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三斬 受遺命登基為帝

「先皇有何遺命?」慕容青石蹙眉問道。

眾位大臣也都伸直了脖子,靜待著皇上的遺命。如果皇上突然駕崩,沒有立儲,朝中定然大亂!

「皇上遺命︰朕大意輕敵,身中埋伏,如今自知命不久矣,特屬意傳位于七子楚承澤,眾臣須悉心輔佐,保我大楚江山,不得有違!」小將中氣十足念完遺囑,拔劍自刎。

「區區小將,片面之言,如何能信?」羅應頡斜了眼倒在血泊中的小將,不以為意,提出異議。

「羅大人說的沒錯!大楚江山社稷非同兒戲,豈能單憑一個小將的話,倉促傳位?!」慕容懷逸暗懷私心,站出來附和。

一時間,羅應頡一派紛紛站出來反對楚承澤登基為帝。睿王楚承旻的黨羽也趁機站出來反對。

「眾位大臣,言之有理!大楚皇位的確不可輕率待之!如此,立帝之事,便稍後再議罷!」端孝皇後面無表情遞了個眼神給福兒,示意退朝。

「退朝~~~!」福兒嬌柔的嗓音一出,殿上眾臣垂首恭送端孝皇後。

「且慢!」一道清麗的聲音傳上大殿,楚承澤一臉冷漠跟在身側,鴻禧跟在他們身後哈著腰走上大殿。

「婉貴妃娘娘,後宮不得干政!朝堂之上,豈容你放肆!」羅應頡抬手指著梁婉婉的鼻子,毫不客氣道。

梁婉婉冷笑一聲,高舉手中的聖旨,環視眾臣,氣勢十足︰「本宮這里有皇上離宮前留下的遺詔!」

眾臣聞言,整個大殿的氣氛變得詭異,他們面面相覷,齊刷刷的目光看向端孝皇後和羅應頡,猶豫著該不該听旨。

「羅大人,難道你想抗旨不成?!」楚承澤冰冷的目光看著心有不甘的羅應頡,渾身散發著一種不容小覷的帝王之氣。

羅應頡瞥了一眼面無表情的端孝皇後,不情不願,勉強道︰「老臣不敢!」

看著眾臣跪了一地,山呼萬歲,梁婉婉猩紅的嘴唇勾起一抹詭異的冷笑︰「自古帝王統御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而敬天法祖本于至誠之心,不容一息有間。是以宵旰焦勞,無日不兢兢業業也。

朕蒙聖祖皇帝(楚符離其父追封)為宗社臣民計,慎選于諸子之中,命朕纘承大統,紹登大寶,夙夜憂勤,深恐不克負荷。惟仰體聖祖之心以為心,仰法聖祖之政以為政,勤求治理,撫育烝黎。無一事不竭其周詳,無一時不深其袛敬。期使宗室天潢之內,人人品端形方,大楚根本之地,各各奉公守法。六卿喉舌之司,紀綱整飭,百度維貞,封疆守土之臣,**小廉,萬民樂業。三十年以來,竭慮殫心,朝乾夕惕,勵精政治,不憚辛勤,訓誡臣工,不辭諄復。雖未能全如期望,而庶政漸已肅清,人心漸臻良善,臣民遍德,遐邇恬熙,大有頻書,嘉祥疊見。

朕秉此至誠之心,孜孜罔釋,雖至勞至苦,不敢一息自怠,方翼圖安保泰,久道化成。朕至今雖可自信無負,而志願未竟,不無遺憾。寧王皇七子弘歷,秉性仁慈,居心孝友,朕于諸子之中,最為鐘愛,幼時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建元三十年二月朕于太極殿召諸王、大臣入見,面諭以建儲一事。近日,朕思慮再三,親書諭旨,加以密封,收藏于太極殿最高之處,即立襲孟為皇太子之旨也。其後仍諳習政事,以增廣識見,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仰賴上天垂佑,列祖貽謀,當茲寰宇乂安,太平無事,必能與億兆臣民共享安寧之福。

至于國家刑法禁令之設,所以詰奸除暴,懲貪黜邪,以端風俗,以肅官方者也。然寬嚴之用,又必因乎其時。從前朕見人情澆薄,官吏營私,相習成鳳,罔知省改,勢不得不懲治整理,以戒將來,今人心共知儆惕矣。凡各衙門條例,有從前本嚴而朕改易從寬者,此乃從前部臣定議未協,朕與廷臣悉心斟酌,而後改定,以垂永久者,應照更定之例行。若從前之例本寬,而朕改易從嚴者,此乃整飭人心風俗之計,原欲暫行于一時,俟諸弊革除之後,仍可酌復舊章,此朕本意也。嗣後遇此等事,則再加斟酌,若應照舊例者,仍照舊例行。自今以後,實願內外親賢股肱大臣,念朕朝乾夕惕之苦衷,仰答利益社稷之誠念,各秉忠良,屏除恩怨,一心一德,仍如朕在位之時,共相輔佐,俾皇太子襲孟成一代之令主,則朕托付得人,追隨列祖皇考在天之靈,亦可不愧不怍也。

