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千古奇功第257章土井市之進王茂如又是樂得前仰後合,這老頭挺有意思,真愛開玩笑,說道︰「伯苓先生,此次我請你來,實在是有件事想要求你。[無限升級]」
「請講。」張伯苓見他正色了,自己也嚴肅起來。
王茂如道︰「我想邀請伯苓先生擔任擔任黑龍江省教育廳廳長,為全省規劃教育!」請張伯苓擔任教育廳長,也是王茂如幾番考慮下的決定,當然他不知道張伯苓是否願意。這張伯苓是南開大學的創始人,而南開大學是民國理科院校的第一,當之無愧的理科第一院校,什麼清華(同期為工科學校)同濟(此時僅僅是醫學院),遠遠不如南開。南開也為民國培養了無數的人才精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清華和復旦等學校才逐漸追趕並超越了他。
民國四大名校分別是蔡元培之北京大學,張伯苓之南開大學,竺可楨之浙江大學以及張學良之東北大學(東北大學是31年前四大名校,1931年之後隨著九一八事變,東北大學流亡,梅貽琦之清華大學取代了東北大學成為新的民國四大名校)。這些人,除了張學良是掛名,其他人都是教育專家,如果【中】國的教育由這些教育專家做主,而不是研究做官的官員做主,那還用跟什麼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學習,這些人已經鋪設好了路,可惜的是,他們的未來只是地位崇高,他們的理想和理念卻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關于南開大學的地位,大家可以理解為西門的一家之言,以為謬參而已,不必較真。)
張伯苓幾乎不敢相信,王茂如會有這麼一個請求,居然是請自己做教育廳廳長?他……真是大膽啊,居然請一個罵了自己的人做教育廳廳長,自己幾次三番拒絕袁世凱段祺瑞的邀請拒絕做官。就是想好好的教育下一代,不想官場應酬。稍作一想,張伯苓倒是很大氣地站起身做了一個揖。卻仍舊拒絕道︰「讓尚武將軍失望了,我張伯苓天生不是做官的料,只能好好搞我的教育而已。」王茂如想要說話,張伯苓知道他想挽留。心下也有些感動,不過他的性格向來如此,道︰「將軍不用再勸,張伯苓若是有意做官,早早便做天津教育長了。只是在下無心官場。」
被人拒絕感覺真不好受啊,王茂如嘆了口氣,忽然問︰「伯苓先生為何一定要從事教育而不為官?我想其中一定有一個故事,還請先生講講,一解我心中疑惑。[我搜小說網]」
張伯苓道︰「我出生于天津一個秀才家庭,光緒十八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習駕駛,但是可以說我是航海駕駛班最好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光緒二十年。我和十七名同學完成堂課。被派往北洋水師艦隊實習。光緒二十三年,承甲午敗績,列強強盜的協議既成,清廷派大員到山東辦理接收和轉讓手續,我也隨艦前往。船到威海衛的頭一天,我親眼目睹降下【日】本的太陽旗。升起【中】國的青龍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國的青龍旗。升起英國的米字旗。目睹這場‘國幟三易‘的接收和轉讓儀式,讓我永生難忘這一喪權辱國的場面。從威海衛歸來之後。他決定退役。光緒二十九年,我乘暑假航海東渡,親眼看到【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盛況,領略了【日】本對教育的重視及辦學規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啟發。光緒三十年,經過四個月的細心考察後回國,我決定成立中學,遂將嚴、王兩私塾館合並,成立私立中學堂,成為學堂的學監。」
王茂如听到他親眼目睹降國旗之屈辱,感同身受一般,道︰「甲午海戰,非敗于軍人,實敗于政治,敗于政治啊。」
張伯苓婉言謝絕了王茂如的邀請,卻也沒有把話說死,一定不能當這個教育廳長,王茂如說再請伯苓先生考慮考慮,便回到督軍府。
回來時候,衛隊長商元青正在對一百多個少年衛隊士兵訓練,這些都是王茂如收養的孤兒,自從李北倉把燕子門從北京搬到了齊齊哈爾之後,這些收養的孤兒們也來到了這里。識字的都被送到了飛行培訓班,不識字的有的進了燕子門練習武藝,以後做個保鏢,但大多數都進了王茂如的衛隊做起來少年衛隊來。
見王茂如到來,少年衛隊立即全體敬禮,喊道︰「恩帥好!」
這個恩帥和外人的叫法不同,王茂如三年前收養他們,給他們吃喝住學,給他們地位,如今一個個都成了半大小伙子,接受的是傳統教育,知恩圖報自然對王茂如感恩戴德,王茂如笑著沖大家點點頭,回禮,說︰「很好,穿上軍裝,以後好好干,你們都是我的心月復,我必重用,你們每一個人將來都必定出人頭地。」
