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海岸已經封港,浮冰較多,航行的危險系數太高,胡楚元就只能留在漢城度過這個冬天,順便也可以好好的整理一下朝鮮的局勢和經濟政治。
依靠環太平洋電報主干線,即便是身在漢城,胡楚元還是能通過便捷的電報隨時獲取各種資訊,參與國內的決策。
同樣的,他也可以隨時獲取情報。
日本國內已經分成急戰和緩戰兩派,前者以日本新任內閣首相、陸軍大將山縣有朋為首,後者以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和薩摩閥的大隈重信為首。
山縣有朋是日本軍國主義最主要的推動者,也深信日本若不擊敗中國,必將失去最後的未來。如果將戰爭拖延到1892年之後,日本就將不會再有任何勝算,並且在他們這一代都會失去這種機會。
伊藤博文則認為山縣有朋的觀點過于悲觀,只要合理的利用國際局勢,將剩余的國債都用于國內的經濟建設,並繼續等待機會,日本仍然有機會戰勝中國。
不過雙方都有一個共識——胡楚元就是日本稱霸遠東的最大障礙。
不管日本最終選擇急戰還是緩戰,胡楚元都意識到自己已經處于更加危險的狀態中,也許在那不經意的黑暗角落里就有十幾只步槍的漆黑洞口瞄準著他的後背。1980年3月北方港口開始通行。
胡楚元和朝鮮簽署了最終的貿易協定,準備啟程回國,就在前一夜他拿到了一份絕密情報……日本常備艦隊第一分隊在長崎港秘密集結。
仔細確認了日本在長崎集結的八艘戰艦清單和它們的指揮官後,胡楚元的眼皮跳了一下。
伊東結亨、坪井航三、東鄉平八郎、河原要一——日本海軍歷來是薩摩閥的地盤,可這一次薩摩閥的海軍精銳已經全部在長崎聚集了。
另外一份情報是新任海軍大臣樺山資紀秘密抵達長崎港口視察,這是在上個月就已經拿到了情報,樺山資紀一直是日本海軍的謀劃者,號稱是日本東京常備艦隊真正的司令官。
再繼續的揣摩八艘戰艦的性能,胡楚元異常的發現,日本極其可能要提前發動海戰。
仔細想想國內的福州艦隊、寧波艦隊、北洋威海艦隊都沒有活動的跡象,日本在長崎集結的艦隊群也沒有強攻港口的能力,那麼日本想千什麼?
伊東佑亨和坪井航三的名字讓胡楚凍感到很難受,前者是薩摩閥海軍的第一良將,後者是長州閥唯一的海軍中將,兩者都在長崎這本身就太詭異了。
胡楚元在仔細的思索後,覺得自己可能有點杞人憂天——可是日本人確實可能會利用巡洋艦的速du優勢截他的巡訪艦隊。
看起來很瘋狂,可日本人一貫是個擅長賭博的民族。
即使不死胡楚元就此宣戰,再利用大清D國還沒有完成備戰的優勢,突然佔整個朝鮮,這就是日本人最大的盤算。
胡楚元為自己的推斷驚出一層冷汗,他很快就在心里思索出對策,讓陳善元去單獨給東海水師發一封密報,並故意引發一些船舶故障,繼續在朝鮮逗留幾天。
1980年3月17日,胡楚元乘坐旗艦新揚武學離開漢城,橫穿黃海向著北洋水師的威海港而去。
海面是清冷的,遼闊無邊的。新揚武號和兩艘超武級巡洋艦,一艘衛康級鐵甲艦,在黃海上行駛著,黑色的濃煙滾滾的從煙白中冒出來,拖著一條黑鳥鳥的煙尾巴。
衛康級鐵甲艦的速度不快,四艘戰艦只能用10節的速度在海面上航行。
胡楚元的旗艦是新揚武號,船上掛著象征旗艦的總理資政衙門的旗幟,記名提督林水升在新超武號上船上,就桂著東海水師的提督旗幟。
胡楚元恰恰就在另外一艘超武級巡洋艦颯武號上,穿著很普通的水師官服在艦尾的後甲板上放了一張舒適的椅子,無聲無息的躺在椅子上,心里想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時候連他自己都想死了算啦……一直生活在日本人的暗殺陰影中的他,甚至也有種活夠的感覺,總之是非常的逼厭。
他真的無理解日本人。
英國和其他列強的表態,不僅沒有讓日本人退卻,反而促使他們提前宣戰,並試圖在第一次的海戰中將胡楚元擊斃,獲取整個戰爭中最大的成果。
這真離奇,也只有日本人能夠理解這樣的思維。可是,胡楚元不得不承認日本抓住了一個最好的契機,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等1891年,隨著福州級和春雨級的大規模入役,中國海軍也將從防御型逐步轉為攻擊型,日本再想決戰,問題就比較多了。
胡楚元更相信,這也是山縣有朋在日本首相任上的最後一搏。
天空出奇的藍,湛藍如洗,看不到一縷白雲,躺在陽光之下,卻也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
站著說話不腰疼,真正的戰爭中誰能保證一定獲勝?
特別是在眼前各方面準備都沒有達到了一個水準的時刻里?