襲孟仰承列祖積累之厚,受朕教誨之深,與德仁(楚承澈小字)同氣至親,實為一體,尤當誠心友愛,休戚相關。親正人,行正事,聞正言,勿為小人所誘,勿為邪說所惑。祖宗所遺之宗室宜親,國家所用之賢臣宜保,自然和氣致祥,綿祖宗社稷萬年之慶也。文王(皇五子楚承暉)心地醇良,和平謹慎,但遇事膽小,少擔當,然必不至于錯誤。成王至性忠直,才識俱優,實國家有用之才,倘遇大事,諸王大臣當體之,勿使其傷損其身,若因此而損賢王精神,不能為國家辦理政務,則甚為可惜。丞相慕容青石器量純全,抒誠供職,為大楚皇朝中流砥柱;禮部尚書羅應頡志秉忠貞,才優經濟,安民察吏,綏靖邊疆,洵為不世出之明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終不渝。將來二臣著配享太廟,以昭恩禮。

其應行儀制,悉遵成典。持服二十七日,釋服。」

眾臣听罷,異口同聲尊楚承澤為帝。

羅應頡雖心有不甘,怎奈大勢已去,只得低頭。

楚承澤身上自有一股天王貴冑之氣,漠視一旁的端孝皇後,慢慢走上皇帝之位,舉手投足間,霸氣側漏。

「西北戰事吃緊,眾臣可有對策?」楚承澤睥睨天下,沉靜的聲音與其父楚符離無二。

「先皇遺詔所言,成王才識具優,堪為國家棟梁之才。依微臣所見,成王確可擔此重任。」工部侍郎秦珂毅奏請道。

「愛卿所言極是!賜封成王為征西大將軍,克日出發,征討檀柘大軍!」楚承澤一聲令下,羅絳身子如抽絲般踉蹌了一下。

朝堂上的沸沸揚揚,楚承酇一直充耳不聞,怎奈如今已到風口浪尖。

「臣弟,不能接旨!」楚承酇平淡的一句話,驚得朝上的眾臣側目而視。

「朝堂之上公然抗旨,朕可以馬上下旨斬了你!」楚承澤冷冷注視著楚承酇,一陣沉默過後,淡淡開口。

梁婉婉眉眼含笑,靜觀其變,注意著事態的發展。還沒等自己出手,他們兄弟就開戰了,羅絳,你真是自作自受!

「臣弟的妻子還有兩個月臨產,臣弟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她!」楚承酇面無表情,語氣平淡,卻不肯讓步。

楚承澤看著倔強的楚承酇,暗暗攥緊了手掌,怒目而視,一字一句道︰「成王楚承酇公然抗旨不尊……」羅絳听到這里,幾乎就要暈倒在地。

楚承酇淡然一笑,打斷楚承澤的話︰「父皇尸骨未寒,你就急著拿我們這些兄弟開刀,如此治國,天下臣民如何心服?」

楚承澤生生將最後一句「斬立決」咽下,朝堂上的氣氛劍拔弩張,異常緊張,一觸即發。

「檀柘的大軍還在邊境虎視眈眈,你父皇的血海深仇仍未得報,國破之時,身為堂堂七尺熱血男兒,當然是馳騁沙場,保家衛國,你若只沉醉于溫柔鄉中,如何當得起你父皇的兒子,如何當得起大楚的成王?皇上器重你,才給你一個為父報仇的機會,還不快領旨謝恩?」羅絳定定地看著楚承酇,眼神中帶著一絲懇求。

羅絳的一段話,不禁令朝堂上眾位大臣欽佩之至。如此聰慧的女子,原本不過是大楚後宮一個不起眼的妃子!成王有此母後,大幸。

楚承酇微微蹙眉,眼神空洞道︰「臣弟領旨,謝恩。」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樣被羅絳的一席話消弭于無形。

蝕月歷266年(建元三十年)春末,楚元帝楚符離駕崩,寧王楚承澤即位,史稱楚明帝;尊婉貴妃為仁孝皇太後,端孝皇後為端孝皇太後。

大楚王朝自此揭開全新的一頁。

~~~~~~~~~~~~~~~~~~~~~~~~~~~~~~~~~~~~~~~~~~~~~~~~~~~~~~~~~~~~~~~~~~~~~~~~~~~~~~~~~~~~~~~~~~~~~~~~~~~~~~~~~~~~~~~~~~~~~~~~~~~~~~~~~~~~~~~~~~~~~~~~~~~~~~~~~~~~~~~~~~~~~~~~~~~~~~~~~~~~~~~~~~

ps︰夜月在此說一句,初三的時候要回老家幾天,如果這兩天無法補出,只能初三後斷更幾天了(老家沒有網絡),如果有可能的話,會在初九後補更這幾天落下的……對于此事,夜月只能saysorry,非常抱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