「謝恩帥。」
王茂如進了督軍府後院,在左家姐妹住的院子里,左玉琢和左玉嬋正在逗著兩個小孩兒,倆小孩哈哈笑著,因為營養充足,兩個小家伙都胖嘟嘟的,粉女敕的可愛。
小家伙們如今才四個月大,還比較認生,王茂如過去要抱的時候,惹得兩個小家伙都哭喊起來,王茂如氣道︰「兩個小狼崽子,老子養你們喂你們,把你們養的白胖白胖的,如今連抱一下也不肯。」便瞪大眼珠子盯著兩個小家伙,小家伙們哭得更甚,大兒子王宗鼎一邊哭一邊還伸手抓他胡子,女兒采薇見小哥哥抓,也伸手抓,逗得玉琢和玉蟬咯咯嬌笑不止。王茂如嘆口氣說︰「小兔崽子,哭也不老老實實的哭,將來肯定有出息。」便把兩個小家伙遞給一旁的嬤嬤,玉琢笑說︰「爺你跟小孩子一般見識,丟不丟人?」
「哈哈,這兩個小家伙可得看好了,還沒懂事兒呢就這麼調皮,將來長大了還得了。」王茂如道。
「你這個做爹都管不了,我倆怎麼管呢。」玉琢笑道。
「實在不行就揍。」王茂如說。
玉蟬笑道︰「打不得。」
王茂如一把抱住兩人笑說︰「我說的是揍你倆,都不好好管管,哈哈哈。」
「討厭呢。」玉蟬捶了他一下。
又說了一會兒話,魏東齡報告說,有【日】本代表來拜訪。王茂如心說【日】本代表,什麼意思?自己對【日】本人一向是敬而置之卻也沒有可以疏遠,可能是自己如今不比從前了。從前在呼倫貝爾之地太過偏遠,與【日】本人的交集不多,但如今作為黑龍江省督軍,主政黑龍江。自然是和【日】本人有了交集,將來若是要拿下東四省,恐怕會天天打交道了。魏東齡遞過來名帖,名貼上寫著幾個名字,其中之一讓王茂如大吃一驚。【日】本關東軍代表土井市之進大佐,隨同參謀有岡村寧次少佐,米內光政中佐,小磯國昭少佐以及松井清助大尉。這五人之中,王茂如別人不認識也就罷了,這岡村寧次可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日軍華北軍區總司令,號稱【中】國通,曾經提出三光政策的老狐狸。【日】本二戰戰敗之後居然做起了國民黨的剿匪高級參謀。後來去了台灣安頓晚年,活到了82歲,可以說是【日】本戰犯之中唯一一個善始善終的。
這幫小鬼子可都是【日】本軍方之中搞情報和外交的,他們來干嘛來了?
「這個土井市之進是誰?」王茂如問身旁手下道。
魏東齡道︰「土井市之進是【日】本陸軍士官學院出身高材生,畢業之後一直擔任【日】本陸軍參謀部亞洲課參事,日俄戰爭後期調往【中】國負責搜集情報。之後曾經在關東州也就是大連擔任關東都督府二等參謀,之後調回【日】本陸軍部擔任東亞研究會一等秘書。因為鄭家屯事件。作為【日】本全權代表處理負責與我國交涉。」
「鄭家屯事件啊。」王茂如嘆了口氣,這鄭家屯事件說起來也是東北軍的血性。可是下場卻很慘,再一次說明了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事件發生在民國五年8月13日,也就是王茂如整頓黑省的時候。一名【中】國兒童在鄭家屯鎮魚市街吃瓜,不小心將瓜子甩在街中閑逛的廣濟藥房日商吉本喜代吉身上。日人大怒,把【中】國兒童扭住痛打。駐扎在鄭家屯的奉軍28師【中】國士兵路經此街,見日商痛打【中】國兒童,急忙上前勸阻,吉本喜代吉不服,將【中】國兒童推搡至路旁,便向【中】國士兵臉上連擊。【中】國士兵見日商如此蠻橫,忍無可忍,被迫還擊。此時圍觀群眾紛紛鳴不平,日商怕寡不敵眾,逃之天天。
當天下午【日】本警士河賴同中尉井上松尾帶日兵20余人,全副武裝跑到28師旅辨認同日商沖突的【中】國士兵。河賴和兩名日兵搶步將崗兵拘捕,繳下槍支,其余日兵一哄闖進院內。這時一個【中】國護兵身背****,從屋內走出,【日】本兵立刻撲將過去,奪下槍支。在爭奪中,不斷槍響彈發,【日】本兵借機一齊開槍。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混戰,28師士兵死5人,傷3人,【中】國行人傷1人,日兵死6人,傷數人。
此事發生後的第三天凌晨,日軍由四平街派來援兵,並在鄭家屯郊外架起5門大炮,揚言要炸平鄭家屯。與此同時,在鄭家屯張貼布告「從鄭家屯到四平街,不許華人進入,違者格殺不赦。」
縣知事靖兆鳳聞訊立郎召集商務會長和當地土紳名流30余人,前往消爾沁日軍營地,與日軍軍官談判,靖知事首先承認事情的發生純屬誤會,表示歉意。希望以和談形式解決此事伯。為表示誠意,靖知事願以個人性命和財產擔保。日軍中尉井上松尾向靖知事提出要求,把28師撤出遼源縣城,不得停留。靖知事和28師商量,為了避免中、日官兵再次沖突立刻開拔城外駐扎。17日晚7時,日軍騎兵120人到達遼源縣,隨後又到日兵320科人,他們分別搶佔了28師駐地。
21日關東都督照令張作霖,要求鄭家屯到四平街鐵路沿線30華里內的【中】**隊全數撤離。隨後,日軍佔據【中】國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