪在人家身上?

未待六郎說話,佘太君說話了︰「陛下,排風能戰死疆場那是她的榮耀,也是我楊家的榮耀,陛下不必如此掛懷!」

三郎一听她的口氣已不象先前那般冰冷,不過提到排風他確實心里難過,他聲音變的有些哽咽,晶瑩的淚花在星目內閃耀︰「太君,如今我已追封排風為章懿皇後,派人選靈山寶地下葬,有了堂堂正正的名分,我想排風泉下有知也會好過些。」

說到排風楊將眾將變的都有些難過,老太君視她為己出,更是難過的緊。三郎見大家都為排風難過,忙岔開話題︰「當年老令公率楊家兒郎誓死抗遼,為國捐軀,難道六哥不想為他們報仇麼?」

六郎知道自己的病再也裝不下去了,一把將頭上的毛巾扯了下去,一雙鐵拳握的嘎蹦蹦直響,父親、兄弟的仇他沒一天不想報,可是國力不濟,他想報仇卻也無能為力,听三郎所言又勾起了滿腔的仇恨,新仇舊恨,他一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那邊老太君雖然表面上波瀾不驚,可三郎卻看的出來,她內心已經是驚濤駭浪。

三郎知道時機到了,站起身道︰「六哥,遼人不日就將兵臨城下,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又有大食十萬鐵蹄相助,我想請六哥出山,任掃北大元帥,朕御駕親征與眾位將軍一起蕩平遼國,不知六哥可願意相助麼?」

三郎第一次自稱朕,還有些不適應,不過眾人並沒有感覺不妥,因為皇帝都是稱自己為朕的,不妥只是三郎自己的感覺而已。

六郎聞言激動異常,可母親和五哥在前他不敢山做主張,看了看五郎,五郎用力點點頭。未待他看母親,老太君已經站了起來,向三郎頷首施禮︰「承蒙皇上不棄,我們楊家願意做陛下的馬前卒,為陛下沖鋒陷陣,為我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是多麼明確的表態,楊家只所以被人敬仰,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勇武,更重要的就是他們的忠臣,所以才能夠名垂千古。

六郎見母親表態了,立即從床上滾落下來跪倒︰「陛下,微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器重,只要陛下一句話楊景莫不從命!」

一旁五郎也跟著施禮,外面楊家女將呼啦全部跪倒,山呼萬歲,雖然多是女人卻氣勢雄壯,豪氣干雲。

三郎伸手將楊景攙起來,笑道︰「既然如此楊將軍听封!」

六郎再次跪倒,就連老太君也扔了龍頭拐杖,跪倒听旨。呵呵,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一點都不假,何況是向來以忠義傳家的楊家將。

三郎心潮澎湃,有了楊家將那麼自己霸業可成了,他這次並沒有去攙他們,作為皇帝最起碼的威嚴還是要保持的,一味的客客氣氣怎麼能夠服眾呢。

三郎當即宣旨︰「朕封楊景為驃騎大將軍,掃北大元帥,只待時機成熟隨朕北伐,一舉蕩平遼國!」

「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齊聲高呼,有如此明君她們也高興的緊,楊家將終于可以揚眉吐氣重振雄風了。

三郎又傳下旨意︰「楊將眾將無論男女,官加一級!」

眾人又是謝恩,來得目的已經達成,三郎也不再耽擱,與眾將寒暄幾句,留下孟良焦贊與六郎敘舊,自己出了楊府會和古侗徑直回宮,如今做了皇帝他也不能清閑了,剛剛登基有無數的事等著他去做呢。

到了宣德門,已經榮升為步軍都指揮使的水娃子早已在門前等候,他們見三郎這麼久未回早就等著急了,如今三郎不比往日,貴為皇帝如果出點什麼差錯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楊家忠勇天下皆知,為防不測,三郎再不回來他恐怕就要率領人馬包圍楊府了。

三郎示意他們退下徑直往慈寧殿而來,所過之處禁軍、太監盡皆叩首。慈寧殿前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守衛森嚴,見皇上到了太監郭槐慌忙迎了上來,宮娥太監俯首而拜山呼萬歲。

三郎望著雄偉的殿宇,感慨萬千,呵呵,一不小心居然成皇帝了,真如做夢一般。

三郎示意宮娥太監退下,只留下郭槐守在門前。丁謂竊權以來戰亂不斷,奏折根本沒怎麼處理,他也處理不了,此時御案上奏折堆積如山。

三郎望著滿桌子的奏折皺了皺眉頭,坐下來翻了幾本一聲長長的嘆息,頹廢地靠在龍椅上。

「這麼多奏折怎麼批啊,難道以後自己就要被奏折朝事給羈絆住了嗎,這樣自己豈不是沒了自有?」三郎滿臉愁容卻也無可奈何。

他拿起奏折勉強批了兩本,郭槐走了進來小聲道︰「陛下,錢惟演錢大人求見!」

「宣他進來!」

此時三郎漸漸適應了皇帝的角色,言語之間也不再那麼別扭了。

錢惟演來並沒有別的事,只不過是為了表一下忠心,向皇帝請示下登基的事。其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國號和年號,雖然三郎曾表示國號仍沿用宋,但錢惟演卻表示既然已經大權在握何必還考慮那麼多呢?

三郎當即表態國號萬萬不能改,年號錢惟演、楊儀等文官倒是有幾個建議,什麼「德昭」、「清元」之類的。

三郎皆不滿意,他想了想道︰「就以‘仁武’為年號如何?」

錢惟演慌忙跪倒︰「陛下聖明,仁義治國,武德傳世,仁武皇帝實在是再恰當不過。」

三郎本不喜歡拍馬屁,可坐在這個位子上,臣子們拍馬屁的功夫都是一流的,拍的很舒服,他也就接受了,笑道︰「錢愛卿既然同意就與上書房的大臣們商議下,如果沒有異議就這麼定了。」

「是!」錢惟演答應一聲卻沒走的意思。

三郎一愣︰「錢愛卿還有事嗎?」

「陛下!」錢惟演向前走了兩步小聲道︰「陛下,那趙禎和劉後陛下打算怎麼辦?」

對于趙禎三郎想的是許以高官厚祿,送到個富庶的州郡當個王爺啥的,至于素娥他還真不知道怎麼辦,畢竟她是小皇上名義上的母親,還有楊婕妤,總該跟著兒子一起走吧。可是說句良心話他還真有些舍不得,而且他明白劉娥之所以把皇位禪讓給他,就是想與他長相廝守,此中深意他又怎會想不出來。

e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