胡楚元內心里充滿了各種疑慮,現在他對于這場戰爭也幾乎是沒有任何估算。贏下來沒問題,損失卻未免會太慘重了點。
不遠處的頭頂上忽然響起一聲刺破耳膜的警笛聲,隨即,這樣的聲音就一直延續著,嗚嗚嗚的吹著,響遍了所有的四艘戰艦。
就在這一刻里,陳善元和李存義等人帶著福衛營的近衛兵紛紛沖上了甲板,保護著胡楚元進入下層的船艙。
林永升站在新超武號的司令塔上指揮著,不停的打著旗語,巡訪艦隊開始集體加速將航速提升到15節,全速向著威海港的方向駛去。
颯武號的管帶薩鎮冰匆匆跑了下來見到胡楚元,就道︰「大人日本艦隊真的來了,有八艘戰艦,其中有兩艘是鐵甲巡洋艦。」
胡楚元挺鎮定的,冷冷的看著南側的遼闊海域,他還無看到對方的蹤影,心里不免有些不甘心。
他想了一下驀然無聲的快步走向司令塔,從偵查兵手中拿過望遠鏡,遠遠的向著海兵指點的方向望去,在那片遙遠的海域上,多艘懸壯著日本國旗的戰艦急速駛過來,他們還顯得很小,即便是在望遠鏡里看起來,也只是些綠豆粒,可煙囪里的濃煙特別顯眼。
胡楚元數不清數量,就和身邊的薩鎮冰問道︰「離我們還有多遠?」
薩鎮冰的神色間悄然閃爍過絲焦慮,道︰「還有十七海里左右,我們大概還能向北全速行駛四十海里,雙方就會正式進入交戰距離。」
胡楚元在心里盤算了一下,估計是來得及的,就和薩鎮冰微微點頭,帶著自己的隨從返回船艙。
因為不是做為胡楚元旗艦來設置,颯武號上的艦艙設計的有些簡陋,胡楚元就坐在這里觀看著全局的轉變,他的海軍「參謀官」藍建樞單獨布置了一個台案,上面放著十艘日本戰艦,中間是巡訪艦隊的是四艘戰艦,對面是威海港相距還有144海里。
胡楚元的行程早已暴露,在事先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只要將日本常備艦隊放在仁川和威海之間的中點附近等待,必然就能捕捉到巡訪艦隊的蹤跡。
由于巡訪艦隊臨時采用條繞弧線式的行進路線,日本常備艦隊沒有抓個正著,只能加速向前點攔截,而巡訪艦隊則同樣改變路線,向著旅順港的方向駛去。
巡訪艦隊中的新揚武號的極限航速是20節,安康號則僅有16節,加上一些老化和鍋爐問題,全體保持在15節是一個較為穩妥的選擇。
日本常備艦隊迅速分成兩隊,較慢的兩艘鐵甲巡洋艦和兩艘重炮巡洋艦單獨一組,另外一組由六艘穹平巡洋艦組成,追擊,航速逼近20節。
大約是被日本人刺殺慣了,從一開始,胡楚元就意識到他們是要對付自己的巡訪艦隊。
巡訪艦隊的四艘戰艦迅速向北轉移,而日本先遣分隊,就在後面緊追不舍,雙方的已經是越來越近,特別是速度勉強保持在15節的安康號。
在距離旅順港還有一百二十海里的位置,雙方終于進入了交戰距離,此時林永升迅速改變策略,安康號首先轉舵,超武號和颯武號緊隨其後,新揚武號則將速度提升到20節向著旅順港沖去。
此時日本人已經完全可以確認胡楚元就在巡訪艦隊的旗艦新揚武號上,立刻派遣兩艘浪速級穹甲巡洋艦追擊過去,其余艦隊開始和巡訪艦隊進行纏斗,阻擋住巡訪艦隊撤退的路線,等著常備艦隊本部分隊抵達。
日本從1885年開始接受英兩國援助,1887年開始大規模自產戰艦,並從英兩國購置大量穹甲巡洋艦,其中的浪速級購置于英國,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3節,排水噸位為4150噸。
截止1890年日本自造巡洋艦十三艘,外購巡洋艦二十一艘,不僅有英兩國建造的,也有在意大利和德國建造的,急于擴充戰力的他們甚至不惜購買智利的二手艦,總數達到34艘。
日本自造巡洋艦早期都是沒有任何裝甲,防御集中在日本西岸艦隊,也就是駐扎在長崎的警戒艦隊,外購巡洋艦則集中在常備艦隊駐扎在橫濱。
這種策略主要是擔心清軍東進第一波攻擊,就將西岸艦隊擊潰。
然而,也正是常備艦隊的大規模西調,使得情報外泄,讓胡楚元事先覺察到了異常。
浪速級從1888年在常備艦隊服役,總計建造了六艘,此後,又增加了更新的朝風級,朝日級都是類似的穹甲巡洋艦。
浪速級于1889年底進行改裝,全部列裝了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在國的援助下,日本的火炮幾乎都選用了無*煙**藥和苦*,炮彈的敏度非常高。
東海水師雖然也完成了這一改變,但由于苦**酸過于敏,容易發生意外,巡訪艦隊就采用了較為穩妥的,也就是二*硝*基*甲*苯,再硝化一次就是,問題是再硝化一次的難度非常大,目前的工業體系做不到。
的爆炸威力和苦**酸差不多,特點是要相對于穩定一些,成本也高了許多,目前的主要專利技術都掌握在德國巴斯夫化工公司。
巡訪艦隊早期完全沒有預料到這種變化,炮彈數量也準備的很不充分,為了保證一定的戰力,先行逃跑的新揚武號將所有的炮彈都轉移到了其他三艘戰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