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九十七章︰紫陽異鄉赴征程 康熙聖旨定總督

上官府帳舞蟠龍,簾穿彩鳳,亭台樓榭,竹園隱隱芭蕉現,環紗凌扎就的喜字各色花燈依然熠熠生輝。紫陽公主的閨房,銷金爐焚著淡淡的百合香,嫻芳與另一亞環在為紫陽小姐梳妝,今日,是紫陽婚後的第三天,紫陽公主就要隨西貢王而去。一個小亞環為紫陽別上一對如意珠寶耳墜「看朱成碧如意君,小姐和西貢王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嫻芳輕輕在紫陽高盤的發鬢插上一根精美的嵌玉蝴蝶的金簪,串起的小珠花點綴著「恩,願如彩蝴雙飛宿」紫陽用手撫了撫發鬢側著臉對著銅鏡,瞧了又瞧發夾子上的玉蝴蝶,杏眼婉若幻星,蘭花指掂在俏下巴上儀態萬千「嫻芳,我這樣美嗎?」想到就要初去一個陌生的國度,紫陽心里忐忑不安,兩個奴僕圍繞著紫陽轉了一個圈子「小姐,你簡直就是美若天仙,我們舍不得你」嫻芳言罷已哽咽,紫陽抬眸,淚花閃爍「嫻芳,我已叫阿瑪把你倆撥為我的隨身姐妹」「太好了,公主,我們還可以和你在一起」另一個亞環擁著嫻芳就高興的叫起來。

此時上官夫人掀開珠簾一腳踏在門檻內,一腳尚在門外,嚴厲的盯住兩個抱作一團的亞環問道「什麼事那麼高興?」兩奴僕頓時沉默不語,是啊,公主就要離開雙親到異國它鄉,離別的節骨眼還瘋成這樣成何體統。上官夫人挨著紫陽坐好捉住紫陽的縴縴玉手「我兒,你這一走不知何時能再見,到了那邊你千萬好生養著身子,有空就回來省省娘親」「娘,我會好好的,我會想您的」臨行母擔憂寒噤淚別,上官夫人從懷里掏出一個淺綠色間淡紅的玉佩交給紫陽「孩兒,這是你外祖母陪葬的玉佩,吸取陰陽之氣,歷代人脈的傳世家寶,娘親現在傳給你,見到玉佩便如見到娘親」「娘,孩兒怎敢承接如此貴重之物?」「接下吧,娘就你一個寶貝女兒,眼看就要遠隔千山萬水」說罷,母女倆又不禁泣不成聲「喲,怎麼了?這不是挺好的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哭哭啼啼象個什麼樣?但否行事要有個準則」上官正爵掀開碎花簾子,見此情形道,「爹,孩兒謹記爹爹的教誨」紫陽公主繡帕輕沾淚珠,忽而見執拂太監小卓子已跪請紫陽登車,西貢王等候已久。珠簾繡帷的馬車,扎上羽毛絨的紅色小繡球,桂楫蘭橈,異國風情昭然若揭。紫陽邁著蓮步被兩奴僕挽送上轎,一行浩浩蕩蕩的紅衣太監一路護送,依依不舍的尾隨轎車而揮手的上官正爵,上官夫人,眾家丁「爹,娘,您們都回去吧」西貢王騎在高頭大馬上一一向眾人作楫「就此別過,後會有期」「孩兒,一路平安」上官夫人掂起腳,搖著手向遠去的背影祝福。

紫陽的事辦得很順當,康熙一樁心事已了。放不下的還有劉庭,這心里既是又愛惜又懷恨。這一天上過早朝後,康熙皇上回到養心殿,讓太監哈哈珠子把高士奇和上官正爵召來。踏在逶迤的御花園小徑,穿過養心殿魚池,一遍荷花開得正艷,一只只仙鶴在池中展翅,假山上溪水叮咚流過,一株株嬌小玲瓏的植物傲然挺立。此心卻無暇賞景。高士奇為博皇上心歡力作詩詞,上官正爵新近如絲繩上的螞蚱,步步懸空。兩個在朝爵者身穿對應品服。哈哈珠子手執佛塵領頭在前,三人一行形色匆匆。不時有幾個園中穿梭的宮女投來狸疑的目光,轉而又掩臉而過。誰也不知道皇上此次召見所為何事。

「皇上金安,微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上官正爵與高士奇跪請聖安,「愛卿平身,此次召集你二人到來,是想听听你倆的意見,劉庭此次犯下罪行不輕,朕若把他重處,又可惜了一大天之驕子」「皇上寬宏大量,慈悲為懷,能不念劉庭之過,實乃民心所向」高士奇不愧為見風轉舵者,全然一副阿諛奉承的媚態。「皇上英明,紫陽得托聖上的恩澤,三生有幸。此次劉庭也有其難言之隱,可惜,可惜了!」上官正爵欲言又止,余音裊裊。康熙放下手中的茶杯「念劉庭一遍孝心,情義無價,朕不但不計劉庭過錯,朕還要重任劉庭為兩江總督兼巡撫,司管軍事、吏治、刑獄等事」劉庭的劍眉有一種天生的煞氣,可鎮一方,百姓安居樂業!康熙作此決定經過了數夜不眠的反復思索。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便重設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兩江總督。兩江是魚米之鄉,源源不斷的長江水濤濤東流,實乃龍脈所在。

「皇上隆恩,劉家祖德源長」上官正爵接上說,「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高士奇真不是簡單的主。康熙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手執朱筆擬聖旨。轉手遞給哈腰守候一旁的哈哈珠子「哈哈珠子,你帶上幾個隨從,即刻出發江南劉家莊,不得有誤」「喳,奴才這就去」哈哈珠子跪接聖旨,然後轉身而去。策馬奔騰連夜趕路。

劉家莊村上,三五頑童在扮相過家家,曉天鼻李嬸,還有趙大娘在嘮話子「趙大娘,這幾日怎不賣豬肉了?」「這些日子身子骨不利索,可能要下大雨了吧」趙大娘瞧了瞧天上飄蕩的幾朵烏雲嘆氣「哎,入了年齡這身子就成暴風驟雨的預報台了」而如瑩還挑著擔出出入入的,趙大娘感慨萬端「

「閃開,閃開」四五個朝庭太監飛馬到了劉家莊村口,領先一位太監長鞭揮動,大聲呼喝,嚇得孩童和李嬸紛紛躲開讓路。「听說劉庭在朝庭里犯下了事,是不是朝庭下旨捉拿劉庭來了」趙大娘顫顫的說「皇天有眼,天不會這麼矮的,這一家子好不容易熬出個狀元,放著朝庭高官不當,別又出哪門子大事來著」李嬸就愛打抱不平「哎,這年頭的事難說啊!這劉家的事一樁又一樁的」趙大娘瞧了瞧劉家門口對著的那座高山,峰利如劍直指蒼穹。道長的說法當年在村民里早就傳開了。是福是禍早注定,福禍從來不由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